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的名人作文300字
1飞将军——李广
李广是西汉名将,在汉武帝时是有名的将军。他多次打败侵略军,因为他行动快,忽来忽去,让人摸不着头脑,所以侵略军给他起了个外号“飞将军”。
飞将军有一对浓浓的眉毛,形象像个倒“八”字,长着一对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多年习武让他练就了射箭百发百中的本领。他头带头盔,身穿盔甲,英姿飒爽的骑在战马上,侵略军听到飞将军的名字时,就闻风丧胆,落荒而逃。
李广小时候就立下了长大后保卫祖国的志向,所以他从小开始拜师学武练箭,可是箭术一直没有进步,他就找到了一位高人,拜他为师,他在学习的过程中吃尽了苦头。他闻鸡起舞,不惧寒冬腊月,盛夏酷暑,终于练成了每箭必中,箭无虚发的本领。
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李广带军巡逻,路过一片树林,发现草丛中影影绰绰影蹲着一只老虎,他连忙拉弓射箭,“嗖”的一声射了出去,第二天,李广发现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大家拔也拔不出来,李广将军真是力大无穷啊!
2飞将军李广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今天背了这首王昌龄写的《出塞》,文中的飞将指的是西汉时代的李广。我不由得想起了有关“李广学箭”的故事。
李广小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保卫国家,可他的武力样样都好,就是射箭不行,因此,他想向吉疾学箭,吉疾把手放在李广一晃,李广的眼睛眨巴了几下,吉疾对他说:“你还是回去吧。什么时候,你能目不转睛再来找我。”
李广回去练了一年,终于能目不转睛了。又去找吉疾。吉疾指着窗外的柳树,让李广一眼数清楚一枝柳枝上的树叶数,再来找他。
李广又回去苦练了两年,终于能数清百步之外的树叶数了。又去找吉疾,吉疾又把一条蜈蚣挂在墙上,让李广数清楚蜈蚣的腿数才来找他。李广回去后,又苦苦练了三年,抓遍了所有的蜈蚣之后,他还抓蚊子数蚊子的腿。三年后,他又去找吉疾,希望吉疾能收他为徒。
吉疾终于收下了李广。把自己的浑身解数都教给了李广,最后李广成为赫赫有名的神箭手。
读完这些故事,我很敬佩李广的坚持不懈的精神,要是李广中途就放弃了,他可能就成不了飞将军,也就没有“但使龙城飞将在”这样的诗句了。
3唐高祖与“祝捷饼”
中秋节的第一主角是月饼。关于月饼的来历,传说很多,较流行的观点是出现在唐朝。唐初,东突厥势力强大,李渊太原起兵时曾向突厥始毕可汗称臣,以换取北方的相对安定。唐朝建立后,突厥一方面支持薛举、刘武周等割据势力,与唐朝分庭抗礼。另一方面,又自恃兵强马壮,不断举兵南下侵扰。为了平定北方外患,唐高祖李渊委任当时著名将领李老师为北征总指挥(行军总管),反击突厥,最终得胜。
李老师凯旋之日正好是八月十五,恰巧当晚有吐鲁番人向李渊献饼祝捷。李渊其时正与群臣分享李老师胜利的喜讯,看到圆圆的祝捷饼十分高兴,笑对当空,脱口而出--“应将胡饼邀蟾蜍”。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应该邀请月亮之神下凡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这可口的胡饼。李渊遂将胡饼分给群臣,君臣一道品尝,赏月。据说,八月十五中秋节吃月饼习俗由此而来,并由宫中传到民间。
其实,这个传说并不能作为月饼起源的依据。上古时,中国古人对日、月、星辰等天体十分崇拜,便有“春祭日,秋拜月,夜占星”的风俗,在拜月时,都会供上一种圆圆的小饼子,这个小饼子才是月饼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