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杜甫故里作文600字
1游杜甫故里
20XX年4月8日下午,我们子美小学五年级的全体师生和家长代表一起游玩了杜甫故里,共同来探知历史。
我们班共有八个组,我们组是秋菊傲骨组,邀请的家长代表是白皓天的爸爸。我们一起坐校车去杜甫故里。在去的路上,我们车上一直是欢声笑语,有歌声陪伴,有古诗朗诵,我们一个个高兴地像欢快的小鸟。
到了杜甫故里,之前我们已经来参加了在这举行的第二届祭拜杜甫典礼。大门口有一个文人的雕像,雕像栩栩如生,诗圣杜甫一手拿书,神态严肃,精神饱满,他就是伟大的诗圣—杜甫。杜甫一生创作了两千多首诗,被后人保存下的只有一千多首,一生创作这么多首诗,怎能不让人赞叹,称他为诗圣呢?
我们先看了杜甫出生时的洞穴,里面十分简陋,我们站在外面热的满头大汗,一进到洞里,顿时感到十分凉爽,听了讲解员的讲解,我们知道了这种洞穴冬暖夏凉,这也是古代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们还看了《兵马行》的幻灯片,灯光设备十分充足,杜甫这首诗写了古代官府对劳动人民的残忍和恶劣,体现了杜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古代官府的憎恨,也体现了杜甫的爱国主义精神。诗句中的“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我记忆十分的深刻。
我们还观看了其它地方,这次我们看的都很投入,同学们表现的特别好,讲文明,纪律好,不打闹。
这真是一个愉快的下午呀,这次游玩让我们知道了古代文化,还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诗圣—杜甫。
2巩义杜甫故里游记
20XX年9月19日,我们参加了以“爱我家乡 走进巩义 了解杜甫 品读唐诗”为题的游学活动。
下了车,“杜甫故里”四个大字在门上光辉耀眼。首先我们走到了诗圣大道,在大道的中央,有个高高的杜甫像,这个像,是由美术家项金国经过画图,雕刻出来的。在杜甫像两旁的石头上,还刻有许多的书法字。走过杜甫像,远远望去,一条长长的桥横跨在河面上,桥名为“诗圣桥”,桥为拱桥状,所横跨的河是泗河,泗河是伊洛河之一的河流。继续走了一段路,抬头看,那一座山多么像笔架呀,顾名思义“笔架山”。在笔架山的斜前方,我们来到了杜甫诞生的地方,“杜甫诞生窑”,站在门口看,我仿佛看见了杜甫曾经的童年时光。
带领我们的李老师还给我们讲了杜甫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诗人,受祖辈的影响,杜甫从小就热爱作诗,7岁时自己就写出了第一首诗《咏凤凰》。9岁时,杜甫的毛笔字已经练习的非常好,刚劲有力。在我们休息的过程中,我们男女生进行诗词比赛和背诗大赛,比赛的过程中我们又紧张又兴奋,最终第一局1:1平,第二局我们女生胜利。李老师还向我们说了杜甫三游,第一次游学是在吴越;第二次是在山东河北,并创作了《望岳》这首诗,第三次游学在梁宋,与大诗人李白相遇。在休息的时候,李老师领着我们回忆了曾经所学的古诗,还教我们背诵了《望岳》和《春夜喜雨》。
下午,我们参加了庄严的参拜仪式,是为了纪念大诗人杜甫。接着,李老师还带我们观看了纪录片,分别是:《不眠忧战伐》《穷年忧黎元》《推己及人》《润物无声》,都是关于当年战争的片段。
就这样,一天的行程很快的结束了,我们带着疲惫和开心,返回了学校。
3游杜甫故里感受
这个星期五,万里无云,我们学校举行了五年级的远足活动。因为是第一次举行这种活动,大家都很兴奋。甚至有的同学高兴地都哼起了歌。到了下午,我们坐上校车,向着我们这次的目的地——杜甫故里进发。
到了景区门口,同学们都排的整整齐齐,非常有秩序。接着我们就进了景区。
一进大门,首先看到了一座非常有气势的杜甫铜像。在铜像面前,有一本由石头砌成的书,书上写的是杜甫的一首非常有名的诗歌。继续向里面走,可以看到一座大桥,桥的下面有好多荷花,在桥的左侧,有一个巨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接着,我们就到了杜甫故里的第一大板块。第一大板块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里的每个展厅里都用投影机放着杜甫有名的诗歌。我最喜欢“润物无声”这个展厅,因为它里面的投影技术为全息投放技术,而且画面非常美丽,朗诵的也很好听。还有《兵车行》,它主要讲了古时候的官强迫让男人当兵的事……
看完以后,我们就到了第二板块。第二版块的大门口有一块和后面的笔架山相对应的石头。在石头的两边有两个展厅,分别说了杜甫小时候非常聪颖的事情。在石头的左后方,有一个雕塑,说了杜甫小时候很顽皮。第二板块中最重要的景点就是“杜甫诞生窑”了,虽然屋子里什么都没有,但仍然能感受到杜甫小时候在这个屋子里是多么快乐。
最后,大家在杜甫像前合了影,就都依依不舍的走了。
我真为我们巩义有一个这样的大文豪而感到自豪!同时我也希望下学期我们还能举行远足活动!
4参观杜甫故里有感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我们全级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杜甫故里。
杜甫故里位于巩义市站街镇南瑶湾村,背依笔架山,是诗圣杜甫出生和少年日期生活的地方。杜甫故里总得来说分为了3个景点,分别是杜甫诞生窑、诗圣堂和杜甫的诗词放映厅。其中有著名的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诗圣堂里陈列着杜甫的雕像,老师说:“来到此地,不要忘了三拜诗圣,不妨学到他的才华!”我们都按照老师的说法,深深的鞠了三个躬。沿着弯曲的鹅卵石小径,来到了杜甫诞生的窑洞,放眼望去,郭沫若先生为“杜甫诞生窑”的题词格外醒目,这里一座座庭院错落有致,在这潮湿狭窄的窑洞里却诞生了一位伟大的诗人,闭上眼睛,杜甫当年踩着岭坡山地的雨露霜花,踏着“安史之乱”的纷乱辙印,仿佛缓缓地向我们走来。据导游介绍,杜甫20岁就开始了漂泊不定的漫游生活,“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他当时是多么的思念自己的家乡啊。
夕阳西下,我们怀着依依不舍心情离开了杜甫故里。在返回的路途中我不由地想到了杜甫诞生窑,又想到了自己,杜甫在当时那么贫困又恶劣的环境下发奋读书,成了诗人,看看现在的我们,环境和条件都这么好却不懂得珍惜,从今以后,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勤奋读书,长大后成为一名对国家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