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水稻的作文
1家乡的水稻
我的家乡盛产水稻。如果你秋天来到我的家乡,便会看到眼前一片金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铺了一地金子呢!其实,这时正是稻子收获的时节。农民伯伯正在收割稻子呢!看他们笑容满面的样子,你可知道,这要经过很多道程序呢!
春天,农民伯伯要先把种子泡上五至七天,捞上来,开始催芽。然后在黑土地里插上种子。为了能让稻子籽粒饱满,农民伯伯得给土地施肥,再在上面洒上一层,扣上塑料棚。
过了几天后。小苗便慢慢地钻出来了,它四处探探头,好像在和谁捉迷藏似的。小苗绿油油的,像碧绿的毛毯。农民伯伯每隔一周就给它浇一次水,它贪婪地吮吸着,想快点长大。
夏天来临了,那些在温室下成长的小苗渐渐长高了,在微风的吹拂下,摇动自己婀娜多姿的身材,开始翩翩起舞。在四月末五月初时,农民伯伯开始插秧了。看!他们忙的不可开交。大约十至十五天之后,农民伯伯插完了秧,接着就是定时灌溉,定时的田间管理,直至等待水稻长大成熟、秋收。
秋天终于到来,稻子也成熟了,由翠绿变成金黄,远远望去黄澄澄的,一片丰收的景象。农民伯伯开始秋收了,望着那堆积成“小山”的水稻,开心地笑着。
是稻子给家乡带来财富,难怪农民伯伯会如此高兴!
2 水稻
转眼间到了初夏,布谷鸟叫了。奶奶说过,布谷鸟啼叫的时候,就要播种水稻了。
早上,爷爷去浸种,他把稻子放到箩筐里,一筐一筐淘,淘尽秕谷,留下饱满的种子。爷爷把稻种装进麻袋放在一块石头上,上面盖了一些稻草,再拿木板压平。以后爷爷每天都要去看看稻种,时不时地给稻种洒洒水,大概过了四五天,稻子长出了小芽芽,芽芽尖尖的,白白嫩嫩的。这时,爷爷就把稻种均匀地撒到田里,再在田板上洒些水。
稻种的芽越长越大,渐渐地由白变黄,由黄变绿,一个月后,小稻秧绿油油的,远远望去,一块块秧地好像绿色的地毯。小稻秧的叶子葱绿肥美,在微风的吹拂下频频点头,好像绿色的小娃娃在向我们微笑。农民伯伯帮小稻秧除尽杂草,小稻秧尽情地长呀长,过了一段时间,它们被农民伯伯拔起,插到大田里,又是施肥又是灌水,小稻秧拼命地长,长到拔节孕穗,长到抽穗开花。
大约8月份水稻抽穗,穗子带出稻花,金黄色的稻花从穗子间探出小小的脑袋张望着这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好像在向同伴们点头微笑。
玩了好多天的稻花渐渐地谢了,穗子上长出了一颗颗稻子,稻子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嫩绿色的,慢慢地变成深绿色,最后变成了金黄色,颗粒也越来越饱满。熟透了的稻子高兴地笑了,笑得前仰后合,有的甚至笑弯了腰。
经过农民伯伯的努力,稻子很快收割了,我们也吃到了香喷喷的白米饭。
3种植水稻
一天,我和父母开着车到了老家。
我看见,原来的房子已经焕然一新了,原来用稻草做的屋顶已经变成了红砖,本来用砖块做成的墙壁也已经砌上了水泥墙。我正在欣赏这美丽的风景时,外婆说:“可沁啊!我们去种水稻,好吗?”“好的!”我便愉快的答应了。
我和外婆一边说着一边已经稻田地里了,外婆开始教我种水稻的方法:第一步选择合适的时间,山区一般一年一季水稻,种植时间大约在4月份以后。选择好稻种,用冷水发泡,然后放入适量温度的保温箱中,等待水稻种子出芽。(“我已经把种子发泡好了,也已经把发芽的种子用东西装着带来了!到时候种水稻的时候小心点啊!别弄坏了!”)第二步水稻出芽之后,将芽种播撒到苗床上,盖上土,交足水,铺上地膜,等待其长苗。第三步整理好农田,当秧苗长到一定长度的时候,就可以移栽到田里了。秧苗插好后主要注意田间防虫、除草、防旱以及施肥的管理。第四步一般7、8月份水稻就会开花,此时主要管理的是虫害和肥料,十月份左右水稻就成熟了。第五步成熟之后,就是收割,选择晴天,进行收割。然后通过打稻机将水稻从秸秆上脱下,晒干、储藏,等待需要脱壳食。
“米就是这样来的,你知道了吗?”外婆问道,“嗯,我明白了!外婆,我以后会经常按您的方法种植水稻的!”我应道。
今天,我终于知道原来种植水稻是这么辛苦啊!难怪老师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观察水稻
长假里的一天,我和妈妈去四外公家观察水稻。一到四外公家,一大片金黄色的水稻就呈现在我的眼前,水稻真是一望无边,远远望去像金色的海洋,水稻们像似在欢迎我们的到来,个个笑弯了腰。我和妈妈赶紧来到田边,妈妈用手拿了个稻头,对我说:“本本,这就是我们吃的大米啊!”我带着疑问的表情吃惊的问:“怎么是这种颜色的?”妈妈回答说:“这是稻谷的“衣服”啊,如果把它那黄衣服脱去,里面就是我们平时吃的大米了。”这时妈妈用手指甲剥去它的外壳,果然露出了白白的大米。
回家以后经过我查的资料,我知道了水稻是如何生长的。首先水稻的生长是从种子萌发开始的。当种子发芽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农民伯伯就把它播种到稻田里,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稻田就会焕然一新变成了大草原一样的绿色,通过阳光的照射,秧苗不断的吸收水分和养料,经过差不多二个月的成长,水稻幼穗自剑叶叶鞘中伸出开始抽穗,随后几天开始开花结果。开花后25—45天米粒干重达到最大值。直至成硬块蜡状,谷壳变黄,称之为蜡熟期。在蜡熟期后约7—8天进入完熟期,这时米粒硬固,北部绿色退去呈白色,水稻一生到此结束。
现在知道我们吃的大米是怎么来的吧!
5稻谷
今天作文课,老师带着同学们去学校门口观察我们非常熟悉的水稻。
我们来到稻田边,一株株稻苗立在田中,长得特旺,远远看去,就像一片绿色的地毯。
最眼人注意的是那稻穗,一串稻穗上有一百三十个稻粒,一粒粒的谷粒叠在一层,不留一点缝隙,像无数的杂技演员在叠罗汉,你挨着我,我挤着你,刚长出的稻粒是绿色的,剥开谷壳一看,里面还是乳白色的米浆,粘粘的,整根稻穗还是笔直地竖着。当稻穗弯下腰时,这时才有了米粒,托在手心上沉沉的。当稻谷变黄了,这时的谷粒是成熟的,剥开黄澄澄的谷壳,里面躺着的是一个白胖胖的小子,只有蚂蚁那么大,这时的米粒如果用双指一捏,并留下一毫米深的印痕。
最不引人注意的是那稻秆,每一株稻苗有十几根的稻秆。每根稻秆有筷子那么粗,用手轻轻一捏,稻秆并破裂开,原来它是空心的,像吸管一样,据说还可以吹出音乐哩!
还有那稻叶,紧紧地包着稻秆,被包着的稻秆是白色的,没有被包住的是绿色的。每片稻叶叶边虽不是齿状,但也有些锋利。有的稻叶笔直冲天,有的却弯成一个月形。
看着这一片的稻田,我仿佛自己就是一株稻苗,在微风中摇晃着迷人的身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飞行的快乐,农民伯伯站在我身旁,告诉我丰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