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作文
1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正心,就是把心放正,提高心理的素质,增强思想抵抗力。心放正了,在这个社会就是健康的一分子,以道德为原则,以良心为底线,不去坑害别人,不损人利已。同时我们也要做到,不被别人所骗,为别人所害。
骗子高明之处投其所好,人人想发财,个个想发大财,甚至想发意外之财,骗子就是利用有些人这样的心理,引诱你,说到什么地方可以发大财,让你在一年时间内成为百万富翁,那些搞传销的人像一只老鹰一样,捕捉企图发大财的人,弄到那里去,限制其自由,强行把手机也没收了,无法与外界联系。
开始派人给你端水,洗脚伺候着你,又把你带到那有豪华别墅地方看一看,强行给你灌输发财思想,实行魔鬼式的洗脑,说你可以只要发展到多少人员,你就可以每天收入就是多少,有人就真信了,找自己的亲戚朋友弄钱,只要有钱就可以发财,这样的例子简直举不胜举。其实这样陷阱只要你把心放正,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好事,天上也不会无缘无故的掉馅饼,不信这一套自然就不会上当受骗。
还有一类的是投资,有人手头一些钱存在银行里利息太低,总想找到高一点利息的存,就有人告诉他哪里利息高,什么既还本又有高利息,其实有些基金只是股份的投资,如果有利润你就分红,如果亏损你就连本烂,有些人只说分红那部分,而亏损隐瞒不说,所以就有些人把自己钱投进去,结果血本无归。
如果我们把心放正,要想到既然利息高,那一定是有风险的,你要考虑自己能不能承受得了这风险。很多广告,很多宣传,很多推销员,都是欺诈行为,只说好的方面,不利的方面不会告诉你,甚至有些根本子乌虚有,现在生活里,如果没有金睛火眼,很难识别真假,可以说现在是假东西太多,真的东西太少。
把心放正,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不要妄想意外之财,不要妄想横财暴富的好事,在结交朋友方面要慎之又慎,朋友不是越多越好,朋友不在于多,真正朋友有三,两个就行。坏朋友有时不但害了自己,还会连累亲人。现在的人很会伪装的,有些人本来是狠毒之人,却装作是大善人,有人本来就是诡计多端的人,装作是忠厚老实的人,他为什么要装就想骗取人们信任,有信任就不会提防,就很容易上了他们设的圈套。
相信别人是要有前题的,是一个讲信用的人,当然相信,才保持正常交往,如果是一个不讲信用的人,我们就小心,提高警惕,没有必要相信。越是说得天花乱坠的人,越是不可信的人。巧言令色的人不可信,花言巧语不可信。很多推销员对产品夸大其词,越吹得凶越说明这个产品水份越多。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如果我们没有太多奢望,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警觉的意识别人想骗,也无法下手。骗子是因贪财而无缝不入,受骗的人同样是因为太天真了,太轻易相信别人了,才会上当受骗。如果我们把心放正了,你就不会骗人,也不会被人骗。
2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民间有句俗话叫作“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倒过来说就是“苍蝇专叮有缝的蛋”,说的是鸡蛋无缝隙,既保卫严密,又散发不出味道,苍蝇无法叮咬;而鸡蛋裂缝之后容易坏掉,就会产生异味,而产生的这种异味物质却是苍蝇的食粮,所以苍蝇即会被招引过来。其意是指世上没有平白无故而发生的事情,任何事情的出现都有其一定的原因。
就贪腐服现象来讲,凡是被“糖衣炮弹”击中而落马的官员,就是那些有了裂缝的臭蛋,一下子被一群苍蝇包围,三叮两叮,全都完蛋。
还有那些喜欢玩弄权术的野心家、阴谋家,一旦混入政界,迟早都会成为裂缝的臭蛋,当然也逃脱不了可耻完蛋的命运。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小蚁穴,足以引发千里坝堤的溃垮;微微裂缝,足以毁灭能够繁衍后代的鸡蛋。这些警示后人的格言是极其宝贵的,一切有良知的人们都应该时刻铭记在心,防微杜渐,千万不要再做某些蠢事。
其实,不管是“蚁穴”也好,或者是“裂蛋”也好,都有办法及时进行弥补,都会从险境安全走出,不至于发生恶劣后果。这就是堵塞“蚁穴”,消毒“裂蛋”,关键是提高警惕,预防为主,自尊、自重、自爱,洁身自好,公私分明,慎重交友,谨慎办事……。
众所周知,一个人如果良知受到污染,就难以辨清黑白香臭,容易在“拜金主义”的思想下想事办事,在个人欲望无限扩大的膨胀中谋划生活,越陷越深,最终不能自拔。所谓“盲人骑瞎马,夜临深池边,而不知悬崖勒马”,正是这种状况的真实写照。
人在尚可救药的时候,就有希望,如能掌握时机尽早救治,就能恢复健康。同样,一经发现有裂缝的鸡蛋,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也能防止苍蝇的叮咬,不至于它变臭、变坏而被人扔到垃圾堆里。
相反,如果人们一旦发现自己思想觉悟不再上进,或有一点滑坡苗头,就该及时予以调整,加强修养,多想想革命先辈的英雄模范事迹,多想想自己父辈的艰苦创业故事,以积极向上的精气神激励自己,鞭策自己,鄙视那些以权谋私、不劳而获的丑恶现象,走正路、做正事,半夜敲门心不惊,遵纪守法是好人。
人们应该明白:不是苍蝇可恶,不是蚁穴可怕,更不是奸商、小人可恨,而是自身应当过硬,不给苍蝇裂蛋,不让蚁穴松动,不使奸商、小人有可乘之机……
3“苍蝇不叮无缝蛋”新说
:853;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意思是,倘若一只蛋上面叮了苍蝇,那就说明这个蛋裂了缝,可能是个臭蛋。苍蝇一向名声不好,蛋也有好坏之分。说你是好蛋固然有谐谑的成分,但被称为坏蛋,的确是一般人所不愿的。
俗语源于民间,自有其群众基础。鸡蛋就是鸡蛋,苍蝇就是苍蝇,风马牛不相及。一旦发生苍蝇叮鸡蛋的事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鸡蛋出了问题,会不会裂了缝。似乎,有缝的鸡蛋招来苍蝇天经地义,被叮的鸡蛋顿时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谁让你露出破绽,让苍蝇有机可乘呢?在世人对鸡蛋不留情面的埋怨中,苍蝇沾沾自喜,大叮特叮,大快朵颐,鼓腹而归。鸡蛋披一脸蝇屎,落得个“坏蛋”的骂名。
苍蝇传播病菌、面目可憎,当年伟人曾经把它列为四害之首。据说,苍蝇身上带着无数的细菌、病毒,可传播的疾病多达几十种。其中常见的有:痢疾、甲型肝炎、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砂眼、小儿麻痹、蛔虫、霍乱等。而鸡蛋营养价值丰富,是人类钟爱的食品之一。我就奇怪了,为什么在苍蝇和鸡蛋的纠葛里,舆论的导向竟然会有如此的偏差呢?
追本溯源,根子还在老祖宗那里。中国是个主张中庸的国度。“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孔圣人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可译为: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中庸》一书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书中肯定了“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主张处理事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受圣人之论的影响,几千年来,人们信奉中庸之道,不敢越雷池一步。在苍蝇叮鸡蛋的事件里,评判时,中庸的思想占了上风。
中国还有句俗语,惹不起,躲得起。既然知道苍蝇无所事事,专以滋生病菌、搬弄是非为能事,你何必要与之纠缠呢?鸡蛋一定很委屈:我没有啊,我甚至浑然一体,并无所谓的缝隙供其钻营啊!可是谁会理睬鸡蛋的争辩呢?被苍蝇盯上了,你就可能有缝,那么多鸡蛋,苍蝇为什么要专叮你呢?风波亭上,“精忠报国”的好汉蒙冤受屈,不就是背负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吗?
呜呼!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扪心自问,审视周身,鸡蛋发现,除了没来由的几滩蝇屎,自己身上实在没有丝毫可供下蛆的缝--“无缝不下蛆”的谣言,苍白乏力。嗡嗡而去的苍蝇,弹冠相庆、窃笑不已。苍蝇们奔走相告:鸡蛋被我们叮了,它死定了,非坏即臭,看它再给我们炫耀什么冰清玉洁,哈哈!
鸡蛋一直寻思苍蝇造访的起因。它做了如下几种假定:一,苍蝇虽然生有复眼,可能撞上自己的,是群盲蝇;二,也许鸡蛋落地时,不经意间沾了鸡的些许排泄物,于是苍蝇趋之若鹜;三,鸡蛋真的有“缝”--不过是鸡下蛋时,一丝绒毛粘附,被误以为“缝”……
苍蝇的消失,单靠蝇拍的舞动是不行的。肃杀的季节,自然一扫苍蝇的肆虐。有时看到天气将寒时,怯怯蠕动于窗棂的苍蝇,鸡蛋不由产生悲悯。被诋毁、污蔑和轻慢的鸡蛋,也犯有人类良善者所有的通病--好了伤疤忘了疼。
被叮过的鸡蛋没有臭掉,更没有烂掉。三七二十一天的孵化后,一只颤巍巍的鸡雏破壳而出了!曾经张牙舞爪的苍蝇,没趣地飞开了,尽管它可以高旋于空中,继续着“苍蝇不叮无缝蛋”的理论,但破壳而出的鸡雏,雄辩地证明了苍蝇理论的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