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泥鳅作文
1挖泥鳅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感受到了挖泥鳅的快乐。
那天,妈妈开着一辆新车载家人去丰满玩儿。路经江边看到几个人在挖些什么,妈妈下车一问,原来他们在挖泥鳅。挖泥鳅?真有趣。我们情不自禁地走下江堤,爸爸找来一些结实的树枝,交给我们。并风趣的说:“看谁挖的多!”于是大家各自选了一块地挖了起来。这时,这里静极了,谁也不做声,生怕吓跑了泥鳅。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大家挖了半天,连泥鳅影都没见着。火辣辣的太阳毫不留情地照着我们,使大家脸上蒙上了一层细汗,树上的知了叫个不停,在江边玩耍的狗以耐不住酷热,也趟进水里打起了“狗刨”。
正当大家正要失去信心的时候,只听奶奶一声尖叫,第一条泥鳅被挖了出来,可是奶奶不敢拿,我一个箭步冲了过去,用手抓住了它的尾部,呵!没想到小小泥鳅竟有如此大的力气,还敢跟我叫劲!可泥鳅毕竟是泥鳅,怎么能斗得过人呢?第一只泥鳅被送进了瓶子。只听姑姑叫了,妈妈叫了,奶奶又叫了,我跑前跑后忙个不停。爸爸、叔叔手里也拿着泥鳅忙不迭的往瓶子里送。先来的那几位叔叔阿姨知道我们找到了泥鳅多的地方,也赶紧凑了过去,同家人边挖边聊,大家每挖到一条泥鳅都要大叫一声,比挖到珠宝还高兴。那只下水的大狗,不知什么时候跑上了岸,冲着我们汪汪直叫,江岸上顿时热闹了起来。
可我却一只泥鳅也没挖到,这是为什么呢?我只好请教已挖到多只泥鳅的奶奶。奶奶笑着说:“你选的地方太高,太干燥。泥鳅是江水涨潮时被带上岸来,钻进土里的。因此,你要找有洼兜、潮湿、有小洞的地方。”我听了重新选地方,终于挖出了几条泥鳅乐得我合不拢嘴。我到处打探,姑姑见了我,哈哈大笑,连忙拿出镜子,我看了也笑了起来,原来我也成了一条小泥鳅。
随着大人们的叫声、笑声、对话声的频繁出现,瓶子里的泥鳅越来越多,它们有的绕圈环游,有的左右穿行,有的上窜下跳,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看着看着,我仿佛听到它们在喊:“还我们自由,我们要出去?”我心想,逮着你们多不容易,怎么放掉你们?索性,我把瓶盖拧的更紧了,就这样,一场泥鳅大战结束了。
在车上,我眼睛盯着瓶子里的泥鳅,意犹未尽。这样的快乐时光对于我们有着沉重负担的小学生来说,是何等的珍贵呀!
2挖泥鳅
记得是我四岁的时候,跟着哥哥和表哥一起去田里挖泥鳅,我提着小水壶,两位哥哥背着一只小竹篓,里面放着一些湿润的泥土,还拿了一把锄头。
到了田里,表哥用锄头把泥土挖了起来,就看到了好几条泥鳅。我把竹篓拿了下来,哥哥就用手抓了起来,我一不小心绊了一个石头,倒进了田里,两位哥哥下来救我,他们也倒在了田里。我顺手抓了一大把泥一扔,他们俩脸上全都是泥。我哈哈大笑起来,他们也抓了一大把泥,往我脸上一扔,我们三个全成了“小花猫”。
这童年的一幕,无法磨灭,历久弥新。
3挖泥鳅
挖泥鳅是最有乐趣的事,不用铲子不用钎,徒手就能挖到泥鳅。星期六那天,天气晴朗。邻居的男孩邀我去挖泥鳅,我爽快的答应。我和他在路边捡了两个矿泉水瓶就兴致勃勃的出发了。
出门不远就来到大田坝,这坝里有干田,有水田,有滥泥田。同伴说烂泥田才能挖到泥鳅。于是我们绾裤腿,卷衣袖就下了滥泥田。好深的泥呀!泥巴没了我的小腿。我小心翼翼的移动脚步,脚底下光滑而细腻,似乎感觉得到有泥鳅在亲吻我的脚踝,我有些不敢移步。只见我的同伴猫着腰沿着小水沟在寻找什么,原来他是在找泥鳅洞,一会儿摸摸这,一会儿抠抠那,瓶子早就装下了好几条泥鳅了。
我学着同伴的样子也寻找泥鳅洞。找着找着,我找到了一个洞,泥鳅外洞不圆滑,像半颗扣子大小。我立即扒开周围的水,小心点挖起来。揭开洞口后,发现内洞比外洞大,圆且光滑。我伸出食指顺着倾斜的内洞再往里探,忽然,指尖感觉触到了什么小动物,我的心怦怦直跳。同伴说:“你摸到泥鳅了,必须赶快挖出来。”我立即掀开几捧泥,突然,一条背黑肚黄,肥胖胖的泥鳅被我挖出来了。起初它没有逃跑的意思,我用手去抓它,它却几次从我手中逃脱,泥鳅太柔滑了!同伴又说“泥鳅要用手捧才能捉住它。”按照同伴的办法我终于捉住了这条泥鳅,看着柔滑的它在我手掌心游来游去也逃不了,我有些好笑。真是“泥鳅要捧,娃娃要哄。”
太阳快下山了,我们的矿泉水瓶也装满了泥鳅,原来挖泥鳅是那样的有趣。
晚上父亲吃着我亲手挖的泥鳅,他感觉特别好吃,并不停的夸我道:“谁说我家的女儿不如男?在一旁的妈妈也像有点安慰似的不住的点头。
4寒假——挖泥鳅
放寒假后,爸爸带我,姐姐,小原一起去我们老家挖泥鳅。
我们到了我的老家,那里有许多干涸的的鱼塘,泥鳅就在鱼塘底的淤泥中。到了目的地,我抄起铲子,欢乐的下了鱼塘。结果——我一脚陷在淤泥里。
到了鱼塘底,我立马找了个地方开始挖。“啊,挖到了!”小原欢呼着说。然后老爸也挖到了一条特别肥的。这就是传说中的好学生的力量么?我也不甘示弱,急忙开始挖。呜呼,我一下子就挖到了两条!(虽然有点瘦)。
我们三个小孩在一起挖的泥鳅少之又少,而老爸呢?平均挖三四铲就有一条。于是我们就向老爸取经。老爸告诉我们,要找泥鳅,首先得找气孔。顺着气孔一路往下挖,就可以找到泥鳅了。按照这个方法我们就挖了几十条泥鳅。我找到了一个气孔,顺着气孔往下挖了很久,终于,一条肥嘟嘟的泥鳅映入眼帘。当时心里那个高兴啊。我手忙脚乱的的把不安分的泥鳅放入桶中后,又忍不住捞了一条来细细观察。它的背后是黑色的,肚皮是橙色的,折射着太阳的光。我仔细观察,在泥鳅的头部以后,有一条极其隐蔽的圆弧形的细线。我让小原帮我往泥鳅的身上淋一些水,谁知,这一下可犯了泥鳅的“禁忌”。泥鳅开始挣扎,它先是把自己卷成一个“0”形,然后极速弹开。要不是我当时眼疾手快,泥鳅早就逃了。待泥鳅稳定住后,我又把泥鳅拎起来观察。那一条圆弧形的细线原来就是泥鳅的鳃。哇呜,原来泥鳅是鱼类啊!
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可是,为什么身为鱼类的泥鳅却可以在没有水的泥里生活呢?
回到家后,我迫不及待的上网查阅。
原来,泥鳅不同于其他鱼类。泥鳅有三种呼吸方式:
1、用肺呼吸。
2、用皮肤呼吸。
3、用肠呼吸。
正是泥鳅有这些呼吸方式,它才能在冬天顽强地生存下来。
泥鳅不能改变它所生活的环境,但它通过改变自己的呼吸方式,获得了生存的机会。这也正是严复在《天演论》里说的那句话:物竞天择,适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