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慢工出细活
1慢工出细活
茶道即人生,是啊,茶有苦的,甜的,回味的,这就意味着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品性特征。
“欲速则不达”,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一个农民种了很多很多水稻他总是抱怨庄稼长的太慢了,今天去看看,明天去看看,田里的庄稼总不见长,他心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庄稼长的更快些呢,于是第二天,他就把田里的庄稼一颗颗的往上拔,这么一大片庄稼,一颗一颗可费了他不少力气,回到家后,兴高采烈的对儿子说,我帮助田里的庄稼长高了一大截,他儿子听了很迷茫,于是跑到田里去看,田里的庄稼全枯死了,听听这个结局实在有些可悲,世界是物质性的,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庄稼生长是一个季节性的问题,从古至今,春拨秋收,庄稼何尝不像那样,要充分吸收阳光的赐予,接受风雨的洗礼,而这样的一个过程,则是晴天与雨天一天天积累而成,如果一味追求速度,不去考虑质量,价值的厚度,那么,恭喜你,失败了。毕竟,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预速则败”,在社会上,不同的人构成了不同的整体,有人认为上帝是不公平的,但是我一直相信,上帝是公平的,就如我是一个学生一样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就好比炒茶那一刹那,工艺复杂,三成火候炒出的茶最香,而学习,何尝不是这样,知识是永无止境的,要慢慢的,踏踏实实的积累,如果追求速度,那么,结果可想而知,我们不但什么都没有学到,反而浪费了青春,学习也是一个慢火候的过程,需要耐心,不断积累。我们从一出生,便拥有不同的特征,自从相聚在一起,我们的起跑线都是一样的,都处于同一起跑线,所以,努力吧,奋起吧,慢工出细活,细心很重要。
2“慢”工 出细活
“快”与“慢”两个不同的形容词,然而却标志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快”意味着迅速,意味着草率,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所以我更倾于后者——“慢”,不是一种拖拉,是一种认真,摒弃浮躁的一种态度与追求!
如今的我们正处在一个一日千里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出门有高速公路。我们就餐有各式各样的快餐,我们打开电脑几分钟之内“网尽天下”。我们对于“快”远远还不止于交通工具与经济发展,她已经形成整个社会的风气,甚至价值,反应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
今天,已经很少有人能够耐下心来读完一本厚厚的文学经典,因它们实在太“慢”了,而他们需要的是一种“快”的刺激感。现如今“快”对我们这样的年轻人而言,则体现是我们心态的浮躁,对于事务急于求成的一种心态。而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慢”——一种对于文学经典深入研究,静下心来理解、体会其中人物奥妙的一种修养与文学内涵!
当然,说到“快”与“慢”,不由让人想起“7.23温州特大动车追尾事故”。由于中国铁道部一味追求动车的“大跃进”——在几年内成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动车,而忽略了安全与质量的保证,从而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而救援那天,只开展了12小时的救援活动,就停止救援,若不是一个队长的执着,由怎会发现“小伊伊”一个生命的存在,而后又急于掩埋车厢残骸,让人怀疑有毁灭证据之嫌。让人不由感慨铁道部人员速度之“快”——对于生命的漠视,对于事故处理的草率,对于急于想要掩盖事实,推卸责任的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说到高铁,让人不免想到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高铁的安全。日本新干线实验时速达到443公里,但是它缓慢运行,基本保持在250公里的时速,因为日本不追求速度,不追求那些表面上的东西,所以带给日本人的是安全,是安心。美国人则在事故发生时调查持续了17个月,并在全球范围内排查了火车制动系统,重新设计并更换了容易导致电动刹车失灵的反推装置,并为了纪念事故遇难者,同时也为警醒世人,还建造了一个纪念碑。这些发达国家的“慢”——对于生命的重视,对于“命大于天”的认识,对于事务的处理与错误积极的认识与仔细的改正的这种精神不禁让人敬佩!
追求“快”逐渐变成了粗鄙,变成了低劣,变成了危险….,失去了它最初所包含的全部意义。我们不妨学会慢一点,不必那么行色匆匆,仿佛赶不上那一趟飞快的列车,就会失去这一生的幸福!
请停一停,等待灵魂的脚步!也许当我们慢慢前行时,会发现原来周围匆匆一瞥的风景是那样的美丽!
3慢工出细活
“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早已是家喻户晓。在当今世界,效率最为人们所看重,一切事物讲的都是速度。速食,速背,速记等词俨然已成为了当今时代发展的需求。可是,速食真的安全吗?速背速学真的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吗?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短时间内一蹴而就的东西,肯定没有慢工出细活来得实在。读了英国、俄罗斯和我国的关于“慢”的谚语,肯定会给我们许多感悟和联想。曾在某本杂志上看到过一篇文章。蝴蝶必定要经过在蛹中的痛苦挣扎,方能破茧而出。
有个小男孩捡到了一个蛹并把它带回了家。过了几天当蛹上出现裂痕时小男孩帮忙把它剪开了。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原本以为小虫子能够变成蝴蝶翩翩起舞,可谁知出现的是臃肿的身子和干瘪的翅膀,根本不能使它飞翔。它注定飞不起来了,注定终生与爬虫为伍,无法在天空展翅飞翔,触及洁白的云朵。大自然的规律终究不可违背,蝶只能经过在蛹中的磨难才能使自己的翅膀强壮起来,最后才能破茧而出,小男孩的善意一剪,反而害它失去了一生。我们的学习不也如此吗?强调平时的一点一滴的积累,特别是语文,英语这些姓“文”的学科,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在高考的压力下,我们都成了应试教育这架“大机器”中的一个个“零部件”,被动地运转着。在听课时抓住重点,在做作业时讲求方法与技巧,追求速度,追求所谓的高分。
我们整日埋头苦读,在茫茫题海中迷失了自我,忘了学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大街上随处可见的速成班、竞赛辅导班打出的广告,内容大同小异,大概都是让您的孩子在一个月甚至是更短的时间内就能达到什么样什么样的水平。看到这些事,我不禁莞尔,如果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真能达到这么好的效果的话,就不会在这些小街小巷里打广告了。学习这种事情急不得。每天理解一点,积累一点,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就会有长足的进步。马克思坚持读书,在伦敦那家图书馆地面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蒲松龄为完成《聊斋志异》几十年如一日地在教学之余积累素材,据说还曾经在驿道边摆茶摊采风,这些名人的生活经历都告诉我们,成功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而需要坚持与不懈的努力,这也许便是“慢工出细活”的奥妙吧。
4慢工,一定能出细活吗?
有道是慢工出细活,告诫人们呀,不能草草了事,凡事应该认真细致地对待。但这句话一定对吗?古今往来,江山都是打出来的,做为一个行动的主帅,自身的行动就一定要够快,并不是说江山一坐下就是稳的,出击需要快速。俗话说的好,该出手时就出手,即使是做工,也一定要准时。
有一个故事是这么说的,从前有一个画家,他做工很细致,每天都从事绘画,只是很细致,所以速度就慢下来了。有一次,那儿开展了一个绘画活动,要求是画一幅与建筑有关的画儿。那个画家知道了那个消息,便闭门开始作画。终于有一天,他画完了一幅极美丽的画,用工细致,每一点都是那样独到。当他兴致勃勃地要出门献画时,却从朋友的口中得知活动已经结束了。
不仅如此,慢工还会致使人养成一种人人厌恶的习惯,那就是懒――你不是叫我,跟我说慢工出细活吗?好呀,我听你的话,做慢工,我一天才做一个零件?人家一天做几百个,我够慢了吧――是的,是够慢了,而且你也可以回家里去种田了。这么慢?效率比人家低了几百倍!
哪家工厂如果不慎要了这种“人才”,肯定“发财”。
其实慢工好,快工也罢,我觉得二者都只蠃在了单方面。只有将二者结合,该出手时就出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