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变阻器教学反思(2)

时间: 02-24 栏目:反思

    一、对本节课的设计与预设
    1.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1)在学生已知决定电阻大小因素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改变电阻大小的方法,会通过分析、比较什么方法来改变电阻操作方便、易行,再通过实验演示让更多学生去找到答案,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2)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探求滑动变阻器的设计思想,以便学生能在后面的学习中更清楚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后是怎样改变电阻的;(3)让学生通过查资料及教师的介绍来弄清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的电流值及电阻值所表示的含义及使用滑动变阻器应注意的事项;(4)通过实验让学生学会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方法并认识它在电路中的作用,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5)让学生了解旋转式电阻箱及插塞式电阻的计数方法。(6)完成课堂反馈题
    二、课堂操作与预计间的矛盾
    按照课前预计的学习目标探求滑动变阻器的设计思想花了较长时间,导致通过实验让学生学会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方法及认识它在电路中的作用时间还不够充裕,对电阻箱只稍加作了介绍,当堂反馈没有时间留给学生。
    三、分析产生未达成目标的原因
    原因一:学习目标确定不够合理。原因二:重难点分配的时间不科学。原因三:引入新课的演示实验与认识滑动变阻器原理的演示实验显得重复。原因四:学生从课本中难以找到使用滑动变阻器注意的事项,在此知识点上学生花了较长时间。
    四、再上这节课的设想
    通过与同科看课的教师议课后,我对导学案进行了重新的修改和设计。将旋转式电阻箱及插塞式电阻不作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将引入新课的演示实验去掉,探求滑动变阻器的设计思想在引导和讲解上要更加简而精,将实验表格中的分析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改为灯泡亮度的变化,将反馈练习中的设计到的“旋转式电阻箱及插塞式电阻”的两道题删除,课堂反馈题学生能当堂完成。


变阻器教学反思五:

    变阻器是电学中最常用的重要电路元件,是本章的教学重点,这一节课虽然在课标上没有明确的要求,但是通过我对课标的理解,我觉得如果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就必须学会变阻器的原理和构造,必须会正确的连入电路,并知道它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
    本节课的一开始,我以“调光灯”引入课题,用这样一个学生能观察和体会到的例子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正题,紧接着我对“灯泡亮度为何会发生变化”、“什么引 起了电流的变化”、“改变电阻的方法有哪些”、“哪一种方法更容易做到”等提出问题,层层深入,使学生了解了变阻器的原理就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 的长度来改变电阻”。铅笔芯实验的验证让学生充满了兴趣,也使得自己事先的结果得到了肯定,获得了初步的成就感。
    而对于“滑动变阻器”的结构我则采用完全开放式,由学生自己探究,自主学习,自己讨论,最后交流探究结果,解决疑难问题。本堂课最成功之处是解剖滑动变阻 器,出示各个部分,介绍滑动变阻器结构,说明其工作原理。滑动变阻器是本节课的重点,为学生提供了支架,剖析滑动变阻器结构,使学生一目了然。从中提供整 个滑动变阻器结构,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学习过程中解决了一个个难点、疑点。并且教师在教学中真正引导怎样观察、怎样分析。应该实事求是学科学, 而不是仅在表面上搞懂。
    不足之处就是太过急噪,给学生留的思考时间太少,还有在探究过程中对个别学生的指导工作还不够,另外,对学生的评价太过单调。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