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在什么中初中作文
1沉醉在诗词的世界中
手中的诗册还未翻开,一股怦然心动的感觉已悄悄溢出胸口,荡涤着我的思绪……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你,龚自珍,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你少有大志,博学多才,幻想着利用变法来挽回清王朝颓败的命运。你千方百计留在朝中,但始终沉于僚,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也无从施展。你的一腔热血只因生不逢时而被埋没在这历史的长河之中。你的一生,是坎坷不幸的,但你却有着一颗爱国之心。短短两句话便表现出你一贯的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片痴情。由此看来,你的一生是幸运的,因为,你很爱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你,李白,坚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最终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你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乡人司马相如、扬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你二十五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但有不容于朝廷,被迫出京。在长安求仕无路时,你亦存有“长风破浪”之志。因此,你是乐观的。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你,杜甫,身处漏雨茅屋,怎么会突发狂想,要“大庇天下寒士”呢?生长在官僚地主家庭的你,深受儒家仁爱思想影响,从小就立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由于仕途不顺,生计窘迫,使你有更多的机会接近下层社会,关心民生疾苦,写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悲愤之语,以及《兵车行》“三吏”“三别”这样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你晚年客居成都,靠朋友接济为生,但忧国忧民之心不减。你因“茅屋为秋风所破”一事发出的不只是身世之慨,更有推己及人的博爱情怀。因此,你拥有着宽阔的胸怀。
手中的诗册被我轻轻地合上,而那股怦然心动的感觉却久久不曾散去。我知道,虽然你们生活在不同的朝代,但你们都拥有着一颗爱国心。虽有抱负无处可施,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诗文却令后人难忘。你们用手中的“枪杆”,描绘出一幅幅诗篇,你们的话语会永存我心,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2沉醉在雨中
听雨……
九月的晋城已到,下起雨来就跟一日三餐一样是必不可少的事情,轻倚墙头,望窗外,不远的天空,麻麻细雨如绵绵丝线一般,赶着趟儿似的涌下来,在地上揉成团儿,抱成捆儿,汇成一股儿溪流,汩汩地向内心谷底涌来,此刻,荡荡情怀也化作缕缕情丝,跟细雨有机的融到一块儿,打着滚儿,跳着舞儿,勾起无限荡漾…
远在故乡的伊人儿,为你忧,为你怜,痴情男儿寄愁思,灼灼情怀,沁于心而溢于表,按捺不住的心思,早已跨过峦峦山头,漫过层层云嶂,向家乡的伊人驰去,此刻,不知深藏闺中的娇人能否闻的到,嗅的到,觉察的到…
呵,一场如烟似雾,笼罩万物的雨降临了,秋天的大地睁开眼睛,无声地享受着雨的滋润。雨雾,雨丝湿了山,湿了房顶的饮烟,也湿润了人们的心田。
我倚在窗前,接受雨的爱抚,凉丝丝的雨中散发出泥土的清香。呵,真好,中秋竟是在这场雨的小洗礼中到来的。梧桐树的叶子像蝴蝶那样飘落下来,雨染黄了它们。噢,岂止是这一片叶子呢?看,远处,近处,满眼都是清新悦目。雨洗净了大自然身上的尘埃,不知是渴望还是企慕。
呵,一场如烟似雾,笼罩万物的雨降临了,苏醒了的大地睁开欣喜的眼睛,无声地享受着春雨的滋润。雨雾,雨丝湿了山,湿了房顶的饮烟,也湿润了人们的心田。
透过雨幕,那大桥上,五颜六色的雨伞组成了一条暖暖移动的彩虹。人们在春雨的沐浴下,轻快地走向自已的岗位,开始了这一年中的第一天。
雨洗去了冬日的沉重,雨给人们带来“青”的遐想…
下吧,雨,大自然将因你而充满生机;下吧,雨,你可知道?我曾怎样急切地呼唤你……
3沉醉在那盛夏花开中
当我路过你那萨满汗水的桂花园,一阵香气悄然袭来,这才方觉,时已盛夏。
——题记
母亲有一片桂花园,在我小时候,母亲常带我在其间劳作,记忆中的桂花树是很小的,与幼时的我差不多高,几片叶子稀稀疏疏的,却不断迸发着向上的生机。花开时,几小朵几小朵零零碎碎地散布在枝叶中,虽香气不能远播,但在园中也能香气氤氲。我常沉醉在这香气中,那时没有什么感想,只是觉得,这园,这香,这阳光,就是人间最大的享受。
那时母亲喜欢做桂花饼,桂花不多,做的桂花饼也不多。母亲做好后,放在高高的桌子上,我拿不到,便搬椅子来,踩在上面拼了命往上攀。好不容易拿到一块,许久都不舍得吃。那饼,外面包裹着一层金黄的,酥脆的面皮,面皮的颜色深深浅浅,如普通的面饼一般。饼的陷也是金黄色的,只是不同的是,这黄,黄的灿烂,黄得发亮,黄的给人一种甜滋滋的感觉。一口咬下去,酥脆的面皮首先被撕裂,里面的大大的桂花香逸散出来,在舌尖上不停徘徊,久久不肯散去,令人不自觉的沉醉其中。
长大后,为了供我上学,母亲更频繁的在桂花园中劳作,我想去帮助母亲,母亲却只有不变的一句话:“不做不好,赶紧回屋里念书去!”我无言以对,只好回到屋里,却心思不在学习,只是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窗,望着在园中劳作的母亲。母亲一天一天都在做同样的是,除草,松土,施肥……偌大的园子只有母亲一人,阳光却毫不留情的照在母亲身上。望着窗外辛勤劳作的母亲,几滴闪着光的液体从母亲肩上落下,我的眼角却失了一片。
母亲日复一日的劳作,为了桂树的花开,也为了我的花开。
也许让我沉醉的,不是幼时的花香,不是桂花饼,不是母亲的劳作,是那母亲的令人辛酸的爱罢。
4沉醉在那悠悠米酒香中
手中的米酒传来心脏的温热,显着与记忆时同样的乳白。升腾的雾气与泪水一同模糊了视线。
曲折而狭窄的木长廊上并着几个笨重木桶——那是母亲酿酒用的。
母亲素来爱酿酒,而她尤其拿手的则是客家米酒。工序倒不多,可要求却颇严。母亲也不怨,只细细地选了那客家米,清早起身,于阳光熹微之中用炉子蒸的软糯,赶着热乎分入木桶,用手轻轻清出个小洞,放入酒曲,再盖实了木盖,用厚重的棉被裹了去。(细节描写)
幼时的我并不懂这些,只是偏爱那米酒出窖的香浓,便往往随了母亲,像是她的小尾巴。母亲也不赶我,只对着我轻轻的笑,我也跟着笑,只是傻乎乎的只觉得母亲的笑中有那让人沉醉的米酒香。酒开坛了,那我必是等的最急的,常常未待到母亲打下蛋花便用酒勺打上一勺温润的米酒,赶着母亲转身的空档,急急地饮了去。母亲回头,见状,也不责怪,只笑叹一声,揉揉我的脸颊,又忙上了。而我却要一段时间过去,才于母亲那散着酒香的手中惊醒。
稍大一些的时候,去了城中,这期间渐渐的也喝了些外边的酒,尤其是鸡尾酒。迷醉于色彩中,家乡的酒渐渐地淡了身影。(波折)
终有一冬,紧赶慢赶回了家乡过冬,结果因受冷而感了冒。母亲听了,正似多年之前见我偷饮米酒一般的,宠溺而无奈的笑了。阳光细细地铺了一地碎金,映着母亲微笑的面孔,也漫着米酒的温热。
裹一席被,坐在厨房待母亲为我温一坛酒,翻滚的雾气朦胧了她的镜片,清淡的米酒香弥漫开来,未饮人先醉。待到母亲盛上一碗,缓缓递与我的时候,才惊觉平日所饮的酒皆比不过今日我所期望的这一碗温热。
升腾的白散在了冬日的凉空里,模糊了母亲柔和的笑。姜粒沉浮,只是眼角微凉——化不开,是母亲微笑的眉眼。
母亲,母亲,你可不要叫醒我……
5沉醉在那转瞬烟火中
时光慢慢拉长,留住一束转瞬烟火,在心中缓缓绽放,静赏璀璨。——题记
无数极亮的白光窜向漆黑的夜空,在半空中争相怒放,七彩虹光流光溢彩地四散开来,璀璨夺目的烟火瞬照亮了整座城市,下一刻星光闪烁如雨,只留下了一片烟霞迷离。
我呆望着朦胧而漆黑的夜空,七彩的星光还在眼中闪烁不定,恍惚间,我似乎又看到了银河的星光在那片邃蓝的夜空中闪动……
爷爷土生土长在“花炮之乡”浏阳,他是远近闻名的烟花匠人。我常想学做烟花,可他只让我在门外看:他先用一把生锈的裁刀裁出纸样,再腰纸筒,用窄撮斗装黄土打内坯,把细细捣碎的黑硝装筒,打土底、钻眼、埋引线,最后用棕刷子刷面灰、包印纸,经过12道流程、72道工序,烟花就做好了。
每天夜幕降临,星星在夜空中闪动时,爷爷就点燃烟花,闪动的点点虹光把银星闪动的夜空点缀得格外绚丽。我呆望着夜空中烟火消逝,殊不知,童年也随之逝去……
我来到了城里读书,每天晚修结束时,我望着漆黑的夜空时,心头似乎缺失了什么。
又是一年春节,我和爸妈回到了乡下,爷爷早早地在村头杨树下眺望着,他看见了我一如我儿时看烟花时的欢呼喜悦,他笑地眼睛只剩下了一条缝:“孙子,我盼你盼了一年了,这一年我做了无数种烟花,我留下了最漂亮的,今晚放给你看。”
夜幕降临,夜空中又出现了久违的银河,星光在邃蓝的夜空中闪动着。爷爷从老屋中搬出的一个红木箱子,打开铜锁,扑面而来的飞尘之下是各种烟花。“看好了!”随着一声巨响响彻夜空,一束巨大的白光飞奔上夜空,在半空中傲然怒放,一个浅蓝的五角星和一个桃红的圆环在空中不断扩大,最后变成无数拖着长长的尾巴的流星,在夜空中滑落。夜空中的烟火时而如金菊怒放、牡丹盛开;时而像彩蝶翩跹、巨龙腾飞;时而像火树烂漫、虹彩狂舞。看着五彩斑斓的夜空,心头的缺失似乎被填满,我欢呼着拍起了手掌。璀璨的烟火转瞬即逝,我呆望满天烟霞,我眼前还闪烁着五彩的虹光,可爷爷的眼神却黯淡了下来,他叹了口气:“过几天你又要回去了……”
正月十五过了,我坐上了夜行的列车,窗外夜空中,烟花无数,烟火璀璨,在转瞬间,我闭上了眼,把爷爷的烟火留着心中,细细品味,慢慢沉醉……
6沉醉在那花香四溢的梦中
听着淅沥的雨声,在这落花的雨季去寻梦,任思念的泪决堤,也要找回那花香四溢的桑梓梦。
——题记
深夜,我伏在案头小寐。风,把凋落的桐花吹远,却有那么一小片,落在我的肩头,在不经意间悄然入梦,唤起了脑海中沉淀许久的记忆……
和煦的阳关温柔地照在身上,暖洋洋的,穿过桐树繁密的枝叶,在外婆身上留下了斑驳的白点,显出一片祥和安宁。我坐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外婆仔细挑拣着被风撒了一地的桐花瓣,不嬉闹,也不哭泣,就那么静静地坐着,看着,沉醉其中。
不知不觉间,我就在这花香萦绕的地方陷入了梦乡。外婆见了,也只笑笑,并不叫醒我。我总是睡的很香,还做了一个甜甜的梦。在梦中,我帮外婆捡了许多花瓣,外婆开心地笑了,怀中的花也芳香四溢。不必刻意去闻,梦也是香的。
我醒来时,外婆正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在外婆的怀中。外婆手中的桐花香气四溢,一路陪伴着我们。到家后,外婆把花瓣缝到一个布包里,给我当枕头。晚上睡觉时,即使无梦,仍旧令人陶醉。
只恨时间太短,指缝太宽。白驹过隙,明天我就要离开外婆,随父母去城里读书。我舍不得这里的花香,舍不得外婆,也舍不得那甜甜的梦。可是,去不得不离开。
临别前一天晚上,我枕着那包香气四溢的桐花,却久久不能入眠。花香萦绕在我周围,感觉很温暖,却十分悲伤。明天,我就要离开这个我生活了六年的地方了。屋外的那棵桐树,也在寒风中发抖,不尽的绿叶随风凋零,堆积成冢,似在述说曾经如锦的年华。第一次,泪水,湿润了眼角,流进了那原本花香四溢的梦中。
冷风拂过发梢,我睁开惺忪的睡眼,看着床上放的枕头,只有淡淡的清香环绕。看着眼前繁重的功课,回忆起曾经做过的梦,泪水,不觉湿润了眼角。
多想,在回到那曾经的地方,陪着那思念的人,闻着那熟悉的花香,静静地陷入梦乡,嘴角带着笑意,安静地睡着,沉醉其中,无人打扰。
7沉醉在幻想中
星期二的中午,老师带领我们来到药科大学的操场,让我们观察身边的事物。
一开始,我走在那已被大火烧光的草地上。看见草地中央有一片样子很像三叶草的植物,我就跑了过去。渐渐的,我盯着那一片绿色,开始了无限遐想……
我突然感到一阵眩晕,倒在地上。待我慢慢地爬起来时,又感到额头发烫。只好暂时蹲在地上,忽然,我看见那一片草中有什么东西在发出光。我走了过去,拨开草的瞬间,我惊呆了,那可是四叶草啊!知道些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可是几十万株三叶草中才有一棵的变异草啊!我轻轻把它摘了起来,小心翼翼地拿在手上。就在这时,老师喊我们集合了,我连忙把四叶草放在衣服口袋里,跑了过去。等我跑回班上,已经下课了,我的好朋友正四处找我玩,我不禁纳闷了:我不就在这儿吗,找我干嘛?我连忙走到她的身后,想拍她的肩膀一下。
可没想到,我,我的手竟然穿过了那位同学的身体!我一下子呆住了,难道我拥有了超能力,不仅可以一下子看见别人很不容易找到的东西,还成了了隐形的透明人?我想起了那株四叶草,手伸进了口袋里,摸了一下它。只见我的好朋友朝我露出惊讶的神色,问我:“你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我一直没有看见你呀!”我慌张而又镇定地说道:“我一直在这里啊,你没看到我吧!”我的心里又嘀咕起来:四叶草时我变成隐形人的“开关”?我有点不相信,便又碰了一下口袋里的四叶草。我又看了一下身子,已经看不见了,而走在前面的同学没有在意到我。我试着伸出手去碰一下那位同学,事实摆在了我的眼前:我穿了进去……
学校悠扬的下课铃声响了起来,好朋友的喊声把我从梦幻中给“揪”回到了现实中。哦,原来这只是我的想象啊!
8沉醉在当年的明月中
旷野上,“当年明月”踽踽而行。历史是什么?历史是那些残台断瓦,古庙荒冢吗?还是那些发黄的书本,古板的文章?不是,绝对不是。历史很精彩。每个朝代都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儿。明朝的故事尤其精彩纷呈。当时出了许多大人物,都是我的偶像。如王守仁、于谦、袁崇焕、戚继光,他们都有着大智慧和一腔热血。
历史不是史记里记载的那些令人昏昏欲睡的文字,而是一出让你欲罢不能的戏剧,因为这些主角都是“牛人”!明朝有位名垂青史的人物。他可以与孔孟相比,是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更厉害的是,他还是统帅千军平定战乱的军事家。奇才啊旷世奇才!他就是全能大儒——王守仁。他的智慧让我仰慕,他的信念让我深深地钦佩。官海沉浮中他在静静地思索着,最终开创了“心学”,成就了他伟大而传奇的人生。我就是他几百年后的粉丝,我要向偶像致敬,无论人生坎坷,还是仕途坦荡,都要做个拥有大将之风的思想者。
你知道吗?历史上有少数人能改变历史,而于谦就是大家熟悉的一位“牛人”。“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不就是他一生的写照吗?打开历史的层层包装,穿过历史的茫茫迷雾,我们看到了历史的真相。翻开书,我仿佛听到“一帝功成万骨枯”的时候,路边孤儿寡母的哭喊;仿佛看到能人智士的谋略,帝王的权利和无奈,还有那些让人啼笑皆非的言官们。可是岁月的变迁、朝代的更替让我发现,真正能名留青史的总是那些正义之士,阴谋家只能成为跳梁小丑,历史终究会作出最公正的评价,所以让我们做一个正直而勇敢的人吧!
这套书我已经看了两遍,妈妈刚给我的时候,翻开第一页我就被作者当年明月幽默诙谐的笔调吸引了,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迫不及待地将它看完。读第二遍的时候,我细细品味,总是意犹未尽。严肃的历史在作者的笔下比现在流行的校园文学还要有趣,那些文字像被施了魔法般让我着迷。这本书让我爱上了历史,但愿以后的历史书也会像《明朝那些事儿》一样好看、易懂,叫人爱不释手。夜晚又一次地降临了,皎白的月光洒满了大地,我站在阳台上遥想,当年的明月是否也如此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