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的总结
1一带一路培训总结
为提升客户经理的市场营销和客户关系维护的技能,加强客户经理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提高公司客户经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总公司客户服务部于20XX年6月16日至19日在福建泉州举办针对入司2-5年、服务“一带一路”专项客户经理的培训。作为入司4年的客户经理,有幸被选派参加此次培训与交流,培训期间认真学习各讲师的授课内容,并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现将培训体会总结如下:
一、培训主要内容
此次培训的讲师来自分公司经验丰富的客户经理、总公司项承部承保人、项目险管理部、市场开发部、担保部以及资信评估中心的领导和同事,培训的内容包括海外工程承包项目管理实战演习、中长期险项目融资承保案例及启示、境外投资和承保工程风险控制及案例分析、项目险行业评审要点及财务报表分析、项目险海外市场开放与渠道建设、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发挥政策性作用、项目险承保业务系统重点操作介绍、担保和项目险的联动作用等8个主题的授课,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就2个相关的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总结发言,议题包括:“一带一路”国际战略的推进实施对本辖区项目险业务的开展,目前是否有实质性促进作用,后续要从哪些方面予以推动;从辖区企业实际经营的角度来看,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影响如何?如何对接企业需求做好服务。
二、培训心得
此次培训内容丰富,不仅有“一带一路”战略的宏观解读,也有海外工程承包、境外投资的实例讲解,对个人的实际业务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一)海外工程承包项目管理解读详细,换位思考站在企业角度分析如何管理项目,帮助客户经理更深入了解项目运作。了解施工条件、管理承保工程、控制外部风险,从三个不同的阶段和层次分别总结了各个环节的风险点和控制手段,商务合同签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包括合同范本、付款条件、违约责任、质保期上限、工程拖期处理办法、纠纷解决等,都通过实际案例进行讲解,更全面了解工程管理全过程,帮助客户经理更贴近项目和企业需求;
(二)我司项目融资业务探索较为初期,目前已成功承保的项目共7个,可借鉴的经验较少。随着工程承包类企业在海外的竞争逐渐加剧,项目融资类业务需求不断增加。此次培训就项目融资如何界定进行明确说明,目前项目融资较为适用的行业主要为电力、油气和交通等,农业和保障性住房领域项目融资较少,对于项目受理的条件也进行明确列示,如股本金一般不低于25%,不接受单独投保政治风险、最低偿债覆盖率不低于1.1等。阿曼水电站项目和赞比亚曼巴项目模式,可作为其他项目的参考进行推广。
(三)项目险行业评审要点的解读,全面归纳了主权项目、商业项目、租赁项目、投资项目的评审要点,有助于客户经理对照不通过类别的项目参考评审要点有针对性的推进。尤其是电力行业、船舶海工行业和基础设施行业的评审要求,与我部目前项目险业务发展契合度高。
(四)项目险承保系统不断完善和升级,尤其是项目库,将项目承保立项时点前移至项目初步跟踪时期,可对重点项目属性进行设置和标识能有效汇总各阶段项目的信息,便于项目的统一管理和跟踪。
(五)担保产品可辅助我公司中长期买贷、卖贷、特险、海外投资及贸易险等产品,买贷审批期间工程启动资金融资、工程垫款融资、出运前融资、延付期补充融资等案例,为客户经理展业提供更多的思路。
三、相关建议
根据湖北省商务厅统计,目前湖北具有对外工程经营权企业102家,目前正在开展境外工程承包企业44家,上述企业中与我司开展实质性业务合作的企业不足20家。辖区内分企业对如何开展出口信贷业务尚不熟悉,企业多处于出口信贷探索阶段,商务谈判能力较弱,需摸索融资安排,长期培养。希望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推动我省企业更快走出去,结合此次培训提几点个人的想法和建议:
(一)“一带一路”战略意义重大,能有效推动辖区企业跟踪项目的进展,但一方面,辖区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对于项目推动进入框架如中巴、中哈、中孟印缅等毫无头绪,错失项目进入框架的机会;另一方面,我公司对“一带一路”项下项目审批时效、费率政策、担保要求、赔偿比例等承保政策。希望能针对“一带一路”国别项目,给予企业推动项目进入框架的指引;另一方面,希望公司针对“一带一路”国别项目出台更细化的承保指引。
(二)部分央企在汉子公司虽拥有外经权,但集团公司对其外经权集中管控,对外项目均由集团的平台公司统一签署商务合同,在汉子公司仅作为施工方实施具体项目,项目保函、融资等事宜均由集团的平台公司统一办理。上述模式制约我营管部辖区企业项目险业务的发展,希望在承保模式上予以更多创新和支持。
(三)进一步加强“一带一路”国别、重点行业的分析研究,不定期发布相关报告,便于一线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
(四)加强对项目融资业务的承保力度。我公司承保项目融资类项目非常少,可借鉴的先例和情况不多,加之市场经验和自主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的手段较少,使我公司在此类项目的承保上较保守,这不仅会限制客户走出去的力度,也会阻碍我公司在这类业务上的发展。目前,我公司对项目融资业务的承保集中在电力行业,对其他行业没有承保,建议公司加大对其他行业项目融资业务的研究推进力度,同时,为提高融资银行投保积极性,建议适度提高商业风险赔付比例。
武汉营管部段利华
20XX年6月29日
2《“一带一路”年度报告》总结
两翼齐飞”“五通”并进。由中国人民大学“一带一路”建设进展课题组编写的“‘一带一路’建设三周年进展”报告近日作为“一带一路”年度报告(20XX)的特别推荐部分在京发布。报告总结了“一带一路”倡议在提出三周年之际,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政策沟通:获得广泛共识
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报告统计,截至20XX年6月30日,中国已经同56个国家和区域合作组织发表了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联合声明,与“一带一路”沿线11个国家签署了自贸区协定。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中东欧16+1合作机制、亚太经合组织、博鳌亚洲论坛等多边合作机制不断取得进展。20XX年9月至20XX年8月期间,习近平主席访问了37个国家,在多个场合都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相关国家的热情回应。
设施联通:打下坚实基础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截至20XX年6月30日,中国已开通中欧班列共计39条,由中国国有企业在海外签署和建设的电站、输电和输油输气等重大能源项目多达40项,共涉及1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目前,中国已通过国际海缆可达北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澳洲、中东、北非和欧洲地区;通过多条电缆可直接连接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越南、老挝等国家。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基础设施技术标准体系对接、基础设施网络联通、能源基础设施联通和畅通信息丝绸之路等领域合作不断加强。
贸易畅通:取得显著成就
贸易畅通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大有可为的重要领域。截至20XX年6月30日,我国已对外签署自贸协定14个,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并已在“一带一路”沿线18个国家建设有52个经贸合作区。
贸易更加便利,平台更加广阔的同时,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谈判进程加快。中国与104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双边投资协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为3.1万亿美元,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26%。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投资累计已达511亿美元,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2%。
资金融通:形成合作网络
实现资金融通是保证“一带一路”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支撑。亚投行于20XX年6月25日批准了首批四个项目总计5.09亿美元的贷款,丝路基金于20XX年12月29日于北京成立,截至20XX年6月30日,已经宣布了三单项目投资。新开发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成立,专注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
人民币跨境贸易和投资使用加速拓展,中国人民银行与其他央行货币合作深化。截至20XX年8月15日,人民银行已经和境外35个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者其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换协议,其中21个国家和地区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总额度已经超过了3.12万亿。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已拓展到20个,其中7个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民心相通:实现稳步推进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报告指出,三年以来,中国积极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文教合作、旅游合作、卫生医疗合作、科技合作、青年合作、党政合作和民间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仅以旅游一项为例,截至20XX年6月30日,面向中国普通旅行中开放免签的国际和地区有21个,施行落地签的有37个,极大便利了不同国家的民间交往,出境游也可以“说走就走”。此外,据国家旅游局预计,“十三五”时期,中国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送1.5亿人29次中国游客、20XX亿美元游客旅游消费;同时中国还将吸引沿线国家8500万人次游客来华旅游,拉动旅游消费约1100亿美元。
报告总结,“一带一路”是迈向人类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尝试,“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最重要的是让各方理解,得到各方的支持,形成真正的共识,进行认真的投入。因此,在宣传和推广上不可操之过急,在项目建设上不可急功近利。报告建议推出“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引领各方认清“一带一路”建设方向同时,明确“一带一路”建设中不可为的领域。
320XX考研政治时政:一带一路总结
自20XX年9月,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首次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设想开始,“一带一路”成了近几年非常重要的时政热词,请考上在备考复试时予以注意。下面就针对“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为大家做如下总结。
一、两会热点关键词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XX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加强新亚欧大陆桥、陆海口岸支点建设。
从大方向上看,“一带一路”建设要与区域开发开放相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将从更高层次来统筹改革与开放,不仅涉及到国内区域协调和改革,也涉及到国际关系协调和促进,可将国内区域开发开放经验输出到沿线国家和地区。
“一带一路”也能更好地促进国内区域发展政策的融合,形成东西部联结、南北方贯通的国内互联互通局面,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在全国范围内大流通,更好地推进区域开发开放。“一带一路”建设也有利于让中西部由过去开放的“末梢”变成“前沿”。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黄强表示,今年有多个与“一带一路”相关的铁路建设项目,包括东南亚的越南、老挝、泰国,中亚的哈萨克斯坦等国,都有需要推进的项目。黄强认为,“一带一路”相关的铁路建设,目前看来更需要的是货物流通。东南亚、中亚地区铁路运输能力薄弱,但又是非常重要的干线,因此有关的铁路建设很有价值。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何立峰在上月举行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上表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共同建设一批海上枢纽港口,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产业、能源资源、贸易投资等多领域合作,不断丰富合作内涵,其中重点畅通由中国沿海港口经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以及由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等方向的运输大通道。
二、考点链接
“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其实质是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
调整经济结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战略重点和根本途径。调整经济结构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成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4在“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上的总结
经过整整一天的紧张工作,在全体与会专家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研讨会已经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议程。在这一天当中,大家紧紧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历史启示与时代机遇”这个主题,从经济贸易合作、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交流互鉴、生态环境保护、智库合作等方面坦诚交流,深入讨论。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会议取得的成果将有力促进“一带一路”的合作发展,并在“一带一路”新的发展历程中留下浓重的一笔。若干年后,在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们都会为今天所做的努力感到自豪。
关于这次会议,前面几位已经做了精彩的总结。这里我想用四个核心词来概括我们这次研讨会的意义和成果,这就是“交流”、“共识”、“建议”和“平台”。
一是交流。“丝绸之路”历史上就是东西方交流互鉴之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更需要充分的交流和沟通。“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应,同时也存在这样那样的疑惑,这是十分正常的。我们这次研讨会,共有来自中国、土耳其、塞尔维亚等13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40多位官员、专家做了大会发言,20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家围绕共建“一带一路”这个主题,发表各自的意见和建议,达到了充分交流、沟通的效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伟主任和中国驻土耳其大使郁红阳先生代表中方全面介绍了中国方面的想法和意见。各位专家也都从不同的角度和背景,谈了对新形势下共建丝绸之路的看法和意见。与会代表就各自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和讨论。这种交流本身,就是丝绸之路精神的体现。虽然通过一次的交流沟通并不能解决大家在所有问题上的疑惑,但它一定能够增进我们之间的相互理解,促进我们对发展经验和发展知识的共享,也增进了我们彼此之间的友谊。
二是共识。这次会议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取得了诸多共识。我概括了一下,比较重要的至少有以下八条。
第一,建设“一带一路”是沿线各国共同的发展需要。大家一致认为,古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的历史遗产,新时期促进丝绸之路复兴是沿线各国的共同愿望,是一件带有全球性意义的公共产品。共建“一带一路”需要沿线国家的共同参与和通力合作。
第二,共建“一带一路”需要秉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和平等自愿的理念。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一带一路”沿线之外国家和地区的开放和包容,二是对沿线区域内各国各地区的开放和包容。
第三,“一带一路”的合作,不仅是经济方面的合作,也包括文化教育、发展政策、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合作。
第四,经贸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目标。通过经贸合作,扩大资源要素的配置空间,充分释放沿线各国的发展潜力,有助于给沿线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也有助于为其它领域的合作奠定基础。
第五,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前提。货物、人员和信息的交流都要依托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网络,没有这样的网络,就难以共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合作,不仅能够为其他方面的合作奠定基础,也有助于我们获得早期收获。
第六,文化包容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基本保障,或者像有的与会专家所说的,是“一带一路”有效合作的基石。“一带一路”跨越不同的国度,各国都有其自身特色的文化,只有让这些文化相互包容、交流互见、和谐相处,“一带一路”的建设才能获得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长期持续地推进下去。
第七,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共建“一带一路”不可或缺的且重要性日益凸显的方面。我们都认为,“一带一路”不仅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且要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八,智库合作应当也能够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建议。在取得广泛共识的同时,各位专家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值得各方重视的意见、观点和建议。这里仅列举几条:
比如,为了有效推进沿线区域的经贸合作,沿线各国需要推进各自内部改革,营造开放、稳定、透明的营商环境,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提升自身产业和经济的竞争力。
再比如,为了促进“一带一路”区域贸易投资的便利化,应当鼓励和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建立更多的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区,促进制度和政策层面的互联互通。
还比如,在规划互联互通特别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时,要高度重视其对生态和环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要从综合成本的角度评价其建设成本。“一带一路”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更加严峻,需要沿线各国携起手来共同应对。
第四,共建“一带一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作用,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要更多发挥私人部门的作用。
最后,有些专家还对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政策提出建议,比如应加大对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资、应更多关注软实力的构建等。
四是平台。这次会议还对构建“一带一路”机制化的合作交流平台展开了讨论。其中,重点讨论了建立“一带一路”智库网络的构想和途径。这次会议开了“一带一路”智库合作交流的先河,但智库合作交流不会就此止步。共建“一带一路”是项长期的事业,智库合作交流也是一项长期的事业。我们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智库合作,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更有力的智力支持,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