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时间: 03-06
栏目:工作计划
篇一: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根据《关于公布<西安交通大学“优秀博士生培养计划”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西交研[20XX]59号)文件精神,即日起开始启动我校20XX年“优秀博士生培养计划”,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优秀博士生培养计划,旨在提高我校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鼓励高年级优秀博士生继续安心于科学研究,力争在学位论文研究方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2.申报条件:
(1)申请人必须是我校在读博士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严谨认真的科研作风。
(2)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在读博士期间学位课成绩优良,学位论文开题并已经做出了较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良好的发展潜质,愿意继续深入开展科学研究,扩大已有成果。
(3)身心健康,年龄在40周岁以下、博士入学时间满3年且攻博身份为国家统招统分。
(4)已公开发表了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理工医类申请人应已在最有学术影响力的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2篇论文,或已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4篇论文;经管人文类申请人应已在SCI/SSCI/AHCI源刊至少发表2篇论文,或已在所属学科权威期刊上至少发表4篇论文。
3.优秀博士生培养计划每年申报一次,全校选拔名额20名左右,本次不具体分配各学院推荐名额。请在读博士生积极申报,于20XX年10月26日(周一)前将申报材料报送至研究生院学位办。
需报送的电子版材料为:《西安交通大学“优秀博士生培养计划”申请表》
需报送的书面材料为:
(1)《西安交通大学“优秀博士生培养计划”申请表》
(2)申请人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得的代表性成果清单及其证明材料
代表性成果为申请人攻博期间获得的与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密切相关的、并能反映学位论文水平的成果,如学术论文、专著、专利、奖励等。
证明材料只提供: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刊物封面、目录及论文首页复印件;专著封面和版权页复印件;获奖证书或专利证书复印件。与之无关的其余材料一律不要提供。
(3)申请人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绩单(学院研究生教务出具即可)
篇二: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博士生教育是我国教育制度中对专门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以培养教学、科研方面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为主。博士生的培养应强化素质教育,要求博士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与邓小平理论。博士生不仅要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具有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及工程项目的能力,在科学研究上做出创造性成果,治学态度严谨。
二、学习年限和培养环节的进度
1 、博士生学习年限为三到四年。原则上第一、第二学期修完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公共课和专业课程,第三学期进行学科综合考试,第四学期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第六学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2 、至第六学期结束时博士生已完成课程学习、学科综合考试、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但未完成学位论文答辩者,必须按常规学制时间(三年)离校,待学位论文准备好后再申请回校答辩。博士生学位论文的答辩需在六年内完成。
相关事宜请按照《关于 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延期答辩和有关研究生学籍管理的若干补充规定》执行。
三、个人培养计划的制订要求
博士生在入学后三个月内,指导教师应按照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结合博士生本人的知识结构、科研特长和科研的需要,指导博士生制订个人培养计划。内容包括:研究方向、课程学习、必读书目、科学研究计划。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经二级学院主管研究生工作的主任审核批准后报送研究生处备案。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既是导师指导 博士生学习的依据,也是管理部门对博士生培养计划完成情况审查的依据。
四、课程设置和管理要求
(一)课程设置
博士生的课程设置为:政治理论课、外语课、数量分析方法课、学科前沿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政治理论课――文科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工科为“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社科学院为该课主办单位。该课是全校或者外请各学科教授、专家以讲座形式授课。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在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运用和发展的具体过程,完整准确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中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好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问题。
2 、外语课
( 1 )第一外国语语种为:英语、日语、俄语。
( 2 )外语课必修语种 应与 博士生入学考试语种一致。
( 3 )从 1999 级博士生开始,外语课程学习为一个学期。考试成绩达 70 分以上为合格,未达到要求者则安排重修。
( 4 )外 籍 博士生本国语言不能作为第一外语,应以汉语为第一外语。
具体事宜按照《研究生外语课程补充规定》执行。
3 、数量分析方法课
为了提 高博士生的数量分析能力,开设以下三种方法课: A 、优化方法, B 、数学模型, C 、科学与逻辑方法。博士生根据所学专业参照《博士生选课表》必修其中一门课程。
4 、学科前沿课
该课由媒体管理学院、社科学院、文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承担学科前沿课的主讲单位。负责安排组织本校或校外的知名教授,以讲座的形式授课,增加博士生对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学术信息以及学科前沿成果的了解,使博士生开阔视野,并能及时追踪学科前沿。目前开设的四门前沿课为: A 、经济学和管理学前沿, B 、哲学前沿, C 、美学前沿, D 、语言学前沿。博士生根据研究方向按照《博士生选课表》选修一门。
5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为了提 高博士生的专业理论水平,拓宽博士生的专业知识,由培养单位或指导教师组织开设专业课,要求对学习范围、内容、基本要求及阅读书目作出明确的规定,使用博士生达到我国学位条例规定的“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要求。
6 、选修和补修课程
涉及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门知识,由导师指定选修相关专业课程,并列入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同时,导师根据 博士生特点和论文写作要求,指定参考文献。
(二)管理要求
1 、博士生入学后,均应按照研究生处安排教学进度计划完成相应的培养环节。博士生因各种原因不能参加必修学习和考试者,应提交缓修、缓考申请,经二级学院主管领导审核后,申请书由教务秘书送交研究生处批准备案。申请批准后的博士生可随下一年级的课表选修相应课程。
2 、外语课,由外语系统一组织课程教学和考核
博士生入学英语考试分数在 60 分以上者,可参加由外语系组织的英语水平免修考核,成绩合格者,准予免修。
3 、全校博士生外语课由外语系统一安排。
4 、第二外国语是否列入必修课,由各二级学院和导师根据博士生学习需要自行决定,确定后列入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
5 、导师应指导博士生阅读大量外文资料,以提高外文阅读能力。
其他要求按照《研究生外语课程管理补充规定》执行。
6 、博士生公共课均采取考试形式进行考核。
五、科学研究和学术论文的发表
1 、科学研究计划:博士生入校后,在导师的指导下,拟定合理的科研计划。博士生的科研工作计划应对研究的课题、科研进展的步骤、各个阶段的内容和要求等作出明确的规定。有条件的二级学院应把博士生的培养与其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相结合。
2 、学术论文的发表:为了加强博士生的培养工作,不断完善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保证和监督机制,研究生处建立了对博士生发表科研论文情况定期进行统计通报制度。要求博士生在校期间,必须有与学位论文选题内容相关的科研论文,发表在本学科领域中具有较大影响、能够代表该学科学术发展水平的核心刊物上(具体要求请见《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科研论文的暂行规定》)。否则,不得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研究生处将以学年为时限,按学生的学号顺序,定期将博士生发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的科研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通报。
六、综合考试和开题报告
1 、学科综合考试
学科综合考试是对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进行中期筛选,考察其是否能够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写作阶段的参考依据。学科综合考试须根据“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的要求命题,全面考核其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和学科前沿知识掌握的程度,还要考核其作为博士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科综合考试安排在 博士研究生课程全部结束且成绩合格后进行(一般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初进行)。
考试采取口笔兼试形式(但笔试必须以 博士点为单位统一组织)。有关事宜按照《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科综合考试暂行规定》执行。
2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博士生学科综合考试合格后可进入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阶段。为保证学位论文的写作及答辩质量,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学期与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的学期之间至少间隔一个完整的学期(例如:第四学期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第六学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般在本年级第四学期进行,通过者,可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第六学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不能按期履行开题报告的博士生,其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答辩时间按上述间隔顺延。
开题报告会应吸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学位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参加。如论文写作中题目和内容有重大变动,应重新做开题报告,以保证课题的前沿性和创造性。由专家评审通过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合格后,将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和原始记录本交研究生处主管部门备案。
具体事宜请按照《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暂行规定》执行。
七、提前毕业
博士研究生在学制三年期内按照个人培养计划要求提前学完全部课程,各门必修课程的考试成绩均在良 + 以上并其他课程考试通过者;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内取得较好的科研成果;学位论文已完成者;可申请提前毕业。
1 、博士研究生申请提前毕业须具备以下科研条件之一:
( 1 )申请提前 毕业的 博士生须在“核心期刊”或“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 3 篇,要“其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 2 篇;在“核心期刊”、“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 4 篇。
( 2 )在可检索的国际学术刊物上了表 2 篇以上学术论文。
( 3 )在本学科领域内取得重大科研成果,获得全国性科学成果奖。
2 、申请时间:每年 3 月 25 日以前办理申请提前一年、 10 月 25 日 以前办理申请提前半年毕业研究生的手续,过期不再办理。
3 、经审批同意办理提前毕业手续的博士生(已列入该年度毕业分配计划),但因故不能提前毕业者,不得撤消提前毕业的申请,未能进行学位论文答辩或答辩未通过者,按结业处理,颁发结业证书。
详细事宜按照《中国传媒大学关于研究生提前毕业的暂行规定》执行。
八、学位论文
1 、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反映,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
2 、博士学位论文应体现出博士生具备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独立从事教学或科学研究能力,论文具有创新性。
篇三: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为了保证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的顺利完成,提高培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教育部《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培养目标
1、深入学习并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科学素养良好,事业心强。
2、掌握本门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至少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取得较显著的创造性成果,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领域的教学、科研和专门技术的能力,对未来社会发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3、身体健康。
二、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在职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3至4年;硕士生、博士生连续培养(简称硕博连读)的研究生的学制为5年;提前攻博的研究生在博士阶段的学制为3年,从硕士生入学到完成博士生学业,学习年限为5年。
三、培养基本要求
1、根据《兰州大学关于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的暂行规定》制定培养计划,合理安排课程学习、必修环节和学位论文工作,使之有利于博士研究生科学素养、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三年制博士研究生在第三学期之前必须完成所有课程(含必修环节,下同)的学习,用于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得少于三个学期;五年制硕博连读研究生必须在第五学期前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用于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得少于五个学期。
3、博士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辅以必要的课程学习。其课程学习应更多地采用自学、讨论、切磋交流的方式。
4、发挥学术群体的优势,建立导师指导小组,实行导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切实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5、提前攻博的研究生,转为博士生后,按三年制博士生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培养。
6、各类博士研究生均应根据《兰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科综合考试暂行办法》参加学科综合考试。
四、课程学习与学分要求
㈠ 三年制博士研究生
三年制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博士生至少应修5门学位课程并完成20学分。
1、必修课程:
公共课
①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1门)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文科) 3学分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理工科) 3学分
② 第一外国语 5学分
基础理论课(不少于2门) 6学分
专业课(不少于1门) 3学分
2、补修课程
跨学科、专业或同等学力者需根据培养单位的要求补修该学科、专业硕士生阶段的某些主要课程。补修课程不计学分。
3、必修环节
专题报告 1学分
4、选修课程(2学分/门)
公共选修课
第二外国语
注: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者,第二外国语(英语)为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可在导师的指导下选修本学科或跨学科课程)
㈡ 五年制硕博连读研究生
五年制硕博连读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硕博连读研究生至少应修9门学位课并完成46学分。
1、必修课程:
公共课
①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2门)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学分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文科) 3学分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理工科) 3学分
② 第一外国语(硕士生) 4学分
第一外国语(博士生) 5学分
基础理论课 12学分
硕博连读研究生应根据培养单位的要求,学习不少于4门的基础理论课,其中博士生基础理论课不少于2门。
专业课 9学分
硕博连读研究生根据培养单位的要求,学习不少于3门的专业课,其中博士生专业课不少于1门。
专业外语 1学分
2、必修环节
文献检索 1学分
前沿讲座 1学分
教学实习与社会实践 2学分
专题报告 1学分
3、选修课程(2学分/门)
公共选修课
包括学校为硕士生和博士生设置的所有公共选修课。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者,第二外国语(英语)为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
可在导师的指导下选修本学科或跨学科硕士生或博士生课程。
五、学位论文
1、博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① 对论文所涉及的问题,应有深广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很好地掌握本研究领域的研究方法,具有熟练的科研技能。
② 论文的理论、实验、计算、资料要求准确、科学、可靠,能体现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③ 对所研究的课题应有创造性的见解,并取得较显著的创造性成果。
④ 论文对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较大的理论或应用价值。
⑤ 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
2、博士学位论文的必要环节:
① 论文选题 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由博士研究生与导师(或导师指导小组)商定,也可由导师(或导师指导小组)指定。三年制博士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最迟应在第三学期完成;五年制硕博连读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最迟应在第五学期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应力求结合国家经济、文化建设和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选题,保证博士学位论文的先进性和前沿性。
② 开题报告 在确定论文选题的同一个学期,博士研究生必须在本学科一定范围内,就自己学位论文的背景、意义、研究计划、拟采用的研究方法、预期研究成果等做开题报告,广泛听取导师(或导师指导小组)及有关人员的意见。
③ 阶段检查 博士生应主动接受导师(或导师指导小组)对论文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并分阶段(每学期至少一次)报告学位论文工作的进展情况,导师(或导师指导小组)针对博士生论文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予以帮助和指导,保证论文工作的顺利开展。
3、博士研究生要根据兰州大学《关于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暂行规定》完成相应的研究成果。
篇四: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一、 学科概况
法学是法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辖十个二级学科。中南大学法学专业始于1993年中南工业大学创建的法律系,2000年获经济法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XX年获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中南大学法学专业置身于市场化与全球化背景,站在学科前沿,积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法治发展的需要,已形成了法学理论、经济法基础理论、竞争法、行政法、刑事诉讼法、知识产权法、公司法等有特色和稳定的研究方向。在这些研究方向上,承担了一系列国家、省部级和横向合作科研项目,项目数量多,经费充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经济法基础理论和法律政策学研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国家调节说”成为经济法学主流理论,“法律社会学的思维方式”、“法社会学的法观念”、“解释性法史学”、“服务型政府法制化理论”、“模糊法学理论”形成广泛影响。宪法与行政法教学团队提出的宪法是“治政法”、政府领导人对宪法的服从是建成法治政府的重要前提、宪法权利学理类型等理论主张,信托与金融教学科研团队提出的信托权是一种双重所有权但实质上是一种物权性权利的观点,公益诉讼与司法制度教学科研团队对公益诉讼内涵的界定、对公益诉讼理论与制度的构建等理论主张,均开拓了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的新领域,对相关学科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且得到了日本、韩国、美国、德国、英国等学界的认同。中南大学法学教育注重实践应用,积极参与地方法治建设,为“法治湖南”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南大学法学专业2000年开始挂靠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招收经济法方向博士研究生,积累了丰富的博士研究生培养经验,博士生培养质量高。 2011年起,法学专业开始独立培养博士研究生。
二、培养目标
法学学科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博士学位获得者应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有献身科学的强烈事业心和创新精神,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及学术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法学教学与研究的能力,在本学科及相关领域做出创造性的研究成果;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三、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代码名称 研究方向英文名称
1 XX01XX04 知识产权法学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2 XX010101 法学理论 Jurisprudence
3 XX01XXXX 民商法学 Civil Law and Commercial law
4 XX0106XX 诉讼法学 Procedural Law
5 XX010706 经济法学 Economic Law
6 XX01XX02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Constitution Law and Administrative Law
四、学习年限、课程学习时间与培养要求
1.实行弹性学制
本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为3至6年,其中课程学习一般应在第一个学年内完成。在读期间,主要精力应放在科学研究和撰写博士学位论文上,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时间不少于一年半。
2.培养要求
(1)实行指导教师负责的指导小组培养工作制,导师个别指导与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指导小组成员应协助导师把好各个培养环节的质量关;跨学科培养博士生,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副导师。
(2)导师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选学课程、查阅文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确定研究课题、指导科学研究等。博士生入学以后,三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培养计划。培养计划一式三份,经导师签字、主管院长批准后,分别存学院、研究生院、导师、研究生本人。执行过程中确需更改,应在有关项目执行前一个月按原批准手续办理更改手续,并报研究生院备案。
(3)导师应全面关心和培养研究生的思想、业务和健康素质,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五、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学分要求
课程类别 学分要求 专业学位课分组 学分要求 分组说明
公共学位课 6 必修一组 2 科研方法课
专业学位课 4 必修二组 2 专业基础课
选修课 2 必修三组 专业核心课
培养环节 8 必修四组 专业方向课
补修课 4 必修五组
总学分 20
学分说明 跨专业或同等学力人员需补修硕士研究生2门课程,共四个学分。
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号与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说明
01 公共学位课 XXXX011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32 2 秋季
01 公共学位课 XX0201101 博士生综合英语 64 2 秋季
01 公共学位课 010101102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2 2 秋季
11 必选一组 XX0101200 法哲学与部门法哲学 32 2 秋季 所有方向全选
12 必选二组 XX0101302 公法一 32 2 秋季
12 必选二组 XX01013XX 私法一 32 2 秋季
21 限选一组 XX0101401 公法二 32 2 春季
21 限选一组 XX0101402 私法二 32 2 秋季
21 限选一组 XX0201102 日语(二外) 108 3 秋季
21 限选一组 XX02011XX 德语(二外) 108 3 秋季
21 限选一组 XX0201104 俄语(二外) 108 3 秋季
21 限选一组 XX0201106 法语(二外) 108 3 秋季
45 培养环节 000001801 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 2 秋季
45 培养环节 000001802 形势与政策 32 2 秋季
45 培养环节 0000018XX 博士生资格考试 1 秋季
45 培养环节 000001804 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1 秋季
45 培养环节 0000018XX 学位论文中期进展报告 10 1 秋季
45 培养环节 000001806 社会实践 30 1 秋季
课程说明
六、临床能力训练、社会实践、实践教学
博士生应完成50学时的社会实践工作。博士生的社会实践工作可以是讲授课程、协助指导硕士生、参加“三下乡”活动(0.5个月以上)等。博士生的实践教学工作由学院安排和考核。
本学科应届毕业生考取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是必修环节。
本专业的社会实践应在第2学年第4学期前完成。
七、学年总结与筛选考核
在每学年放假前,学院组织对博士研究生一学年来的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成绩、科研业绩等方面进行一次全面总结、评定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调整研究生的奖学金和助学金等级的依据。
研究生中期筛选是对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研究生在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后,进入学位论文之初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与评定。本学科研究生在第四学期的3月中旬进行中期筛选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思想政治表现、课程学习成绩、科研综合能力、身心状况四部分。
考核结果设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考核结果为优秀、合格的研究生,可按培养计划进入学位论文工作,继续攻读学位。对考核结果不合格的研究生,三个月内进行一次补考核。补考核通过者,继续攻读学位;补考核仍不合格者,按中南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有关规定给予退学处理。考核结果作为研究生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中期筛选考核表”将存入研究生业务档案。
根据《关于公布<西安交通大学“优秀博士生培养计划”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西交研[20XX]59号)文件精神,即日起开始启动我校20XX年“优秀博士生培养计划”,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优秀博士生培养计划,旨在提高我校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鼓励高年级优秀博士生继续安心于科学研究,力争在学位论文研究方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2.申报条件:
(1)申请人必须是我校在读博士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严谨认真的科研作风。
(2)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在读博士期间学位课成绩优良,学位论文开题并已经做出了较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良好的发展潜质,愿意继续深入开展科学研究,扩大已有成果。
(3)身心健康,年龄在40周岁以下、博士入学时间满3年且攻博身份为国家统招统分。
(4)已公开发表了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理工医类申请人应已在最有学术影响力的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2篇论文,或已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4篇论文;经管人文类申请人应已在SCI/SSCI/AHCI源刊至少发表2篇论文,或已在所属学科权威期刊上至少发表4篇论文。
3.优秀博士生培养计划每年申报一次,全校选拔名额20名左右,本次不具体分配各学院推荐名额。请在读博士生积极申报,于20XX年10月26日(周一)前将申报材料报送至研究生院学位办。
需报送的电子版材料为:《西安交通大学“优秀博士生培养计划”申请表》
需报送的书面材料为:
(1)《西安交通大学“优秀博士生培养计划”申请表》
(2)申请人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得的代表性成果清单及其证明材料
代表性成果为申请人攻博期间获得的与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密切相关的、并能反映学位论文水平的成果,如学术论文、专著、专利、奖励等。
证明材料只提供: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刊物封面、目录及论文首页复印件;专著封面和版权页复印件;获奖证书或专利证书复印件。与之无关的其余材料一律不要提供。
(3)申请人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绩单(学院研究生教务出具即可)
篇二: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博士生教育是我国教育制度中对专门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以培养教学、科研方面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为主。博士生的培养应强化素质教育,要求博士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与邓小平理论。博士生不仅要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具有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及工程项目的能力,在科学研究上做出创造性成果,治学态度严谨。
二、学习年限和培养环节的进度
1 、博士生学习年限为三到四年。原则上第一、第二学期修完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公共课和专业课程,第三学期进行学科综合考试,第四学期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第六学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2 、至第六学期结束时博士生已完成课程学习、学科综合考试、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但未完成学位论文答辩者,必须按常规学制时间(三年)离校,待学位论文准备好后再申请回校答辩。博士生学位论文的答辩需在六年内完成。
相关事宜请按照《关于 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延期答辩和有关研究生学籍管理的若干补充规定》执行。
三、个人培养计划的制订要求
博士生在入学后三个月内,指导教师应按照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结合博士生本人的知识结构、科研特长和科研的需要,指导博士生制订个人培养计划。内容包括:研究方向、课程学习、必读书目、科学研究计划。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经二级学院主管研究生工作的主任审核批准后报送研究生处备案。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既是导师指导 博士生学习的依据,也是管理部门对博士生培养计划完成情况审查的依据。
四、课程设置和管理要求
(一)课程设置
博士生的课程设置为:政治理论课、外语课、数量分析方法课、学科前沿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政治理论课――文科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工科为“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社科学院为该课主办单位。该课是全校或者外请各学科教授、专家以讲座形式授课。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在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运用和发展的具体过程,完整准确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中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好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问题。
2 、外语课
( 1 )第一外国语语种为:英语、日语、俄语。
( 2 )外语课必修语种 应与 博士生入学考试语种一致。
( 3 )从 1999 级博士生开始,外语课程学习为一个学期。考试成绩达 70 分以上为合格,未达到要求者则安排重修。
( 4 )外 籍 博士生本国语言不能作为第一外语,应以汉语为第一外语。
具体事宜按照《研究生外语课程补充规定》执行。
3 、数量分析方法课
为了提 高博士生的数量分析能力,开设以下三种方法课: A 、优化方法, B 、数学模型, C 、科学与逻辑方法。博士生根据所学专业参照《博士生选课表》必修其中一门课程。
4 、学科前沿课
该课由媒体管理学院、社科学院、文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承担学科前沿课的主讲单位。负责安排组织本校或校外的知名教授,以讲座的形式授课,增加博士生对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学术信息以及学科前沿成果的了解,使博士生开阔视野,并能及时追踪学科前沿。目前开设的四门前沿课为: A 、经济学和管理学前沿, B 、哲学前沿, C 、美学前沿, D 、语言学前沿。博士生根据研究方向按照《博士生选课表》选修一门。
5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为了提 高博士生的专业理论水平,拓宽博士生的专业知识,由培养单位或指导教师组织开设专业课,要求对学习范围、内容、基本要求及阅读书目作出明确的规定,使用博士生达到我国学位条例规定的“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要求。
6 、选修和补修课程
涉及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门知识,由导师指定选修相关专业课程,并列入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同时,导师根据 博士生特点和论文写作要求,指定参考文献。
(二)管理要求
1 、博士生入学后,均应按照研究生处安排教学进度计划完成相应的培养环节。博士生因各种原因不能参加必修学习和考试者,应提交缓修、缓考申请,经二级学院主管领导审核后,申请书由教务秘书送交研究生处批准备案。申请批准后的博士生可随下一年级的课表选修相应课程。
2 、外语课,由外语系统一组织课程教学和考核
博士生入学英语考试分数在 60 分以上者,可参加由外语系组织的英语水平免修考核,成绩合格者,准予免修。
3 、全校博士生外语课由外语系统一安排。
4 、第二外国语是否列入必修课,由各二级学院和导师根据博士生学习需要自行决定,确定后列入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
5 、导师应指导博士生阅读大量外文资料,以提高外文阅读能力。
其他要求按照《研究生外语课程管理补充规定》执行。
6 、博士生公共课均采取考试形式进行考核。
五、科学研究和学术论文的发表
1 、科学研究计划:博士生入校后,在导师的指导下,拟定合理的科研计划。博士生的科研工作计划应对研究的课题、科研进展的步骤、各个阶段的内容和要求等作出明确的规定。有条件的二级学院应把博士生的培养与其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相结合。
2 、学术论文的发表:为了加强博士生的培养工作,不断完善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保证和监督机制,研究生处建立了对博士生发表科研论文情况定期进行统计通报制度。要求博士生在校期间,必须有与学位论文选题内容相关的科研论文,发表在本学科领域中具有较大影响、能够代表该学科学术发展水平的核心刊物上(具体要求请见《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科研论文的暂行规定》)。否则,不得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研究生处将以学年为时限,按学生的学号顺序,定期将博士生发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的科研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通报。
六、综合考试和开题报告
1 、学科综合考试
学科综合考试是对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进行中期筛选,考察其是否能够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写作阶段的参考依据。学科综合考试须根据“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的要求命题,全面考核其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和学科前沿知识掌握的程度,还要考核其作为博士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科综合考试安排在 博士研究生课程全部结束且成绩合格后进行(一般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初进行)。
考试采取口笔兼试形式(但笔试必须以 博士点为单位统一组织)。有关事宜按照《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科综合考试暂行规定》执行。
2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博士生学科综合考试合格后可进入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阶段。为保证学位论文的写作及答辩质量,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学期与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的学期之间至少间隔一个完整的学期(例如:第四学期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第六学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般在本年级第四学期进行,通过者,可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第六学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不能按期履行开题报告的博士生,其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答辩时间按上述间隔顺延。
开题报告会应吸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学位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参加。如论文写作中题目和内容有重大变动,应重新做开题报告,以保证课题的前沿性和创造性。由专家评审通过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合格后,将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和原始记录本交研究生处主管部门备案。
具体事宜请按照《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暂行规定》执行。
七、提前毕业
博士研究生在学制三年期内按照个人培养计划要求提前学完全部课程,各门必修课程的考试成绩均在良 + 以上并其他课程考试通过者;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内取得较好的科研成果;学位论文已完成者;可申请提前毕业。
1 、博士研究生申请提前毕业须具备以下科研条件之一:
( 1 )申请提前 毕业的 博士生须在“核心期刊”或“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 3 篇,要“其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 2 篇;在“核心期刊”、“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 4 篇。
( 2 )在可检索的国际学术刊物上了表 2 篇以上学术论文。
( 3 )在本学科领域内取得重大科研成果,获得全国性科学成果奖。
2 、申请时间:每年 3 月 25 日以前办理申请提前一年、 10 月 25 日 以前办理申请提前半年毕业研究生的手续,过期不再办理。
3 、经审批同意办理提前毕业手续的博士生(已列入该年度毕业分配计划),但因故不能提前毕业者,不得撤消提前毕业的申请,未能进行学位论文答辩或答辩未通过者,按结业处理,颁发结业证书。
详细事宜按照《中国传媒大学关于研究生提前毕业的暂行规定》执行。
八、学位论文
1 、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反映,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
2 、博士学位论文应体现出博士生具备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独立从事教学或科学研究能力,论文具有创新性。
篇三: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为了保证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的顺利完成,提高培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教育部《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培养目标
1、深入学习并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科学素养良好,事业心强。
2、掌握本门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至少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取得较显著的创造性成果,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领域的教学、科研和专门技术的能力,对未来社会发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3、身体健康。
二、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在职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3至4年;硕士生、博士生连续培养(简称硕博连读)的研究生的学制为5年;提前攻博的研究生在博士阶段的学制为3年,从硕士生入学到完成博士生学业,学习年限为5年。
三、培养基本要求
1、根据《兰州大学关于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的暂行规定》制定培养计划,合理安排课程学习、必修环节和学位论文工作,使之有利于博士研究生科学素养、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三年制博士研究生在第三学期之前必须完成所有课程(含必修环节,下同)的学习,用于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得少于三个学期;五年制硕博连读研究生必须在第五学期前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用于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得少于五个学期。
3、博士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辅以必要的课程学习。其课程学习应更多地采用自学、讨论、切磋交流的方式。
4、发挥学术群体的优势,建立导师指导小组,实行导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切实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5、提前攻博的研究生,转为博士生后,按三年制博士生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培养。
6、各类博士研究生均应根据《兰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科综合考试暂行办法》参加学科综合考试。
四、课程学习与学分要求
㈠ 三年制博士研究生
三年制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博士生至少应修5门学位课程并完成20学分。
1、必修课程:
公共课
①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1门)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文科) 3学分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理工科) 3学分
② 第一外国语 5学分
基础理论课(不少于2门) 6学分
专业课(不少于1门) 3学分
2、补修课程
跨学科、专业或同等学力者需根据培养单位的要求补修该学科、专业硕士生阶段的某些主要课程。补修课程不计学分。
3、必修环节
专题报告 1学分
4、选修课程(2学分/门)
公共选修课
第二外国语
注: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者,第二外国语(英语)为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可在导师的指导下选修本学科或跨学科课程)
㈡ 五年制硕博连读研究生
五年制硕博连读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硕博连读研究生至少应修9门学位课并完成46学分。
1、必修课程:
公共课
①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2门)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学分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文科) 3学分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理工科) 3学分
② 第一外国语(硕士生) 4学分
第一外国语(博士生) 5学分
基础理论课 12学分
硕博连读研究生应根据培养单位的要求,学习不少于4门的基础理论课,其中博士生基础理论课不少于2门。
专业课 9学分
硕博连读研究生根据培养单位的要求,学习不少于3门的专业课,其中博士生专业课不少于1门。
专业外语 1学分
2、必修环节
文献检索 1学分
前沿讲座 1学分
教学实习与社会实践 2学分
专题报告 1学分
3、选修课程(2学分/门)
公共选修课
包括学校为硕士生和博士生设置的所有公共选修课。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者,第二外国语(英语)为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
可在导师的指导下选修本学科或跨学科硕士生或博士生课程。
五、学位论文
1、博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① 对论文所涉及的问题,应有深广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很好地掌握本研究领域的研究方法,具有熟练的科研技能。
② 论文的理论、实验、计算、资料要求准确、科学、可靠,能体现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③ 对所研究的课题应有创造性的见解,并取得较显著的创造性成果。
④ 论文对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较大的理论或应用价值。
⑤ 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
2、博士学位论文的必要环节:
① 论文选题 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由博士研究生与导师(或导师指导小组)商定,也可由导师(或导师指导小组)指定。三年制博士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最迟应在第三学期完成;五年制硕博连读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最迟应在第五学期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应力求结合国家经济、文化建设和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选题,保证博士学位论文的先进性和前沿性。
② 开题报告 在确定论文选题的同一个学期,博士研究生必须在本学科一定范围内,就自己学位论文的背景、意义、研究计划、拟采用的研究方法、预期研究成果等做开题报告,广泛听取导师(或导师指导小组)及有关人员的意见。
③ 阶段检查 博士生应主动接受导师(或导师指导小组)对论文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并分阶段(每学期至少一次)报告学位论文工作的进展情况,导师(或导师指导小组)针对博士生论文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予以帮助和指导,保证论文工作的顺利开展。
3、博士研究生要根据兰州大学《关于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暂行规定》完成相应的研究成果。
篇四: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一、 学科概况
法学是法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辖十个二级学科。中南大学法学专业始于1993年中南工业大学创建的法律系,2000年获经济法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XX年获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中南大学法学专业置身于市场化与全球化背景,站在学科前沿,积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法治发展的需要,已形成了法学理论、经济法基础理论、竞争法、行政法、刑事诉讼法、知识产权法、公司法等有特色和稳定的研究方向。在这些研究方向上,承担了一系列国家、省部级和横向合作科研项目,项目数量多,经费充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经济法基础理论和法律政策学研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国家调节说”成为经济法学主流理论,“法律社会学的思维方式”、“法社会学的法观念”、“解释性法史学”、“服务型政府法制化理论”、“模糊法学理论”形成广泛影响。宪法与行政法教学团队提出的宪法是“治政法”、政府领导人对宪法的服从是建成法治政府的重要前提、宪法权利学理类型等理论主张,信托与金融教学科研团队提出的信托权是一种双重所有权但实质上是一种物权性权利的观点,公益诉讼与司法制度教学科研团队对公益诉讼内涵的界定、对公益诉讼理论与制度的构建等理论主张,均开拓了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的新领域,对相关学科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且得到了日本、韩国、美国、德国、英国等学界的认同。中南大学法学教育注重实践应用,积极参与地方法治建设,为“法治湖南”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南大学法学专业2000年开始挂靠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招收经济法方向博士研究生,积累了丰富的博士研究生培养经验,博士生培养质量高。 2011年起,法学专业开始独立培养博士研究生。
二、培养目标
法学学科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博士学位获得者应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有献身科学的强烈事业心和创新精神,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及学术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法学教学与研究的能力,在本学科及相关领域做出创造性的研究成果;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三、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代码名称 研究方向英文名称
1 XX01XX04 知识产权法学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2 XX010101 法学理论 Jurisprudence
3 XX01XXXX 民商法学 Civil Law and Commercial law
4 XX0106XX 诉讼法学 Procedural Law
5 XX010706 经济法学 Economic Law
6 XX01XX02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Constitution Law and Administrative Law
四、学习年限、课程学习时间与培养要求
1.实行弹性学制
本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为3至6年,其中课程学习一般应在第一个学年内完成。在读期间,主要精力应放在科学研究和撰写博士学位论文上,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时间不少于一年半。
2.培养要求
(1)实行指导教师负责的指导小组培养工作制,导师个别指导与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指导小组成员应协助导师把好各个培养环节的质量关;跨学科培养博士生,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副导师。
(2)导师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选学课程、查阅文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确定研究课题、指导科学研究等。博士生入学以后,三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培养计划。培养计划一式三份,经导师签字、主管院长批准后,分别存学院、研究生院、导师、研究生本人。执行过程中确需更改,应在有关项目执行前一个月按原批准手续办理更改手续,并报研究生院备案。
(3)导师应全面关心和培养研究生的思想、业务和健康素质,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五、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学分要求
课程类别 学分要求 专业学位课分组 学分要求 分组说明
公共学位课 6 必修一组 2 科研方法课
专业学位课 4 必修二组 2 专业基础课
选修课 2 必修三组 专业核心课
培养环节 8 必修四组 专业方向课
补修课 4 必修五组
总学分 20
学分说明 跨专业或同等学力人员需补修硕士研究生2门课程,共四个学分。
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号与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说明
01 公共学位课 XXXX011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32 2 秋季
01 公共学位课 XX0201101 博士生综合英语 64 2 秋季
01 公共学位课 010101102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2 2 秋季
11 必选一组 XX0101200 法哲学与部门法哲学 32 2 秋季 所有方向全选
12 必选二组 XX0101302 公法一 32 2 秋季
12 必选二组 XX01013XX 私法一 32 2 秋季
21 限选一组 XX0101401 公法二 32 2 春季
21 限选一组 XX0101402 私法二 32 2 秋季
21 限选一组 XX0201102 日语(二外) 108 3 秋季
21 限选一组 XX02011XX 德语(二外) 108 3 秋季
21 限选一组 XX0201104 俄语(二外) 108 3 秋季
21 限选一组 XX0201106 法语(二外) 108 3 秋季
45 培养环节 000001801 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 2 秋季
45 培养环节 000001802 形势与政策 32 2 秋季
45 培养环节 0000018XX 博士生资格考试 1 秋季
45 培养环节 000001804 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1 秋季
45 培养环节 0000018XX 学位论文中期进展报告 10 1 秋季
45 培养环节 000001806 社会实践 30 1 秋季
课程说明
六、临床能力训练、社会实践、实践教学
博士生应完成50学时的社会实践工作。博士生的社会实践工作可以是讲授课程、协助指导硕士生、参加“三下乡”活动(0.5个月以上)等。博士生的实践教学工作由学院安排和考核。
本学科应届毕业生考取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是必修环节。
本专业的社会实践应在第2学年第4学期前完成。
七、学年总结与筛选考核
在每学年放假前,学院组织对博士研究生一学年来的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成绩、科研业绩等方面进行一次全面总结、评定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调整研究生的奖学金和助学金等级的依据。
研究生中期筛选是对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研究生在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后,进入学位论文之初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与评定。本学科研究生在第四学期的3月中旬进行中期筛选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思想政治表现、课程学习成绩、科研综合能力、身心状况四部分。
考核结果设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考核结果为优秀、合格的研究生,可按培养计划进入学位论文工作,继续攻读学位。对考核结果不合格的研究生,三个月内进行一次补考核。补考核通过者,继续攻读学位;补考核仍不合格者,按中南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有关规定给予退学处理。考核结果作为研究生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中期筛选考核表”将存入研究生业务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