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感恩行心得体会
1母校感恩行心得
路过高考,我们终于在大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对于母校,我们是她辛勤培育的结晶,在大学的荣耀都是母校的功劳;对于我们,母校是我们追逐梦想的列车,有追梦路上的起点一直开到终点。
20XX年的夏天,带着学校为实践团队准路过高考,我备的宣传资料,满怀兴奋,我们踏上了母校回访之行,坐在曾经坐过三年的公交车来到了我的母校:沭阳如东高级中学。
我的母校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它成立于20XX年5月,而我们也荣幸的成为了母校永远的学长。
现在回到学校,没有了高中时迫于高考压力的压抑感,面对同样的校园,曾经的老师,我们的心情变得无比轻松。这一次回母校,我们主要向校领导和老师汇报我们这一年来在南京医科大学的发展和成长、学习和生活;把南京医科大学带回母校,传播南京医科大学的教学成果和精神文化;与母校的学弟学妹们进行深入的交流,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给出我们对他们未来发展的意见。
活动之前,我们联系了相关的校领导和老师,约定了此次感恩行的时间。我们一行南医的沭如人一起回到了母校。与我们见面的老师我们大都认识,有的甚至就是我们当初的任课老师,他们一开始便关心起我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与我们交流了一会。接下来我们正巧在路上遇到周桂冠校长,老校长果然还是一向注重亲自视察各班级,发现问题,亲自解决问题。于是我们一同来到校长办公室。周校长视学生如子女,关切我们在大学的发展,我们也向他汇报了总体的情况和南医大的教学成果,最后周校长给我们讲了现在社会医生这个职业的重要性,并且鼓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走在医学前列,以后为社会为家乡多做贡献,怹还说一直很关注南京医科大学,并肯定了南医的教学成果。
与周校长一番交流报告后,我们来到了教室里,看见黑板上密密麻麻的板书和同学们课桌上堆积如山的课本,仿佛我们回到了我们上高三的时候,有很深的感慨。
首先,我们向同学们介绍了南医今年在我省的录取情况,接着介绍了南京医科大学的文化、背景,同学们对我校充满了期待与向往。在宣讲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提问,包括学校有哪些好的专业、学校的具体情况是什么、大学生活是怎么样的、还有怎样考上理想的大学等等。我们都一一进行了耐心的解答。随后我们结合我自己高考时的经验,给同学们分别从明确目标、调整心态、报好志愿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使同学们不要犯我以前的错误。告诉他们我高考时的心得和体会,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和反响。同学们非常热情,现场气氛非常活跃。每次交流结束后,我们都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部分同学主动找我谈了一下他们的学习状况,让我给他们提些意见。另外还有部分同学记下了我们的QQ,以便日后的联系,并准备在放假期间通过QQ同我们进行了一些学习方面的交流。
最后我们各自去找当初的任课老师,与曾经的恩师促膝长谈。老师见到我们很惊讶,也很高兴,而我们则是很激动。老师很是关心我们在学校的生活,问这问那,还一起回忆了高中时的一些趣事,我们都很怀恋,不禁感慨万分。之后因为老师要去上课,我们才恋恋不舍的离开。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懂得了感恩,感谢所有帮助、支持我们的人。感谢学校领导,有他们的支持这次活动才能圆满举行;感谢培育过我们的恩师,有他们做后盾我们才能有信心把这次实践活动办好;感谢热情的学弟学妹们,是他们的配合与支持,让这次活动能顺利的进行。这次活动让我们感受到年轻的激情,梦想的力量。
路过高考,我们终于在自己心仪的大学里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我们应该感恩母校的培育之情,珍惜现在的来之不易。我觉得这样的活动非常好,不仅能帮助学弟学妹们解决他们所困惑的问题,而且自己在活动过程中也能得到锻炼,收获很多。这样的活动应该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希望我们的帮助能对学弟学妹们起到作用,希望他们都能顺利度过高考,考上他们理想的大学!
2感恩母校心得
什么是母校,我想起了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在20XX届毕业典礼上说过的:“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多么朴实精辟!还记得刚进入华北电力大学的时候,大家都在谈论一个事,那就是我们“被骗了”,电力行业的“黄埔军校”怎么会这个样子,我也常给我的同学说:在北京城里面打的,你可以说我要到北京农学院,但千万不要说我要到华北电力大学,因为没人知道。这是我第一天打的来华电的那个师傅告诉我的。在这快毕业之际,也许真到了我要离开这个学校的那天,我有的更多的将是感恩,更多永恒的回忆。
刚进大学时,有一本书在我们中间很是流行——《读大学究竟是读什么》,大学四年结束了,我们再来想这个问题,不管是“马后炮”还是“事后诸葛亮”,我们都应该扪心自问,我这四年大学究竟读了什么,是像网络上流传的“大概学学”了呢,还是像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对于我自己来说,我虽然没有只是大概学学,但也没有达到“大学之道”的境界。大一的时候懵懵懂懂的,每天按照老师的安排在安排着自己的一切;大二、大三的时候似乎明白了怎么读大学,在半睡半醒之间想自己做一些事情,想和这个社会接触多一些;大四忙于为自己的工作和以后打算时,又后悔自己以前没有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大学也像生活本身一样,不可能十全十美,留给我们美好回忆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一丝丝的遗憾。
我们08届可以说是幸运的,国家的盛世如此集中相伴在我们大学的记忆中。08奥运留下的记忆,不仅是金牌数的第一,不仅是开幕式的华丽,更是中华文化的魅力和民族向心力的显示;六十年大庆留下的记忆,不仅是领袖的挥手,不仅是自主研制的先进武器,不仅是队伍的威武整齐,更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和旗帜的威力;世博会留下的记忆,不仅是世博之夜水火相容的神奇,不仅是中国馆的宏伟,不仅是异国场馆的浪漫,更是中华的崛起,世界的惊异。国家频发的灾难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记忆。汶川的颤抖,没能抖落中国人民的坚强与刚毅;玉树的摇动,没能撼动汉藏人民的齐心与合力。留给你们记忆的不仅是大悲的哭泣,更是大爱的洗礼;西南的干旱或许使你们一样感受渴与饥,留给你们记忆的,不仅是大地的喘息,更是自然需要和谐、发展需要科学的道理。
同时,在我们读大学的这四年里,国外风起云涌,美国首位拥有黑人血统的总统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9。11”恐怖袭击头目本?拉登被枪毙,日本“3。14”福岛核事故成为继美国三里岛、切尔诺贝利事故后的又一起严重的核事故,第一位女宇航员随神九上天,这些大事在成为我们茶余饭后主要话题的同时,也慢慢的成为一种记忆、一种思想慢慢存入我们的脑海。
在这四年里,我的母校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20XX年抗击甲型H1N1取得胜利,20XX年亚洲最大的单体教学楼——华北电力大学主楼竣工,20XX年5月“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立项建设,20XX年9月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院正式成立,母校在不断创造自己的辉煌的同时,也在告诉着在这个学校里成长的莘莘学子: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为荣。
其实母校是什么,母校就是这些点点滴滴,在这个校园里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记忆,值得我们去感恩,有班主任徐钢老师的谆谆教导,在刚进大学时迷茫的时刻给我们指明了奋斗的方向;有辅导员冯老师在大四时给找工作的同学修改简历,给考研的同学送去寒冬的温暖,无私的帮助着我们这些走在人生岔路口的同学;有马哲老师在只有几个同学的情况下仍然耐心讲课的情景,有锅炉原理老师严格要求我们的背影……
如今,我临近毕业,才发现对母校的留恋是如此的深沉,留恋同学间的欢声笑语,留恋四年里的蹉跎岁月,留恋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母校里,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亲切。一花一木,都牵动绵绵不绝的回忆。一砖一瓦,都激起内心深处的感动。我深深的沉醉在迷人的校园景色中,任思绪自由飞翔……
母校让我的生命充满了理想和信念,充满了爱和温暖,母校给予我做人的启迪和方向,孕育了我对明天的希望,母校已经延续在我的身体和今后的工作中!我感恩母校!
有一种心灵深处的悸动,是感恩!有一种跨越时空的祝福,是歌颂!我们为母校而骄傲!感恩母校,愿母校因我们而自豪;歌颂母校,衷心地祝福母校的明天更美好!
3“感恩母校”实践活动心得
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大学生自我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式,因此对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来说,能在寒假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活动,给了我们一个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高自我能力的重要的机会。作为一名大学生的学生,社会实践也不能停留在那种毫无目的的迷茫状态,社会实践应在结合我们实际情况,能真正从中得到收益,而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为了完成任务而实践。我觉得我们在进行社会实践之前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为自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应注重实践的过程,从过程中锻炼自己、提高能力。因此,为了更好的了解社会,锻炼自己,感受社会的现状,体验一下实践的乐趣,这期的假期我根据学校举行的“感恩母校,携手共进”活动及自己在假期期间的实际情况积极报名参与其中,我们在中学时代度过了最青涩的青春年华,在那里母校和亲爱的老师们含辛茹苦地把我们送进了知识的象牙塔。他们对学生成长的关爱,需要我们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回到母校,向昔日恩师汇报大学的学习生活。我院为学生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在大学殿堂里刻苦努力,也为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特开展新生“感恩母校”寒假实践活动。虽然实际行动仅有1天时间,但我仍然觉得受益非浅,基本上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短短的实践让我体会到了来自各种各样的压力,发觉了自己所拥有能力及社会的经验的欠缺,同时让我感到实践的无比快乐,一种在学校自由天地无法体会到的实践性的“愉悦”。
这次的实践活动使我知道了“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开展“感恩母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更加地了解老师,发现新的校园风景,增长了才干,并在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我是一名大一学生,将来要走上社会,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使我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事前不会像你自己所想的那样,这需要付出行动反复验证才能得到你想的结果。就如本次实践,计划打的棒棒的,但中途总会出现问题,休要知道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就要付诸行动。
这次的实践虽收获不少,但仍有三点是在这次实践中缺少的,也是往后我需要多加注意与学习的:
一、要善于与别人沟通。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本次实践中,在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使谈话时有冷场,陷入尴尬的局面。这表明我在沟通方面仍需要加强锻炼。
二、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在多次的在多次的学弟学妹的提问中,我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有自信便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在各种问题中寻找到答案。
三、不断地丰富知识。知识犹如人体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只有拥有丰富的知识才能在各种问题在找出问题所在并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丰富的知识还能提高我们的素养和应变能力,使我们从被动的环境中找到主动出击的地位。
母校是一个教育我、培养我、磨练我的地方,学院是一个锻炼我的基地,能将学校学的知识联系于社会。虽然这次的实践活动时间很短,但却让我受益良多。不但使远离母校的我重新拉近了距离,也增长了我的实践经验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感恩母校行有感
时光荏苒,转眼间离开母校已经一年了,蓦然回首,才意识到日子的匆匆。回首往日在母校的点点滴滴,还依然记忆犹新;回首往日在母校的生活,还依然历历在目。那里曾经是我梦想萌芽的摇篮,那美丽的校园充满了我们对于那些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的回忆。我们哭过笑过,在那里我们始终向着我们的目标奋斗,在那些早起晚睡、考前挑灯夜读、为一个答案争得面红耳赤的日子里,有过心酸,有过疲倦,有过气馁,每天却过得非常充实。
然而如今我已步入大学的校园,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学生,感知了过去三年来的一直憧憬的生活。时隔一年,又重新来到曾经无比熟悉的校园,看见学校门口依旧繁盛高大的银杏树,脚下的瓷砖上印着世界闻名的大学。带着对过去生活的怀念,我们找到了高三的班主任。我们跟着老师进了办公室,每个人即使好久不见却依旧未见生疏,热切地交流着自己一年来的学习与生活,谈论着各自的大学见闻,也跟老师汇报了自己一年来的学习感受。一群人在老师办公室里聊了很长时间,老师又提出让我们到她的班级给学弟学妹们讲讲自己的大学生活以及学习技巧。
走进班级里,一样的教室,一样的桌子椅子,一样的讲台,曾进的高三生活又一次回到了我的脑海中了。看着一张张质朴而纯真的笑脸,自己仿佛也回到了高三。看到每个班级黑板上耀眼的倒计时,可以感受到他们现在的艰辛,毕竟自己也是从那时走过来的。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向同学们介绍了南医今年在我省的录取情况,接着又介绍了南京医科大学的文化背景,不少同学都对我校充满了期待与向往。在宣讲过程中,同学们都积极提问,比如学校有哪些好的专业,学校的具体情况是怎样,大学生活又是什么样的,还有怎么样考上理想大学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都一一进行了解答。随后我们根据自己高考时的经验,向同学介绍了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填报志愿时候的注意点。同学们非常热情,教室内的气氛非常活跃。还有一些同学找我们留下了联系方式,以便以后的交流。
最后我们告别了老师,离开了学校。下一次再回来不知道又会是什么时候,但我相信它永远都会是我此生怀念的地方。
路过高考,感谢母校的培育,我们终于在自己憧憬的大学有了一席之地。在未来,母校也会像灯塔一样照明我前行的路,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她的所有。此次回访母校活动让我在经过了一年因为忙碌而变得浮躁和功利的大学生活之后,能够再一次静下心来,去回忆那些有悲有喜,却充满温馨的往事。那些为了一道题的正解而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刻,那些几个朋友手
挽着手一起去食堂用餐的日子,当这一切将渐渐被我遗忘的时候,回访母校又打开了我尘封已久的记忆,让迷茫的我意识到生活中还有那些甜蜜的往事让人倍感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