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

时间: 09-15 栏目:话题作文

篇一:魔鬼经济学读后感

    在我对经济学有所了解之前,我想象中的经济学应该是枯燥无味、堆砌数字和符号、对于现实生活没有意义的(至少对我来说是的)。正是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其实经济学与其说是一门具体的学科还不如说是一种哲学,这个学科的价值能普遍存在于现在的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对于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每个经济实体、甚至于每个国家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和价值。经济学的价值对于我们这些非经济学家的普通人来讲有两个方面:
    1. 我们可以直接应用现代经济学的成果来改善我们的生活,简单说就是帮我们获得更多的金钱,经济学最关键的领域是经济领域,比如:当铁矿石进口价格上升时,钢铁企业的股票走势是怎样的?钢铁的下游企业股票走势怎样?;当利率上升时,我们要知道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国家要做出这样的决策?这样的决策影响是什么?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当出口市场受挫时,我们为什么要促进消费?为了促进消费国家有什么手段(画外音:高房价….)?具体发展什么行业?发展什么区域?怎样发展?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2.经济学的方法论:书中涉及到的经济学方法论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个层次是经济学方法论的基石:以数据说话。书中分析问题都有数据和事实为基础,这也是经济学本身对经济学家最基本的要求。要养成凡事以数据作为分析问题和得出结论的基石。知易行难,比如现在生活中很多问题很难直接拿出数据分析,从而现在有些所谓的“传统智慧”(书中解释为:通常指哪些没有确凿的证据,但却因为人普遍使用,结果就为公众所接受为真理的说法)就非常值得质疑:“金钱并不能帮助人赢得选举” (书中例子),“每天喝8杯水不能对健康有帮助”(书中例子),“一根香烟折寿11分钟”,要是现实中的例子就太多了:随便翻出一个电视台就会发现大把的白痴广告:论据和结论完全没有关系,逻辑似是而非,仔细分析这些广告完全可以当成是笑话集锦来看。(这也侧面说明为什么看电视多的人智商都不高)。
    第二个层次是甄别数据:每天我们面对的数据都是海量的,这些数据都是真实的么,我们怎样使用。这就涉及到书中的另一个层次的观点:专家会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来为自己谋取利益。我们怎样甄别这些专家的数据和信息是真的还是假的?书中也提出了一种利器就是“动机分析”,书中认为:动机是现代社会的基石,理解动机或者是找出人们真正的动机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有些数据明显就是有问题的,比如前段时间的工资被增长的事件(那明显是统计局要和谐局面)。有些数据就不是那么容易发现,比如房地产中介提供的房屋成交参考价格。书中认为现代社会的专家会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为自己谋利,那么他们提供的数据和服务就难免带有利益的烙印,仔细进行动机分析,我们是能够甄别这些数据和信息。
    第三个层次:基于正确的数据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部分的内容是书中最为精彩的部分。书中提出了若干“非主流”命题:名字对孩子的未来有影响么?学校老师和相扑运动员有什么相似之处?父母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成功?….作者从一个经济学家的角度对这些有趣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这其中使用的方法和智慧真是让人拍案叫绝。我的建议是看到每一章的讨论命题后想想:如果我来研究这些课题,我会需要什么样的数据?怎样获得这些数据?怎样甄别数据?从哪里着手分析数据…。


篇二:魔鬼经济学读后感

    周日花了一天时间把《魔鬼经济学》大概看了一遍,很就不看书了。没想到一天不到就能看完一本书,还是最近几个月来看完的唯一一本书,着实让自己意外。
    看完后,首先说这本书还是挺不错的。列维特是个很有见地的经济学家。我觉着他才是一个牛逼的旁观者,有数学思维却不表面运用数学,能够洞察人性。
    刚看完时,我还是挺有成就感的,可是我想着想着就觉得有点不对。我是学计算机,为什么我半年没看完一本计算机方面的书,却在一天之内兴致勃勃地看了一本经济学的书。难道我的兴趣不在计算机?再进一步想,我毕业这么久没有任何计算机方面的进修,也就是说我能保持我还行的技术能力靠的完全是大学里的基础。可怕了,我在吃老本,现在吃以前的,那以后吃什么呢?我该注意了,思考了。不过,目前还没有什么计划。不过,我好像是突然意识到了点什么。。。。。。


篇三:魔鬼经济学读后感

    上大学以来,在一些如微观经济等跟经济有关的课堂上,总听到老师们推荐一本经济类的书,说是必读的——它就是《魔鬼经济学》。这本书实在抢手啊,在图书馆是要预约才能借到的,我把它从图书馆拿回来的时候,心情那叫一个激动啊,于是我利用一个星期中午午睡前的空隙把它读完了。
    说实话,当初我想要借这本书来看的目的是比较功利的,想着它既是畅销书,又是与我们专业有关的,里面一定会教我们很多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可是一整本书读下来,感觉作者史蒂芬·列维特直接告诉我们的关于经济学方面的东西不多,但他在书中向我们展示的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我发现作者善于推翻人们一贯的想法,然后用一系列的调查数据来向读者阐明自己的观点。虽然我感觉书中的一些大多数关于美国背景与我们日常接触的很不一样,导致我会对一些章节不太理解,但是我还是比较认同作者的做法,那就是用事实说话。
    然而,我对书中作者关于孩子教育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的看法持保留态度,可能是因为国情不同吧,我始终认为孩子教育与父母之间有极大的相关关系。书中史蒂芬·列维特有这样一个观点:毫无疑问,在孩子一生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是,大多数父母都是在孩子出生之后开始学习如何教育孩子的,这时已经为时过晚了。对此我不太认同,因为放到中国来说,父母的教育对孩子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具体拿我最近在《读者》看到的一篇文章来说吧。文章题目是什么已经忘了,但里面的内容让我下定了一个决心,以后教育孩子也要像文章所说的那样去教。那篇文章主要说的是一个13岁男孩到国外生活一段时间的故事,因为他爸爸有事,所以要把他托给外国一个朋友看管,在机场,爸爸友人这样对小男孩说:“听着,你爸爸不没有欠我人情,我也没有欠他人情,这样我们之间不存在什么人情利益关系,所以你在我那儿住的时候要自己照顾自己,不要指望我照顾你的起居饮食。早上要自己做早餐,自己想到哪儿玩可以按照旅游手册上写的路线去游玩,若是我有空我可以陪你去……”就这样,过了几个月国外生活回来,小男孩的变化让全家人吃惊,他成了具有极高自理能力的13岁小男孩。就我自己而言,父母给我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要承担责任、努力前进,因为在家里,我们耳濡目染父母的言行举止,他们就是我们的榜样。当然,青春期的我们就很难说了。
    由此我认为,家长给予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对他的身心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如果父母不放手去让孩子自理,他就迟迟不能独立生活。当然,小伙伴跟环境也是重要因素,但我觉得父母的教育才是关键。而前一段日子有位老师在网上发布的帖子也跟这个话题有点关联,他认为如今“寒门难出贵子”,就是说富人家的子弟由于他们的父母肯花钱给他们最好的教学资源,这样他们的孩子在日后的各种竞争中可以脱颖而出。当然,这涉及的有教学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仍是父母。
    读完这本书后,尽管我脑海中仍有许多问题,但也学会了分析问题要结合背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得出你想要的答案。


篇四:魔鬼经济学读后感

    《魔鬼经济学》下面这些命题作者都用一些数据和方法进行了实证。(姑且不论这样的方式是否是有效的)
    1、美国的一些教师为了让学生的成绩好看些,往往会在试卷评阅之前进行私自修改;日本的相扑运动里面的相扑运动员为了自己的排名在关键局一般会相互作弊。这是作弊的案例。
    2、3K党的人和房地产经纪人一样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利益最大化。所谓专家经常滥用一些数据来恐吓大众以达到目的,其实我们大可以放心的对他们的研究数据进行怀疑。
    3、毒贩的地位和收入都是极其低的,他们的危险也是很高的,但是因为在贫民窟里面贩毒并不被当成是一件可耻的事,加之生活贫困,和很多有明星梦的人去好莱坞,所以他们也希望自己有一天做到贩毒集团的高端,所以不愁没有人贩毒,所以贩毒的人待遇很差。
    在这里作者举例说:为什么一个妓女的收入会比建筑家的高,因为想做妓女的人少,相对供给比建筑师的相对供给就少,而需求也可以这样说:妓女不需要建筑师,但是建筑师不一定不需要妓女。
    4、美国的犯罪率为什么在前几十年一直呈现下降趋势,犯罪分子的减少作者把这个归于“堕胎合法”案的通过。因为想堕胎的母亲大都是来自贫穷没有受到很好教育的未婚群体,如果他们将孩子生下来,对孩子的教育肯定不是很足,这就增加了潜在犯罪的数目,但是堕胎合法就降低了潜在的犯罪人数,这个影响当然是由在法案通过后的几年、十几年的数据得到的。
    5、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好的结论就是不要完全相信那些专家的话,因为当你读足够多的专家的话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的大部分观点是完全相反的。父母对孩子确实有影响,这种影响直接决定于做父母本身的人品,至于父母对孩子做了什么则是次要的。
    6、一个人的名字对他的一生有影响吗?多多少少是有一点的,这还是要通过他们的父母实现,当一个父母给他们的孩子取名字的时候,他们多半是寄予某种希望,当然他们也会为这种希望而努力,培养他们的孩子。
    作者还分析了美国白人和黑人的取名,由于种族对立依然存在,所以在取名字时是收到影响的,黑人想在黑人区呆下去最好是取明显带有黑人特征的名字。底层的阶级取名一般倾向于想高层人士学习,所以当那些名字被底层人士普用之后高层人士一般会创造出新的名字。
    总得来说这本书还是蛮好的,同类的书籍在市场上其实是很多的,就是研究一些比较切中实际的问题,尽量多的找数据和证据来证明,当然一切大都要回归到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人们的正常心里,基于此作出一系列的活动,从而符合我们的现象。
    从这本书得到的启示:1、尽量保持自己的判断,不要急于相信那些所谓专家的话,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当然一定要是准备的数据。
    2、做经济分析的时候,当分析和数据或者现实不一样的时候,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换一种相反的解释,“或许人们不是这样认为的……”,“或许当人们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人们会这样想,而不是那样想……”


篇五:魔鬼经济学读后感

    这本《魔鬼经济学》是我在地铁口的书摊上买的,当时也是贪个小便宜。回家打开书一看,原来是盗版书,满篇都是错别字,好在还没达到影响理解内容的程度。看来小便宜不能占啊!
    《魔鬼经济学》也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他和其它教材型的经济书相比,知识方面介绍得并不广泛,但娱乐性更强一些。这本书没有一个统一的主题,而是讨论了几个独立的很有趣味的话题,比如:哪一类人的诚信度比较差、人在什么环境下倾向于撒谎、3K党是如何组织的、黑帮的经济活动、堕胎与犯罪率之间的关系等等。
    虽然这本书没有一个统一的主题,但明显地可以看出作者所有的话题都在试图传递同一个思想:有些事件,看上去似乎是某个原因引起的,但实际上它却是另一个因素的结果而已:真正的更本质的原因往往是隐藏在其后的,也许是你从来未曾想到过的。
    在这本书讨论的众多话题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关于黑帮成员是如何分赃的那一段。我是一个俗人,所以一看见和收入、分配相关的内容就格外兴奋,记忆力也仿佛好一些:)。下面,就以讨论影响某个人的工资水平的因素,来作为这本《魔鬼经济学》的读后感吧。当然我们讨论的将是在美国的情况,这比讨论中国现状来得安全。
    一个人的工资收入首先与他从事的行业有关,不同行业间工资水平的差距远远大于行业内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所以才有“男怕入错行”这一说。
    一个行业收入的高低从根本上讲,是由劳动力供求关系决定的:职位数量少,求职的人多,工资就低;否则就高,这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深入一点分析,有四个因素(这四条是《魔鬼经济学》中给出的)会影响到某个行业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有多少人愿意从事这项工作、工作所要求的专业技能水平、工作让人产生的不快感、以及市场对这个行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
    用这四点可以很容易解释为什么妓女的平均收入比程序员还高(《魔鬼经济学》上给出的例子是建筑师,不过程序员更贴近我的生活啦):①基本上没有任何一个女孩子梦想着自己长大后去当妓女,愿意从事这个职业的人较少;②妓女的技能是要在非常具体的环境当中才能磨炼出来;③妓女所从事的工作让她们感到很不愉快,这份工作有潜在的威胁,并且她们很可能会因此失去获得幸福家庭的机会;④想找妓女的服务的人远远多于想找程序员服务的人。以上几点就导致了相对于程序员来说妓女可能是供不应求的,因而妓女这个行业的平均收入较高。(美国情况,其他国家情况可能不同)
    影响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是否有垄断存在。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劳动力都被一个叫做“工会”组织所垄断。雇主必须同工会协商讨论工资的高低。而全国只有一家工会,是绝对的垄断机构,可以在谈判中占尽优势。因此,拥有一个真正为劳动者服务的工会,就能大大提高工资水平。
    同一个行业内,个体之间也存在工资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个人的业务水平不同,创造出的价值也不同,所以想要提高收入,必须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还有一个因素,是由于每个人对工资的期望不同引起的。这一点是我在读《经济学原理》中解释价格歧视一段时突然领悟的。


篇六:魔鬼经济学读后感

    前些天王小岚发我一书:《魔鬼经济学》(Freakonomics),曾经大热,为一位年轻的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教授与一位自由撰稿人合著,非常轻松易懂,是我所阅读过的(虽然样本极少)最好读的经济学相关书籍之一。
    既然如此轻松好看,便意味着信息量或者信息难度/深度的有限,作者自己也指出该书初版时的一些反对声音,有些我也同意——如有人指出该书“有着明显的模糊不清的风格”;还有人说在关于犯罪率下降的章节“作者显然太不谦虚”。还有更多的反对集中在“没有明确的统一的主题”,对此我没有太多想说的,我不明白这个问题是否会对作者的研究价值产生本质影响,因为作者很清楚地意识到,他本质上,只是一个“喜欢提出问题的人”——让人想到哲学家。至于连贯与否,对于一个喜欢不断尝试提出新鲜问题的好奇者来说,并不十分重要,除非这个好奇者碰巧是逻辑爱好者。
    而对于先前提到的两种批评,我认为都有证据支持。
    首先,虽然作者在课题研究时大量采取了统计学方法(主要有回归分析)——这是经济学实证化的强大工具和支撑,但作者在下结论时常常显得有些急功近利,过于武断,有把问题简单化的倾向——当然,客观地看,这也是在社会科学领域采取实证科学做法的一种不可避免的损失,可视为研究过程中的一种机会成本,可不幸的是,当这种机会成本以否定人们所熟悉的观念,即以否定“传统智慧”的形式向人们展现出来时,就会引起一些人的强烈不适(如作者证明了90年代中期美国社会犯罪率急剧下降是由于很多年前堕胎法的通过,势必引起了保守主义、基督徒的反感。)当这种不适感具有普遍性时,这种理论就有可能被视为武断、无理,甚至是谬论。话说回来,在这里,当然,作者并没有在价值判断上引起我个人的反感,尤其当我考虑到他经济学家的身份,但是,正是作为一名经济学家,一名科学家/学科的深入研究者,作者并没有展示出充分的客观性。回归分析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控制变量法,是将经典物理学/数学的方法引入对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的分析中,然而众所周知,作者更知,社会经济问题是无法做到完美的控制变量的,回归分析得出的结论,或变量间的相关程度,首先是建立在不完全和不确定性的基础上的,“确定”也是在有“概率”保证的情况下才能谈论;相关,由其定义可知,区别于确定的函数关系,变量间的相关虽可量化,但由于统计数据的不完全,其可靠程度也大相径庭,但总的来说,没有社会统计是真正完全的。统计学是一种不可放弃的强大工具,但如何把握太重要了,经济研究中应努力防止被统计牵着鼻子走。因此,经济研究,必然要求经济学家时刻保持客观性和谦虚——不过考虑到此书面向大众读者,那么,牺牲一点客观性也可以容忍,但这又是机会成本,即以牺牲一点客观性的代价换取更多注意。
    其次,作者的思维有时显示出有些混乱。其一是表述上的,不知是不是为了满足普通美国人的需求(美国人很笨吗?),有时在解释一个稍微涉及专业的问题时,作者有能力在一开始就给出一个较令人满意的解释,可往往却要加上一句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的,甚至有些愚蠢的解释。(让我顿生“画蛇添足”之感,不过有时倒算是个冷笑话。书不在身边,无法举例说明,但却是随处可见。)其二是整体研究性思维上的,大概的就是我先前说的思路不够严密的问题上。这里有个很“明显”的“例子”,也是我在阅读过程中一直问自己的,不知究竟是不是我的理解不对。这个“例子”(也许不是,请指正)是:有一章是关于“父母究竟能不能影响孩子”,作者在这章中得出了这样一个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