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平行教学反思
时间: 11-27
栏目:反思
篇一:认识平行教学反思
认识平行是苏教国标版版第七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我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本班学生的特点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在此我只谈谈这节课的两个难点突破上我是如何做的。
一、理解“同一平面内” 的突破。我是这样设计的。课伊始,我利用媒体展示、学生动手操作两枝铅笔掉在地上的情景,感知相交和不相交。
1、认识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我让学生再次回到铅笔掉在地上的情景中。如果两支铅笔一枝掉在地上,一枝掉在凳子上,(屏幕出现:图片)那它们所在的直线还会相交吗?为什么?(如学生答不出来老师就说明)一枝铅笔在上面,一枝铅笔在下面。不管怎样延长,上面的还是在上面,下面的还是下面,所以不会相交。
2、(课件出示立交桥),有些汽车在上面行驶,有些汽车在下面行驶,这正如一枝铅笔在板凳上,一枝铅笔在地上。现在我们来做个实验,用一个手指表示上面的汽车,另一个手指表示下面的汽车,当两辆汽车开到交叉路口时,它们会相撞吗?(不会)说明这两条路线会不会相交?(不会)为什么?(因为一个在上面一个在下面)也就是说因为它们不在?(同一平面内),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我们可以这样表示,不在同一个平面的这两条直线能这样表示吗?(不能)
二、“画平行线”的突破。在理解“同一平面”难点突破上顺理成章认识了平行,接下来就是画平行线,画平行线又是一个难点,1、我先让学生尝试着画互相交流自己的画法。2、提出画的过程中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尽情发表自己的想法。3、屏幕展示平行线的画法。 4、边演示边讲解平行线的画法。5、再次回忆画平行线的步聚并将归纳为四步。6、要求学生按归纳的步聚操作画平行线。画平行线这一难点经过5个步聚的教学,从作业的反馈看有96%的学生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还算是比较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有个别学生对画平行线掌握的不是很理想,回顾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感觉到还是有欠缺,如学困生的关注课堂上做得不到位。
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多关注学困生,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篇二:认识平行教学反思
本堂课有两个重点,一是认识平行的意义,二是掌握画平行线的一般方法,其中,认识平行的意义中,对“在同一平面内”的理解是本堂课的难点。实践证明:运用两个长方体组合成一个大长方体,理解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转动其中一个长方体,使两条直线不在同一平面,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在同一平面内”的含义。这一次教学的是平行这一单元,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活动情景,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通过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在具体的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探索,经历学习的过程,愉快地、自主地学习。通过操作活动,折折、画画、摆摆、说说,采用“个体探索——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地去认识平行线,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真正参与到认识平行线的过程中,从而深刻理解其特征,而且培养了创新意识,发展了思维。教学不足之处是多强调平行线的定义。课一开始,通过观察实际场景,从中抽象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面的相交与不相交,由高压架抽象出一组绿色直线,从表面上看没有相交,但是直线无限长,说明绿色直线相交的,接着引出平行线的概念,为了强调在同一平面内,让学生观察立交桥图片,问学生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时,还适当增加教具,要用三根小棒来演示,根据学生实际场景的描述和比划有选择性的画在黑板上,初步发现利用教具拓展概念:请生观察长方体上的红线和绿线(两条看似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长),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发现这两条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四年级的孩子正处在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在建立了大量表象的基础上,让孩子们做这一空间想象,既是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又为学生在知识学习上的后续发展做了铺垫。在反馈阶段让学生闭眼想象平行线无限延长后仍不相交,逐步引导出相交与平行,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在另一个班上我把它用尺上在黑板上写之后,发现我的板书取代了学生画平行线的过程。
找生活中的平行线,并让学生体会在同一平面内。再在图形里找平行线?动手操作,做一组平行线
在这个大环节中,主要是让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感官:眼看(看图片)、嘴说、脑想(联想平时见到的平行线等)、手动(运用手中的材料做平行线),;同时尽量创造一个使学生积极参与的氛围:在这一过程中,还考虑到了层次安排:由有表象的运用层次,到脱离表象进行想象(通过开窗关窗回忆平时生活中见到的平行线和已学过的图形中是否有平行线)的层次,再到创造的层次(运用工具材料做一组平行线实际是一个知识的再创造)。
教学画一组平行线,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过直线外一点画直线的平行线。教学时多让学生黑板上来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有错就纠错。画完后总结步骤。
篇三:认识平行教学反思
“认识平行”是苏教版国标本教材数学第七册的学习内容,《认识平行》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基础。教材根据现实生活情境,在识别直线相交与不相交的基础上认识平行线。本课的学习目标是‘通过观察操作,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线。探索平行线的画法,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平行线’。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 在生活中学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服务于生活,本节课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身边的事物出发,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一开始给学生呈现生活化的校园照片,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通过画面欣赏、分类辨析、勾画特征,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同时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找一找身边的平行线、生活中的平行线,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学习有用的数学,在学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在做中学数学
“做中学”是新课程所提倡的,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做中思考、做中质疑、做中学习、做中得到发展。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等活动,想办法创造出一组平行线,让学生在摆平行线、折平行线、画平行线时亲历创造平行线的过程,同时在做的过程中体会到平行线的特点,加深对平行线的认识,使亲身体验创造过程,在“做”中学会知识,学会思考,学会创造。
三、在交流探索中学数学
在本节课我始终坚持让学生在交流探索中学数学,而不是直接
教给学生答案 ,在引导学生画平行线时,我不是直接教给学生画法,而是先让他们自学课本,然后在探索与交流中掌握平行线的画法,在交流于探索中体会平行线的意义、掌握画平行线应注意的问题等,从而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虽然在课堂上学生的交流有时不是很主动,农村的孩子胆小,口语表达不清晰,致使很多学生习惯于全班答,但我坚信,只要我有这种意识,持之以恒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学生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会更主动,更积极。
同时,本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
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过多,因此在引导学生对“平面”“平行线”这一抽象数学知识时不够充分,致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清楚。
2、 在备课时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充分。
篇四:认识平行教学反思
我执教的《认识平行》一课主要依据《浙江省小学数学教学建议》第16条中“要善于筛选和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尤其重视典型错误资源的捕捉与利用”为重点来进行教学设计的。垂直与平行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及角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在本册教材中是垂直与平行的概念教学在一节课进行,因为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实际上只有相交和不相交(即平行)两种关系,因此我想把第一种不相交(即平行)的关系及画法解决后,再进一步学习相交中的特殊情况——垂直。基于以上考虑,我将画平行线的方法提至本课进行教学,垂直一部分内容放到下节课研究。这样的教学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更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有待 于和 老师们进一步共同探讨。
一、对“同一平面”的理解。
老师们也一定能体会到,在教学平行线时,理解“同一平面”是绕不开的坎,不能不讲,但形式化的讲解,并不能促进孩子们的理解,讲得过深,也没必要。教学中对此的处理,重在让学生利用具体的生活事例支撑起抽象的数学术语。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铅笔掉在地上出现的三种情况入手,都掉在地上、都掉在凳子上、一枝掉在地上一枝在凳子上,让学生直观地体会,都掉在地面上和凳子上就是我们数学上所说的“同一平面”,出示完“同一平面”这个概念后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再说一说自己对“同一平面”的理解,这样的创设使学生个体的注意力更能有效地集中在问题的“焦点”上,思维指向性的有效值就更能趋向于知识的内部建构,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就更加牢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对“认识平行与相交”的处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实的”数学学习内容,既可以是学生在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也可以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思考或操作的属于思维层面的“现实”。
在认识平行与相交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通过画两枝铅笔掉在地上还可能是哪些位置关系入手,让学生动手画出两条直线不同的位置关系,学生主要出现了相交、平行、暂时不相交三种情况,也有个别同学悄悄问我:“老师,还有一种两枝铅笔重叠在一起的情况。” 于是,我和这个孩子交流说,这样的情况会发生,但你想一想可能性大不大?孩子思考后说不大。其实,类似这样越是动态生成、流程灵活的课堂,我想越需要我们老师有力的引领,需要老师对生成信息进行合理筛选点化。但无论如何,关键是在引导生成的过程中,寻得一个最佳平衡点,生成要根据目标来导向,既可作放大性处理,也可委婉搁置,还可以作缩小化处理。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我通过比较合理地筛选,对“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让学生产生的问题更集中,更能有效生成“相交”与“不相交”两种情况。
认识平行是苏教国标版版第七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我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本班学生的特点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在此我只谈谈这节课的两个难点突破上我是如何做的。
一、理解“同一平面内” 的突破。我是这样设计的。课伊始,我利用媒体展示、学生动手操作两枝铅笔掉在地上的情景,感知相交和不相交。
1、认识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我让学生再次回到铅笔掉在地上的情景中。如果两支铅笔一枝掉在地上,一枝掉在凳子上,(屏幕出现:图片)那它们所在的直线还会相交吗?为什么?(如学生答不出来老师就说明)一枝铅笔在上面,一枝铅笔在下面。不管怎样延长,上面的还是在上面,下面的还是下面,所以不会相交。
2、(课件出示立交桥),有些汽车在上面行驶,有些汽车在下面行驶,这正如一枝铅笔在板凳上,一枝铅笔在地上。现在我们来做个实验,用一个手指表示上面的汽车,另一个手指表示下面的汽车,当两辆汽车开到交叉路口时,它们会相撞吗?(不会)说明这两条路线会不会相交?(不会)为什么?(因为一个在上面一个在下面)也就是说因为它们不在?(同一平面内),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我们可以这样表示,不在同一个平面的这两条直线能这样表示吗?(不能)
二、“画平行线”的突破。在理解“同一平面”难点突破上顺理成章认识了平行,接下来就是画平行线,画平行线又是一个难点,1、我先让学生尝试着画互相交流自己的画法。2、提出画的过程中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尽情发表自己的想法。3、屏幕展示平行线的画法。 4、边演示边讲解平行线的画法。5、再次回忆画平行线的步聚并将归纳为四步。6、要求学生按归纳的步聚操作画平行线。画平行线这一难点经过5个步聚的教学,从作业的反馈看有96%的学生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还算是比较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有个别学生对画平行线掌握的不是很理想,回顾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感觉到还是有欠缺,如学困生的关注课堂上做得不到位。
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多关注学困生,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篇二:认识平行教学反思
本堂课有两个重点,一是认识平行的意义,二是掌握画平行线的一般方法,其中,认识平行的意义中,对“在同一平面内”的理解是本堂课的难点。实践证明:运用两个长方体组合成一个大长方体,理解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转动其中一个长方体,使两条直线不在同一平面,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在同一平面内”的含义。这一次教学的是平行这一单元,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活动情景,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通过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在具体的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探索,经历学习的过程,愉快地、自主地学习。通过操作活动,折折、画画、摆摆、说说,采用“个体探索——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地去认识平行线,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真正参与到认识平行线的过程中,从而深刻理解其特征,而且培养了创新意识,发展了思维。教学不足之处是多强调平行线的定义。课一开始,通过观察实际场景,从中抽象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面的相交与不相交,由高压架抽象出一组绿色直线,从表面上看没有相交,但是直线无限长,说明绿色直线相交的,接着引出平行线的概念,为了强调在同一平面内,让学生观察立交桥图片,问学生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时,还适当增加教具,要用三根小棒来演示,根据学生实际场景的描述和比划有选择性的画在黑板上,初步发现利用教具拓展概念:请生观察长方体上的红线和绿线(两条看似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长),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发现这两条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四年级的孩子正处在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在建立了大量表象的基础上,让孩子们做这一空间想象,既是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又为学生在知识学习上的后续发展做了铺垫。在反馈阶段让学生闭眼想象平行线无限延长后仍不相交,逐步引导出相交与平行,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在另一个班上我把它用尺上在黑板上写之后,发现我的板书取代了学生画平行线的过程。
找生活中的平行线,并让学生体会在同一平面内。再在图形里找平行线?动手操作,做一组平行线
在这个大环节中,主要是让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感官:眼看(看图片)、嘴说、脑想(联想平时见到的平行线等)、手动(运用手中的材料做平行线),;同时尽量创造一个使学生积极参与的氛围:在这一过程中,还考虑到了层次安排:由有表象的运用层次,到脱离表象进行想象(通过开窗关窗回忆平时生活中见到的平行线和已学过的图形中是否有平行线)的层次,再到创造的层次(运用工具材料做一组平行线实际是一个知识的再创造)。
教学画一组平行线,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过直线外一点画直线的平行线。教学时多让学生黑板上来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有错就纠错。画完后总结步骤。
篇三:认识平行教学反思
“认识平行”是苏教版国标本教材数学第七册的学习内容,《认识平行》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基础。教材根据现实生活情境,在识别直线相交与不相交的基础上认识平行线。本课的学习目标是‘通过观察操作,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线。探索平行线的画法,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平行线’。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 在生活中学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服务于生活,本节课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身边的事物出发,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一开始给学生呈现生活化的校园照片,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通过画面欣赏、分类辨析、勾画特征,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同时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找一找身边的平行线、生活中的平行线,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学习有用的数学,在学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在做中学数学
“做中学”是新课程所提倡的,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做中思考、做中质疑、做中学习、做中得到发展。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等活动,想办法创造出一组平行线,让学生在摆平行线、折平行线、画平行线时亲历创造平行线的过程,同时在做的过程中体会到平行线的特点,加深对平行线的认识,使亲身体验创造过程,在“做”中学会知识,学会思考,学会创造。
三、在交流探索中学数学
在本节课我始终坚持让学生在交流探索中学数学,而不是直接
教给学生答案 ,在引导学生画平行线时,我不是直接教给学生画法,而是先让他们自学课本,然后在探索与交流中掌握平行线的画法,在交流于探索中体会平行线的意义、掌握画平行线应注意的问题等,从而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虽然在课堂上学生的交流有时不是很主动,农村的孩子胆小,口语表达不清晰,致使很多学生习惯于全班答,但我坚信,只要我有这种意识,持之以恒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学生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会更主动,更积极。
同时,本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
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过多,因此在引导学生对“平面”“平行线”这一抽象数学知识时不够充分,致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清楚。
2、 在备课时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充分。
篇四:认识平行教学反思
我执教的《认识平行》一课主要依据《浙江省小学数学教学建议》第16条中“要善于筛选和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尤其重视典型错误资源的捕捉与利用”为重点来进行教学设计的。垂直与平行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及角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在本册教材中是垂直与平行的概念教学在一节课进行,因为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实际上只有相交和不相交(即平行)两种关系,因此我想把第一种不相交(即平行)的关系及画法解决后,再进一步学习相交中的特殊情况——垂直。基于以上考虑,我将画平行线的方法提至本课进行教学,垂直一部分内容放到下节课研究。这样的教学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更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有待 于和 老师们进一步共同探讨。
一、对“同一平面”的理解。
老师们也一定能体会到,在教学平行线时,理解“同一平面”是绕不开的坎,不能不讲,但形式化的讲解,并不能促进孩子们的理解,讲得过深,也没必要。教学中对此的处理,重在让学生利用具体的生活事例支撑起抽象的数学术语。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铅笔掉在地上出现的三种情况入手,都掉在地上、都掉在凳子上、一枝掉在地上一枝在凳子上,让学生直观地体会,都掉在地面上和凳子上就是我们数学上所说的“同一平面”,出示完“同一平面”这个概念后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再说一说自己对“同一平面”的理解,这样的创设使学生个体的注意力更能有效地集中在问题的“焦点”上,思维指向性的有效值就更能趋向于知识的内部建构,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就更加牢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对“认识平行与相交”的处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实的”数学学习内容,既可以是学生在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也可以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思考或操作的属于思维层面的“现实”。
在认识平行与相交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通过画两枝铅笔掉在地上还可能是哪些位置关系入手,让学生动手画出两条直线不同的位置关系,学生主要出现了相交、平行、暂时不相交三种情况,也有个别同学悄悄问我:“老师,还有一种两枝铅笔重叠在一起的情况。” 于是,我和这个孩子交流说,这样的情况会发生,但你想一想可能性大不大?孩子思考后说不大。其实,类似这样越是动态生成、流程灵活的课堂,我想越需要我们老师有力的引领,需要老师对生成信息进行合理筛选点化。但无论如何,关键是在引导生成的过程中,寻得一个最佳平衡点,生成要根据目标来导向,既可作放大性处理,也可委婉搁置,还可以作缩小化处理。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我通过比较合理地筛选,对“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让学生产生的问题更集中,更能有效生成“相交”与“不相交”两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