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挫折的例子
时间: 02-24
栏目:话题作文
直面挫折的例子一:用微笑面对屈辱
“文革”中,侯宝林被造反派拉去批斗。批斗现场设在大礼堂,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都想见识一下台上这位一流的幽默大师如何应付这样的场面。
“说,你向人民隐瞒了什么历史问题?”造反派煞如凶神。
“我,我向人民隐瞒了一个重大的个人问题,我还有一个名字叫侯太宝。
“交代重大问题!”
侯宝林装出一副老实认罪,痛不欲生的模样:“我万恶不赦,我罪大恶极,我犯过一件全世界人民都不能饶恕的罪行。”
众人几乎都屏住呼吸,要听他交代什么罪行。只见他极为认真地说:“希特勒是我的内弟,我们俩一起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台下哄堂大笑。
造反派头头挥手喝止:“肃静,肃静,不要听他胡说!”
侯宝林仍是一本正经,学着造反派挥手:“肃静,肃静,真的,法西斯的总头头盖世太宝(保)就是我。”
笑声更为激烈,连造反派也忍不住笑起来。大师却在笑声中直起腰,理理头发,回家了。
篇二:苦难成就了他
1822年的冬天,庄严肃穆的音乐大厅里正在演出歌剧《费德里奥》,许多名门贵族观看了这场演出。但在歌剧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观众发现乐队、歌手无法协调,而指挥却毫无察觉,仍在台上竭力指挥着。
观众终于忍无可忍了,他们在台下窃窃私语。指挥发现了,他让乐队、歌手重来,但情况更糟。
有人在喊:“让指挥下台。”
指挥已听不到观众在说什么,但是从他们的神情中,他读懂了所有。
他从台上下来,流泪了。
在世界音乐史上,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伟大的音乐天才贝多芬在这一天完全失聪了。
所有人都预感到他不会再在音乐上有所发展了,但是两年后,也就是1824年,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在维也纳上演。这首曲子是他在失聪的情况下写成的,继而在厄运不断的打击下,贝多芬完成了世界音乐史上辉煌的篇章。
贝多芬的苦难与成就是成正比的,苦难给予他多几分,他的音乐才华就增长几分;苦难逼近他的灵魂几分,他灵魂的光彩就会绽放几分。著名指挥家卡拉扬说:“是苦难成就了他。没有苦难,谁知道会发生什么?”
贝多芬长得很丑,他的脸上还经常长一种疮,一直无法治愈,爱情也迟迟不肯垂青他,他惟一的依靠就是音乐。音乐成了他的生命,他对音乐已没有任何功利向往。
在维也纳演奏《第九交响曲》时,他听不到乐队的任何声响;演奏结束,观众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他仍听不到。
当主持人把他引向舞台中间时,他还没弄明白这是为什么。那是多么令人心酸,但又是任何音乐人修炼一辈子都无法达到的境界。
篇三:不能奔跑了,那就坐上轮椅飞翔
10年前,在山西太原市的一所小学里,有一位名叫陈思的小姑娘,她酷爱跑步,只有12岁的她,却早已经为学校争回无数田径比赛的荣誉,做一位长跑女运动员是陈思最大的梦想。
但命运似乎总爱和有理想的人开玩笑——在一次放学途中,一场车祸永远地夺走了她的双腿,陈思的跑步梦彻底破碎了!
原本活泼开朗的陈思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看着同学们尽情地奔跑玩耍,她那幼小的心灵就有一种说不出的痛。在长期的孤独和自卑中,陈思读完了高中。毕业后,同学们都找到了合适的工作,而她数十次求职都被拒之门外。陈思失落和无助地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渐渐丧失了继续活下去的勇气。有一次,她在自己的手腕上连割了三刀,幸亏被家人及时发现后送往医院,才从死神手里捡回了一条命。在病床上苏醒过来后,她与家人相拥大哭。
后来,太原残联的一位领导来看她,并开着车带陈思出门散心。那次,陈思见到了许多残疾朋友,他们都坐在轮椅上,有的能拉一手好提琴,有的能写一手好字,还有的甚至在参加劳务加工。在和他们的交谈中,陈思的脸上浮现出了久违的微笑,她在心里暗暗想:“我也一定能找到一件适合我做的事情!”
这之后不久,陈思在网上看到了一段美国残疾人表演“轮椅舞”的视频。轮椅舞是一种残疾人在健全舞伴的辅助下与其合作表演的舞蹈,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后来被国际残奥委确定为残疾人运动项目,这项舞蹈虽然在欧洲、美洲以及亚洲的韩国和日本已经非常风行,但在中国却还是一个新名词。看着视频里舞者们优美的舞姿,陈思心里一阵激动:既然我不能奔跑,那为什么不坐上轮椅跳舞?
就这样,陈思悄悄地跟着视频学起了轮椅舞,虽然没有舞伴,但许多可以独立完成的动作还是让她练得有模有样。她还经常参加省、市各级残疾人活动,生活慢慢变得丰富起来。
2008年12月,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使陈思真正与舞蹈结下不解之缘——中国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管理中心要来山西省招轮椅舞运动员。残联将陈思报送上去,到北京参加全国轮椅舞蹈集训选拔。陈思兴奋得大叫了起来。
陈思在北京只参加了为期三天的舞蹈培训,就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参赛资格,然而开赛在即,她却连自己的舞伴也没有。回到家后的陈思只能干着急,这时,一位名叫孙昊的人走进了陈思的世界,他是一位已经有15年拉丁舞蹈经验的小伙子。他无意中听说了陈思的事情,于是决心帮助这位坚强而且有理想、有追求的女孩实现梦想。
训练很快开始,陈思每天都坚持练十多个小时。因为陈思经常要在瞬间抓住高速旋转的轮子,她的双手被划得伤痕累累,长满血泡。有一次,孙昊拉着陈思做旋转四周的动作,由于力度没有把握好,竟将陈思连人带轮椅一起甩了出去,然而,被摔得眼冒金星的陈思,竟面带微笑地安慰他说:“没关系,这点疼算什么呀!”陈思练得浑身是伤,却从没因此而想过放弃,她咬牙坚持着。也正因为这种刻苦训练,陈思的舞技得到了飞速提高。
2009年3月20日,国际轮椅舞蹈公开赛在北京开赛,陈思和舞伴孙昊配合默契,以优美的动作、高难度的飞旋技压群雄,获得了第三名。比分出来后,首次参加这种国际大赛的中国队沸腾了,这个成绩一举填补了我国在轮椅舞蹈领域的空白!初战告捷,陈思在短暂的喜悦之后,立即又更努力地投入到舞蹈训练中。
天道酬勤!前不久,陈思又接到了在日本举行的国际轮椅舞大赛的邀请,陈思挂掉电话后激动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她的舞伴孙昊得知后,当即拍着胸脯表示无论如何也要陪她参加这次比赛。接下来的日子里,陈思恨不能马上赶到比赛的地点日本,但是繁琐的出国手续直到开赛的前两天才办好。陈思匆匆赶到日本,连集训的时间都没有就开赛了。所以比赛时陈思心里有些紧张,生怕和舞伴配合得不够默契。这次国际比赛分初赛、复活赛和决赛,虽然没有经过集训,但扎实的功底还是让他们在初赛中拿到了第二名,直接进入决赛。决赛结束后,陈思和孙昊在舞台上焦急地等待着比赛结果。这时,一名日本工作人员走过来对陈思说了一串日语,这让陈思听得一头雾水,一旁的香港选手却兴奋地拍拍陈思的肩膀,为他们翻译说:“你们得第一名了,一会儿颁完奖,主办方希望你们能上去展演一下。”
不久,主办方宣布比赛结果,陈思和孙昊果然得了第一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两人激动得相拥而泣。领奖之后,陈思和舞伴就上去单独展演,这让陈思觉得无比自豪,音乐声再次响起,陈思在轮椅上跳起优美的舞蹈,那种美妙的感觉,让陈思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只大鸟,正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当展演结束时,她已经泪流满面……
载誉归来的陈思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她又有了更新的梦想:希望将来自己能做一名轮椅舞教练,让更多的残疾朋友能和她一样,在轮椅上舞出精彩的人生!
篇四:史蒂芬·霍金
史蒂芬·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这个时候他的家乡伦敦正笼罩在希特勒的狂轰滥炸中。
霍金和他的妹妹在伦敦附近的几个小镇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多年以后,他们的邻居回忆说,当霍金躺在摇篮车中时非常引人注目,他的头显得很大,异于常人———这多半是因为霍金现在的名声与成就远远异于常人,邻居不由自主地要在记忆里重新刻画一下天才儿童的形象。
不过霍金一家在古板保守的小镇上的确显得与众不同。霍金的父母都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他的父亲是一位从事热带病研究的医学家,母亲则从事过许多职业。小镇的居民经常会惊异地看到霍金一家人驾驶着一辆破旧的二手车穿过街道奔向郊外——汽车在当时尚未进入英国市民家庭。然而这辆古怪的车子却拓展了霍金一家自由活动的天地。
霍金热衷于搞清楚一切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此当他看到一件新奇的东西时总喜欢把它拆开,把每个零件的结构都弄个明白——不过他往往很难再把它装回原样,因为他的手脚远不如头脑那样灵活,甚至写出来的字在班上也是有名的潦草。
霍金在17岁时进入牛津大学学习物理。他仍旧不是一个用功的学生,而这种态度与当时其他同学是一致的,这是战后出现的青年人迷惘时期——他们对一切厌倦,觉得没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东西。霍金在学校里与同学们一同游荡、喝酒、参加赛船俱乐部,如果事情这样发展下去,那么他很可能成为一个庸庸碌碌的职员或教师。然而,病魔出现了。
“文革”中,侯宝林被造反派拉去批斗。批斗现场设在大礼堂,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都想见识一下台上这位一流的幽默大师如何应付这样的场面。
“说,你向人民隐瞒了什么历史问题?”造反派煞如凶神。
“我,我向人民隐瞒了一个重大的个人问题,我还有一个名字叫侯太宝。
“交代重大问题!”
侯宝林装出一副老实认罪,痛不欲生的模样:“我万恶不赦,我罪大恶极,我犯过一件全世界人民都不能饶恕的罪行。”
众人几乎都屏住呼吸,要听他交代什么罪行。只见他极为认真地说:“希特勒是我的内弟,我们俩一起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台下哄堂大笑。
造反派头头挥手喝止:“肃静,肃静,不要听他胡说!”
侯宝林仍是一本正经,学着造反派挥手:“肃静,肃静,真的,法西斯的总头头盖世太宝(保)就是我。”
笑声更为激烈,连造反派也忍不住笑起来。大师却在笑声中直起腰,理理头发,回家了。
篇二:苦难成就了他
1822年的冬天,庄严肃穆的音乐大厅里正在演出歌剧《费德里奥》,许多名门贵族观看了这场演出。但在歌剧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观众发现乐队、歌手无法协调,而指挥却毫无察觉,仍在台上竭力指挥着。
观众终于忍无可忍了,他们在台下窃窃私语。指挥发现了,他让乐队、歌手重来,但情况更糟。
有人在喊:“让指挥下台。”
指挥已听不到观众在说什么,但是从他们的神情中,他读懂了所有。
他从台上下来,流泪了。
在世界音乐史上,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伟大的音乐天才贝多芬在这一天完全失聪了。
所有人都预感到他不会再在音乐上有所发展了,但是两年后,也就是1824年,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在维也纳上演。这首曲子是他在失聪的情况下写成的,继而在厄运不断的打击下,贝多芬完成了世界音乐史上辉煌的篇章。
贝多芬的苦难与成就是成正比的,苦难给予他多几分,他的音乐才华就增长几分;苦难逼近他的灵魂几分,他灵魂的光彩就会绽放几分。著名指挥家卡拉扬说:“是苦难成就了他。没有苦难,谁知道会发生什么?”
贝多芬长得很丑,他的脸上还经常长一种疮,一直无法治愈,爱情也迟迟不肯垂青他,他惟一的依靠就是音乐。音乐成了他的生命,他对音乐已没有任何功利向往。
在维也纳演奏《第九交响曲》时,他听不到乐队的任何声响;演奏结束,观众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他仍听不到。
当主持人把他引向舞台中间时,他还没弄明白这是为什么。那是多么令人心酸,但又是任何音乐人修炼一辈子都无法达到的境界。
篇三:不能奔跑了,那就坐上轮椅飞翔
10年前,在山西太原市的一所小学里,有一位名叫陈思的小姑娘,她酷爱跑步,只有12岁的她,却早已经为学校争回无数田径比赛的荣誉,做一位长跑女运动员是陈思最大的梦想。
但命运似乎总爱和有理想的人开玩笑——在一次放学途中,一场车祸永远地夺走了她的双腿,陈思的跑步梦彻底破碎了!
原本活泼开朗的陈思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看着同学们尽情地奔跑玩耍,她那幼小的心灵就有一种说不出的痛。在长期的孤独和自卑中,陈思读完了高中。毕业后,同学们都找到了合适的工作,而她数十次求职都被拒之门外。陈思失落和无助地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渐渐丧失了继续活下去的勇气。有一次,她在自己的手腕上连割了三刀,幸亏被家人及时发现后送往医院,才从死神手里捡回了一条命。在病床上苏醒过来后,她与家人相拥大哭。
后来,太原残联的一位领导来看她,并开着车带陈思出门散心。那次,陈思见到了许多残疾朋友,他们都坐在轮椅上,有的能拉一手好提琴,有的能写一手好字,还有的甚至在参加劳务加工。在和他们的交谈中,陈思的脸上浮现出了久违的微笑,她在心里暗暗想:“我也一定能找到一件适合我做的事情!”
这之后不久,陈思在网上看到了一段美国残疾人表演“轮椅舞”的视频。轮椅舞是一种残疾人在健全舞伴的辅助下与其合作表演的舞蹈,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后来被国际残奥委确定为残疾人运动项目,这项舞蹈虽然在欧洲、美洲以及亚洲的韩国和日本已经非常风行,但在中国却还是一个新名词。看着视频里舞者们优美的舞姿,陈思心里一阵激动:既然我不能奔跑,那为什么不坐上轮椅跳舞?
就这样,陈思悄悄地跟着视频学起了轮椅舞,虽然没有舞伴,但许多可以独立完成的动作还是让她练得有模有样。她还经常参加省、市各级残疾人活动,生活慢慢变得丰富起来。
2008年12月,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使陈思真正与舞蹈结下不解之缘——中国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管理中心要来山西省招轮椅舞运动员。残联将陈思报送上去,到北京参加全国轮椅舞蹈集训选拔。陈思兴奋得大叫了起来。
陈思在北京只参加了为期三天的舞蹈培训,就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参赛资格,然而开赛在即,她却连自己的舞伴也没有。回到家后的陈思只能干着急,这时,一位名叫孙昊的人走进了陈思的世界,他是一位已经有15年拉丁舞蹈经验的小伙子。他无意中听说了陈思的事情,于是决心帮助这位坚强而且有理想、有追求的女孩实现梦想。
训练很快开始,陈思每天都坚持练十多个小时。因为陈思经常要在瞬间抓住高速旋转的轮子,她的双手被划得伤痕累累,长满血泡。有一次,孙昊拉着陈思做旋转四周的动作,由于力度没有把握好,竟将陈思连人带轮椅一起甩了出去,然而,被摔得眼冒金星的陈思,竟面带微笑地安慰他说:“没关系,这点疼算什么呀!”陈思练得浑身是伤,却从没因此而想过放弃,她咬牙坚持着。也正因为这种刻苦训练,陈思的舞技得到了飞速提高。
2009年3月20日,国际轮椅舞蹈公开赛在北京开赛,陈思和舞伴孙昊配合默契,以优美的动作、高难度的飞旋技压群雄,获得了第三名。比分出来后,首次参加这种国际大赛的中国队沸腾了,这个成绩一举填补了我国在轮椅舞蹈领域的空白!初战告捷,陈思在短暂的喜悦之后,立即又更努力地投入到舞蹈训练中。
天道酬勤!前不久,陈思又接到了在日本举行的国际轮椅舞大赛的邀请,陈思挂掉电话后激动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她的舞伴孙昊得知后,当即拍着胸脯表示无论如何也要陪她参加这次比赛。接下来的日子里,陈思恨不能马上赶到比赛的地点日本,但是繁琐的出国手续直到开赛的前两天才办好。陈思匆匆赶到日本,连集训的时间都没有就开赛了。所以比赛时陈思心里有些紧张,生怕和舞伴配合得不够默契。这次国际比赛分初赛、复活赛和决赛,虽然没有经过集训,但扎实的功底还是让他们在初赛中拿到了第二名,直接进入决赛。决赛结束后,陈思和孙昊在舞台上焦急地等待着比赛结果。这时,一名日本工作人员走过来对陈思说了一串日语,这让陈思听得一头雾水,一旁的香港选手却兴奋地拍拍陈思的肩膀,为他们翻译说:“你们得第一名了,一会儿颁完奖,主办方希望你们能上去展演一下。”
不久,主办方宣布比赛结果,陈思和孙昊果然得了第一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两人激动得相拥而泣。领奖之后,陈思和舞伴就上去单独展演,这让陈思觉得无比自豪,音乐声再次响起,陈思在轮椅上跳起优美的舞蹈,那种美妙的感觉,让陈思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只大鸟,正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当展演结束时,她已经泪流满面……
载誉归来的陈思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她又有了更新的梦想:希望将来自己能做一名轮椅舞教练,让更多的残疾朋友能和她一样,在轮椅上舞出精彩的人生!
篇四:史蒂芬·霍金
史蒂芬·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这个时候他的家乡伦敦正笼罩在希特勒的狂轰滥炸中。
霍金和他的妹妹在伦敦附近的几个小镇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多年以后,他们的邻居回忆说,当霍金躺在摇篮车中时非常引人注目,他的头显得很大,异于常人———这多半是因为霍金现在的名声与成就远远异于常人,邻居不由自主地要在记忆里重新刻画一下天才儿童的形象。
不过霍金一家在古板保守的小镇上的确显得与众不同。霍金的父母都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他的父亲是一位从事热带病研究的医学家,母亲则从事过许多职业。小镇的居民经常会惊异地看到霍金一家人驾驶着一辆破旧的二手车穿过街道奔向郊外——汽车在当时尚未进入英国市民家庭。然而这辆古怪的车子却拓展了霍金一家自由活动的天地。
霍金热衷于搞清楚一切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此当他看到一件新奇的东西时总喜欢把它拆开,把每个零件的结构都弄个明白——不过他往往很难再把它装回原样,因为他的手脚远不如头脑那样灵活,甚至写出来的字在班上也是有名的潦草。
霍金在17岁时进入牛津大学学习物理。他仍旧不是一个用功的学生,而这种态度与当时其他同学是一致的,这是战后出现的青年人迷惘时期——他们对一切厌倦,觉得没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东西。霍金在学校里与同学们一同游荡、喝酒、参加赛船俱乐部,如果事情这样发展下去,那么他很可能成为一个庸庸碌碌的职员或教师。然而,病魔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