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杜甫故里作文
1杜甫故里游记
今天我们学校五年级举行了一次踏青活动,目的地是杜甫故里,并且这次邀请了八位家长和我们一起踏青。
我们提前在教室里把八位家长分到了八组,并互相介绍认识,我爸爸正好被分到了我们组。下午1点时,我们五年级在操场上排好队,这时从校外开进了6辆公交车,每班一辆坐车,我们井然有序上车,然后向杜甫故里出发,一路上我们在车上欢歌笑语,同学们争先恐后的领唱诗歌,车上的气氛格外活跃。到达目的地后,我们陆陆续续跑到车外站好,我们来到杜甫故里内,只见我们正前方耸立着杜甫的雕像,在雕像两旁许许多多的历代名人雕刻。学校给我们每两个班安排了一个导游,给我们讲述杜甫的生平事迹。我们和五四班一块跟随着导游沿路行进。
首先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来到一块儿碑前,我看到上面写着:“唐工部杜甫故居”几个大字,但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就在这时导游开始用详细给我们讲解这几个字的意思,原来是说的杜甫在唐朝时的官位。
接下来我们来到杜甫小时候学习的地方,一进院子你就会看见两旁的皂角树,接下来正前方的房子内描绘的是杜甫小时候在姨妈家玩耍的情景。而左右两边的房子则分别描绘了“七岁咏凤”“九岁习字”这两个情景。导游的讲解让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来杜甫小时候的各种场景。
然后,我们来到了杜甫诞生窑,我们一进到窑内凉风扑面,正好和窑外那烈日炎炎产生了鲜明对比,让人留恋。
最后我们来到了诗圣堂,诗圣堂又分为“穷年忧黎元”“不眠忧战伐”“推己及人”“润物无声”“诗圣堂”,并且每个诗歌厅都有杜甫当时创作的诗,比如“穷年忧黎元”的“三吏”“三别”。其后我们来到“诗圣堂”前并合影留念。
参观完毕后有段短暂的自由活动时间,我们每个小组都和带领自己小组的家长合影留念。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的快,到了回学校的时间了,我们依依不舍的排队走出,坐车返回校园,一路上依旧欢歌笑语,大家都很兴奋,没有一丝的疲惫。
回到了教室后,老师对今天的活动进行了总结,表扬了今天表现好的同学。家长们也分别对我们的这次活动做了完美的总结。
放学了,走在路上老爸突然问我今天的感受,我想了想告诉爸爸:我感受到了杜甫的伟大,我还要学习他的求知若渴,慈悲善良,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和品质,为国家,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2杜甫故里游记
星期一,我们学校组织了去河南巩义杜甫故里去参观,还没上车,我激动的心情已经抵挡不住了,早上7:00的时候,我们终于出发了。
到了杜甫故里以后,有一条诗圣大道通向一座数十米高的石像--杜甫的雕像,以前我对杜甫也有所了解,他是我们教科书上的“常客”。
首先,我们来到了杜甫出生的地方,上面写着几个大字--杜甫诞生瑶,后面有一座山,名叫“笔架山”,因形状像笔架而得名,杜甫诞生瑶是一个长有十几米,宽只有3米的窑洞。在杜甫诞生窑的旁边,有一个杜甫十五六岁时爬树摘果的雕像,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少年杜甫的淘气与活泼。
下午两点多,我们举行了“杜甫诗圣大典”。为杜甫朗诵他的诗歌,为他献花篮,在那样的壮观场面里,我仿佛看到了诗圣杜甫,对他表示着崇高的敬意!
之后,我们又去参观了四个展厅,里面不仅有形象逼真的雕刻,场景,还有许多液晶的屏幕,让我们仿佛又看到了大诗人杜甫当年的艰苦经历。
不知不觉中,一天过去了,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巩义,离开了伟大诗人的故乡……
这次实践活动我学到了许多东西,从杜甫的“随风潜入夜”到“南泊东吴万里船”,我感受到了杜甫的崇高爱国精神。
虽然我无法理解他的每一首诗,但诗人的美好品质和崇高精神我会铭记在心。
3杜甫故里游记
八月十五中秋节那天。我们全家到“诗圣”杜甫故里去参观!我虽然家住巩义,但对巩义一些历史名人还真不太了解,今年暑假去了康百万庄园,才学习到康百万家族重视教育和造福百姓的高尚品德。
参观杜甫故里,想着杜甫写过的一些诗句,不由地心里油然而生一种崇敬之情!沿着巩义到站街的公路,一直走到诗圣家门口,妈妈说现在的杜甫故里和以前那种沧桑萧条可是大不一样了。新建的纯木院落,让杜甫故里看起来更有气派了。
虽然工程还没有完工,但依然挡不住络绎不绝的游人的脚步。也许是不想让远道而来的客人失望而归吧!
走过一条青石桥,前方就是一座院落。有一种清明上河园那种古色古香的感觉。再往后面走,就是位于笔架山下的杜甫诞生窑了。蓝砖砌成的窑洞,从唐朝至今依然保存的很完好。小院旁边有一块石碑,被一座砖楼护在中间。碑上刻着“唐工部杜甫故里”几个大字。
恰好这时,几位西安大学的教授也来参观。他们一边走一边讲着。我们也跟着他们一起听。原来其中一位教授还是巩义的呢!现在专门研究河洛文化。他的母亲的外婆家和杜甫家是邻居,不过现在已经不存在了。还说和唐僧是校友,原来唐僧出家前竟然在巩义的石窟寺学习经文,因为当时唐僧的哥哥在石窟寺出家。所以唐僧也是从这座寺庙出家,后来才去西方国家取经的。还讲到驰名中外的常香玉,原来也是我们巩义的南河渡人。听到这里,那种自豪感,无可比拟。
听着老人的讲解,我不禁敬佩起他来。老人接着说了一个杜甫的传说。原来清朝时候有一个叫张汉的书生,在考试的时候不知道该如何做诗。突然眼前出现一个白胡子老人,告诉他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张汉茅塞顿开,果然高中,做了洛阳知府。心里便一直想感谢这位老人。苦思不解。后来有一天他坐轿路过南窑湾笔架山下,眼前又见到这位老人,便下轿到村子里打听,果然听说这里真有一位诗人名叫杜甫。便亲自立下“诗圣故里”碑,从此杜甫故里就名声远扬了。
不过我到处也没有找见这块儿碑,是不是怕工人损坏,暂时收藏起来了。妈妈还说以前在院子里还有杜甫纪念馆,陈列有杜甫的诗篇和对他诗歌的研究文集等,还有画家依据杜甫“三吏”、“三别”创作的诗意画。
杜甫的一生历经颠沛流离,最后却病逝在他乡。直到43年后,他的孙子才将他的灵柩移回故乡,安葬在邙山上。此时我想起了学过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想到为什么他会听说官军已经收复河南河北时“喜欲狂”的情景了。杜甫自从战乱离开家乡到了四川,是多么想念故乡啊。现在听说战火已经平息,怎么能不思念故乡而“漫卷诗书喜欲狂”呢?
参观杜甫故里,真是收获多多。如果不是遇上那几位教授,还真不知道这些故事。感谢他们!希望下次再次参观杜甫故里的时候,所有的工程都会完工。让这个景区变得更加诗意浓浓。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游客都能收获多多!
4走进杜甫故里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首《春夜喜雨》相信大家不会陌生,它出自当代诗圣杜甫之手。让我们走进这个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了解他儒家的仁政思想,以及他对中国和日本文学史上的深刻影响。
巩义,其意为“山河四塞,巩固不拔”。主要建筑设有杜甫雕像、诗圣碑林、杜甫墓、吟诗亭、望乡亭。
刚踏入故里,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大雕像。此人手捧书卷,怅望灰天,好似在感慨世间。老师告诉我们,这便是诗圣杜甫。我立刻肃然起敬,望着这位诗人心中万分激动。
接下来我们还参观了“诗圣碑林“,在墙上刻满了赞颂杜甫的诗文,老师告诉我们这都是著名的中国书法家的作品。都是风格各异,结构严明,挥洒自如。有的好似蛟龙在跃跃腾飞,有的好似猛虎下山。让我们荡气回肠,意犹未尽。是啊,在这里有着无数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来访,他们无不怀着敬意,无不有着崇高的追求;他们在这里纷纷写下赞歌,来悼念这位长眠于此的大文豪。
接下来我们还去参观了吟诗亭、望乡亭、草亭等等。了解了杜甫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这个家族跟杜甫一样信奉儒家的政治思想,正是因为他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也是因为在这种环境下成长,才养成了杜甫对政治思想与理想的追求,也是它养成杜甫对诗歌的喜爱与敬意。
伴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杜甫出世了。在这个家族兴旺的人丁中,可能这个新生的婴儿不会有太大的目光。但是,可能谁也没有想到。在这不起眼的啼哭中,中国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新星诞生了。杜甫的一生是颠沛流离的,儿时期的富裕可能并不是造就杜甫的学识的根本之一。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杜甫走上这漫漫文学路与早期受到的教育是有关系的。杜甫习惯用诗歌谱写战争,百姓。但他,其实也用这充满意义的方式写下了自己的一生。
而杜公祠里的一幕幕让我真切的体会到杜甫出生于战争年代的艰辛:
在一个破旧的草屋前,几个官兵拉扯着一个差不多刚十岁的的孩童和一个普通的妇人,她眼神凄凉,嘴巴微张,好像在诉说着什么,叫喊着什么;在一个荒凉的山坡上,一个文弱书生被两个强盗围住,他并没有叫喊。而是拿出一封信,细细的看着,眼中慢慢浮起了一层白雾。老师告诉我们用这一幕幕来形容杜甫当时的社会形势再合适不过。杜甫虽然早期富裕,但是后来于战乱影响而流离失所,是历史上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在《题郑县亭子》、《瘦马行》等诗中,也都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臣当道的感慨与愤怒。
从牙牙学语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到我们懂得些世事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的诗让我们懂得了真善美。今天,我们走进杜甫,他高尚的人格仍然影响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