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木耳的作文
1木耳
俗话说的好:十堰有三宝,香菇、木耳、龙须草,如果丢一宝,那就不得了!是呀,这三宝十堰人民早就和它们融为一体了,那我今天讲的就是三宝之一——木耳。
在一次春游中,我们来到一个小村庄,突然发现在一根枯树上长者一朵朵黑色的小花,那花和别的花不一样,它没有花托也没有花蕊,我出于好奇,采了一大把,回家后,我捧着“小黑花”看的入神。
“霜霜,你在干啥?”“哦,爸爸,我采了一些小黑花来看看。”
“傻孩子,这是我们十堰的三宝之一——木耳!这木耳用途大着哩!它可以吸尘、清胃、明目,它们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丰富,绿色食品。黑木耳怕热,是因为木耳属腐生真菌,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主要依靠菌丝分解,吸取木材里的营养来生长、繁殖。它性耐冷怕热,能耐零下40度的低温,但在超过40度的高温时,菌丝就会死亡,所以黑木耳一般都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也可在室内生长。”爸爸顿了顿说“它适合缺铁的人士、矿工、冶金工人、纺织工、理发师食用。”
呀!我可没想到黑木耳有这么多用途!
我想,黑木耳土生土长、朴实无华、顽强生长、默默无闻地向人们奉献着。我觉得人难道不应该有点黑木耳的精神吗?难道不应该像它们那样默默无闻的生长,不求索取,只是给予吗?
我爱我的家乡十堰,我爱我家乡的热土,更爱家乡热土上的黑木。
2黑木耳
星期六,小不凡的李老师从黑龙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礼物――黑木耳。它长得有的像耳朵,有的像小船,有的像喇叭,手摸起来硬硬的,味道闻起来有点酸,有点刺鼻。
我把李老师给我的黑木耳放在水杯里浸泡,好神奇啊,黑木耳竟然变大了,有的像帽子,有的像贝壳,还有的像荷叶、像水桶、像伞尖……我用手摸了一下,它们又滑又软,一用力,还会捏碎呢。
李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黑木耳的营养知识。一个星期吃一次黑木耳对皮肤有很大的好处。这几天都有雾霾,吃了黑木耳后可以排出我们身体内的毒素,对身体有很大的帮助。小朋友们,一定要记住多吃黑木耳!
3地木耳
在我的老家,生长着一种植物,它的名字叫做“地衣”,俗称“地木耳”。地衣生长在土壤的表面,黑乎乎的一大片,就像给土地穿上了一件黑色的外衣,也难怪人们给它取这样的名字。
地衣虽然不像青菜、番茄那样有着花花绿绿的外表,但其营养价值远高于其他蔬果,真可谓貌不惊人,味道诱人。它的味道更是一流,吃起来有点儿像紫菜,无论煮、炒还是做汤,都非常鲜美。因此,我们那儿的人都喜欢或多或少地采一些回家烧一碗吃吃。
暑假里,爸爸带我和妈妈去村头的一条山路上采地衣。我和爸爸负责采左边,妈妈则采右边。我们提着桶和篮子,采了一朵又一朵。我和爸爸一边采还一边开心地拍照。不一会儿,篮子渐渐装满了,我们才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采来的地衣上面附有许多草根、泥土和其他杂物,不能直接烧来吃,得清洗干净。我和爸爸把采来的地木耳清洗了十多遍,花了两个多小时,直到它一尘不染,才叫奶奶下锅烧煮。
过了十五分钟,一盘热气腾腾的地衣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夹了一口,放进嘴里。一股独特的香气在舌尖绽放,一直蔓延至全身……
这真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啊!
4野生黑木耳
中午我在外婆家吃过午饭,在外婆的养猪场门口玩耍,不经意发现门口大树上长着许多许多黑木耳。
我觉得很好玩,就踮起脚尖,伸手小心翼翼地摘了一朵。我把黑木耳放在手心里,仔细地观察,这朵黑木耳,软软的、滑滑的,可舒服了。于是,我的兴趣来了,摘了一朵又一朵,每朵的感觉都不一样,有的大一些、有的圆一些、还有的硬硬的。我把它们泡在水里,一桶又一桶的用水洗呀洗,越洗越润滑,这些黑木耳更饱满漂亮了。
后来我问了外婆,这种野生的黑木耳是可以吃的。所以我打算晚上叫爸爸做一道爆炒野生黑木耳,这道菜会有什么味道呢?我想到晚上就知道了。
5操场旁边的小木耳
昨天放学以后,我和小伙伴踢足球。在操场旁边捡球时,我忽然发现稀疏的枯草中密密麻麻地长着一朵朵灰褐色的“小花”,像一只只小耳朵,我伸手一摸,软绵绵、黏糊糊的,采下了闻闻,还带着一股泥土味儿。咦,这是什么呀?我从来没见过!我连忙采了一捧“小花”,去办公室问林老师。林老师接过去仔细的看了一下,笑着说:“这是木耳。你想知道有关木耳的知识吗?可以去图书室姐书看看。”
听了老师的话,我马上去图书室借了好几本书。啊!我终于明白了,原来木耳是一种食用茵,喜欢生长在潮湿、腐朽的树干上或者其他腐烂的植物上。这几天连续阴雨,操场旁边的杂草落叶腐烂了,所以小木耳就长出来了。
只要有心,玩耍中也能发现问题,学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