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张謇故居作文500字
1张謇故居参观记
张謇,一个海门人民家喻户晓的名字,他的一生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就在今天,我有了答案。
张謇纪念馆坐落于海门市常乐镇状元街最东面。一下车,我就仿佛来到了清代。进入仿清式建筑的大门后,沿着甬道往北走,迎面而立的照壁上镌刻着张謇的名言。
绕过照壁,再往北走,进入张謇纪念馆的展示大楼。一进大厅,我们首先看到了一堵数字墙,这些数字标志着张謇的一生:十六岁,中秀才;四十二岁,中状元;四十三岁,开办企业;一生创办三百七十所学校……
进入展厅,里面共分四个部分介绍了张謇:出生成长篇、实业救国篇、教育兴国篇和社会事业篇。在出生成长篇中,我们听了“夜读三更”、“接下联”、“九百九十九”等故事,知道了张謇从小既聪明又勤奋。在接下来的几个篇章中,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展品和资料,知道了张謇创办的第一家企业是大生纱厂。之后,张謇又陆续开办了大生二厂、三厂、八厂,还以此为轴心创办了大达轮船公司、复新面粉公司等众多企业。因为海门靠江靠海,所以水上运输是必要的,于是他又兴建了青龙港和天生港。张謇还在教育方面拥有诸多第一,为海门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真正实现了他“父教育母实业”的主张。
参观完张謇纪念馆,我不禁感叹:“张謇,真不愧是集实业家、教育家于一身的一代伟人。”
2游张謇故居
秋令十月菊花黄,游子牵衣辞高堂。寒酸忍泪不敢落,男儿行矣思故乡。风吹百草回青黄,游子揽辔临康庄。书生何时出门去,期于努力志四方。说起这首《思故乡行》的作者,他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就是清末第649位状元——张謇。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张建故居参观,刚一下车,一座高大的门楼就展现在我们眼前,门楣上还刻着“张謇纪念馆”这几个大字,在一旁石狮的映照下,显得十分苍劲有力。走进了纪念馆大门,照壁出现在眼前,照壁上刻着张謇的名言:“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既不与草木同腐。”我觉得张謇的一生就像这样,他虽然离开了人世,但他的成就、他为中国付出的努力是不会像草木一样轻易抹去。绕过照壁,我们来到了张公祠堂,张謇的雕像正竖立在正中央,他正坚定地看着前方,令人肃然起敬。
离开了张公祠堂,我们来到了绿树掩映的张謇纪念馆,在张謇纪念馆中,分4个篇章,分别是:出生成长篇、实业救国篇、教育兴国篇和社会事业篇。墙上那一张张照片讲述了张謇的一生,最令人感动的是张謇最后一张照片。画面的背景是滔滔的长江,张謇正双手拄着拐杖,在筑楗现场视察,这时的张謇身体还不适,但他仍然顶着酷暑,为国为民操劳着,终于病倒在了筑楗现场,这是多么感人的场景啊!
张謇的一生都像他纪念馆前那棵400年的大树一样万古长青!
3游张謇故居记
我的家现在有“鱼米之乡”美称的海门,当然张謇早已成为我们心中的偶像了。
小时候我就很崇拜他,这次我终于可以去张謇故居了,我别提有多开心了。
汽车载着我和一腔崇敬来到张謇故居,首先印如我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红色拱形门楼,楼上那四个大字:状元故居,让人无不瞻仰。
走进了大门,庭院可大了,用那两个巨大的石狮子镇守的就是史料陈列室,那两尊石狮子让我心中的严肃油然而生。移步到大厅,在大厅里陈列着张謇的业绩,和一张张被岁月爬满而泛黄的照片,这些展示了张謇的一生:张謇出生在一个中国最为腐烂的时候,可他放弃了那时最安逸的生活,他毅然回乡奋身于“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行动中,他努力探索,拯救国家,从那封建时代中挺身而出,让人敬佩。在展厅的两边的房间,陈列着张謇曾经用过写过的东西,这儿每一样东西似乎都诉说了一个故事一个道理,都留下了张謇的身影,都充满了张謇对后代的期望。
来到张謇的居室,它并不奢华,极其简陋,正中的客厅里,一张方桌和几把椅子;右边是书房,一张写字桌和一套文房四宝;左边的卧室里有一张床,木箱子,书橱,虽简陋,但是我看到了张謇在房间里奔波的样子。
张謇他是我们海门的骄傲,是中国的骄傲,无论我们走到哪里他永远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永远向他学习。
4游张謇故居
今年暑假,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常乐的张謇故居。我和大多数海门人一样,从小就在张謇的事迹感召中成长。今天终于可以参观一下他的故居了。
跨入古色古香的门楼,一块很大的照壁出现在我的眼前,上面刻着金色的大字:“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这是张謇先生的名言,也是他一生追求的人生信条。向里走去,走过一座横桥,就来到张謇纪念馆了。这是一座灰墙青瓦的两层小楼,在绿树红花间格外素雅。馆前水池上的石板上有江泽民主席亲手题写的馆名,金光闪闪。走进大厅,中央伫立着张謇的半身铜像,严肃地凝视着前方,仿佛在思考着什么。张謇一生创办了许多企业:大生纱厂、通燧火柴公司、颐生酒厂……几乎遍布了全省。走着走着,我被《张謇的最后一张照片》深深吸引了,张謇拄着拐杖,站在广阔而又繁忙的工地,虽然身材瘦小,可他屹立的身姿让每个游客都驻足观看。讲解员告诉我,当时他正身患重病,这次视察受到风寒使他的病情加重,23天后就离开了人世,张謇他为了实现实业救国的理想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听了讲解员的介绍,我感动不已,为了造福家乡人民,张謇奉献了一生,奋斗了一生,他是当之无愧的海门人的骄傲。
游览了张謇故居,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想,我们应该向他学习,继承他的理想,为把家乡海门建设得更加美好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5张謇故居参观记
张謇是近代中国独具魅力的人物,他留下的物质和精神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今天,我有幸参观了张謇故居。
沿着通道向北走,绕过照壁,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张公祠堂。它是1936年当地百姓与社会名流为纪念张謇逝世十周年而成立的。因当时天灾人祸,国弱民穷,无力修建专祠,于是用常乐镇关帝庙后点改建成张公祠堂。然而数十年的外患内乱使张公祠堂历经风雨,变得更加破烂不堪。2010年,常乐镇人民政府把张公祠堂重新修复。现在,张公祠堂充满了勃勃生机,雕梁画栋。走近张公祠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张謇的塑像和他的日记,只见他的字苍劲有力,从容稳健,令我啧啧赞叹。
张公祠堂往北,屹立于眼前的建筑就是张謇纪念馆的展示大楼。这是一座面积为2000多平方米的大楼,它青砖白缝,黛瓦盖顶,富有民国年代的风格。走进大厅,只见张謇一生的奋斗历程和伟大业绩共分成四个篇章:出生成长篇、实业救国篇、教育兴国篇和社会事业篇。啊!张謇在所遇到的困难与挫折中,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饶、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和以天下为先,强毅力行的可贵品质。
接着,我们又跟随讲解员参观了状元山,看了那棵迄今已有400多岁高龄、树干围粗约4米的“树中之王”古银杏树。
同学们,让我们走进张謇,你一定会有非同一般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