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反思
时间: 01-22
栏目:反思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反思一:
今天,我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篇议论文。在授课中,我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紧扣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并参照有关资料,设计了这篇教学案。在实际教课中,我觉得在以下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值得我在以后的教学实际中借鉴:
一、注重了基础知识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字词的音形义,并学以致用。有的同学能够恰当运用全部词语连词成话。我的适时表扬更使他们找到了写作的自信和乐趣。
二、我抓住了教学重点进行引导,使学生真正走进了文本,真正在读,真正在品,使这篇本来枯燥抽象的议论文学起来不再乏味,而是充满了情趣。在兴趣中,同学们自自然然的读懂了课文,也明白了议论文要以理服人,要靠事实说话的道理,并且争先恐后的讲述事例来证明文中的观点。他们悟出了议论文的三部分:引论、本论、结论。尤其可喜的是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同学们意识到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包括自己。只要经常保持好奇心,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并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进行研究,自己也会有新发明、新创造出现,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较好的凸显了三维目标。
三、我较巧妙的突破了难点。我的课程导入使学生直接进入了本文的论题:“如何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同学们深入文本,自主、合作、探究,解决了自己所遇到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也弄清了作者的观点是“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而不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只不过是作者的一个引子。
四、我有效地实施了阅读与写作的链接。课堂的引导和学习,使学生领悟了如何写简单的议论文,也懂得了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意识到议论文要靠事实说话,要以理服人。于是我水到渠成的布置了紧扣本课主旨写作议论文的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觉得这是一堂扎实有效的课。但与此同时,我也意识到,我的语文课与当前所倡导的导学案教学还有一定的差距,但究竟差距是在教师的引导上,还是在学习的形式上还有待于各位同行的指导。我感觉我的教学似乎有一些传统教学的味道,教师设计了一个又一个循序渐进的问题,让学生深入学习来解答,学生还在围着教师的指挥棒转。可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绝非一日之功,九年级又面临升学压力,课程紧、任务重,为此,特提出此教学案与大家讨论交流,从而弄清九年级的语文课究竟如何上才能更务实更高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反思二:
今天早晨九(2)班有早读,我利用这一时间让学生对文本作了预习,重点的朗读课文,同时例举了本文在教学《藤野先生》时及时反思、书写当时灵感、日后形成论文的做法,为学生树立榜样,为解读文本提供现实有效的材料。
第一街课是就(2)班语文,本想,经过早晨的读,也许课的进行会顺利些。导课进行听说测试,进而引入新课,接下来简单梳理生字词,一课后“读一读,写一写”及课文下注释为主,然后提出浏览课文、勾画作者观点的阅读要求。此时,我提示本文拟写的有五个观点。本来希望学生在浏览中及时准确勾画出作者的观点,接下来就容易进行了,就可以进入文本结构思路的整理了。开始出乎意料,学生整理罗迦.费.因格的观点时,很不准确,且缺乏条理,不能很好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然而课堂时间已经是一分一秒地流逝了。这节课最后虽然指出了创造性思维的三要素及具有创造力的三个关键因素,然而,我总觉得学生对文章的思路还是模糊的,不清晰的,原因何在?是我对文本罗迦欠缺?还是方法运用失当?
第二节课在九(2)班进行。
学生还没来得及预习,没有给时间让学生去读——这班学生让他们回家读,那种可能性不大,更何况昨天并没有布置预习,学生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我仍是一测评开始。请同学们听我读一句话,看大家能否想起、记得这是从我们学过的或读过的那篇文章中节选出来的。我读到“不要被教条所束缚,任何问题都没有一个唯一的简单的答案”,学生意识想不起来。下面有了一丝骚动:有想翻书的,有轻声猜测的,也有义务学生指出是培根的《谈读书》,当然这只能引来课堂里的一阵哄笑。学生答不上来。这时我告诉他们这是从已经读过的一则材料中节选的。这则材料就是李开复的《给刚上大学的女儿的一封信》。刚才读到的材料就是信中李开复和女儿谈到的第三个感想、第二个告诫。这时学生似乎才恍然大悟,少数学生开始从书包、抽屉里搜寻这份报纸。
趁势我请学生利用2分钟时间来读报纸,读李开复的那封信。进行了约十分钟,学生读得十分卖力。我又引导学生继续读报纸上其他几篇文章:《向梦想鞠躬》、《牵挂,被牵挂》、《校园秋雨》、《我已经长大了》和《父母要有两颗心》。学生的阅读速度很快,在所给的十分钟里,学生完成了对上述文章的阅读。本人在学生阅读过程中不断巡视,与学生交流,或予以阅读指导、鼓励。
完成二十分钟的阅读后,又进行了新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学习。
首先是告诉学生,下面请大家来读美国“创意思考顾问公司”的创立人和总裁撰写的一篇文章。
问:什么是“创意”?
学生在课本上找到了答案:创意教师创造性的见解和意见。
好。接下来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时间十分钟,速读中要求边读边勾画作者的观点、想法。
十分钟很快过去了。在我双击掌的示意下,教室里安静下来了。我见到问到:本文的开头实在不好读,为什么呢?这是一幅图,图又怎样读呢?我们只好放一放,但同学们知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这样写体现了作者罗迦费因格的什么思想?
生:体现了其创意思想。
师:对。这教师创意。他让文章的开头新颖别致。
学生沉浸在问到叙述中。我提醒到,会写吗?(指的是“新颖别致”这个词会不会写,能不能记下来)学生立刻做起了笔记,并继续回答道:还有引起读者注意、有利于引起下文、引出自己要说的问题……
顺势,我又问:作者想说什么呢?
生: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师板书课题)
这是在分析题目之后得出的。这之前,我指出这道习题是否存在缺陷,因为四个选项都是可选的,这无助于考察。聪明的学生指出要补上三个字:为什么。我提醒说,答题时要对应陈述理由,平时作业也是如此。
“正确的答案不止一个”,那么就要寻找“第二个答案”(板书)。能够去搜寻第二个答案的人,作者认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这时,下课铃已响,但学生们仍兴奋地答道,是“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
那么,“创造性思维”需要三个要素,你知道是那三个要素吗?(板书:1、2、3)留给学生回家完成。追问:作者最后得出什么结论?兴奋的学生迅速答道“任何人都会拥有创造力”,还明确在文章最后自然段。我迅疾板书:1、2、3(关键)。
这时距铃声响起已经过了约三分钟。匆匆下课,学生下楼做课间操去了。
时间是非常急迫,但我从学生的答题、走廊上的议论及学生的眼睛、神态上,深深感受到这节课内容丰富,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已有深刻的理解。至于那“三要素”、“三关键”作为作业,学生定能顺利完成。至于“论证方法”,我自认为是无需多讲的。
这是我今天截然不同的两节课,用时不一样,结构流程不一样,期待不一样,效果不一样,我个人的满意度更是不一样。为什么呢?是我备课不充分?还是学生预习有问题?
也许应当是在“读”上面吧,也许在学生的参与度上的问题,也许是平时师生交流程度上的问题。一时无从知晓。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反思三:
(一)怎样设计整体感知比较恰当
这篇文章不是一般的议论文,它准确的定位是随笔。随笔一般由话题、例子、观点三部分组成,如果我们用论点、论证、论据去机械的套,学生就可能难以真正把握全文。如听课中有的教师将论点理解为课题“正确的答案不止一个”,这个理解就不太准确。因为文章的题目“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仅仅是一个话题,是作者提出自己观点的一个基点,作者在本文中真正要告诉读者的是最后一段话:“任何人都拥有创造里,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经要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的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显然这段话才是作者真正的本意,从中很明显看出,文题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方面而已,由此可见,文题不是论点而是话题。从这个话题出发,作者举了三个例子来推导自己的观点,一个是“从下列四种图形中,找出一个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来”,结论是所站的角度不同,结论也就跟着不同;第二个例子是约翰。古登斯贝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干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并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第三个例子罗兰。布歇内尔,他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由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作者为什么举三个例子,他是为了有所侧重的来推导自己的观点::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只要你按照我提出的要求去做。三个例子中,第一个例子侧重于不满足于一个答案,第二个例子侧重于探求新思路,第三个例子侧重于保持好奇心,当然这也只是侧重而已,三点的融合方能打造出一个真正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来,作者的观点中特别注重了“自信”与“锲而不舍”。这样分析,文章的结构就比较清晰。实际上研讨与练习二,就是这样进行设计的,它遵循“话题——例子——观点”的整体感知路线,尊重了随笔的文体特色。
(二)读写如何结合:为了发挥课文的典范作用,编者提倡学什么写什么,这一点在研讨与练习四中体现得很明确。“把课文中的最后一段抄在本子上,并选取其中的某一个观点,举出生活中的一两个事例来证明它。”实际上就是要学生写一篇小随笔。为了将这篇小随笔写好,我们不妨也要求学生按照“话题——例子——观点”的顺序来进行,和课文保持一致。
(三)关于语文知识:根据本单元的实际,我们可以将设问句的学习作为本篇课文的一个重点,因为人教版教材没有专门的语文知识学习,这些知识点都附在课文后面,如《春》中的比喻句比较典范,就随文学习比喻,《济南的冬天》中拟人句比较精彩,就随文学习拟人,本篇中设问句较多,就随文学习设问。我们要花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对什么事设问,设问有什么表达上的独特作用,怎样用好设问句,让学生有比较真切的理解与感悟。不是机械的学名词术语,而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却感受,去品味,在以后的课文学习中,遇到比较典范的设问句,还应该让学生进行适当的回顾。
(四)关于本单元的学习。本单元的课文,与一般的议论文单元式有区别的,前三篇是随笔,其中《要有格物致知精神》与本文差不多,也是“话题——例子——观点”结构,可以让学生仿照自学,《短文两篇》中的《谈读书》(培根)基本上是名言警句,让学生多读多背,记住即可,《不求甚解》也是“话题——例子——观点”式的,可以作为独立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做一次关于随笔的独立练习。《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而是也是初中阶段唯一的一篇驳论文,教者要根据驳论文的特点,进行比较详细的解读。
今天,我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篇议论文。在授课中,我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紧扣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并参照有关资料,设计了这篇教学案。在实际教课中,我觉得在以下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值得我在以后的教学实际中借鉴:
一、注重了基础知识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字词的音形义,并学以致用。有的同学能够恰当运用全部词语连词成话。我的适时表扬更使他们找到了写作的自信和乐趣。
二、我抓住了教学重点进行引导,使学生真正走进了文本,真正在读,真正在品,使这篇本来枯燥抽象的议论文学起来不再乏味,而是充满了情趣。在兴趣中,同学们自自然然的读懂了课文,也明白了议论文要以理服人,要靠事实说话的道理,并且争先恐后的讲述事例来证明文中的观点。他们悟出了议论文的三部分:引论、本论、结论。尤其可喜的是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同学们意识到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包括自己。只要经常保持好奇心,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并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进行研究,自己也会有新发明、新创造出现,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较好的凸显了三维目标。
三、我较巧妙的突破了难点。我的课程导入使学生直接进入了本文的论题:“如何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同学们深入文本,自主、合作、探究,解决了自己所遇到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也弄清了作者的观点是“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而不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只不过是作者的一个引子。
四、我有效地实施了阅读与写作的链接。课堂的引导和学习,使学生领悟了如何写简单的议论文,也懂得了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意识到议论文要靠事实说话,要以理服人。于是我水到渠成的布置了紧扣本课主旨写作议论文的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觉得这是一堂扎实有效的课。但与此同时,我也意识到,我的语文课与当前所倡导的导学案教学还有一定的差距,但究竟差距是在教师的引导上,还是在学习的形式上还有待于各位同行的指导。我感觉我的教学似乎有一些传统教学的味道,教师设计了一个又一个循序渐进的问题,让学生深入学习来解答,学生还在围着教师的指挥棒转。可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绝非一日之功,九年级又面临升学压力,课程紧、任务重,为此,特提出此教学案与大家讨论交流,从而弄清九年级的语文课究竟如何上才能更务实更高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反思二:
今天早晨九(2)班有早读,我利用这一时间让学生对文本作了预习,重点的朗读课文,同时例举了本文在教学《藤野先生》时及时反思、书写当时灵感、日后形成论文的做法,为学生树立榜样,为解读文本提供现实有效的材料。
第一街课是就(2)班语文,本想,经过早晨的读,也许课的进行会顺利些。导课进行听说测试,进而引入新课,接下来简单梳理生字词,一课后“读一读,写一写”及课文下注释为主,然后提出浏览课文、勾画作者观点的阅读要求。此时,我提示本文拟写的有五个观点。本来希望学生在浏览中及时准确勾画出作者的观点,接下来就容易进行了,就可以进入文本结构思路的整理了。开始出乎意料,学生整理罗迦.费.因格的观点时,很不准确,且缺乏条理,不能很好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然而课堂时间已经是一分一秒地流逝了。这节课最后虽然指出了创造性思维的三要素及具有创造力的三个关键因素,然而,我总觉得学生对文章的思路还是模糊的,不清晰的,原因何在?是我对文本罗迦欠缺?还是方法运用失当?
第二节课在九(2)班进行。
学生还没来得及预习,没有给时间让学生去读——这班学生让他们回家读,那种可能性不大,更何况昨天并没有布置预习,学生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我仍是一测评开始。请同学们听我读一句话,看大家能否想起、记得这是从我们学过的或读过的那篇文章中节选出来的。我读到“不要被教条所束缚,任何问题都没有一个唯一的简单的答案”,学生意识想不起来。下面有了一丝骚动:有想翻书的,有轻声猜测的,也有义务学生指出是培根的《谈读书》,当然这只能引来课堂里的一阵哄笑。学生答不上来。这时我告诉他们这是从已经读过的一则材料中节选的。这则材料就是李开复的《给刚上大学的女儿的一封信》。刚才读到的材料就是信中李开复和女儿谈到的第三个感想、第二个告诫。这时学生似乎才恍然大悟,少数学生开始从书包、抽屉里搜寻这份报纸。
趁势我请学生利用2分钟时间来读报纸,读李开复的那封信。进行了约十分钟,学生读得十分卖力。我又引导学生继续读报纸上其他几篇文章:《向梦想鞠躬》、《牵挂,被牵挂》、《校园秋雨》、《我已经长大了》和《父母要有两颗心》。学生的阅读速度很快,在所给的十分钟里,学生完成了对上述文章的阅读。本人在学生阅读过程中不断巡视,与学生交流,或予以阅读指导、鼓励。
完成二十分钟的阅读后,又进行了新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学习。
首先是告诉学生,下面请大家来读美国“创意思考顾问公司”的创立人和总裁撰写的一篇文章。
问:什么是“创意”?
学生在课本上找到了答案:创意教师创造性的见解和意见。
好。接下来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时间十分钟,速读中要求边读边勾画作者的观点、想法。
十分钟很快过去了。在我双击掌的示意下,教室里安静下来了。我见到问到:本文的开头实在不好读,为什么呢?这是一幅图,图又怎样读呢?我们只好放一放,但同学们知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这样写体现了作者罗迦费因格的什么思想?
生:体现了其创意思想。
师:对。这教师创意。他让文章的开头新颖别致。
学生沉浸在问到叙述中。我提醒到,会写吗?(指的是“新颖别致”这个词会不会写,能不能记下来)学生立刻做起了笔记,并继续回答道:还有引起读者注意、有利于引起下文、引出自己要说的问题……
顺势,我又问:作者想说什么呢?
生: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师板书课题)
这是在分析题目之后得出的。这之前,我指出这道习题是否存在缺陷,因为四个选项都是可选的,这无助于考察。聪明的学生指出要补上三个字:为什么。我提醒说,答题时要对应陈述理由,平时作业也是如此。
“正确的答案不止一个”,那么就要寻找“第二个答案”(板书)。能够去搜寻第二个答案的人,作者认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这时,下课铃已响,但学生们仍兴奋地答道,是“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
那么,“创造性思维”需要三个要素,你知道是那三个要素吗?(板书:1、2、3)留给学生回家完成。追问:作者最后得出什么结论?兴奋的学生迅速答道“任何人都会拥有创造力”,还明确在文章最后自然段。我迅疾板书:1、2、3(关键)。
这时距铃声响起已经过了约三分钟。匆匆下课,学生下楼做课间操去了。
时间是非常急迫,但我从学生的答题、走廊上的议论及学生的眼睛、神态上,深深感受到这节课内容丰富,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已有深刻的理解。至于那“三要素”、“三关键”作为作业,学生定能顺利完成。至于“论证方法”,我自认为是无需多讲的。
这是我今天截然不同的两节课,用时不一样,结构流程不一样,期待不一样,效果不一样,我个人的满意度更是不一样。为什么呢?是我备课不充分?还是学生预习有问题?
也许应当是在“读”上面吧,也许在学生的参与度上的问题,也许是平时师生交流程度上的问题。一时无从知晓。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反思三:
(一)怎样设计整体感知比较恰当
这篇文章不是一般的议论文,它准确的定位是随笔。随笔一般由话题、例子、观点三部分组成,如果我们用论点、论证、论据去机械的套,学生就可能难以真正把握全文。如听课中有的教师将论点理解为课题“正确的答案不止一个”,这个理解就不太准确。因为文章的题目“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仅仅是一个话题,是作者提出自己观点的一个基点,作者在本文中真正要告诉读者的是最后一段话:“任何人都拥有创造里,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经要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的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显然这段话才是作者真正的本意,从中很明显看出,文题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方面而已,由此可见,文题不是论点而是话题。从这个话题出发,作者举了三个例子来推导自己的观点,一个是“从下列四种图形中,找出一个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来”,结论是所站的角度不同,结论也就跟着不同;第二个例子是约翰。古登斯贝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干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并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第三个例子罗兰。布歇内尔,他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由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作者为什么举三个例子,他是为了有所侧重的来推导自己的观点::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只要你按照我提出的要求去做。三个例子中,第一个例子侧重于不满足于一个答案,第二个例子侧重于探求新思路,第三个例子侧重于保持好奇心,当然这也只是侧重而已,三点的融合方能打造出一个真正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来,作者的观点中特别注重了“自信”与“锲而不舍”。这样分析,文章的结构就比较清晰。实际上研讨与练习二,就是这样进行设计的,它遵循“话题——例子——观点”的整体感知路线,尊重了随笔的文体特色。
(二)读写如何结合:为了发挥课文的典范作用,编者提倡学什么写什么,这一点在研讨与练习四中体现得很明确。“把课文中的最后一段抄在本子上,并选取其中的某一个观点,举出生活中的一两个事例来证明它。”实际上就是要学生写一篇小随笔。为了将这篇小随笔写好,我们不妨也要求学生按照“话题——例子——观点”的顺序来进行,和课文保持一致。
(三)关于语文知识:根据本单元的实际,我们可以将设问句的学习作为本篇课文的一个重点,因为人教版教材没有专门的语文知识学习,这些知识点都附在课文后面,如《春》中的比喻句比较典范,就随文学习比喻,《济南的冬天》中拟人句比较精彩,就随文学习拟人,本篇中设问句较多,就随文学习设问。我们要花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对什么事设问,设问有什么表达上的独特作用,怎样用好设问句,让学生有比较真切的理解与感悟。不是机械的学名词术语,而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却感受,去品味,在以后的课文学习中,遇到比较典范的设问句,还应该让学生进行适当的回顾。
(四)关于本单元的学习。本单元的课文,与一般的议论文单元式有区别的,前三篇是随笔,其中《要有格物致知精神》与本文差不多,也是“话题——例子——观点”结构,可以让学生仿照自学,《短文两篇》中的《谈读书》(培根)基本上是名言警句,让学生多读多背,记住即可,《不求甚解》也是“话题——例子——观点”式的,可以作为独立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做一次关于随笔的独立练习。《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而是也是初中阶段唯一的一篇驳论文,教者要根据驳论文的特点,进行比较详细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