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公派留学总结

时间: 12-23 栏目:总结

总结一:公派留学总结

2010年,我参加公派留学选拔,被授予澳发署发展奖学金,派遣到澳洲攻读“公共政策管理—经济政策方向”硕士学位。

工作十年,获得这一难得的学习充电、沉淀、思考和提高的机会,我非常珍惜。MONASH大学入学门槛较高,为了达到要求,我积极复习英语,以全国公务员雅思成绩最高分(8分)被该校经济管理学院录取,同时也成为该校入学成绩最高的留学生。

初到澳洲,只身一人。对校园生活的向往和知识的渴望帮助我战胜思乡、念子和种种新环境的不便,开始了紧张而又丰富的求学生活。

第一学期都是选修课。

当地学生通常选两门,留学为较快修够学分完成学业,通常选4门,这也是学校允许一学期的最高选课量。有师兄师姐说,可以考虑选一些要求不太高的课,这样压力不会太大,也有助于初来者适应环境和语言要求。我考虑了她们的建议,但同时觉得自己获得脱产学习的机会非常不易,可能也再难有这样好的条件学习,所以非常想充分利用这些时间给自己充电,特别是学些对口实用的知识,因为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和思考服务的,我还是希望补充和涉猎和外汇管理专业相关的知识,巩固自己的经济理论基础,提高自己的经济时势研判能力。所以不顾师兄师姐的告诫,我选择了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关系和国际组织、政企关系这四门紧贴我工作实际的课。事实证明,非常有难度,但收获也颇丰。

这几门课平均淘汰率(不能通过需要重修的比率)在30%左右,大多数学生避之不及。每门课每5周一篇论文或一次考试,每篇论文需要不低于12篇的参考学术文献,平均一学期写作量5万字,阅读量50万字。有的课还设有课堂双人辩论,对语言和逻辑思辨能力要求很高。

刚开始的时候,由于离开校园已有10年之久,学习方法已经生疏,而且阅读速度和语言表达和当地学生有差距,确实非常吃力。自己感觉骑虎难下,心里很着急。然后一直跟军训一样早出晚归赶进度,每天在图书馆和宿舍间折返,从学术专著到期刊杂志到网络媒体,广泛涉猎,研究欧元区债务危机、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争辩、国际金融秩序演进过程、国际组织国际机构的角色功能、各国经济改革的案例分析等等问题。虽然明显觉得自己有些超负荷,但是可能人不挤压是不知道自己的潜力的,我还是相信自己能完成,所以咬着牙去研究、思考、写作。很多作业,都是不知道读了多少篇文章才敢下笔,写了几千字的初稿,通常又在涉猎到新内容后忍痛全部推翻。有时一个500字的随堂读书心得,我都是从3000字的体会中逐渐精简下来。也许是离开校园太久了吧,很多学习技巧都生疏了,都要从很笨很吃力的办法开始去摸索。很长的时间里,我觉得我都是在做无用功,但是这些无用功,潜移默化中为我最后呈上的作品做好了铺垫。这样吸收、甄别、提炼、输出的过程,我不断重复,记不清多少次对着电脑想放弃,想把放松要求随便应付一下。但是我不允许自己这样,想到远在北京为我照顾孩子全力支持我学习的父母,想到自己忍痛离开的小女儿,还有支持我出来求学的单位领导和同事,如果我在这里不能全力以赴,不能业精于勤,实在愧对大家对我的期望与付出。所以,“坚持”,成为我贴在墙上的座右铭,激励自己迎难而上,超越自己。

第一个5周结束的时候,我忐忑不安地去查自己的成绩,发现有3门都是优异,另一门也是优。当时真的不敢相信自己做到了。回头想想,这5周真的涉猎了超多的东西,超广的范围,最初看着任务表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还是完成了,很多东西也都印在脑子里了。这可能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生效机制吧,这种模式也可以激发我突破极限。想想其实在国内也是一样,收获都从苦中来。国外有句名言“没有挂在低处的果子”,和我们的“有志者事竟成”有些相似。我其实一直是个不太有志也不太有毅力的的人,这次学习也许是对我一意志的一次磨砺。自己已经感觉到收获了。第二个第三个5周,任务的强度和难度是递进的,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提出要求,这要求通常都是你能够达到,但是要费力去够才能达到的。这种不断提升、激发学生去挑战的模式,带领我一次次实现了不可能。从最初的只能用英文简单写500字,到学期结束时独立完成2篇8000字的论文,我不得不感谢这期间的压力与磨砺,让我看到了自己实实在在的进步。

另一方面的收获来自于对祖国的认识。不出国可能不知道自己原来有这么爱国。在国内时也会偶尔品评时政,对某些政策表达不满。但到了澳洲,当印度人批评中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强硬态度,当台湾同学在我面前大谈台独甚至光复和分裂大陆时,我这对政治不感冒的小女子竟也能拍案而起,当时胸中的激愤、对祖国的热爱与维护,仿佛让我成了慷慨激昂的战士,同学都说我瞬间变了一个人。“我爱我的祖国”,这句小学以后我就再没有挂在嘴边过的话,在这一刻如此真切。

令人骄傲的是,中国今天的崛起为所有海外游子构筑了牢固坚实的心理堡垒。我的课程内容都和当下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关系紧密,课堂上每周都有时事政治的讨论,在这其中中国被提到的频率超高。

作为发展中国家飞速崛起的代表,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学生非常乐意把中国当做榜样研究;作为当前世界经济一片哀鸿的大背景下仅存的亮点,欧美和澳洲本地学生也非常讶异并肯定在上轮危机中中国经济的表现及对世界的贡献,以及当下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澳洲政府选举的时候,两党在争夺选票时都特别强调到中国经济发展对澳洲在这次危机中的支撑作用,并承诺致力于维护这种经济合作;新闻里谈到美国失业率不断攀升,经济二次下探,欧洲又债务危机时,为了缓解人们对于澳洲经济的担忧,一般最后结尾都会伴随着这样一段分析:“但是只要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澳洲投资者就不用太过悲观。有中国引擎的强大支撑,澳洲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来说是非常安全的。”每次听到这些,都会深深地为祖国骄傲。这种体会不出来是不会有的。

以上是对我20XX年求学经历的简要小结,20XX年,我将继续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利用宝贵的学习时间,为将来更好地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总结二:公派留学总结

我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德国哥廷根大学化学系联合培养的2009年应届博士研究生,即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第一年(2007),第一批出送出国外培养的中国学子,德国导师Hartmut Laatsch教授。现将我在国外研究和学习情况向母校作以汇报。

一.学习和科研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取得成效

其实国外学习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适应阶段,再就是适应后阶段。刚到德国之前就要先找房子,当然那边教授提前给找好了,到了后直接就可以入住,然后跟房东签个住房合同,然后给自己买一份医疗保险,在大使馆报道之后,大使馆给我开了资助证明,之后拿着住房合同,资助证明,医疗保险,教授给开的介绍信去办理签证延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还要再买一份实验室保险,这个保险主要是针对你实验过程出现的问题,比如说你弄坏了一个很贵的仪器,如果你没有这个保险可能要赔很多钱,有保险就只需要赔偿很少。接下来就是进行安全教育,这个在中国好像没有那么认真,但是这里却很严肃,你得把各种意外情况下应该怎么处理搞明白,因为我实在化学实验室工作,就必须懂得爆炸,着火,中毒,自己受伤后怎么处理,逃生,求救, 比如说你做实验的时候把药品弄到眼睛里,你就得学会使用一种喷特制的水的装置来洗眼睛。药品弄到身上可以去淋洗屋洗澡,当你一个人在实验室遇到危险你只要按一个按钮就会有人来。接下来进入实验室,就是熟悉和学习,有专门的人教你各种仪器,软件的使用,在实验室应该遵守什么规章制度,总之他们会很认真的指导你,你也可以看别人操作,顺便给别人帮忙,这个时间大概需要一个月,这个月他们是不让你做自己实验的,完全是学习。下面就可以开始自己的工作了,一边做实验,一边学习使用,大概经过两个月的实践学习就会真正步入正轨。 经过了这个艰难的适应阶段,工作会进展很快,因为国外实验室条件还是相对较好,许多东西不需要自己准备,加上时间有限,自己会抓紧时间工作,效率自然很高。下面简单汇报一下自己一年的研究结果。

我的研究课题主要是植物内生真菌以及海洋细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完成了四个真菌和2个细菌的次生代谢成分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生物活性测试工作,分离到80 多个化合物,鉴定出50多个结构,其中包括一些新结构化合物和生物活性非常好的成分,在国外杂志上投了3篇文章,已经接受一篇,申请专利一项。 在此过程中,锻炼了自己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吃苦耐劳的品格,培养了一定的创新能力。尤使我的科研技术、科研思想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开阔了眼界,把握了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动态。与此同时我的英语水平,尤其是专业英语水平大大提高,对于撰写英文文章,阅读英文文献很有帮助。

二.国外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及与我校的比较

德国的研究生教育历史悠久,学识质量享誉全球,完全免学费。高等学位教育只有一级博士教育,大学本科教育和硕士教育合二为一,导师在德国博士生的研究教育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博士生没有专门的入学考试,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招生,培养管理,科研以及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工作都是由导师负责。德国博士生教育采取助研和助教相结合的培养机制,一般要求博士生担任助研和助教工作,给半个工作位置,每个月可以拿到1000欧元左右, 一方面培养博士生科研实践和教学实践能力,同时解决博士教育经费问题,教授根据需要采取讲座或研讨班,定期的学术报告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交流手段,强调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论文撰写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没有学分要求,博士毕业学校没有文章的特别要求,导师会根据你的研究情况决定让你毕业。

三.心得体会

1,申请出国: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的现在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我们学校领导已经作了很多工作,在德国我就见过母校代表团与德国高校就合作交流达成协议。加上我们自带奖学金,他们还是非常乐意接受的。关键是英语成绩,自己积极联系,同时让导师,已经回国人员帮助联系。

2,出国之前的准备:

a,专业英语的快速突破

为什么首先提到这个话题,出国留学,专业英语最重要。因为我们一进入国外试验室,几乎每一句话都跟我们的专业英语有关,教授不会跟你谈论生活,旅游,只会跟你谈论试验问题。实验培训,向别人请教问题以及每周一到两次seminar都是英语。如果你不明白别人所说,那么别人首先会怀疑你的专业知识水平,很难让他们相信你只是仅仅不懂专业词汇而已。拿我自己的举个例子,刚开始教授跟我谈论化合物的结构,我只有厚着脸皮让他把结构先画到纸上,指着结构讨论。为此每天做完实验回家我都要学习2个小时的专业词汇的发音,好在专业词汇没有多少,大约2百个,一边学一边用,两个月就差不多都熟悉了。我们虽然学了这么多年的英语,但是专业外语水平如何恐怕最多只能停留在看 SCI的水平。写文章也是简单的模仿。这也是制约我们科研成果学术水平的一个关键,因为我们不能很好的将我们的成果转化成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B, 心态的准备

用一句话说就是心态的准备远远比物质的准备重要。还是以我自己来说。 当时就是羡慕于 国外美好生活以及哥廷根大学辉煌的历史,满怀希望和激情踏上留学之路,踏出国门之后,首先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这个新世界首先带给你无穷的新鲜感,会使你激动,感慨,但随之而来的是孤独、寂寞、语言,文化的隔阂,每个出过国的人相信都能体会到这种滋味,尤其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许多中国女孩子回想那段艰难的日子时,都承认整天偷偷的哭,跟家人诉苦。但是在经过几个月后,随着你认识的人(当然包括中国人)越来越多,长时间与老外语言交流,使你自信心渐渐恢复,朋友越来越多,这种艰难苦涩的滋味会漫漫消失。所以我们应该做好出去吃苦的准备。

3出国之后的适应:

a以诚待人,不耻下问,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在国外,在老外眼里,爱问代表着好学,她们不喜欢过分谦虚,保守,讨厌不懂装懂。被别人请教她们感到很光荣,很乐意指点你,对此我个人认为他们天生对于我们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就保持着这种优越感,以此来显示他们的先进之处,他们不知道中国已经今非昔比,有些科研仪器并不比他们落后。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学到应该学到的知识,做出满意的科研成果。

b劳逸结合,感受西方生活方式。

在国外的生活可以说就是两点一线,晚上回家睡觉,白天去实验室工作,在紧张的实验过程中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好在国外礼拜天全休息,可以适当放松一下,这时候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找中国人一起做饭,包饺子,享受德国啤酒,之后打扑克,偶尔出去野炊或者短途旅行,只有在回国之前去其他国家旅游了一圈。工作学习之余可以找一份周末工作,我也尝试在星期天送报纸,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将报纸放到他们信箱里就行,由于欧洲劳动力价格昂贵,所以收入也是很满意的,同时了解社会和文化。西方人一致认为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到的报酬没有贵贱之分,街头各种艺人不卑不亢地展示自己的作品,远比我们中国人活得潇洒。

总结一下体会:

出国留学,不仅仅得到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认识自己、升华自己:学会了自信,改变了心态。站在国内看世界和到国外亲身体验是完全不同的,这些耳濡目染接受到的生活观念、消费知识、思维模式,对年轻人的发展相信会有很大的帮助。话又说回来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生活都是很平淡的,总是在不断地奋斗,幸福就是奋斗的过程,结果往往不如过程那么有意义。

总结三:公派留学总结

首先感谢母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正是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资助,我才能有机会作为一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赴韩留学。在韩一年的留学生涯,虽很短暂,但感慨颇多。我不仅结识了很多新的朋友,接触了很多新的事物,学到了先进的实验技术,顺利完成了自己的实验课题,而且在体会身处异国他乡的新鲜与兴奋的同时,也领略到了只身在外时的那份孤独与乡愁。

我在韩国生命工学研究院的主要研究课题是:苜蓿的抗逆性及NDPK2、codA基因对苜蓿的遗传转化研究。通过整整一年的实验,我完成了不同苜蓿品种对多种非生物胁迫的抗性比较及抗氧化机制分析,并顺利完成上述两个基因对两个苜蓿品种的遗传转化。经过分子生物学鉴定,均得到约15株的转化体,此外,还进一步对转基因植株的胁迫忍耐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最后撰写两篇英文,两篇中文文章,目前已有一篇SCI接受。

韩国的教育和国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每年招生两次,学期很短。学生有很多自己的自由时间,或者打工或者旅游,既能缓解学习压力,又能积累社会经验,从中学到一些学校生活学不到的东西。增加了自己的社会阅历,使自己更加珍惜学习生活,体会到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另外,不用一直埋头于应付学习和考试,有更多的时间去体会生活,会更好的了解自己适合做什么,该学习什么该放弃什么,所以这种“松散”的教育方式未尝不好,整体上韩国的学校生活较国内要开放很多。

对于此次出国的体会,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1、韩国的人文、地理印象

刚到韩国的第一印象就是韩国的地貌,几乎大大小小的城市都是四面环山,地势高低起伏,很有山城重庆的味道。韩国人诚挚坦率,并具有高度的审美观,他们热爱各种形式的艺术,并以许多具有历史性的遗迹来点缀全国各地。这些遗迹象征着韩国悠久古老灿烂的文化。我所在的韩国大田广域市是个很秀丽的城市,地处韩国中部,山地比较多,植被保护的比较好,空气又比较湿润,如果不是阴雨天,天空几乎都是一种迷人的湛蓝,大家都说很适合居住,经常会有朋友调侃“觉得自己好像在度假”!

物价和饮食是最能反映韩国生活与国内不同的两个方面,韩国的物价比国内要高四五倍左右,不管买什么,甚至坐公交车都是以千元为单位,折合人民币六元多,所以来韩很长时间难以接受这种物价。一个国家的物价是和这个国家的整体人民生活水平相当的,在韩国,一般的工薪阶层年薪也有3000万韩币,折合人民币20万左右,而这个数字在国内对于一些干得不错的白领阶层来说,也只是个奋斗目标。说起韩国的饮食,首先想到的就是泡菜和各式各样的鱼,都以辣著称。刚来时比较新鲜,每顿都很期待,时间长了,就能很深刻的体会到中国地大物博的内涵。想起一个韩国朋友对中国的评价,每一个中国人一生中都不能完成的三件事:一是不可能识完所有的中国字;二是不可能游遍中国的每一个地方;三是不可能尝完所有的中国菜,想想真有些道理。

2、深切体会出国前充分准备的重要性

出国前需要准备的工作很多,包括同国外导师的联系,各种申请材料的填写、研究计划的确定以及实验前期准备等多方面,当然还包括英语交流水平的强化。在同国外导师进行联系方面,因为我的国内导师水保所的邓西平研究员与国外导师之间有前期的合作研究,韩国实验室也早有接受中国留学生的意愿,其实到了韩国之后我也才知道韩国导师对我们学校也早有相当的了解,在我之前我们学校的一名硕士研究生于2007年在他的实验室完成了博士论文。因此在这些条件下,再加上邓西平导师的推荐也就顺理成章有了同韩方随后的交流与沟通。

但现在回想起来,同国外导师前期的沟通和讨论,以确立详细的研究计划,是我这次顺利完成课题至关重要的一环。我想不仅是我,实际上也是每一位即将出国的留学生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一年的留学时间对我来说要完成博士阶段的关键实验内容而且又是存在很多不可预见影响因素的植物基因工程确实很紧张,所以必须要有一个明确而细致的实验计划,包括细致而合理的时间安排。不仅如此,通过同国内外两个导师的讨论,我们还准备了几套研究方案,我们考虑到哪些实验必须在国外按时完成,哪些实验确实因时间紧张可以进行合作研究、哪些实验可以与国内的课题相衔接,回国之后还可以继续开展等等,尤其是同国内工作的衔接,如果考虑不周,仅从个人来讲也将可能影响到博士论文的完整性。针对这个问题,一方面,我准备和阅读大量的实验参考文献,再加上同国内外导师之间的不断讨论,完成了研究课题和实验路线的可行性论证,并且完成了前期的预实验,另一方面我还对韩国实验室发表的文章进行了广泛的阅读,侧重考虑如何将自己的课题和该实验室的研究内容、研究技术相衔接。

当然,除了课题之外,我还通过网络初步了解了一些韩国的文化和生活,这对出国之后生活的提早适应会有一定的帮助。

3、国外生活的适应和工作的开展

到国外的第2周,我就开始了自己的课题研究,实验过程中也遇到很多自己不太熟悉的仪器、技术和方法,可以边学边用,不耽误实验的进展。在最初的一段时间,我也常常利用实验的空闲用于许多仪器使用和实验技术的学习。我的体会就是一定要谦虚坦诚,不能爱面子,不懂就要问,不能装懂,而且要尽量了解清楚,不能一知半解,不过同时也要注意尺度,同样的问题最好不要问第二次。所以总体来讲,我的实验进展也比较顺利,这其中也跟出国前的充分准备密切相关。

对于出国留学而言,学习、研究是最终目的,所以没有太多的时间容我专门用来去适应生活,所以很多韩国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及人文、地理是在开展工作之后慢慢通过与同事的交流去了解。国外生活的寂寞与孤单自不必说,但重要的是如何恰当的进行调节,从生活中寻找快乐,当然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可能会有不同的调节方式,我自认为我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那就是语言的学习与交流。在韩国,我参加了每周六晚上针对于外国留学生一对一的韩国语培训班,后来有时我也教起了汉语,从中不仅学到了一些语言知识,认识了很多的国内外朋友,更重要的是将这种语言的相互学习融入到了与实验室同事,甚至与国外导师的交流和生活当中,所以我们之间相处的很快乐!

谈到语言,尽管这次未能到英语国家进行学习,不免有些遗憾,但是在韩国期间我们的生活、工作包括seminar以及参加的学术会议也全部采用英语,所以从中还是进行了充分的锻炼。对英语语言的学习,最深的体会就是要大胆的说,只有说出来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才会从交流当中学习别人对英语语言的运用。

最后,在对待科学研究上,最大的体会就是要勤奋、细致、求是,我们可能要花比别人多倍的努力,去不断的学习和了解与自己课题相关、甚至不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但是我们深信所有的收获都将会推动我们在科学的道路上走的更快、走的更远。其实这些体会很大程度上要感谢我的国外导师郭尚洙博士,今年7月份,他曾率领韩国科技考察团就我国西北沙漠化防治来我们学校进行过访问,是他对科学一贯的热情给了我深刻的影响。在韩国我们每周从周一到周五,早上8:30上班,没有午休,晚上通常12点之后离开实验室。周六本来是休息日,但通常我们也到实验室工作,起初这样的作息时间是跟着导师的节奏,后来慢慢也成了一种习惯。除了加倍的工作,还需要细致、求是的态度,更要学会思考。导师有两句话我铭记在心,一句是:“Other people can do, we can do”,还有一句是“No problem is just problem”。

总之,回想一年的留学之路,踏出国门之初面对的孤独、寂寞、文化隔阂和各种艰难苦涩,也都随着心态不断的调整和适应得到解决。深有体会,生活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实际上也都很平淡,总是在不断地奋斗,幸福就是奋斗的过程,结果往往不如过程那么有意义。在韩国一年的学习生活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认识了很多朋友,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站在国内看世界和到国外亲身体验完全不同,这些耳濡目染接受到的生活观念、消费知识、思维模式,对我今后的发展都有莫大的帮助。出国留学,不仅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完成了自己的科研课题,更重要的是能够认识自己、升华自己,增强了自信,改变了心态。感谢母校、国家留学基金委、敬爱的导师和朋友,是他们的帮助、关心和支持使我有出国留学的机会,开拓了视野,锻炼了能力,使我的人生多了一次难以忘怀的经历。

总结四:公派留学总结

感谢“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全额资助!

我于20XX年8月远赴新加坡开始为期两年的华中科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公派留学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学习生涯。到这个月底2年期满,我就要学成归国;在走向新的工作岗位之际,回顾两年来在新加坡的生活与学习之点滴,我可以自豪地说不虚此行。

我国内博士学位研究与现在的工作完全不同,前者是偏向工艺试验方面,后者则为理论研究,困难可想而知,而由此带来的知识结构学习、研究方法以及观念上的转变需要我投入更多精力。这就好像让一个学表演艺术的学生开始从事天体物理学领域研究时所遇到的困难一样。作为一个应具备独立研究工作的博士生而言,这是我必须要克服的,而且既然转向这个课题,就要把他做的尽量完美。于是跟随力学系的本科和研究生去上课,然后通过baidu和google这两个强大的网络搜索工具,查找有关“无网格法”有关文献。对这个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进一步调研无网格法在我所先前从事的材料加工过程中传热问题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这样,我就基本清晰了我将来的研究背景、方法及目标。然后开始重点阅读无网格法的专著,特别是源程序代码。这时又遇到了新的困难:无网格法发展至今有数十种,选择哪种方法是一个主要的问题;此外无网格法的开发语言有C、Fortran和Matlab等,这又涉及到学习一种新的开发语言的问题。随着文献阅读量和研究的逐步深入,我发现需要学习和了解的知识越来越多、越来越远离我固有的研究范畴,困难也越来越大。博士二年级上学期结束的时候,我的研究工作仍然没有获得较大突破,所在课题组也没有任何人可以探讨,导师亦没有这方面的研究经历,因此压力陡增。正当我的研究工作陷入困境的时候,恰逢“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启动。于是我马上与领域内著名学者、新加坡国立大学刘桂荣教授通过email联系,当天就获得他的接受函。

由于我之前对无网格法与算法开发等已经有了一些知识储备,所以到这边实验室后由MLPG法换为NS-PIM法,也非常快的进入了状态,研究工作也获得了导师的认可。进入一个全新的工作团队后,我虚心请教,承袭实验室相互协作与帮助的气氛,主动锻炼自己的英语口语。3个月后,我完成在国立大学的第一篇英文论文初稿。刘桂荣教授治学态度非常严谨,工作非常勤奋,对待学生既和蔼又严格,还十分乐意与我分享他从事科学研究的心得及作人准则。特别是对我这个英文写作能力与理论水平不高的新人,也非常有耐心的指导。到国立大学一年后,我感觉自己无论在论文写作和英文表达还是在理论水平上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目前为止,已有第一单位作者的4篇英文论文被领域内顶尖杂志所接收,合作论文4篇,即将投稿2篇,并且为2家国际英文期刊杂志审稿人。

回首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学习的2年,感触如下:

1.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学习英文:在每周一次的工作汇报及实验室内部交流时,坚持和主动地使用英文;阅读大量的领域内英文原著,向实验室其他同仁学习英文论文写作技巧,提高英文写作和口语水平。

2.科研中注重团队协作,虚心请教:由于学科分工愈来愈细,个体掌握的知识不可能涵盖科学研究所有方面,任何一个工作只有加强团队合作,秉持学术自由与共赢精神,才能把课题研究推向深入和更高水平。

3.学科交叉很重要,也需要研究者具备多学科知识背景:我后来研究成果的发表得益于我在国内工艺研究方面的经验,这就给我现在所做的理论研究开阔了应用的方向,不是纯粹的理论研究,而是直接面向科学与工程问题。

4.积极参加各种学术和社交活动,广交朋友:这样大大开阔了自己的学术视野,锻炼了交际能力;注重学习其他实验室先进的管理经验,积累研究方向的知识,为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汶川大地震间受灾同胞捐款,响应奥运圣火传递等活动。

此外,远离祖国本土学习的这两年,也见证了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在灾难与荣耀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坚韧与自豪。两年的公派留学生活将成为我生命中最有价值的一段人生,也更加坚定了我报效祖国的决心。

为你推荐
2014-11-05
2014-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