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职教年度工作总结
120XX年车间职教工作总结范文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公司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快职工教育工作的步伐,力求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成了车间总体工作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早在年初,车间就将职教工作纳入到全年工作规划中,并制定了详尽的职教工作计划,使该项工作得以有条不紊的展开。截止XX年11月,根据计划,针对现行人员的实际技能、理论水平情况,车间分别对在岗的89名员工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培训。
1、内培情况
培训内容
培训人数
课时
微机监控、保护系统
运行人员58名
40
整流系统
运行人员58名
30
电工技能
维护人员15名
20
安全规程、电工理论
全体人员
40
循环水(空压机)操作及维护
综合人员
10
2、外培情况
培训内容
培训人数
课时
油化验分析
2人
15天
空压机
2人
15天
综合自动化
2人
10天
完成主要工作及成绩:
开展多样化、多渠道的班组级培训,一直是车间职教工作的一大特色。为了配合车间职教工作的开展,班组采取传、帮、带的方式,以老带新,将公司开展的“导师带徒”活动作为主线,班员在班长的带领下,搭配开展岗位练兵、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定期技术考核等活动,激发职工参与学习的兴趣,通过彼此间的交流,增长大家的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车间则在此基础上,注重全面安全教育与岗前教育相结合,个人技术素质与岗位实际要求相结合,采取集中授课培训为主,并将职工教育溶入到“月明星”劳动竞赛中,对各班组的职教工作定期进行考核,制定相应的激励和奖励措施,将考核成绩与班组奖金、评先争优资格挂钩,在车间内形成了“争先进、争荣誉、比贡献”的良好氛围。此外,车间团支部也积极鼓励职工开展“五小”“合理化建议”、“技术创新”等多种形式的职教活动,以此来调动职工钻研业务的积极性。日前,车间已建立健全了以“班组培训为主,集中授课为辅”的两级职教管理网络,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车间在做好内培工作的同时,也不失时机的与设备厂家联系委派专人远赴上海凯撒公司参加空压机知识培训、综合自动化培训、前往湖北省电气设备试验研究所参加油化验分析培训,通过学习,员工基本掌握了相关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和步骤,并对相关设备的试验方法、试验要求、维护保养和性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为车间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内外培工作的有机结合使职工们操作的规范性、应变的敏捷性和判断事故的准确性有了显著提高,并能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XX年6月,车间及时发现并成功消除了4#整流变压器内部线圈烧损这一重大隐患,为公司挽回了经济损失。职教工作的合理开展使员工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同时,在技术创新意识上也有了质的飞跃,今年车间申报的“微机五防”改造项目获铝业公司“五小”成果一等奖;职工们在日常工作时所提的合理化建议也有数条被车间及公司所采纳,多数已由建议人完成改造。良好的职工培训打造了一支技术过硬的职工队伍,这使得车间的安全生产工作有了绝对的保障。截止到今年11月10日,车间实现连续安运1427天的好成绩。
技术培训要抓牢,职工思想道德教育更是不能少。车间在注重职工学技术、学业务外,更注重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定期开展各种政治学习与交流活动.。为了让职工进一步了解并适应公司各项制度的改革,车间专门组织人员学习公司下发的有关文件,并开展各项讨论,要求学员写出心得体会,以此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整体水平。让职工充分的理解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职工们都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去。
存在的不足和明年的计划:
1、业务骨干忙于工作,缺少深造机会;
2、员工的专业分散,内培工作需加快步伐;
3、车间工作量大、技术面广,要求技术人员掌握的专业知识跨度大且人员少,经费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外培工作的开展;
4、明年车间将进一步加大外培工作力度,尤其是多为青工和新工提供外出深造的机会。让车间力量尽可能的均衡。
明年,车间将一如既往的将职教工作深入开展下去,为公司培养优秀技术人才。
2****车间***年***季度职教工作总结
20XX年3季度,****车间继续按照《***工务段职工教育管理办法》、《***工务段20XX年职工教育重点工作及培训计划》、《***工务段20XX年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考核办法》等相关要求,结合现场实际,认真开展了职工教育管理工作,对车间20XX年3季度职教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完成
1.加强职教工作管理,逐级落实职工教育工作责任制,完成上级下达的职工培训任务。以解决“现场作业失控、设备管理失控”为总体目标,以“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完成了安全专项教育培训工作、培训156人次,等待段统一考核。切实提升了职工安全风险意识,提高作业技能水平,实现了安全生产有序可控。3季度以来安全局面得以控制,违章违纪件数较以往下降。
2.加强车间、工区职教管理,车间、各工区(班组)切实做好《职工培训考核与使用待遇一体化考核管理机制实施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职工业务技术培训(学习)日常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的学习和贯彻,抓好全员培训。根据车间当前情况,完成了20XX年第二期道口工培训及考核,培训24人次,以及完成《铁路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填记、试卷批阅,考核全部合格。认真抓好工长月考、工区每日1题,每月岗位练兵,把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岗位安全、岗位技能结合起来,采用现场问答、抽考、实作演练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的标准化作业能力、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设备故障判断处理能力、以及铁路“四新”技术的运用能力。
3.加强对工区职教工作的督促指导。对工区缺少考试试卷、职教台帐不健全等问题,立即指出并限期整改,规范了各工区职教工作的管理,确保车间职教工作的整体推进。
4、按照段职教工作安排,及时收集、整理职工办理《铁路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副卡所需资料并上交,及时联系请领下发到每一名职工,确保每一名职工严格执行“持证上岗”的规定。
5、按照段要求,对每一名职工的职教履历进行全面调查,认真录入到每一名职工的职教履历书,共计录入156名职工。
6.段在***职培基地举办的***局***片区第二期线路工班长培训班,配合完成管理、生活、后勤等各项工作,现第二期培训班顺利结业,为站段培训生产一线骨干人才做好了车间分内的配合和支持工作。
7.完成了各工区劳务工三季度培训工作,培训共计35人,提高了车间全体劳务工的安全意识、理论素质和业务技能。
8.做好迎接段三季度职教工作检查工作准备。对检查出的不足之处,车间要高度重视,认真整改,以进一步规范车间职教工作,提高职教工作的管理水平。
9.完成3季度职教工作小结及4季度车间职教工作计划,部署好各工区下一阶段职教工作的重点。
二、下季度工作打算
1.认真执行段相关文件和规章制度,在各级领导和段劳人科领导下,车间职工教育工作小组带领车间全体,完成好车间职工教育工作。
2.按照教育计划,完成好工班长培训、劳务工培训、职工培训、工长月考等各项培训工作,提高全体职工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更好的服务生产。
3.按照段职教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和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开展好车间职教工作,进一步开阔眼界,转变观念,拓展思路,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增强作好本职工作的强烈责任意识。
4.认真组织开展好车间下半年技能比武赛,力求达到在车间范围内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参战热情,提高职工对理论技能的重视,全面掌握实作项目的作业程序和安全要求等,加强车间总体作战能力的目标。
5.继续配合上级开展好**职教基地的*****局***片区线路工班长培训班,完成好各项常规性和指令性工作。
6.加大对工区职教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力度,对存在的问题和缺少的台帐,及时指导整改和健全,规范工区职教工作的同时,使车间职教工作水平整体提高,切实发挥好职教工作的重要作用,培训教育好全体职工、劳务工。
20XX年9月17日
3车间职教工作总结
机械化大修车间职教工作认真落实段相关文件要求,,根据段月度职教指导计划及开工前五到位的标准,结合车间实际,以月度计划为主,结合开工前培训要求开展车间职民工教育工作。
一、车间职工工作分工
车间职教工作分工为:车间主任、书记负责车间职教工作的管理、监督及检查工作;车间线路副主任为车间职教工作实施的负责人,负责车间职教计划的编制、实施及总结工作;车间线路副主任及其他干部负责按照车间职教计划开展职民工教育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及考核工作;车间调度负责车间培训教育笔试试卷的批阅及成绩登记工作。车间职教具体分工为车间线路副主任主要负责车间安全类、线路工业务类培训工作,车间线路技术员主要负责车间线路工业务类及劳务工教育培训,车间机械副主任及机械技术员主要负责操作工业务类培训工作,综合工区的教育培训一般由车间线路副主任负责,各类笔试试卷的批阅、成绩统计工作由调度负责,实作考核按照操作工由机械副主任负责、线路工由线路副主任负责的原则开展,相关资料的准备由各负责人负责、调度负责统一上传;各工长全面负责各工区班组层面的职教工作。
二、车间职教工作的开展情况
车间职教工作开展流程为:车间调度接受月度职教指导计划并传达给职教实施负责人(线路副主任)或职教实施负责人(线路副主任)根据开工前五到位要求,职教实施负责人结合车间实际制定车间月度或开工前职教计划;车间各干部根据车间月度或开工前职教计划准备相关资料并按时开展培训工作,同时做好相关记录及考核工作统一交由职教实施负责人(线路副主任);笔试试卷交由调度批阅、成绩统计,实作考核操作工由机械副主任负责、线路工由线路副主任负责;各项培训资料按照段要求由各培训开展人准备统一交由调度上传相关科室;车间职教实施负责人(线路副主任)按月度总结车间职教工作;车间主任、书记对车间职教工作进行监督及检查工作。
三、车间职教工作开展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1.车间长期进行集中修施工,生产任务紧张,人员集中脱产培训难。
2.车间野外施工时间长,工作强度大,日常培训组织难。
3.培训内容空泛冗繁,针对性差,职工兴趣不高。
4.各项作业标准有些经常改动,特别是单独一个通知对某个单项标准要求,作业标准整体性差。
5.工种多、岗位分散,存在“一锅烩”的现象。
6.兼职教师的知识和技能不能满足培训针对性、专业性要求。
7.息工期间培训“欠债”多,补起来难。
8.兼职教师的业务技能培训少,鼓励措施少,积极性不高。
四、对车间职教工作的建议
1.培训应以车间现场实际工作为主,空泛冗繁的培训内容尽量减少。
2.作业标准集中修订,统一下发且周期不宜过短。
3.采取集中培训和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解决好培训与施工生产的矛盾。
4.积极开发、编写统一教材,为职工培训提供系统的培训学习资料。
5.日常培训分层次施教,根据职工业务水平调整教学侧重点。
机械化大修车间
20XX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