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桥的作文600字
1游五里桥
今天秋高气爽,凉风习习,一看就是个郊游的好时机,我们怀着高兴与几分急切的心情参加了学校举行的采风活动。
经过了“漫长”的半个小时,我们终于到了长桥“五里桥”(又称安平桥)。我们一下车,便像一窝蜜蜂似的拥了过去。我一望,像一条长龙一样,不愧是首屈一指的长桥!一开始,我们朝气蓬勃,信心十足,还取了个“阳光小队”的名字。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大家不是脚酸,就是腿痛。我也心想:妈呀,这哪是游桥,分明是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时,指导员见大伙纪律涣散,便要“振我军气”。他对大伙说:“你们是不敢走了吗?”我们马上冲向前方,还说:“那是不可能的事!”终于,经过百米冲刺,来到了一座亭子里休息。
一到亭子里,映入眼帘的是一副对联:天下无桥长此桥,世间有佛宗斯佛。这是什么意思?谁立的?我把这一肚子的疑问抛给了指导员。指导员说:“以前,有个和尚去应考,可是没钱,一个富人便借了他三百六十两银子,待他考中,富人已经得病死了,他便修了三百六十口井,还富人那三百六十两之恩,还立了一座桥,也就是五里桥,又写了“天下无桥长此桥”。而富人的儿子十分感动,便对了“世间有佛宗斯佛”。这副对联的上联意思是世界上没有桥比五里桥更长的了。下联意思是大家要多拜拜佛。”我点了点头。等我们娱乐之后,又继续向前前进。正当我们有气无力的走着时,忽然一个人大叫:“看,对岸!”我们一听,好似望了疲劳,欢呼雀跃地向前跑。
啊!这次不但玩得高兴,还学习了不少知识。
2五里古桥
今天,我们来到了安海,来到了世界上最长的梁式石桥——安平桥。
何叔叔像导游一样给我们讲解桥的由来:以前,这儿不叫安海,而叫安平,所以坐落在这儿的桥就叫安平桥,又因这座桥长五里,所以又叫五里桥,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称。
何叔叔说:“这里以前是一片海滩,隔断了安海与水头两个重镇,人们来往两镇要弯很远的路。为了两镇的贸易往来,于南宋绍兴八年开始建桥,前后历经十六年才建成。以前这里有很多石狮子,现在只剩下5只了,桥上还有两位护桥将军和一副对联,你们快去找吧!”何叔叔的话音刚落,我们就已跑得没影了。跑了很久,我累极了,习惯性往前一望,“噢!天啊!怎么还有这么长呀!”我大声叫道难怪建了十六年跑不动了,慢慢走在桥的的中间,我们找到了两位护桥将军和那副对联。可石狮子怎么也找不到,我左看右看前顾后盼都没有影子。突然,一亮,一团灰灰的石头仔细观看,有鼻子——就是中间的一个包包:有眼睛——包包上两个洞洞。哈哈!找到了!我们欢呼着!跳跃着!这只石狮子已经看不出来是石狮子的样子了,但它的威风还在,蹲在那里一动不动守卫着这痤古桥,见证了千年的风风雨雨。何叔叔说的东西都找到了,我回过头想跑回去告诉他,却发觉我的腿一阵阵发软。
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夕阳正好落在桥的那一头,桥面、水面泛起一片片金光,几只白鹭在水面忽起忽落。看着如画的风景,真想写首诗,却不知怎么下笔……
3安平桥
位于安海的安平桥素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称,是中国名桥之一。今天,我们采风团的采风地点就定在了安平桥。
我们的车开了一个小时,终于顺利到达安平桥。原来,这是一座全长有2255里的桥,所以,又名为“五里桥”。我们是在桥中下的车,放眼望去,向北看不见头,向南望不见尾,大家都惊叫了起来。我们便选择了向北先走到桥顶。它全桥由花岗石和沙石建成的,因石条凹凸不平,到处沆沆洼洼,使我们走起来忽高忽低。就在这时,何叔叔说:“布置你们一个任务,你们四处找找,桥上的石狮子和两个护桥将军,还有一副对联。去找吧!”
说完,我们便一哄而散,跑到了一座亭子里。果真,在亭子里,我们找到了有两位护桥将军,他们目光尖锐,神情庄重,每人手持一把寒气逼人的宝剑。再看他身后的门上写着一副对联: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哈,找到了!“我们兴奋地告诉何叔叔。只是“石狮子”在那里呢?好不容易,我们在护桥将军身后分别找到了四尊姿态不一,栩栩如生的石狮子。
我们继续向前走,只见这里的湖水有些被污染了,青一片紫一片的,像被人痛打了一顿。四周的芦苇也多起来,有齐桥高呢!它们一棵棵随着风摇摆,仿佛迎接着我们的到来。这时,林小妍壮着胆子跨过护拦,蹲在石阶上,摘了几根芦苇,分给大家,大家都很高兴。
后来,我们走完了全程,在回家的路上,我吟了一首自己作的诗:
水上夕阳斜飘上,
芦随风舞万人醉。
微风习习湖起波,
依依不舍情难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