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香肠的作文400字
1家乡的腊肠
我的家乡在东莞,那里有各色各样的美食,其中,东莞腊味最有名了。
“秋风起,吃腊味”。秋高气爽的秋天是东莞人在家里制作腊味不可错过的良好时机。家乡的腊肠是用新鲜的猪肠衣来制作的,先用瘦肉和肥肉切粒剁碎,用米酒、白糖、食盐、生抽酱油和味精搅拌,再捆扎,然后,用牙签在猪肠衣上刺小洞,最后自然风干。在家里自己制作的腊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做长做短。家乡的腊肠风味独特,并有爽脆、美味的特点,所以成了腊肠中的上品。
烹饪腊肠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是蒸和炒:清蒸腊肠可以选择切片,数分钟后,那诱人的腊肠就会香飘一片;炒腊肠主要是和瓜、青菜一起炒。总之只要掌握一定的火候,即可以烹饪出香喷喷的腊肠。除了以上的做法,还可以做腊肠饭,那不是普通的饭,是蕴涵着醇香、蕴涵着鲜美的味道。每当外婆做腊肠饭时,隔几条巷都能闻到香味。
这就是我家乡的腊肠,你们喜欢吃吗?
2我爱家乡的香肠
“香肠长,香肠香。过大年,吃香肠。吃了香肠,寿命长。”这悦耳动听的歌儿,是家喻户晓的广告词。
我的家乡在福建,那里有许多的风味独特的小吃,如:小丸子,、盒子糕、臭豆腐等等。我最喜欢的是那香喷喷的香肠。香肠有三种:一种是甜的,一种是咸的,还有一种是什么味道都没有的。记得有一次,奶奶在家里做香肠,我就在奶奶的身边静悄悄地看。奶奶先把肉切碎,剁得烂烂的,再把剁烂的肉放进脸盆里,接着放上味精、砂糖、五香粉等。再把香肠洗干净,拿一根塑料丝,把香肠的一头扎起来,然后用漏斗套上肠子口,用筷子夹着剁烂的肉,把它放进香肠里,最后用细丝系起来,就做好一根香肠了。做好的香肠,再拿到竹竿上去晒。我撒娇地对奶奶说:“奶奶,我想吃香肠,这跟可不可以给我吃呀?”奶奶笑着说:“不行,这要等晒上一个月才能吃呢!”时间等得真是漫长,等到香肠完全晒干之后,奶奶就拿着刀切开了香肠,放在锅里煮,一会儿就煮熟了。我拿着筷子夹起香肠,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朋友们,要是你到福建来,一定要来品尝一下我家乡的香肠哦!
3家乡的麻辣香肠
香肠是我们家乡的特色食品,每年年底妈妈都要做上许多,要吃上大半年呢。妈妈做的香肠,具有四川特点,麻麻的、辣辣的,每次刚做好,妈妈就特意给我这只小馋猫煮了几根自家做的香肠,挺香,我一口就咬下一大截,呵呵,挺满足的。
制作四川香肠是将刚买回来的新鲜猪肉(瘦肉为主),切成小片,再拌上我们四川特有的佐料,有辣椒、盐、白糖、味精,尤其是不能忘记放家乡特有的花椒,搅拌均匀,灌进猪小肠中,然后用棉绳扎成一节一节的。我最喜欢帮妈妈做的事就是拿着一根针到处刺猪肠中的气泡。轻轻一戳,里面的气就迅速溜了出来,而那猪肠就乖乖的贴在肉上了。
有的家怕麻烦,就直接将其灌好的香肠放在太阳下,晾干就完事了。不过为了香肠好吃,我们家都是用烟将其熏透。这烟也挺有讲究的,大概要用特别的柴火,加上小麦、花生果皮壳、锯木灰等来熏制。妈妈制作烟熏的香肠,煮熟后,切开来,瘦肉红通通的,肥肉亮晶晶的,油光可见啊!呵呵,那叫一个美!
做香肠的工序虽然大同小异,但各家作出的味道却是迥异。吃过很多家的香肠,虽同是香肠,却仍有许微的差别:有的会咸些,有的会淡些;有的会肥肉多一点,有的会肥肉少一点;有的会辣,有的会不辣。这就要看各家的爱好了。用我的话说,这是一种妈妈的味道。同是香肠,虽味道不同,却都是妈妈的味道,飘出来的都是浓浓的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