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韩信的作文800字
1汉朝的开国大功臣——韩信
秦朝末年,因为秦二世残暴无比,天下大乱,各路的英雄都揭竿而起,准备讨伐秦朝,力能扛鼎的一世之雄“项羽”也随着他的叔叔——“项梁”组织起了8000多人的起义军队,这个时候,远在“沸城”的刘邦,因为老师忠厚,被众人推举为起义军队的首领。刘邦率领着众人去投靠项羽。
经过了两、三年的斗争,各路诸侯项羽打得七零八落,只能归降项羽,项羽得意洋洋,自称“西楚霸王”,他开始分给他的将军土地,他封刘邦做了“汉中王”,这个时候,刘邦由于对项羽的不满,想起来反抗,但是,他自己知道:他自己的兵没有项羽多,自己的才能没有项羽好,自己的作战没有项羽厉害,所以,如果他反抗的话,只有死路一条,这个时候,他的管家——萧何给刘邦推举了一个对刘邦非常重要的人——韩信。刘邦在萧何地劝说下,正式地拜韩信为大将军,让他总管所有的兵马。
韩信当上大将军之后,向刘邦分析了天下的形式,并且告诉了刘邦怎么样攻打天下,刘邦对韩信佩服地五体投地、相见恨晚。韩信为先锋,以闪电般的速度,攻下了很多城市,为刘邦立下了赫赫战功。他攻打赵国的这一战非常的厉害。他让军士乘船在赵国的城下扎营,让军士背对着河,赵国的军士看到了韩信这么做,嘲笑韩信根本不懂军法。军士马上攻击韩信的军队,韩信命令军士放下旗子,退回他们的战船上面,赵国的军士马上跑过来,捡韩信军队的旗子,等着回去领赏,可是,他们谁知道,韩信已经派了三千名精兵绕到对方的大本营去了,把赵国的旗子拔掉,换上自己的旗帜,当赵国的军士准备回去的时候,他们发现自己的大本营被攻占了,这个时候,三千名精兵冲过来攻击赵国军队,而在战船上的军队也冲过来,赵国军队大败,韩信攻下了赵国。
最后,韩信帮助刘邦打败了项羽,让刘邦取得全国的最大政权,当上皇帝,成为了汉朝的第一个皇帝。我常常在想:“其实,如果刘邦不拜韩信做他的大将军,后来,当上皇帝的,就不是刘邦了,而是项羽了。”
你是不是也在佩服伟大的军事家——韩信了呢?
2至韩信
能屈能伸是先生您躬亲传授于后人的,您曾经不屈于胯下之辱;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是先生一世所依从的,您曾经报漂母千金;忠君重恩是先生您不愿背弃的,您曾经不因富贵王权而背叛刘邦。宏图大志不因小屈而移表现出您不拘小节的英雄气概,“背水一战”、“声东击西”昭示出你无与伦比的军事才能,扶邦除项显示出您卓绝的眼光。但您从来不曾想过功高盖主,也不曾想过哪怕是残缺的优势也会让人妒怨啊,锋芒毕露―一生休矣……
有人说您因不听谋士蒯通的“三足分立”之论而导致梦断长乐宫,但汉高祖夜筑高台,将兵提将。饮泉当思源,知遇不能忘,您选择了忠君,赞!
有人说您后不该违背初衷,“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但高祖猜忌不反则没(mo),两厢难啊!
那您的错在哪呢,想必您泉下也在深省吧,错就错在您无与伦比却不懂遮掩,错就错在您才智卓绝却不会谦虚,错就错在您一世汉马却不知称臣之礼啊!
“生死一知己”,您与萧何曾是羡煞旁人的知己,“萧何月下追韩信”,他将您引向光华,您也不负其忘,“临晋设疑,夏阳偷渡”,令人折服,“堵水筑坝,诱敌深入”令人敬佩,但您却不以为意的乐于大肆崭露风华,您反叛之心一曝,吕萧连手,你便被诱入死亡的圈套,让其他人有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口舌。
先生啊,一树因枝之虬曲中空、焚烧起烟而免于身首异处,勾践因卧薪尝胆自贬身价而换得三千越甲之势;在您以后刘彻也因六年明察暗访深体民情与文帝共成就了文景之治。后司马先生将你的事迹载入史册,他对您评价道假如先生您能够学点谦虚退让的处世之道不伐己功,不矜己能,那么,他对汉家的功勋就可以跟周公、召公、太公等人相比,他的后代也可以享祭不绝。是啊,韬光养晦换取栖息之所,展露锋芒带来无限杀机啊。“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这个不经意却断送了您的一生啊,世人武部感叹英才早逝啊!
才智卓绝,一世汗马,锋芒出,长乐暗,竹剑梦断,英雄血,混天漫……
3韩信,我想对你说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可是,你在九泉之下的英魂真的相信刘邦是你的知己?
——题记
你少年时期流落江湖,一身粗袍敝衣,一把破剑,闯荡四方,只为能找到一个能让你为之终身奔走效劳的知己。
有一天,一个恶霸拦住你的去路,有心羞辱,刁难你,让你从他的胯下钻过,男儿膝下有黄金,何况你是一个有血、有肉、有骨气的铁血铮铮的汉子,你也曾想用那把剑砍死恶霸,找回一个男人的自尊。可是,你没有,因为你还有满腔的抱负未实现,你不能和一个恶霸同归于尽,于是,你默默钻过那个恶霸的跨,在众人的嘲笑声中离去。
后来你投奔了项羽,但你觉察出此人勇而无谋,不足以成大事,你依然离他而去。而后来,你选择了刘邦,你认定这就是你的伯乐,即使在他帐下做一名小卒,你也愿意。但日子一天天过去,刘邦还是未能重用你,你失望了,背着你剑准备离开,但或许这就是你与刘邦的缘分,你被一个叫萧何的人追回并将你举荐给刘邦。刘邦终于开始重视你,但你为了测试刘邦的诚信婉言拒绝,刘邦下定决心重用你,登坛拜相,从此你替刘邦东征西战,打下了万里江山,尽展凌云壮志。
刘邦当上皇帝后,封你为王,你终于扬眉吐气,岂料世事无常,刘邦登上皇位后,性格大变,将那些昔日劳苦功高的大臣以各种借口一一消灭,你预感到了死亡的来临,但单纯的你认为你替刘邦卖命这么长时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应该放你一马。可你怎知当初登坛拜相之日,刘邦曾对内侍说:“今日让我对这胯下夫行此大礼,有朝一日定取他小命。”于是你就这样一直被人蒙在鼓里,一直被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终于你的噩运到来了,刘邦召你回京,你知道这一去就不复返,你手中握有重兵,论实力,论打仗刘邦比不上你,但你没有反抗,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好一个韩信啊!你心愿已了,你忠贞不二,可你的死换来了什么,没有,什么也没有,呜呼哀哉,你一死全其名,名垂青史,流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