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饺子作文
1舌尖上的饺子
在我看来,年味是凝结在舌尖上的,一年又一年,我们就在这样的年味中,慢慢长大了。
“进了腊月门,就是过年”老话虽是这么说,但在现在,过年的热闹喧腾,似乎是从小年开始的。在小年这个春节的盛大开始中,饺子第一次揭开了她的面纱。
饺子永远是过年餐桌上最重要的角色。饺子寓意着更岁交子,无论这一年过得怎样,春节的饺子永远是一家人的年终盛宴。“舒服不过躺着,好吃不过饺子。”饺子美味,饺子馅更是变化多端,令人多吃不厌。
在我的老家,饺子馅总是经典的韭菜猪肉馅。韭菜是新下的,鲜嫩多汁,刚买来摘来的韭菜更是青翠欲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地上铺着几张报纸,一起摘韭菜,年味与家的味道就在这里,慢慢升华。猪肉最好是手切的,可以一粒粒清晰地嚼到,最好有些肥肉,猪肉的肥而不腻与韭菜的鲜辣融合在一起,正是对年味的最完美诠释。
韭菜猪肉饺子本是最佳组合,可年三十晚上子时要吃的饺子却是素馅。老一辈人说这象征着来年朴素平淡、平平安安。我对这种说法不太相信,但素馅饺子的确也别有一番风味。
把胡萝卜、粉条、豆腐切碎,摊一个蛋饼切成小块,有时加些木耳,素饺子馅基本上脱不了“这一套”,但就是这几味简单的食材,却能调出美味的馅儿。素馅没有了肉馅的那种浓烈的肉滋味,多了一股清淡的感觉,也可以对春节期间的大鱼大肉起到一个很好的调节作用。不过令我疑惑的是,有时素馅里也加些海米虾仁,这还叫素馅吗——也许素馅只是人们的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寄托与尝鲜的满足罢了。
饺子皮也颇有讲究。必须要用死面的那是一定的,放了酵母就变成煮包子了。这几年新出了一种“饺子粉”,据说是专门用来做面皮用的,其实味道嚼劲与一般的饺子皮没什么差异。擀面皮真是门手艺,擀面皮讲究中间厚,边上薄。要想擀得又快又好,挺不容易。现在,肉店里有卖机器压的饺子皮,两片皮之间扑上点面粉,显得死气沉沉,口感也一般。
每当吃完饺子,总要喝上一碗煮饺子的清汤,说是“原汤化原食”。其实抛开营养不讲,清汤的味道品相还是不错的:清汤的色泽是有着谷物气息的淡黄色,味道既有一种饺子皮的清淡,也有露馅饺子肉馅的鲜美——所以煮饺子时,露馅饺子还是必不可少的呢!喝下一碗汤,感到周身热乎乎的,寒冷驱散殆尽,也冲淡了刚才吃饺子的咸味。
2舌尖上的美食
那一道道让全家大饱眼福,满足口腹之欲的美食都出自于妈妈的巧手,每个来家里作客的人对于餐桌上的美食也都垂涎三尺!其实,美食之所以会美,最重要的还是注入每道美食中的情感。在此,我不得不感谢我亲爱的妈妈让我品尝到舌尖上的美食、舌尖上的爱。
我最爱的美食,非“饺子”莫属,我享受着它在我舌间上舞动的感觉;吃饺子就像跳舞一样必须配合着旋律,如果心急想一口气吃掉,它就会烫你的嘴,就无法好好感受它的内馅;如果发挥耐心,配合着它的脚步,那么,就能尽情的享受这优美的节奏;那嫩嫩的、滑滑的感觉油然而生,让我不忍心把美味多汁的饺子往肚里吞,只想让它在口中慢慢回味,细细品尝,嘴角不自觉微微上扬。
有一回,我感冒了,吃甚么都没胃口,正好那天妈妈外出,我躺在床上等待她回来。忙了一整天的妈妈一回来便到厨房煮我最爱吃的料理,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饺端了上来,只见饺子里加了鸡蛋,金黄的蛋黄与白嫩嫩的饺子皮,看起来格外耀眼,煞是好吃。我品尝着,内心暖暖的,汤里有淡淡的清甜,有鸡蛋的美味,还有深深的母爱,那碗充满母爱的汤饺,令我至今难忘。
3舌尖上的饺子
民间俗语“好吃不过饺子”,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饺子的花样也是越来越多,不仅有南北不同风味的饺子,还有适合儿童老人的迷你水饺、珍珠水饺。如果说过年过节吃上一盘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无法替代的盛宴。还不妨说,千百年来的历史让饺子在老百姓心目中扎下了根,饺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代言词……
擀好的面皮中放上馅,捏成月牙形,就成了一个既简单又讲究的饺子。饺子是中国人过年过节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主食。
饺子源于我国有2600多年历史,儒家经典《礼记》载道:“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实际上,中国人最讲究、最为看重的是大年除夕这顿饺子,也叫“年饭”,这是祖祖辈辈血脉里传承下来的文化基因,全家人其乐融融在一起吃饺子,以示来年财源茂盛、平安吉祥、幸福康健、人丁兴旺等美好期望与祝愿。当人们把春的播种、夏的耕耘、秋的丰硕、冬的收藏一起酿成浓酽的喜悦与香甜、四季企盼和期待都凝缩在这一天,父母把积攒了一年的快乐和盘托出。出门在外的儿女们不管阳光明媚、薄寒轻暖,还是大雪抹平江河、坚冰封盖山川的雨雪菲菲、风刀霜剑,哪怕天涯之远、咫尺之近,都要“奔年”回家吃团年饺子。
饺子形如元宝,有招财进宝之意,符合人们祈求财富心理。一家人围案包饺子,把面皮放在掌心,圆圆的皮上放上馅,是一种变化和神秘,表达一种祝福,远比老外吃火鸡复杂、文明多少倍。吃时全家老幼围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品味着长辈们的辛苦,共同体验时光流逝。温暖、祥和的气氛烘托着家园意识,亲情的感召力比食物的诱惑力大得多,吃下去的不仅仅是美味,更重要的是享受亲情。
饺子有馅,馅心内容千变万化,各式各样。饺子如此好吃,食者自然越来越多。从最初开发的鲜肉口味出发,结合地方口味,不仅有鲜肉水饺、芹菜水饺、虾仁水饺、荸荠水饺、爽口水饺等。同时,还有韭菜水饺、菜肉水饺、灌汤水饺、手工水饺等等适合东北口味的多种饺子。而且,还有迷你水饺和珍珠水饺,适合儿童口味。
小小饺子,包着乾坤,包着人们对幸福、平安、吉祥、希望的心理,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完全融合,也铸造了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灵魂,渗透到每个人生活之中。
4舌尖上的美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第一次,他们像海边各种各样的贝壳,在阳光的沐浴下,散发着五颜六色的光彩,数也数不完的贝壳可能会被海浪卷走,但那个最闪的贝壳永远不会丢失,因为那是我最珍贵的第一次包饺子的经历。
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我做完作业,伸了伸懒腰,走到客厅,看见妈妈在餐桌上包饺子,顿时,我心血来潮,对妈妈说:“我也要包饺子,我也要包饺子,妈妈教我!妈妈教我!”
妈妈对我笑笑说:“好啊!”我先坐在一旁观看妈妈是怎么包的。只见妈妈先拿起一个饺子皮,放入一勺肉馅,将饺子皮对捏,然后,再把两边捏紧,捏出一圈圈花边,捏得很是好看,就好像小姑娘头上带了一圈花环。不一会儿,一个白白胖胖的肉饺娃娃就做好了,一个又一个呈圆形排列在桌上,像一大朵盛开的牡丹花,可好看了!我看了,心里痒痒的。心动不如行动,我二话不说,学着妈妈的样子,先拿起一张平滑的饺子皮,然后,挖了一大勺肉末,包到饺子皮上,接着,我将饺子皮对捏,用力一按,呀!“肉末四溅”,我在挖一小勺肉末,包住,总算不“肉末四溅”了,却怎么也包不上,成了一个“开口笑”。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时,“大救星”妈妈来了,她看了我的“杰作”,不禁捧腹大笑:“捏的时候不要那么用力,还有,不要捏中间,要在边缘轻轻地捏。”我小鸡啄米似的点点头,又重新拿了一张饺子皮,加上一大勺肉末,然后,在边缘轻轻地捏,可肉末像一个调皮的孩子留恋外面的世界一样,一直跑出来
。好不容易才进去了,我一捏住,就“头破血流”,还弄得粘糊糊的,我百思不得其解,到底哪里出了差错?会不会是饺子皮太薄了?或者肉太多了?第二次我把肉放少点儿,捏好时,却成了个“四不像”,饺子不像饺子,不像包子,也不像面包,更不像汤圆,不过,我总算不散架,不漏肉,值得表扬!,后面,我包得越来越顺手,可以和妈妈的饺子相提并论了。
开始煮饺子了,一个个饺子排着队伍翻着跟头下了锅,一会儿,饺子如小鱼儿在水上嬉戏,锅开了,香味扑鼻而来,我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这个贝壳将在我记忆深处,永远带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