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的春饼作文
1春饼——新昌的小吃
提起这新昌呀,我可得好好地说一说,因为那里山好水好味道更好。
春饼,新昌的特色小吃。它圆圆的,犹如一轮清朗的明月;它薄薄的,活像一张白里透黄的小纸。走上前,咬一口,一股香劲儿直冲心头,它酥脆鲜美,咸中含松脆,香中含鲜美。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好感。如若再仔细品尝,里边的油饺、香肠、油豆腐……也一起融入了进去。再加点儿鸭蛋,加点儿配料。春饼的香味便向四周弥漫开去。这味道可不亚于天庭上的那些伙食。简单说吧,我吃上一口,便会流连忘返;吃上两口,这种香味将永驻在心,再吃上第三口,哈哈!我想大家应该可想而知了吧。
我们虽然已经知道了春饼的味道,但它的制作方法,还一概不清。下面,一位年轻的春饼大妈将带着我们共同去体验一下快乐的春饼生活。来,给我来两卷春饼,都要鸭蛋。好嘞!稍等一下!这是春饼大妈与一名买主的普通对话。啪,啪,啪!啪,啪,啪!这是呼唤香味的号角。嘭!嘭!这是清脆的两声,春饼大妈的威力顿时到了极限,它的手指在黑乎乎的铁锅上,在白花花的面粉盆上有节奏地打着音乐拍子,不一会儿,便画出了今天的第一轮明月。再点缀上儿葱,镶嵌点儿味精……一幅香气蓬勃的春饼画便在我们的催促下圆满成功。
俗话说得好:盘装荞菜迎春饼,瓶插梅花带雪枝。春饼之所以好吃,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虽然放点盐,加点酱是一件小事,但对于春饼来说,这是极为重要的。春饼的口感十分细腻,这是鸭蛋、味精……共同衬托出来的。哪怕只放了一点盐,我们也能发觉到。假如再让我说一点,那就是它的外形了!春饼的外形十分奇怪,胖乎乎的,圆嘟嘟的,像是一个可爱的小娃娃。在铁锅妈妈的精心照料下慢慢长大、成熟。最终去了人肠胃冒险。
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你拿着一卷鲜香扑鼻的春饼在空旷的街头上边一津津有味的品尝,一边自由自在的闲逛,那该是多么好的享受啊!
新昌的春饼可是名不虚传的,如果让我用一句诗来形容它,那就是
此食只应中国有,外国能得几回闻。
2新昌春饼薄如蝉翼
“五·一”我和妈妈一起去了新昌外婆家。
外婆家有很多著名的小吃,如薄如蝉翼的春饼,吃起来滑溜溜的芋饺,还有用白白的米粉做的炸面……但我最喜欢吃的还是春饼。
春饼不仅好吃,做起来又很好玩。首先将面粉和稀,揉匀打至手可抓起,取一小撮面,在平底锅面上既匀又快地画个圆,“滴答,滴……”不到两秒钟,形如圆月、入口即化的一张春饼就做成了。
我把刚出炉的六张春饼叠成横排,在上边放了六块在绍兴经常吃的臭豆腐,再涂上点甜面酱后包裹好,酥脆香美的春饼就可以慢慢品尝了。
尝着尝着,我突然觉得,我家乡的臭豆腐和外婆家的春饼真是一种完美的结合。
3立春吃春饼
立春吃春饼是中国传统的一个民间习俗,就像年三十夜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饼一样,伴随着人们已有千百年的历史了,一直延续到今天。
关于春饼,各地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民间流传说:立春之日吃春饼被称为“咬春”,意思是防病去灾,迎接新的一年春天的到来。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可见早在唐代人们就已经开始有这个立春吃春饼的习俗了。
春饼有两部分组成:一是面饼,二是菜。面用开水烫一半面,再揣上一半干面,和成面团,擀成薄园饼,园饼讲究要园、要薄。擀好的园饼一定要在上面轻轻抹上一层油,两张合在一起,上平锅烙,为的是不让饼和饼之间粘连,同时吃起来也觉得口感爽滑,配着在里面咯吱咯吱作响的菜,外软里脆,口味特别好。二是菜,菜大都是采用绿豆芽、韭菜、土豆丝,三样炒在一起。炒时,绿豆芽、土豆丝先用开水焯过,再和韭菜一起炒,炒时千万注意不要炒大劲了,一定要保持绿豆芽、土豆丝、韭菜的鲜、嫩、脆生劲。把炒好菜平摊到已烙好的薄饼上,用筷子夹着一卷,卷成一个园卷,春饼就做成了。把春饼放入嘴里用力一咬,满嘴全是春天的味道,心里也顿时觉得春天来了。
我奶奶是做春饼的行家,奶奶做的春饼在左邻右舍可算是出了名,没有不拍手叫好的。每逢立春,左邻右舍做春饼时都请我奶奶去作指导,我奶奶也从不保守,戴上洁白的围裙和雪白的厨师帽,帽詹下露出了花白的鬓角,像个很有资历的特级面案师似的,指指点点传授做春饼的技艺。
我奶奶和的面又软又劲道,擀出的饼比五十克的书写纸还薄,烙出的薄饼松软可口。菜炒的绿(韭菜)白(绿豆芽)分明,脆生劲就别提了。把菜往薄饼上一摊,用筷子夹着一卷,把卷好的春饼往嘴里一放,咬一口外软里嫩,特别香甜,吃了这卷,还想吃那卷。
为此,我小时候天真的总盼着立春这个节期快到吧,那天天是立春才好那,我好天天吃奶奶烙的春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