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水席作文500字
1洛阳水席
在牡丹甲天下的洛阳,最有名的美食是——洛阳水席。
洛阳水席是河南的一大名菜,它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水席以汤为主,吃完一道,再上另一道,如行云流水,所以叫“水席”。
沿至今日的洛阳水席全席二十四道菜,分别是八个冷菜、四个大菜、四个中菜和四个压桌菜。
席面上先摆四荤四素八个凉菜,接着上四个大菜,每上一个大菜带两个中菜。第四个大菜上甜菜甜汤,后上主食,接着四个压桌菜,最后送上一道“送客汤”。二十四道连菜带汤,章法有序,毫不紊乱。
真命天子假燕窝水席的另一特点是素菜荤做,以假代真。水席中有名的“洛阳燕菜”、假海参等,都是民间普通的萝卜、粉条,但经厨师妙手烹制后,便脱胎换骨,味美异常,如奇花绽放,让人叫回味其中。说起洛阳燕菜,它是洛阳水席的第一道大菜为水席中的上肴。此菜制作精细,口味酸辣香郁,鲜嫩清爽,常常让人流连忘返。
洛阳水席不仅盛大宴会受欢迎而且民间婚丧嫁娶、诞辰寿日、年节喜庆等也习惯用水席。它作为传统的饮食文化,和传统的牡丹花会、古老的龙门石窟并称为洛阳三绝。
2洛阳小吃——水席
牡丹燕菜是洛阳水席中的首席菜品,也是历史悠久,最负盛名的一道菜肴。它的传说和牡丹一样,都与一代女皇武曌有着深厚的渊源。
传说武婿娘称帝后,天下风调雨顺,有一年,洛阳百姓将关外长出的巨人萝卜当宝贝献给了女皇。女皇认为是天降奇瑞,遂下令御厨将这“巨无霸”做成晚宴供其品尝,御厨们只能硬着头皮将众多山珍海味和加工后的萝卜混在一起乱炖。这样,御厨们绞尽脑汁,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一盆“萝卜开会”上桌了。女皇尝后喜笑颜开,发现味道并不输给燕窝,从此,这一锅乱炖萝卜被赐了一个学名——“假燕菜”。
从此,“假燕菜”被视为上品,久而久之,“假燕菜”演变成了“洛阳燕菜”。
“牡丹萝卜丝”是水席中的第一道菜,这道菜的做工相当考究,将萝卜切丝后,在拌粉,然后加料烹炸,仅烹炸就要六次。萝卜相如银丝,根根透明,夹起一筷入口,顿觉满口清香,味道的确非同一般。
水席还分为8大碗,8小碗,因为是一道接着一道像流水一样不停的上,而且菜肴多为汤水,故而得名水席。
洛阳水席格式很讲究,24菜不多不少,8凉,16热,16个热菜中又分为大菜,中菜,压桌菜,各有讲究。
最有趣的是,当24道菜全部上完,鸡蛋汤便会上桌,这碗送客汤说明水席到了尾声,大家便会纷纷起身离席。
这就是洛阳闻名小吃——水席。
3传统名吃——洛阳水席
今年我们一家人去洛阳亲戚家过年,吃到了传统名吃——洛阳水席。
所谓“水席“有两个含义:一是全部热菜皆有汤——汤汤水水;二是热菜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向流水一样不断地更新。吃水席最有名的是真不同,不过在真不同吃的是品味,是档次。我们自己家人聚餐去的是老城丽景门小巷里面的水席,虽然名气不是很大却味美价廉。水席的二十四道菜中,最好吃的是“洛阳燕菜”。说起洛阳燕菜,它是洛阳水席的第一道大菜,为水席中的上肴。此菜制作精细,口味酸辣香郁,鲜嫩清爽。传说唐朝武则天时,洛阳东关下园长了一个重约近15000克的大萝卜,民众认为是丰年之兆,于是将它进贡给女皇,武则天一见大悦,即嘱御厨烹制。萝卜原只是一种平民食物,宫廷厨师并无做萝卜的经验,但慑于皇命,终于做出一道将萝卜切成细丝,再配以山珍海味的萝卜丝汤。武则天用后大为赞赏,并以其具有燕窝风味而赐名“假燕窝”。从此,这道民间的普通菜肴一夜间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皇亲大臣、庶民百姓竞相仿制的宴席大菜。由于它能适应多种原材料配置,所以既可用名贵的山珍海味,又能用一般的肉丝、鸡蛋等做配料。其味香郁,十分可口。随着历史变迁和历代名厨的辛勤研制,经过创新和发展,使“假燕窝”日臻完善。因它起始于洛阳,故称为“洛阳燕菜”。
洛阳水席以其独特的风味、精湛的技艺、逼真的造型、美好的传说、渊源的文化积淀而引起轰动,被称作有洛阳古都地方特色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