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2014年教育局工作计划(2)

时间: 12-07 栏目:工作计划

13.实施科普教育推进工程。探索用购买服务的方式,盘活全国科普教育专家资源,邀请中科院院士,推荐100名大学知名教授、专家走进全市中小学,开展“大家拉小手”、“科学家面对面”科普报告活动。举办中小学生网上科技节和“科普大篷车开进农村小学校园活动”,在义务教育学校建立一批诺贝尔少年科学院分院,全面增强中小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继续保持中小学生科技创新系列竞赛成绩在全国的领先水平,学生参与率达到90%以上。

三、强化公共服务,努力满足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

14.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制定和完善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新的优惠政策,推进优质民办教育学校集团化、品牌化发展,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民办普通高中建设步伐,促使高中补习学校按照规范的民办机制运行,实现每个县市都举办一所民办普通高中的办学目标。严格规范民办教育学校招生秩序,严禁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进行纸笔测试和依据竞赛成绩录取学生,巩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成果,推动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15.切实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大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高职业教育普及率。建设10个职业教育特色品牌专业和公共实训竞赛基地。充分发挥连续3年建设30个特色品牌专业对人才培养、服务主导产业的辐射带动影响力。创建3—5所国家级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组织好国家和省、市职业技能大赛工作,继续保持在全国、全省的领先优势。成立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特聘教师作用,打造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转变职业教育教研机构职能,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把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紧密衔接起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年内力争使学科专业与主导产业的符合率达到50%以上。

16.大力推进政务、校务信息公开。建立教育信息公开考核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的作用,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建设公共信息平台等方式,确保各级教育部门、所有学校把 “教育收费、作息时间、学生资助、招生考试”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政策信息全部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加强xx教育信息港建设,将其打造成行政办公、审批备案、信息公开、互动交流、沟通民意的平台。加强教育舆情引导,牢牢把握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切实保障群众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整合教育内部和外部宣传力量,打造推出“素质教育、校长职级制、中考、督导评估、技能大赛、校企合作、活动育人课程、育人为本基本制度、民办教育创新、转变部门职能”等在全国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十大教育亮点和品牌。

17.做大做强教育惠民服务平台。深化教育惠民服务中心运行机制改革,把“咨询投诉、社会培训、资助救助、信息服务、校企合作、出国留学、人才交流”等17个分中心进行实体化运作,明确组织结构,赋予职能权限,建立起管理运行、考核评价机制,真正落实“一个电话、一个窗口、一站式服务到位”,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求。每年梳理出10大教育咨询热点问题,由科室分类整理按照时间要求主动公开;每年梳理出亟需规范的10类教育问题,实行局领导、科室包靠制度,落实目标考核责任制,实行问题跟踪销号制度和激励机制,建立起从一个具体问题的投诉举报到一类问题解决的长效机制。

四、落实安全优先,全力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18.开展安全标准化学校达标活动。按照《xx市校园安全建设标准》要求,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安全标准化学校达标活动,确保年内基本实现安全标准化学校全覆盖。建立全市统一的安全标准化学校信息库,实施“安全标准化学校”在市级以上评先树优中的前置审核制度,与校长职级硬挂钩。对不达标学校亮黄牌,向社会公布,限期整改达标。全面落实《全市学校安全稳定事故问责办法》,对每一起安全责任事故都要严肃问责,让“人人落实安全责任”有基本的制度保障。

19.突出抓好校车安全工作。出台校车配备、管理、使用办法,全面落实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责任。年内配备标准校车2000辆,实现新型校车全覆盖,建立起学生安全无忧的上下学绿色通道。探索校车配备、运营奖补办法,推广先进县市区的校车配备、管理经验,实现校车安全有序运营。

20.狠抓校园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校园安全指导服务中心的作用,2012年实现校方责任险在中等以下学校和幼儿园全覆盖,形成市、县、镇(街道)、村四级网格化的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快速反应机制。切实抓好“校园安保体系、学生饮食卫生保障体系、校车管理体系、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全面形成校园安全稳定长效机制。

21.完善教育考试安全机制建设。逐步推进和完善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国家教育考试全部考点的保密室、考务室、考场实现国家、省、市、县、考点联网监控,逐步完善考试网上巡查系统、作弊防控系统、身份验证系统,确保国家教育考试平安顺利。充分发挥招生考试的资源优势,加强各类招生考试信息整合开发,以高考升学指导为重点,为考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优质服务。

22.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制度,对“三重一大”问题坚持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加强对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教育、监督,把学校、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人事、财务和具体从事人财物管理的岗位作为重点岗位,把人事、财务、招生、教辅资料征订、仪器图书配备、学生保险、评先树优等工作过程确定为关键环节。以对个人负责的态度,对每个科室和直属单位、学校梳理出廉政风险点,对每个风险点都制定出制度规则进行规范,为全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全面加强教育行风建设,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

五、深化改革创新,保障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23.深化校长教师专业化成长机制建设。全面落实深化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各项政策,启动“教育家成长辅导团”工程,评定新一轮校长职级,确定第一批懂教育、会管理、业绩公认的特级校长。扎实开展“学校安全常识、课程领导力、规范办学政策法规、育人为本基本制度建设”四项校长应知应会培训,全面提高校长自主办学能力。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岗位分级竞聘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作用。组建教育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中小学校长管理办公室),不断巩固校长职级制改革和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成果,建立校长职级制和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规范化、制度化运行机制,为专家办学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制度保障。

24.完善师德考核和教师培训机制建设。改进师德考核前置考评办法,充分发挥对育人为本的根本保障作用。对全市师训干训工作进行统筹管理,完善教育培训券制度,建立对县市区和市直学校教师全员培训考核评价办法,提高教师培训效能,力争年内推出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100名名师、20名名校长。以贯彻落实国家、省《教育规划纲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为重点,在暑假期间集中开展教师“育人为本”能力全员培训,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加强教育国际交流,提升xx教育国际化水平。规范外籍教师管理,确保外事安全。

25.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国家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市级政府统筹职业教育发展机制,调动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学校办学积极性。研究出台支持驻潍高校招收xx籍中职学生的政策,促进中高职一体化发展。探索职业教育股份制办学,加强资源整合,做强做大山东海事职业学院。充分发挥驻潍高校联席会议制度和鲁台职业院校长论坛机制,服务驻潍高校发展。开展“两院院士xx职教行”活动,引进高层智力促进xx高等教育发展。依托驻潍高校力量,组建职业教育研究院,深化与中国职业教育政策研究院的合作,集中破解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发挥驻潍高校的规模优势,打造山东半岛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26.进一步拓展教育综合督导的功能和作用。完善现有督导机制,充分发挥省、市教育督导评估的督促指导、改进提升功能,建立省督导“市政府决策、部门共同推进”的问题解决机制;建立市督导发现问题的领导与科室分工研究解决机制。召开市教育督导委员会工作会议,研究迎接省督导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确定市政府对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市属高校教育督导方案。加强督学的培训工作,提高履职的素质和能力。突出抓好县级督学责任区职责的落实,研究制定市级督学工作激励机制和问责连带机制。

27.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把资源配置与事业价值追求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级教育经费对事业发展的引领和导向作用,确保每一笔经费的管理、使用都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目标追求和预期效果。研究公用经费支出结构,确定不同类别学校、不同支出项目的支出比例并进行绩效评价,确保教育经费重点向农村学校、偏远学校倾斜。建立审计报告制度,引入第三方审计,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建立每年向局常务会提报直属学校、单位审计报告制度,重点说明财务收支、贷款还贷、福利发放和基建投资等情况,实施严格的监控制度,全面推进教育经费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28.完善局机关运行机制。加强规章制度体系建设,用制度保障所有政策运行指向教育核心价值追求,指向维护群众利益和提供公共服务。严格落实机关工作常规,确保工作规范有序;对科室涉及到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利益的政策运行事项全部梳理规范,流程运转,阳光操作。改革项目考核评价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考核,让项目问题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参与评价,确保项目确定的任务目标全部实现。严格落实“会议接待、办班培训、检查评比、奖励用人、收费收支”等“五统一”规定,严格落实“失误诫勉制度”和有关评先树优中的“前置审核”制度。加强对重大教育改革事项落实督查,对“校长职级制、中考改革、师德考核、教学能手评选、政府教学成果奖评选、教育惠民机制建设”等七大改革事项建立专门督查台账,每一项改革都组建专门班子进行深化研究,建立探讨完善、改进提高、总结推广机制,确保各项重大教育改革扎实推进。

29.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创先争优与中心工作有机结合,按照“全国文明单位”和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的标准要求,立足岗位实际,确定争创目标。人人制定年度成长计划,明确年度目标,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参加实践锻炼。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机关干部的身心健康。大力开展先进科室和最有成就感工作项目、金点子等评选,营造浓厚的以人为本、干事创业、崇尚简单、勇于创新、事争一流、风清气顺的机关文化,以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2014年教育局工作计划五:

年全县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继续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定》(光委[2009]49号)文件精神,突出建设教育强县主题,做好“强校、名师、高质量”三篇文章,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稳步推进教育改革,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全县教育事业持续、均衡、协调发展,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特色经济强县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一、主要目标与任务

――幼儿教育:继续关注、扶持农村学前班的发展,进一步规范学前班的管理,办好每个乡镇一所独立设置的公办中心幼儿园。城区和乡(镇)政府所在地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完成幼儿新生招收任务2000人,力争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达90%。大力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对比较大的行政村停办的学前班争取恢复办班,学前一年入园率力争达99.5%以上。年计划申报新建4所幼儿园。其中城区2所,分别是利用教师进修学校校舍创办实验幼儿园分园,开设5~6个班,招收幼儿150人;镇岭幼儿园搬迁并更名为杭川中心幼儿园,规模达12个班,在园幼儿360人。农村2所,分别是李坊乡中心幼儿园、华桥乡中心幼儿园,均为9个班的规模。

――小学教育:小学适龄人口按照法定的入学年龄都能按时入学;小学在校生年辍学率在1%以下;确保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年辍学率、三类残疾少儿入学率、小学按时毕业率等各项指标均达省“双高普九”标准。做好止马中小、崇仁中小、鸾凤中小、增坊小学、镇岭小学、杭西小学等六校“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申报和创建工作,力争完全小学标准化个数由5所增加到11所,创建率达65%。。

――初中教育:完成招生任务1589人,初中学龄入学率96%以上,初中学制三年毛入学率达98%以上;初中年辍学率城区控制在2%以下、农村控制在3%以下,初中按时毕业率达85%以上。做好一中、三中、司前中学、止马中学、李坊中学等五校“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的申报和创建工作。力争初中校标准化个数由3所增加到8所,创建率达89%。

――高中教育:积极发展高中教育,进一步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优化资源配置,年高中计划招生1020人,力争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5%以上,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和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普职比基本达到省均水平。二中通过省二级达标校验收,一中做好省一级达标校的申报工作。

――职业教育:继续抓好县职教中心建设,力争年新生总数达到300人以上,确保年巩固率达到85%以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大力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等级证书培训认定,完成新增劳动力培训达880人次。

――成人教育: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成人教育县、乡、村三级办学网络,着力抓好乡镇文技校的建设工作,在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基础上继续做好“扫盲”工作,提高扫盲工作水准,实现扫盲巩固120人,扫盲提高120人,力争使全县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1%以内,全县成人文盲率控制在5%以内,15-24周岁人口非文盲率达100%。全年完成实用技术培训4000人次,劳动力转移培训800人次,人口教育1000人次。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大力实施教育均衡发展工程。要认真贯彻实施县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县20xx-年义务教育布局调整和学校建设规划》,切实把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当年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1、着力推进城乡之间基本实现均衡发展。要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科学合理调整学校布局,适时调整和撤并一批生源不足、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相对较差的学校和教学点。对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通过举办高年级寄宿制学校并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过度调整造成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难的问题。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倾斜力度,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通过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等,着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2、统筹城乡教师资源配置。要根据城乡中小学生源变化和学校布局调整等实际情况,适时对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重新核定。根据教师自然减员和学科结构实际,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详细计划和方案,为建设教育强县提供有力的师资保证。做好招收师范类毕业生的宣传、报考、招录等工作,为教育发展储备优质师资。

3、进一步完善城镇教师农村服务期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农村边远地区教师补贴制度,落实华桥乡增坊、古林、牛田和司前乡清溪、西口等边远村校任教的教师交通费每人每月补助100元政策。组织城镇教师分期分批到农村基层学校任教。组织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子,进行校际间教师交流。建立骨干教师联系农村学校制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

4、全力提高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要坚持依法控辍保学,全面落实双线控辍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家访劝学制度,强化乡镇及学校“双高普九”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其在依法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上的作用。继续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收寄宿生住宿费和对寄宿制学生补助生活费的“三免一补”政策。进一步实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特教学校学生“三免一补”政策,建立低保家庭普通高中助学金制度,落实中职学校学生国家助学金制度。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管理,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纳入当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范畴和重要工作内容,降低入学门槛,简化入学手续,努力做到农民工子女就近、方便就学;加强农民工子女学籍管理,完善学生流动过程的服务,积极创造条件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的权益,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全部完成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双高普九”方案,努力提高农村中小学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形成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机制,力争全县基本达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评估标准,确保“双高普九”省级验收顺利通过。

5、稳步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要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积极争取县财政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和健全中小学校预算制度,进一步完善资金分配方式,合理分配公用经费资金。加强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使用的监管,严禁挤占、截留、挪用中小学公用经费。

(二)夯实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校园文化决定学校的未来。要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在提升学校内涵发展。

1、进一步强化校园文化建设。要加强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活动文化等四大板块的建设,继续组织开展第三届“校园文化达标(示范)校”评比活动。要以学校“三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重点,以师风师德教育和学生养成教育为主要内容,通过德育创新的引领、校长精神的影响、师生价值观的渗透,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同时,要进一步挖掘学校文化特色,年春季各校要根据实际做好绿化、美化工作,要突出县“杉城”的乡土意识,创建杉木林特色育人环境。开展“文明学校”、“书香校园”、“绿色学校”等创建活动,进一步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要结合庆祝建国62周年,组织好第27个教师节庆祝活动,并于年六月结合“省双高普九”验收举办全县教育系统素质教育汇报演出;围绕青少年学生健康体质标准,广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举办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积极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和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等活动,营造和谐文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2、进一步推进项目工程建设。一要全力抓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和高中达标校创建工作。要严格按照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高中达标校建设规划,加强项目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与评估工作,分批逐步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基本达到学校“四有”的目标要求,逐步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并完成光二中省二级达标创建任务。同时,进一步强化项目学校内部管理,提高标准化学校和达标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二要加快项目建设步伐。要继续抓好止马中心小学教学综合楼,止马中学教学综合楼、学生宿舍楼,李坊中学实验楼,三中图书综合楼,一中科技大楼等6个项目的建设与管理。要按计划实施寨里中心小学教学综合楼、鸾凤君山小学教学楼、司前清溪小学教学楼、崇仁中心小学综合楼、鸾凤中心小学学生宿舍楼等6个项目建设,建筑面积0.67万平方米,总投资1005万元。要做好灾后重建项目工程,完成李坊中心小学教学综合楼、华桥元岱小学教学楼、司前中学教学综合楼、二中学生食堂、教学楼续建等工程。要完成新建城南实验学校整体规划及校园平整工作,争取部分教学及辅助用房开工建设。完成杭川中心幼儿园3000平方米教学用房建设任务,力争年春节投入使用。在工程建设进程中,要严格监理制度,严肃财经纪律和工作制度。在规范运作的情况下,要加快进度,强化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如期竣工投入使用。

3、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建设。一要进一步强化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应用。抓好三个模式的应用,以村完全小学及以下学校为重点,建设“农远”资源库,开发一批教学支持平台和学习支持工具,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整合的步伐,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用。二要加强学校装备工作。继续增加对中小学图书添购投入,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在年六月份“双高普九”省级验收前,完成学校新购仪器设备的登记造册、入库上架工作,完成实验室的标准化改造,完成校园及各功能室的绿化、美化、净化和文化氛围的创设工作,做好迎检前的最后冲刺。三要继续推进电子政务、网上办公平台、数字校园、资源建设等工程建设,加大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创建力度,增加城域网教育信息资源总量,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程度。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网建设,充实、丰富教育网站与校园网站网页的内容,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4、进一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课程计划,突出“全员一起参与,师生共同成长”的理念,继续做好“县中小学生(部分)常见心理行为问题与辅导对策”的课题研究。健全学生心理教育、预防、咨询和危机干预体系,全面建立县、乡、村三级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网络,积极开展“珍爱生命,关注心灵”“师生心理剧演出”等活动,收集、整理本县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秀案例、论文、课题和主题班会资料,力争年底汇编成《县心理健康教育参考用书》。

(三)精心打造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树立全新的教育质量观。突出发展性评价,追求有效教研、有效教学。以初中为重点,突出“夯基”(夯实初中基础)、“提质”(全面提高质量),重在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质量增值增效上下功夫。

1、建立健全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要加强教育科学管理,完善学校发展性评估。发挥教育质量增值增效激励和导向作用,更加科学合理评价学校的发展。进一步强化控辍保学措施,狠抓培优转困。严把小学毕业班质量检测、初一抽考、初二学生综合素质竞赛和中高考质量关。加强中高考研究,尤其要在新课程实施与高考对接上下功夫,提高课题的运用推广效果。做好高中会考与高考衔接的研究,以会考促高考。提高中、高考备考水平,争取年中、高考成绩再上一个新台阶。

2、进一步加强教科研工作,深化新课程改革。要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积极促进县教师进修学校与县电大工作站、电教、教研室(组)等相关部门的资源整合与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合力,努力构建新型的教师培训机构,进一步发挥教师进修学校专业引领作用。要加强“三个结合”,即教研与课堂教学、教研与教师成长、教研与课程文化结合。要让教科研成果回归教学,服务课堂,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强化教学常规,落实督查、反馈、评价、考核、奖惩机制。组织各学科竞赛活动。继续推进“三大片区”(城区、北部、西部)的教学研究活动,继续开展县级素质教育先进校评估。要强化课程改革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实战性,进一步推进校本教研、研修,破解新课程改革中的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切实提高新课程整体实施水平。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继续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稳步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学校编制管理,完善教师合理流动制度。认真实施“适当提高农村贫困边远学校中级职称岗位比例和年度考核评优指标”的办法,城区学校教师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必须要有一年以上农村教育工作经历。认真落实省教育厅、人事厅《关于中小学教职工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职数设置的意见》,严格实行专业技术岗位职数管理。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务院《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发放的实施方案,严格考核义务教育、非义务教育教师的工作量,将上岗出勤、师德师风、素质教育、常规教学、教育质量等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评聘分流和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师德方面重点解决体罚学生、违规补课、滥用教辅等方面问题。

要积极整合优秀骨干教师资源,全力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严格按要求择优选拔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对象,发挥小学“研、送、训”核心团队作用,建立名优教师工作站,通过举办讲座和开公开课等形式,组织名教师培养对象和核心团队成员到农村学校进行巡回讲座及上示范课,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引领、示范和传帮带作用,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

要加强师资培训。年继续使用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开展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预计培训教师1660人次。年暑期,继续开展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培训40%的农村教师(约400人),同时完成全县45%(约729人)的教师的初级培训工作。组织初级培训合格的教师参加国家统一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预计参加考试的教师1500人。要对2008~2010年参加全县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244人,进行考核认定为我县首届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继续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B证师资培训,完成培训学时,组织73名学员参加B证考试。

要继续深入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技能竞赛,结合岗位大练兵专项检查,在全县范围内,评比优秀中青年教师,力求做到以点带面,推进大练兵活动的深入开展。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端正教育系统“三风”。一要推进“阳光收费”。认真贯彻落实义务阶段学校免除借读费和寄宿生住宿费等新政策,坚持教育收费校长“承诺制”和“辞免制”。

二要进一步规范招生、考试工作。坚持公开公正原则,抓好招生考试工作。落实党的惠民惠生政策,认真安排好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落实“双拥”政策,优先安排部队子女入学。三要加强党建和工会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学校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校工会民主监督的职能,进一步深化校务公开工作,全面提升校务公开工作水平。加强学校财务、基建、招生、采购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监督工作。继续做好“普九”化债工作,禁止学校新增债务。四要强化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认真开展“三服务”活动,落实挂点基层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效能建设的八项制度,推行绩效考评,切实转变机关作风,积极开展效能监察,认真受理效能投诉,促进机关作风转变,切实提高办事效率。五要深入推进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进校园,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六)加强学校安全工作。要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重点抓好周末乘车安全管理、公共卫生管理、消防安全管理、食品卫生管理、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和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置等工作,深化“平安校园”活动,建设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全面加强安全教育,上好“开学安全第一课”,普遍开展安全预案演练。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寄宿制学校、饮食卫生、消防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管理,特别要抓好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大培训、大练兵”活动和食堂从业人员的培训。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把学校建成最牢固、最安全、最让家长放心的地方。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