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教师形象设计与公共礼仪心得

时间: 04-29 栏目:心得体会

1教师礼仪形象学习心得

20XX年10月21日,我有幸参加了番禺区教育系统团队干部“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研修班。在安排了满满的三天课程中,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刘树谦教授的那节《教师形象礼仪》课。

礼仪是一种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关系交往过程中所应具有的想互表示尊重、亲善、友好的行为规范,是人内在涵养的充分体现,从个人角度看,优秀的礼仪素质不仅有助于提高个人的修养,还有利于与他人的交往与沟通,使人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前我对于礼仪的概念及重要性只有很肤浅的理解,认为礼仪的好坏只是个人问题,人与人是不同的。通过认真学习后,我才进一步了解,礼仪不仅是个人形象的社会表现,还关系其他各种因素,尤其是老师这个行业,个人的素质修养,直接关系到下一代和学校的形象。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讲礼仪不是讲表面,而是一种在人与人之间交往中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互相尊重的需要。平时在与人的交往中,特别是在与熟人的交往中,总认为不要讲究这一套,随便一点没关系。但是通过学习礼仪,发现长期以来扎根在心中的观念是不正确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加强自身业务能力与交际能力。这次培训,刘树谦教授从坐姿、站姿、握手、微笑、递名片等一系列在日常的礼仪交往中经常碰到的细节问题中感受礼仪的真谛,让我深刻体会到礼仪的重要性。

一、学会赞美

什么是美?当你用爱、感谢、赞美的心态对待生活和每个人,你眼里看见的,心里感受到的都是最美的。

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重复着同样的生活,很多人将每一天的生活都看成负担。感觉总是疲惫,烦躁。这样的心态生活是不会感觉到美好的,每一天新的生活会被当成受罪的又一天。生活中美好感会严重缺失。

正因为工作生活是重复的,我们才要在平淡中找到美好,用心赞美生活。特别作为老师,每天都要面对自己的学生,除了用心引导他们外,吸引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就必须学会赞美和鼓励。而且让学生也学会赞美他人,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都有缺点,不要用挑剔的眼光对待别人,每天你都赞美自己周围的人,你会发现,人性中有很多美好的一面。这样无论对自己还是学生,都能更好地感受生活。

二、礼仪是一种文化(思想)

这是刘教授说的其中的一句,作为一个教师,就是在不断学习文化的过程中传授给学生,而文化是能改变人的,改变自己的同时,改变学生。这一点让我更加感到一个教师责任的重大,“为人师表”更是要时时刻刻记住的事。这样激发我要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学习和成长,才能更好地配上这个职业。

三、请多用亲切语和问候语

与人交谈多用亲切语和问候语是内在修养外在表现。"您好""您需要帮忙么""对不起,打扰了"这些亲切平常的词句让周围的人会有温暖的感觉。语言是表达美好思想的方式。从自己做起,用行动感动感染周围的人。

这次的研修班受教育非浅,用刘教授的话说“教育事培养习惯!”那么我以后要将学到的用于实践,并形成习惯,这样才能将礼仪升华成境界,成为一种美!

2观看“教师的形象设计与公共礼仪”心得体会

1、“教师礼仪”是教师尊重自己,尊重学生树立良好师德形象的规范的表现形式。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对照。教师礼仪的好与坏,对学生的价值标准、审美标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示范与影响作用。

教师的语言是教师劳动的重要工具,是形成教师文明礼貌的重要内容,对教师的教育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讲台上言谈,表达要准确,音量要适当,语言要精练,讲课时可以适时插入一些风趣、幽默的话,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适当的礼仪就像润滑油,使某些粗糙的摩擦消失。要使学生有一碗水,我们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用知识的魅力去打动学生,激励他们以知求善,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良好形象。

教师的衣着具有较强的外显性,最易为学生所感知,并由此对教育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古人云:“佛要金装,人要衣装”,一个教师无论多忙,一定要干净、整洁、端庄、和蔼地出现在学生面前,绝不能蓬头垢面或者袒胸露背地面对学生。初中学过鲁迅的文章《藤野先生》一文中对先生上课时忘记了系领带,学生们在下面唧唧喳喳的议论镜头,至今记忆犹新。实践证明,教师的衣容仪表足以影响学生的注意力、行为方式以及对教师本人的态度,也就是说教师美好的形态,能够增强教师的威信和影响力。在引导学生走向科学和人文世界,教师自身就是不少学生的精神偶像,所以一些隐性知识流传,对学生的影响力,对教师职业形象的塑造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教师礼仪”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展示。教师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他的性格、品德包括价值观等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教师自身的仪表和语言,要成为学生学习效法的榜样和楷模,才有力量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德育的无声影片,也许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会对孩子的一生都产生影响。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言传身教”。

总之,教师职业礼仪不光体现在课堂教学的点点滴滴中,还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形象的自我塑造是教师生活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教育的过程从本质上看就是不断完善形象的过程,所以教师的形象建设也是一个不断设计与改造的过程。教师不光有外在体现出的“形美”,更要有充实的内心世界体现出的“道美”。让我们大家都提高自己的礼仪意识,重视礼仪,增强职业效能感、职业满意感,从而在教师专业化进程中实现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与自身价值,树立我们良好的教师职业形象。

3教师礼仪,重塑形象——教师职业礼仪培训心得

20XX年2月21日至22日,在教育局和盘江镇中心校的精心组织安排下,在关口小学开展了关口小学与贾西小学全体教职工为主体的“盘江镇20XX年教师职业礼仪培训”,为期两天的培训,学习了专家《教师礼仪实务大讲堂》共15集的视频讲座,对比自己从教以来的言行举止,我深有感触。

其一,一名出色的教师,除了孜孜不倦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通过外部形象的塑造来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礼仪规范。“细节决定成败”,在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忽略了细节的重要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我们在自己的仪表方面,必须率先垂范。

其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的前提,那就是“尊重”。我们不仅要尊重自己的服务对象——学生,还要尊重学生家长,尊重我们的同事、尊重学校的管理者,尊重我们所交往的每一个人。教师要爱每一个孩子,在与之交往中,需学会平易近人、和善可亲,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切忌冷漠无情,傲慢粗暴。要善于表达、善于倾听、善于发现,尊重学生人格,相信学生,允许学生改过。在与学生家长交往的过程中,要把握好“热情”,准确表达对家长的尊重及对孩子的关爱,不厚此薄彼,切忌公开批评、挫伤家长的自尊心。在与同事、管理者的交往沟通中,处理好各种工作的前提,依然离不开尊重。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主动加强联系沟通,维护教师及领导者的威信,关心、支持别人开展工作等,都是尊重的最好表现。

其三,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所谓“站有站姿,坐有坐相”。此外,要随时保持微笑,“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通用语言”。

总之,通过教师职业规范礼仪方方面面的培训,我明白了,教师礼仪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交往中,我将会严格要求自己,一改以前的邋遢形象,从语言、仪表、行为等方面加强改进,做一个内在水平与外在礼仪有机结合的合格教师,真正做到“自塑塑人”!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