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树莓的作文
1摘树莓
一次,我们一家来到了大嵩,来摘树莓。
我们把车子开到了竹林边,就停下来了。我灵活的纵身一跃。“纱……纱……”地上的叶子被我踩出了一个大坑。
走进竹林,抬头向上望,炎热的阳光都被那青翠欲滴的竹叶吸收地一干二净,微风习习地吹着,几片枯黄的竹叶旋转着飞了下来,躺在那松软的竹叶地毯上。树莓就长在这风景如画的竹林里。
我爬上小土坡,土坡上有好多株树梅,每株树莓约30厘米高,碧绿的茎上长着棕色的小刺,大概是怕小鸟把它的浆果吃了吧。它的花瓣洁白如玉,衬托着金黄色的花蕊。成熟的浆果是红色的,属于聚合果。我看准了一颗又大又红的树莓,慢慢的伸出手,避开尖锐的刺,轻轻地把手指聚拢,轻轻一拽,一颗树莓便收入囊中。大家采着,采着,篮子里的树莓渐渐多了,不过手难免会被刺扎到。“哦,好大的树莓!”爸爸叫了起来。我一看,呦,还真大呢,和荔枝差不多大小,一定很甜吧!采摘还在继续,不一会儿,篮子就满了,怎么办呢?那就吃呗。我挑选了一颗大的树莓,放入嘴中,一咬,一股清凉甘甜的滋味立刻直沁肺腑,大自然的甘露如此纯洁,一股甜蜜的滋味久久不能散去。
“叮叮……咚咚……”“纱纱……纱纱……”“叽叽-喳喳……”大自然为我们谱写了一首首乐曲,在竹林的上空回荡,一直演奏着……
2桑葚树莓一个样
“走!摘桑葚去!”在五一节,我去了丽水,去时正是春天中比较热的时候,丽水还是外公的故乡。
外公有一片不小的菜地,在菜地旁边,有一片桑葚林,说是“林”,也只不过有几棵桑葚树罢了。
五月二日那天,舅舅说要去摘桑葚,我问曰:“此为何物?”答曰:“摘了就知道!”就这样,我踏上了摘桑葚的旅程。一路上,我猜想:桑葚是什么?是圆形的么?在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曾说过桑葚是“紫红的桑葚”可是,可是否真实,要用实物对照才行。
来到菜地,我看见了“桑葚”,红红的圆身子,身上一颗颗红色的果实,想必这就是桑葚了而并非象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披着紫红的外衣”!我轻轻地从树上摘下,放进嘴里,淡淡的甜味充满了口腔,我不禁小声地说:“这桑葚真好吃!”不料,老妈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然后略带微笑地跟我说:“这是树莓,不是桑葚啊!傻儿子,桑葚成熟后是紫色的,不是红色!”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形状似桑葚但类型不同的“怪异果子”是树莓,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也有提到“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过了一会,我来到了真正的桑葚林,这里的桑葚很大,与人的大拇指一般,放进嘴里,略微有些涩涩的,汁水是紫色的,但一沾上就洗不掉,令人十分头疼。
丽水的桑葚与树莓,不论怎么看,怎么想,它们都一个样,都是由原始的果子进化而来,虽然在丽水有的吃,但在杭州还是十分想念它们的味道,这种淡淡又略带涩的味道。
3舌尖上的美味——树莓
树莓,相信很多农村孩子都不陌生,在我们家乡,树莓也叫山抛子,每到三四月份,枝头就挂满了白色的小花,再过一两个月,便结满了红色的小果实。树莓浑身上下都是小刺,这让它可以在野地里无拘束生长,不会受到馋嘴的鸟儿叼啄。
小时候吃他,大多是为了口腹之欲,酸酸甜甜的小果子,入口即化,散发着淡淡的芳香,让人欲罢不能。长大后,知道了它丰富的营养与药效,变得更加喜爱了。树莓对于醉酒有着良好的解酒效果,纯天然的树莓,打上一杯树莓汁,既美味又健康,胜过市面上大多的解酒饮料。不仅如此,它的根、茎、叶、果实都能入药,它有着清热利咽、解毒、消肿、敛疮等作用,小时候经常看见老人家把树莓的嫩叶捣碎来治疗拉肚子。
现在在各大超市都能见到树莓的身影,透明的小盒子里一颗颗殷红的果实,配上几片嫩绿的树叶,价格相对也比较便宜,一小盒也只要4——5元钱,就算在城市里也能吃到乡间的美味,回味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