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达慕之歌教学反思(2)
通过以上环节,同学们在边听边表演的过程中聆听主题音乐几遍,对歌曲已有很深印象,再唱曲谱,学唱歌词已经是件很容易的事。歌词学习中学生可能对“马头琴”“好来宝”不太理解,我出示一些图片和文字资料,学生就很容易解决这个难题了。
“设计不同力度演唱歌曲的结束句,感受力度的变化给歌曲带来不同的艺术效果”处,通过速度、力度音乐形象的不同处理,让学生感受蒙古族音乐的风格。为歌曲的结束句设计力度既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教学重点,老师演示了两种力度变化,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力度变化,并给出选择的理由,体现出新课标中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导。
最后老师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力度来演唱歌曲,给蒙古族同胞加油,分享胜利后的喜悦心情,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踏着欢快的歌声,带着幸福快乐和满足走出了音乐课堂,结束了这节音乐课。
这节课在教学环节上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例如:
1、四年级的学生可不用按节奏读歌词,不如让学生直接来打节奏。唱歌课的发声练习也不可缺少。在上课之前应备好学生,了解该学段学生的具体情况。
2、在教唱环节中,可问及学生有没有不会唱的地方或感觉难唱的地方,学生可直接来教学生,会唱的教不会唱的,体现出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可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在整个过程中语言还不是很严谨,尤其是各个环节之间过渡性的语言。
4、在力度变化的对比中,也应该让学生自己亲身体会一下渐强和减弱的对比感觉,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
5、作为一个音乐教师,音乐基本功是很重要的因素,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谈不上一节成功的音乐课。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自弹自唱的环节,把自身的基本功展示出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很快进入状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出色地完成好这堂音乐课。
6、在课的最后可加入拓展延伸的环节,如:把学生分成四组,一组用打击乐器打节奏,一组做骑马动作,一组演唱歌曲,一组用手打节奏,四组相结合,即可锻炼学生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学习,才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表现,学习的效果才会显著提高。作为一个新教师,应该增加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手段,转换教学思维和方式,换位思考,设法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提升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篇五:那达慕之歌教学反思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节奏感、音高感、旋律感、和声感、结构感、形象感等等)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听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音高的感觉,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再唱简谱(甚至可以不唱谱),学生更容易掌握音准的概念. 重“听”的教学,强化“听”的功能。在学习《那达慕之歌》这一课时,我给了学生充分聆听音乐的时间。
在课的一开始,以《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猜谜结合课件创设情景,这样导入,既促进了师生关系,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堂课的愉快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音乐课的基本技能教学中,理性的枯燥的节奏训练,以及单一询问情绪的方法早已经过时,不可能使学生产生审美体验,学生厌烦这种学习是必然的,我在解决如何把握歌曲《那达慕之歌》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节奏和情绪时,利用“那达慕”这个盛会中的比赛项目及比赛情景为切入点,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不断启发,大胆尝试,让学生通过“赛马”“摔跤”“万人齐声欢呼”的场面和动作来感觉、有节奏朗读歌词,去理解、体会情绪,并从中发现美感与乐趣,这是音乐教学中十分美好的阶段,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一点点活跃起来。
在本首歌曲的拓展活动中, “设计不同力度演唱歌曲的结束句,感受力度的变化给歌曲带来不同的艺术效果”处,我鼓励学生起来大胆尝试。同时利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学生的兴趣很浓。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自己个人的情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再次亲身感受那达慕大会的热烈场面,享受学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不足之处,在歌曲处理方面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多多引导启发学生去发现处理,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处理歌曲的乐趣。另外,努力给孩子们多设计一些游戏活动,多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并及时给与鼓励和肯定,让孩子们在学中乐,乐中学!充分体现音乐课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