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教师素养大赛总结

时间: 06-15 栏目:总结

1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总结

第二届小学语文素养大赛历时两天半结束了。来自十二个旗县区和市直小学的16个选手,在课堂教学、知识竞赛、粉笔字、朗读、才艺等方面,充分地展示了青年教师的风采。利用简短的时间,对本次活动进行简要的回顾、总结和反思。拟讲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怎样看素养大赛

课堂教学:考察教师的教学能力,尤其是对教师、学生、教材、课堂的理解能力,或者说,教师有怎样的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课堂观。

知识竞赛:本次知识竞赛主要是客观题,内容涉及到课程标准、文学作品(中外文学名著、儿童文学名著、诗词)、中外教育家、中外教育专著、语文知识等几个方面。考察语文教师应有的视野,当然这样的范围还远远不够。

粉笔字、朗读:考察的是语文教师的语文能力,实际上语文能力也不仅这些,还有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倾听能力,交际能力等。

才艺:着眼的是语文教师的全面发展。通过昨天才艺的展示,我们看到了一个语文教师(实际上不仅仅是语文教师),他的全面发展和兴趣爱好是怎样让我们每个人更加生动,更加富有情趣,也更加受到欢迎。

有的老师可能说,我们会上课会教学就行了,干嘛要会那些东西呢?是啊,干嘛要会这些东西呢?那么这几项素养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如果把教师应有的素养用金字塔表示,我们的课堂教学居于塔顶,而撑起它的,是我们老师丰厚的积累和综合的素养,他们是基础,是有力的支援。基础不扎实,缺少外援,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营养不良,出现问题。出现什么问题呢?一会儿我们再谈到阅读教学问题的时候,希望老师们能联系起来思考。

二、怎样看本次展示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在下面可能要谈到一些课例,我们仅就课的一些环节来举例子以说明某个观点,不管是从正面还是反面来举出,都不代表这些课没有瑕疵或者一无是处。需要提醒的是,我们所有的课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例如:《蜜蜂引路》的补写很有创意,《玲玲的画》朗读指导扎实有效,《太阳是大家的》重视积累,《太阳》教学过程详略有致,《乡下人家》关注形式,注重读写结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从中心句入手,整体感强,《画家和牧童》词语教学扎实,《揠苗助长》教师引导明理水到渠成,《纪昌学射》注重学生自读自悟,《古诗词三首--渔歌子》充满浓浓的诗意,《鱼游到了纸上》从整体入手感悟,突出了读、说、写的结合,《威尼斯的小艇》注意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思路,《三个儿子》,《女娲补天》学生学得投入,感悟得深入,汉字教学很有特色,《古诗两首--嫦娥》注重自学,关注学法,《卖木雕的少年》情真意切,跟课文的感情基调非常和谐。但又都有不尽完美的地方,甚至不尽完美的地方更加显眼,需要我们好好地反思。由于时间的关系,不可能每一节课都一一列举,但是共性的问题应该是所有的课都或多或少存在的。

(一)要充分肯定的地方

开始关注语言文字的训练了,表现在不少的课上,对词语句子的关注很突出,比如《渔歌子》《揠苗助长》《画家和牧童》《蜜蜂引路》《三个儿子》《女娲补天》等课,都在词语或句子上,引导学生理解体会;

开始关注课文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效果了,比如《乡下人家》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等课;

开始走向简约了,尤其要提到的是《太阳》一课,他的详略取舍使课堂看起来疏密有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好的经验传统得以继承了,《玲玲的画》充分体现了评读课的特点,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体会词语,在读中受到熏陶感染,在评中学习朗读;《纪昌学射》《嫦娥》等课,让学生充分自读自悟,阅读批注,这也是我市小语教学改革中探索出来的行之有效的经验;

这里我选择了“开始”这样一个保守的词语,是因为实际上仅仅是开始,我们的步子不仅仅是走得小,还走得有些蹒跚,但毕竟是开始了,就是可喜的。

(二)需要反思的几个问题

问题一:我们的阅读课的有实效吗?

我们不敢在这里提“高效”,毕竟今天上课的是步入教坛时间并不长的青年教师,不是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但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旗县区优中选优产生的,代表一大批同样的年轻教师(也不排除并不年轻的普通教师),他们的课是有代表性的,代表大多数语文教师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课反映了我市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我们首先要追问的是:我们的阅读课有实效吗?

这样说不是泛泛而问,是有一些迹象让我们对语文阅读教学深深地忧虑的。概括起来有四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表现在教师教什么不清楚,教学内容经不起推敲,有的课本来提出问题让学生读书体会,上着上着跑到别的内容上去了;二是教学目标的不清晰性,有的课一节课安排了非常多的环节和内容,或者学生会的内容和词语当做教学内容,你看不出她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三是教学过程和方法的盲目性,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策略不能为教学目标服务,比如有的课盲目地用多媒体,用配乐,用不同的方式朗读,但是不能设身处地、实事求是地考虑手段和方法为目标服务;四是教学结果的放任性,有的课创设情境让学生来写,写出来的内容跟他的初衷南辕北辙,就不管了,有的课让学生自学,究竟学得怎样就不追究了。

我们感觉这样的课没有实效,说无效学习有些刻薄,但至少是微效的,低效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我想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1.教师对语文课程的目标意识相对淡漠,凭着感觉上课,凭着习惯上课。

2.教师对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缺少认识。在我们赤峰市进行十几年的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在语文阅读教学方面,有一个基本的流程结构:

低年级:

初读--读正确

熟读--读流利

理解读--读出感情

中高年级:

自读自悟--读通,读懂

交流讨论--深化,提高

读背说写--积累,运用

这不是简单的模式,这是阅读教学一般规律的体现,也是学生阅读的一般规律的体现。而这,十数年研究探索的结晶,我们却离它越来越远的。这是不正常的,也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3.教师依赖“百度备课、名家备课”,所得甚杂,难成体系。网络的普及是我们获取信息快捷的同时,也考验着教师的智慧和理智。网络上芜杂的信息不经过认真的筛选,或者过分迷信名家的精品课,“拿来主义”使不少教师迷失了自我。

问题二:我们真的读懂朝夕相处的教材了吗?

例1:问一--因何与“山阴道”擦肩而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写德国的风情:“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许多老师上课的时候,只注意到了“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山阴道上”从眼前过,一点感觉都没有。而这擦肩而过的山阴道,才是作者最逼真的感受。表达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的独特的风景,特别的风情。

“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是作者原封不动地搬来的句子。

山阴道在会huì稽jī城(今浙江绍兴城)西南偏门郊外,与东跨湖桥相接,是通向诸暨枫桥的一条官道。那一带山清水秀、地灵人杰。“云生满谷,月照长空,潭涧注泻,翠羽欲流,浮云出岫,绝壁天悬。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这是东晋王献之的妙句,此说一出,山阴道从此声名远播,名士吟咏不绝。明代“公安派”文坛领袖袁宏道经山阴道而作《山阴道》诗云:“钱塘艳若花,山阴芊如草。六朝以上人,不闻西湖好。平生王献之,酷爱山阴道。彼此俱清奇,输他得名早。”南宋陆游当年漫步山阴道时写下的名诗《游山西村》,描绘了山阴道上景色的清奇,其中“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成千古佳句。

教师因何与山阴道对面不相识?读书少也,不知道“山阴道”之来历;读书无疑也,不想问“看窗外的花怎会如入山阴道上?”

问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写德国人的境界的吗?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是颇令人寻味的”的误读该停止了,异域风情是自然体现的,不是刻意而为,刻意而为的不是风情,而是矫情。而德国风情特点是:爱花爱到让人吃惊的地步(家家户户、每一家都是、如入山阴道上、四十年不变,深入骨髓的东西才是风情)而那种境界是作者的感受,正是这种风情给他的美好的意味。

例2:列宁到底该在哪里想

《蜜蜂引路》是一个经典的故事,因其经典,语文教材数易,它巍然不动,占据一席之地。

列宁想找养蜂人,可是谁也找不到养蜂人的家,列宁就亲自去找,居然顺利找到了。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了小惊喜和小智慧的故事。列宁也找不到,是怎样找到的呢?故事简单到你只是白描了列宁的行为: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养蜂的人。”

这里面揣摩列宁的心思是个难点。很多老师注意到了让学生猜测列宁是怎么想的。比如今天讲课的老师就在两个地方让学生猜想: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心想:于是他仔细观察,之间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列宁又: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养蜂的人。

结果我们看到的列宁纯粹是靠着偶然找到了养蜂人,因为他的想完全是由蜜蜂诱发的,而且从学生的发言来看,他的想是不确定的猜测:这是不是养蜂人的蜜蜂呢?这是不是养蜂人住的地方呢?

列宁到底该在哪里想一想呢?联系上下文,列宁应该在这个地方想:

找养蜂人之前想好怎样找--如果能找到蜜蜂,就能找到养蜂人,因为蜜蜂采了蜜要飞回蜂房,而蜂房就应该在养蜂人住的地方。

所以他才“一边走一边看”,而且是往“路边的花丛里”看,因为这里才可能有蜜蜂;

所以他发现花丛里有许多蜜蜂之后,才“仔细观察”,观察那些蜜蜂采了蜜往哪里飞,才有后面的发现。

《蜜蜂引路》和《玲玲的画》,都向学生展示了解决生活问题的思考方法:一个利用蜜蜂和养蜂人的关系,找到养蜂人,一个从看起来槽糕的事情中尽量发现积极的因素,把坏事变成好事。理解到了这一步,这个故事才是充满了情趣和智慧的,才可能让孩子会心一笑的!

例3:为什么《鱼游到了纸上》是这样一个选做题?

选做题:我好像看到了围观的人议论的情景,我想把它写下来。

乍一看,这个题目二年级也能做,《画家和牧童》老师不是在课堂上让学生仿说了吗?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简单的事情。编者的深意在哪里呢?

一是这个内容可以突出聋哑人画画的成功:人们赞叹着,议论着,可以说都是对他努力的肯定;二是这个内容来源于文本,有文字的提示,有插图的情境,写起来不显得突兀,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三是能让学生有话可说:“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这里的“赞叹”“议论”不是可以擦肩而过的词语,赞叹什么?议论什么?非设身处地读书不能写好的,写好了,也就把自己放到书中去真正地与文本对话了。

例4:怎样理解《嫦娥》这首诗?

在教学中,学生理解的是嫦娥坐在烛影下,思念丈夫。仅此而已。果真是这个意思吗?到底是谁坐在烛光前面,彻夜难眠?是作者。人间孤独的人,彻夜难眠,仰望夜空的月亮,才会想到广寒宫里同样孤独的嫦娥。一个“应悔”透露出这个信息。一切景语皆情语。不同的人看到月亮感受是不一样的,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思念的是故乡;《红楼梦》中贾雨村望明月“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表达的是自己凌云的志向,香菱望月想到的却是“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心情不一样使然,境遇不一样使然。

问题三:我们的课堂关注学生的学了吗?

有几个现象值得我们思考:

1.课文是读懂还是讲懂?我们发现,课堂教师串讲已蔚然成风,讲内容,讲词语,讲道理……

2.老师问还是学生问?我们发现,课堂上所有的问题几乎全部出自老师之口,课堂成了问答课,学生只要回答老师的问题就好了。并且老师的问题多是浅问题,缺少思维的深度,学生的回答当然也就是浅回答。浅回答的前提是浅问题,浅问题的前提是,教师对语文教学的浅理解。在一系列“浅”的漩涡里,学生就是浅水洼里的小鱼,眼前的世界看似一览无余,实际上,他们看不到大海的深邃。“怎样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弄清“教什么”的问题,学生“学什么”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怎样学”的问题。

学生为什么提不出问题呢?为什么不让学生提问题呢?没有细读,就没有涵咏,就没有有价值的问题,也就没有主动学习的动力,也就没有成功的语文课。(周一贯老师有一篇文章不久前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师》上,《“语文课堂’被XX’的前世今生”》。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被”时代。从“被自杀“开始就有“被就业”“被代表”“被小康”“被捐款”等,“被”成了一个高频的词。社会大课堂,课堂小社会。这种对主体缺乏尊重,以教者意志强加给学生的现象,不是也同样长期存在在语文课堂之中吗?周一贯老师从“被预习、被解读、被问题、被合作、被感悟、被表情”六个方面解读了语文课堂中形形色色的“被”,比如在“被解读”中,他提出:解读课文应当是学生的事儿,教师在一旁作必要的引领指导。但当下不少教师却以逐段的讲问分析代替了学生的解读实践。学生在课堂上只是以简单的应答,配合老师的系统讲解。因为老师用于介绍自己在解读课文中的心得体会占太多时间,无疑又会排挤了学生本应用于阅读实践的时间。如此的恶性循环,又难免因学生自主参与实践的缺失而使本来并非无趣的语文课堂变成了索然、令人生厌的语文课堂。)

3.阅读课只是读吗?

大多数阅读课只是读书,读书交流,读书回答问题,少了学生的书写(即使是写字也显得走马观花匆匆而过,更别说随文的练笔,抄写,一律推至课外,或视而不见)。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王宁教授说过:语文教学止于听说读写吗?听说读写后面应该有个“想”。语言能力的原动力是心能和体能(思维能力和健康体魄),心能与语言能力密切相关,培养思维能力是与培养和提高人的语言能力同步的,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总任务。语言运用能力在后天的发展是以思维能力为前提的,“想”是听说读写的决定因素,语言和思维能力取决于词汇的丰富程度与语义理解的深入程度。

在20XX年1月,我在北京大学参加语文班培训者培训的时候,崔峦对阅读课有一个现场的指导评价:

“我以为现在的问题是:教课文,解决课文内容;教学方式是用告诉的方式,牵着学生做,或者走教案,发挥学生自己的理解力不够,不大尊重学生的见解;各种技能训练中,过分重视朗读,忽视默读,速读,浏览。

今后要关注两点:一是要关注阅读教学怎样以课文为例,得意,得言,得法,提高时效性,提升学生阅读能力,读写迁移能力;二是不同文体的阅读,不同题材体裁文章的阅读,不能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来教。”我觉得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问题四:我们的汉字教学传承汉字文化了吗?

我以为,现在的汉字教学,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生字对汉字的遮蔽。在语文课堂上,很少听到“汉字”这样的说法,基本都是“生字”。“你能认识这些生字吗?”“边读边圈画出生字。”这样的语言司空见惯。“生字”是相对于“熟字”而言,是关于熟悉程度的一种区分,不认识的字叫“生字”(或者教材要求认识的字叫“生字”),认识的字自然就叫“熟字”。这就直接地导致了第二个问题的普遍存在:识字法对造字法的无视。在我们这些课堂上,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了这两个问题:(关于汉字的造字法,从汉朝以来,相沿有“六书”的说法。六书之首,就是象形法。一般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例1:学生为什么“要”写错

在写字教学中,老师好心地提醒:

不要把“抵”的右半部写成“氏”;

不要把“疗”的里面写成“子”’;

不要把“庄”里的“土”上加一点。

我们的写字教学,俨然纠错教学:这样的错误一定是学生曾经出现,这里提醒是防患于未然。可是提醒了就不错了吗?学生为什么要写错?是观察不细吗?是记忆不牢吗?是之前老师没有提醒吗?非也!

如果学生知道“抵”是形声字,从手,氐(dǐ)声,“氐”做声旁的还有“底”“低”“邸”“骶”“诋”“砥”等,他们还会写错吗?

如果学生知道“疗”的繁体字是“疗”,形声字,从疒从尞(liáo),尞亦声。“尞”意为“长”、“远”,“疒”与“尞”联合起来表示“病程长久”。本义“病程长久”,引申义“医治时间长”。现在的“疗”为简化字,形声字的特点也是一目了然,他们还会写错吗?

如果学生知道庄稼是村庄周围,长在土地上,他们还会在土上非要加一点吗?

当然不会。

而这样的结果,需要老师的汉字学知识给予支持。利用造字法来记忆汉字,比单纯的记忆法要简单得多,也顺理成章得多。只是我们的汉字教学离造字法越来越远了。

例2:月字旁原来叫肉字旁《玲玲的画》

脑筋的“筋”,筋肉之力也。--《说文解字》(会意。从肉从力从竹。因竹多筋故从“竹”)

例3:“焦”可以说是“一个人在流汗吗”

焦,会意字。上面是“隹”(zhuī)会意字,短尾鸟的总称下面是“火”。把鸟放在火上烤。本义:物经火烧而变黄或成炭。

有人问:阅读课到底该怎么上?有人迷惘:阅读课要走向哪一个方向?。我不知道怎样来回答,我只知道,前面我们问的问题,如果得到解决了,阅读课怎样上都好,怎么走都对。

2小学英语教师素养大赛总结

经过激烈、和谐、有序的角逐,我县20XX年小学英语教师素养大赛已圆满地落下帷幕。在历时一天半的竞技表演中,从九位老师的课堂上,我们欣喜地的看到我县农村学校和城里学校老师们的教学水平正在接近,同时也看到新课程理念在教师们心目中已扎下了根。在九节课上,教师们的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学生语言知识得到有效训练,综合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教学效果都非常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上

1.对目标的定位准确、清晰,教学目标的制订全面、具体、适宜。如姚男、何玲、曾晶老师的教学目标能从知识、能力、学习策略、学习习惯等几个方面来确定目标;张利红、龙彩和、杨燕飞老师的设计在指语言知识目标方面有量化要求,在语言技能目标方面有明确要求;胡丽、张利红、曾晶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方面能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2.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如扶小何玲老师在在处理单词教学时能将表示身体部位的单词巧妙地融入句子教学中,充分体现了英语教学中“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教学策略;方小姚男老师将小学甚至初中阶段的需掌握的表示方位的介词与单词词组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学,并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来分散难点、突破难点;中小曾晶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能将长篇的阅读材料中出现单词,利用实物、图片、肢体语言等方式导入课文中,在教单词的同时也对课文材料进行了疏导,既分散了难点又突破了重点。

3.教师“导”的思路清晰,学生“学”的目标明确。如:曾晶、潘仙姣、何玲、杨燕飞、姚男、张利红老师。

4.课堂上能尽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如吴彩云、潘仙姣、杨燕飞、曾晶老师。

二、教学内容上

1.大部分老师在课堂中语言输入量充足,语言内容容量丰富,语言积累扎实,保持了多向、丰富、适宜的信息交流。如龙彩和、姚男、胡丽、张利红、何玲老师。

2.课堂中文本关注充分,基础的语言知识操练扎实。如胡丽、张利红、龙彩和、姚男、何玲老师。

3.课堂上活动的设计有明确的语言训练目的,突出语言技能的训练,保证基本的语言技能训练时间,对学生语言技能(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扎实。

4.注意了语言的复现率,关注了词句的融合、新旧知识的融合教学。如曾晶、张利红、龙彩和、杨燕飞、胡丽在presentation和practice环节中能将新旧知识融合教学;姚男老师把单词复现环节放在magiceye的游戏中,让学生在玩演的愉快情境中掌握了知识;而何玲、吴彩云、杨燕飞、张利红老师在practice环节中用chant形式对语言知识进行了复现、巩固。

5.在教学中能让学生尝试进行语言描述、说连贯的句子。如龙彩和、何玲老师。

6.课堂上注重了创设语境,给学生创设了在语境下运用所学语言的机会。如潘仙姣老师设计的模仿动物的叫声、姚男老师设计的找物品的游戏、杨燕飞老师设计的让学生做运动、张利红、胡丽老师设计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的活动等。

三、教学方法上(侧重从学生的学习角度)

1.几位老师都能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九节课的课堂活动中,教师们能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如简笔画、肢体语言、实物、游戏、自编chant、singEnglishsongsandmakeactions、多媒体等。

2.教师对学生学法指导的目的要求明确,指导、帮助切实有效。在practice,pairwork和groupwork的训练中教师们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训练,且走到学生中去,发现问题并给予及时指导。如:龙彩和、张利红老师。

3.教师关注了学生语言习惯的养成。从九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看到学生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4.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了学习策略:何玲、龙彩和、胡丽、吴彩云、曾晶老师的课堂上在听力策略方面的渗透。

5.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任务型教学,让学生学会了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四、教学效果上(侧重学生的有效学习)

1.大多数学生掌握了教师所教的内容,学习内容得到了巩固与持续,教学效果落实到了实处,打造了高效课堂。

2.大多数学生在语言技能方面(听说读写)取得了进步。

3.大多数老师按照目标的要求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熟练掌握了知识,在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学生参与面广,不同基础的学生均有所得。如吴彩云、张利红、胡丽老师的课堂上,给同学引导的:“留心生活中的标志、爱护保护动物、学会道歉、做一个谦虚的人。”

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不是十全十美的,是有缺憾的,是有待完善的。在此,我想给我们小学英语老师一些建议,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大家一起共勉:

1.单词、词组的单个训练少,学生掌握不牢,导致后续教学不通畅。在今后的教学中,单词的单个操练需多样,教师们可用单个、小组、全班形式进行训练,也可采用游戏形式训练。要多抽查单个学生,这样,才能发现学生读音方面的问题。

2.部分教师对文本中的内容只是蜻蜓点水,没有进行扎实的训练。在今后的教学教师们要充分利用文本和现有的资源,把课文内容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要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3.教师要加强业务学习和英语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教学语言要丰富。从回答问题的单项展示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们的专业基本功和用英语做事的能力都还有待提高。我们老师平时要多多进行阅读,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只有我们老师有足够多的input,学生才能有output。

4.在课堂组织(Management)中,群体活动与个体活动比例不适中,一堂好课的群体活动与个体活动比例应该是各占50%。但从我们这次比武活动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群体活动多,而个体活动相对却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既要注重群体,更要关照个体学生,特别要关照后排的学生,不要让后排的同学在课堂上找不到自己的组织。

5.在互动活动(Interaction)中,从九节课来看,大多是老师问,学生答,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场面不多。课堂上,互动活动要师生互相提问,不能只是老师ask学生被动的answer。

6.在任务(task)活动中,部分教师的活动任务单一,不专业。在今后的设计时要注意:进行chant设计时一定要用英语,不要用双语;正音方面不要单读一个音节,更不要把单词拆开,要连贯;单独读句子时,辅音不要加以强调;在做活动设计时,要有变化、要有趣、要让学生自己做、要和他人一起做,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

在今后进行教学各环节设计时,教师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热身、导入(Warming-upandLeadin)环节设计:

导入要与后面的教学内容相关,要尽可能直截了当。此环节设计好,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动机、引发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关注,能推进后续教学。

2.复习(Revision)环节的设计:

复习的内容要相关,并要有集体参与。

3.呈现(Presentation)环节的设计:

在此环节中,局部单词可在整体语境中呈现,要局部处理关键词,为整体学习做准备

4.练习(Practice)环节的设计:

要设计相对真实的情景,设计要能激发学生练习语言的欲望

5.活动的设计:

目的要明确,设计要合理,指令要清晰,时间要合宜,组织方式要得当,反馈要及时,教师的示范要清楚,同时要注意教室空间的限制。

6.作业的设计:

作业形式要活泼多样,具有可操作性,有综合性和拓展性,形式不仅限于英语,也不仅限于只抄写单词和句子。

7.板书的设计

板书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好的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浓缩。王松泉教授在《板书学》中形象地把板书称为反映教学内容的“镜子”、展示作品场面的“屏幕”、教学中引人入胜的“导游图”、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每堂课的“眼睛”……教师通过精心提炼语言,选择线条、符号、图形等进行艺术组合,使板书形成美观艺术的有机组合体,成为沟通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者之间的桥梁。

8.教学评价:

评价方式要多样,要以肯定和鼓励为主,评价语言要丰富。

(1)评价方式:师评、学生互评、课后自评(Self-Assessment)

(2)评价工具:cards、pictures、realthings、signs、stickers

(3)评价语言

OK.

Allright.

That’sright!

Good!

Verygood!

Great!

Welldone!

Youdidagoodjob!

Wonderful!

Perfect!

Excellent!

Super

Cleverboy/girl!

MybabyIloveyou.

本次素养大赛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收到了一定的实效,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但竟赛不是休止符,希望通过这次本次大赛的学习交流,希望老师们能互相取长补短,掀起勤奋好学的学风,树立精益求精的教风,同时,希望更多的青年老师尽快成长起来,为我县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倾心倾力,让我们新晃的英语教学能迈上一个新台阶。

最后,两句话与大家共勉:

教学永远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3宁夏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总结

粉笔字书写占总成绩的10%。本次书写内容为成语,每人4个成语,现场抽签选定内容,在规定时限内现场书写。

才艺表演占总成绩的5%。表演形式自选,内容自定,时间不超过5分钟。本次比赛书画创作、歌舞表演、器乐表演、单口相声、电影配音等形式多样的才艺表演展示了宁夏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也让观摩老师们大饱眼福。

宁夏教育厅教研室教研员、宁夏小语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兰、宁夏教育电视台播音员、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马丽萍,全国百名书法教师巡讲团成员、全国书法教育先进工作者朱国明,宁夏舞蹈家协会会员、全国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马青天等老师应邀担任了评审工作,并对课堂教学、朗读展示、书写展示和才艺表演进行了现场点评。精彩的点评无疑是一次难得而生动的综合业务培训,使老师们受益匪浅。

本届“全区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安排紧凑、精彩纷呈,受到了与会老师的高度赞誉。

比赛只是形式,促进才是目的;活动只有三天,影响定将深远!素养大赛虽然结束了,但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却是一个没有终点的长跑比赛。天时人事日相催,传道授业无绝期。愿老师们在未来的岁月里,潜心阅读、不断积累、认真学习、永远进步!

420XX年小学语文青年教师素养大赛活动总结

为贯彻县教育局“赢在课堂,减负提质”的工作思路,促进语文青年教师的成长,提升语文教学专业素养,充分培养和发现语文青年骨干教师,发挥骨干教师专业引领和指导作用,同时也为了在全县小学语文领域里全面推进新课程理念,深化课堂改革,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按教研室20XX年的工作安排,11月14日---16日,在二完小成功举行了“20XX年小学语文青年教师素养大赛”。在本次素养大赛决赛中,9名通过预赛激烈角逐的选手,再一次在二完小提供的舞台上展示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采,向与会140余名观摩教师上演了她们精彩的才艺,让所有观摩教师感受到了她们扎实的语文教师基本功和厚实的语文素养。最后以一完小梁春艳等4位选手获决赛一等奖,张明娟等5位选手获二等奖,杨慧玲等17位选手获三等奖的格局,圆满结束了这次活动。纵观本次活动,呈现出以下几个值得我们去延伸与发扬。

一、组织筹备得力

1、本次活动从9月份发起到11月份结束,历时仅两个月,得到了各学校的大力支持,全县共分7个片举行预赛。每个片区承办单位均严格按照活动方案制定了片区预赛方案,其中扶罗片的承办单位新寨小学,中寨片的承办单位禾滩小学的片区预赛组织最为严谨。有详细方案、有宣传标语,没有省去县级大赛任何环节。赛后对整个大赛过程进行了书面文字的搜集整理,真真实实地做到了公平、公正,真正地让片区中最优秀的选手得以参加本次活动决赛。

2、在11月14日---16日的决赛中,为保证活动能顺利进行,二完小结合自身的实际,把原本只有二个班的三年级学生重新编班,解决了因授课过于集中学生不够的问题。同时,根据本次活动的特点,对才艺展现场、知识问答现场均进行了细致的安排与布置。

二、语文一线力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补充与壮大

按方案要求,考虑到我县小学语文教师普遍年龄偏大,本着“发现语文人才,培养语文人才”的目标,本次活动均要求40岁以下的一线语文教师参加。在预赛时,我们就可喜的看到,参加本次语文素养大赛,24岁左右的新上岗、新分配的教师将唱主角。如扶罗片:贡小的袁再举,新小的杨萍芝,扶小的田丹枫;凉伞片:凳小的吴玲娜,茶小的杨慧玲,凉小的潘珍兰,黄小的杨雯雯,基本上都是才上岗才分配的新生力量,大部分还是师兄妹同室操戈。仅管他们在教学经验上与老教师有一定的距离,但他们的文化底蕴、语文素养以及那种年青人敢闯、肯闯的劲头,都将是我们语文教学队伍中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同时,也第一次看到了国家恢复师范类招生、定向培养的效应了。

三、语文教学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1、摒弃浮躁,回归语文。随着目前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语文教学也变得丰富多彩了起来。从一年级的拼音教学,到中年级的阅读教学,再到高年级的作文指导,多媒体的运用无处不在。的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一些多媒体辅助设施进行教学是有好处的,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训练面,也能帮助学生将抽象的事物,远古的人物故事,甚至一些不着边际虚幻的东西,都能以“蒙太奇”的手法加以展示。但语文有别于其他的学科,语文是一门很讲究语言艺术的学科,如果一堂语文课下来,总是向学生展示的是一些多媒体存载的东西,而脱离了文本,丢弃了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与训练,那这种被多媒体粉饰了的语文课将是我们语文学科的悲哀。好在这9堂课中,《珍贵的教科书》、《神童的秘诀》、《小兵张嘎》、《自然之道》、《父亲、森林和鸟》都对语文教学的语文味有所回归,对各自所执教的文本从字里行间引导学生去领会,去感悟。如《珍贵的教科书》,执教者紧紧抓住人物的心理描写,引领学生通过体会当时的情境,体会当时的大背景,从而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课本来之不易”,尽最大可能地阐释了“珍贵”;而《父亲、森林和鸟》则从字里行间中紧紧抓住“父亲一生都喜欢森林……”让学生能过换词的方式,不厌其烦地品味“一生”的含义。把语文教学的本来面貌真真切切地还原给了在座的学生和所有的观摩教师。

2、学以致用,大胆尝试。近年来,我们常提“走出去,引进来”。的确,在引进来上,我们几次听了江苏名师赵宪宇和一衡老师来晃专题讲学,从一般的阅读到最能体现语文教学特色的习作教学。我们还有许许多多的老师也正在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如国培、定向培训等。在走出去上,我们每一年都有市一级的教学比武,还有在周边省市的全国名师教学展演,如多次在凯里、铜仁、怀化举行的全国名师教学观摩活动。北京市小语教研员在凯里执教的《生命、生命》;80岁高龄的支玉衡专家在怀化执教的《晏子使楚》以及上海青年教师戴建荣在凯里、铜仁执教的“唱游法”学古诗,都给我们与会观摩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走出去学的这一过程中,我们很多观摩老师往往是“去时心躁,听时心跳,回时笑笑,过段时间便什么也不知道。”针对这一现状,很多学校便采取了回校上汇报课的形式来加以约束。我们大家就是怕模仿,不愿模仿,须不知很多事情站在专家、名人的肩膀上,用他们已经实践出来的经验,会比自己“摸着石头过河”要好走得多。这一次比武中,在这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凉伞片区参赛选手潘珍兰老师的《古诗二首》当之无愧。在整个古诗的教学过程中,她除了利用各种各样的辅助手段让学生从感观上感受到诗歌的现实美以外,最后也有板有眼的按照戴建荣老师的“唱游法”吟唱起来……我们估且不去讨论其模仿得像与不像,是只捡到了戴的皮毛呢,还是深谙了其精髓,仅潘老师这种肯模仿、愿尝试、不怕嘲讽的精神就值得我们大家赞赏。

3、传统与创新齐头并进,相得益彰。在本次比武中的9节参赛课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既有传统语文课的精彩演绎,也有创新课改课的华丽转身。《唐玄奘西行取经》《父亲、森林和鸟》以及《自然之道》《珍贵的教科书》《小兵张嘎》流淌着的是传统语文教学韵味,《新型玻璃》《神童的秘诀》《虎门销烟》《江雪》则叙说的却是新课改的艰难历程。其实在这里人为的把这些课以“传统”“课改”为标准一分为二,是很不科学的,她们中很多地方都是“传统”中融入了课改的元素,“课改”中继承了“传统”的基因,完全可以用“传统与创新齐头并进,相得益彰。”来加以概括总结。

4、教师的素养得到充分的展示。在我们小学几门重点学科语文、数学、英语中,常流行一句“英语学科是小学所有学科中的‘战斗机’”。的确,这些年来,我们对英语的重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超越了“国文”,从“英语要从娃娃抓起”这些口号上,从英语教师配备上,都让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羡慕了好一阵,他们似乎有永远使不完的充沛的精力(我们每一年的小六阅卷时间、质量都是他们第一);他们似乎天生在骨子里就有艺术的天分,能歌善舞,能说会道……现在,通过本次的素养大赛,我们的语文教师也不逊人一筹,低人一分。三完吴美金老师的一曲《高原蓝》,让人心境有如高原空旷而洁净的蓝天,豁然开朗,欣喜我们的语文教学队伍里也有自己的“乌兰托娅”;步小张明娟老师一首《绿叶对根的情意》,字正腔圆,回肠荡气,令我这个音乐专业的也自愧弗如;凉小潘珍兰老师《欢乐的跳》,那带着浓郁民族诗情的舞步,将我们从语文课本的字里行间引领到广袤的大草原,情不由衷地想起挂满庭前院后泛着紫色诗情的葡萄,梳着长长辫子的大板城姑娘……随后进行的简笔画、粉笔字的展示,让我们再一次体会到基本功对一个教师的重要性,曾几何时,二笔一画是作为我们教师的一项常规来要求的,那时候,全县的教师都在练二笔,练一画,还要组织全县性的二笔一画的评比。在这次的比赛中,我们的老师也展示出了较为扎实的功底,二完小蔡瑜琪老师的《雪地里的小画家》便是将简笔画与板书巧妙结合在一起的典范。

四、问题与建议

应该说,此次比赛的课是向着我们所期望的课改课努力迈进的。在教学中教师能关注学生的学,努力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文实践来提升语文素养。我们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但留给我们思考、需要我们商榷和改进的地方也不少。

1、部分课的年段目标、课时目标不清。有的用高年段的要求、高年段的方法对待低年段的问题。有的却降低对学生的要求,没能把教学建立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空耗学生时间。建议要有一种更加强烈的课程意识和目标意识。对教材的处理和目标的把握要更准确一些,能够更加符合文本的特点,体现编者的意图,更好地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2、基础训练不够扎实。课堂上,学生读了,但读得正确不正确,通顺不通顺,教师没细心听;学生说了,但说得完整不完整,准确不准确,教师没耐心听;学生写了,但写得规范不规范,美观不美观,教师没用心看;建议对一篇课文当中该完成的教学任务一定要不折不扣地完成,要知道小学语文是打基础的课程,语文课一定要做好语文该做的事,真正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能读好书,写好字,听得明白,说得清楚,写得通顺,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

3、质疑环节走过场。本次大部分上课的教师都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学生质疑。教师们都是在揭示课题后,让学生看课题提出疑问,而学生提出的问题浮浅、零碎,这些问题只要看一遍课文就可以明白知晓的,学生为了配合老师,不让课堂冷场而明知故问,这样的质疑有悖于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和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初衷。建议可以在学生充分预习之后可以安排学生质疑,让学生提出自学之后不懂的问题,并以学定教;在教学过程之中,还可以根据文本内容和学情再次安排质疑。总之,质疑应贯穿整个教学之中,学生所提的问题也必须是学生心里真正的困惑。

总之,“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对待好的做法和经验,我们要继续践行;对待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善用策略逐步解决。相信在今后的语文课堂中,我们能够看到更加完美,更加精彩的语文教学展示。“今朝花胜去年好,料得明年花更红”。

附:小学语文素养大赛结果

一等奖:梁春艳(一完)蔡瑜琪(二完)吴美金(三完)潘珍兰(凉小)

二等奖:吴银春(禾小)杨萍芝(新小)姚莉萍(工小)杨凤珍(鱼小)

张明娟(步小)

三等奖:杨晓菊(大小)杨雯斐(黄小)杨晃明(兴小)杨慧玲(茶小)

田丹枫(扶小)蒲长焰(米小)杨顺梅(中小)姚金丹(碧小)

杨金萍(方小)梁菲菲(晏小)吴玲娜(凳小)杨天钰(天小)

姚艳梅(林小)彭青霞(李小)吴可登(波小)吴希华(洞小)

袁再举(贡小)

5参加鹰潭市第二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总结

20XX年3月6日,我有幸受到学校领导的派遣,参加鹰潭市第二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在参加本次大赛的过程中,我得到了领导的大力支持,同事的真心鼓励,虽然比赛成绩不尽如人意,但是我不气馁不放弃,将这次大赛当做我进步的阶梯,从比赛中感受,从比赛中收获。

本次大赛分初赛和复赛两部分,初赛为笔试,考察内容主要包括《20XX年版课程标准》基本内容和《每天进步一点点》内容。复赛分朗读展示、书写展示、知识素养现场答题、才艺表演及课堂教学展示五部分,总分为100分。参赛选手总成绩为各部分成绩累计得分。其中朗读展示占总分10%,书写展示占总分10%,知识素养现场答题占总分10%,才艺展示占总分10%,课堂教学展示占总分60%。下面,我就参加本次素养大赛做如下总结:

1、赛前准备是基础。这次举办的小学语文素养大赛并不是单纯的上课比赛,而是一种综合性,多层次性的多维度比赛。这就决定了老师的知识储备和赛前准备相当重要。我这次赛前准备不够充分,对于《20XX年版课程标准》以及《每天进步一点点》里面内容都不是烂熟于心,所以导致初赛时候的笔试成绩不是很理想。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将努力研读这两本书,拓展自己的知识储备,做一名有文化底蕴的小学语文老师。

2、赛中态度是关键。俗话说,做事情,态度决定一切。参加比赛尤其如此。在充分准备的前提条件下,好的态度可以决定好的心态,帮助你有一个号的比赛效果促成个人的精神成长。在这次大赛中,初赛部分的粉笔字书写也是考察教师专业素养的很关键一方面。其中指定书写内容,要求教师现场书写正楷或行楷粉笔字。笔顺、行款列入评分范围。现场统一提供小黑板。限时5分钟。当时大屏幕出示一首小诗,教师在小黑板上在规定时间内写出这首小诗。我当时由于紧张等心理作用,觉得时间把握不当,字迹不够端正,排版较松,导致粉笔字这一项得分不高。我总结,粉笔字的书写与平常训练以及临场发挥有很大关系。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尤其是教学中,我将花更多的时间练习粉笔字书写,不仅是为大赛做准备,这也是教师所必备的素养之一。

3、赛后反思是成长。尽管我没能进入复赛,但是收获却很大。当看到了综合知识试题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和文化积淀有一定欠缺;聆听了他人的精彩朗读,才知道自己平时的朗读问题还有很多;观赏了专业老师工整的书写,才知道自己的板书有点拿不出手;欣赏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才艺展示,才知道多一份才艺,就多一份本领和素养!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无论是基础知识,粉笔字,还是朗读展示,授课,现场答题。与老师长年累月的教学经验和点滴积累是分不开的。我今后会更加注重积累和反思。将平常所学所想都点滴记录,为促进教学有更大的进步。

都说成长的道路是艰辛的,有差距才有进步。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很感谢学校领导能够给与我参加这次大赛的机会,市领导的栽培很器重才有我这次学习的机会。我也会认真总结,不断学习,将大赛的经验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当中。在各个方面提升自己,不仅仅是在教学方面,在知识储备,文化底蕴方面都要做个孩子学习的榜样,为教育事业增添光彩。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