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公安机关留守儿童总结

时间: 03-15 栏目:总结

1绥化市公安局保护和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切实保护和关爱留守儿童合法权益是公安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和义务,一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打防并举,查控结合,综合施策,始终坚持把打拐禁娼、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有力推动了全市保护和关爱留守儿童合法权益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切实提高认识,认真贯彻落实责任要求

全市公安机关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保护留守儿童合法权益工作,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将此项工作贯穿于公安工作始终,与其他各项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进一步加强了组织领导,落实了工作责任,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

二、开展清查整治,全面净化留守儿童成长环境

全市公安机关立足职责、根据分工,以校园及其周边区域、城乡结合部、城中村,以及出租屋、网吧、电子游戏厅等部位、场所为重点,组织开展了治安秩序、内部安全等一系列清查、检查、整治专项行动,及时发现、消除治安隐患,切实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安全、和谐的社会治安环境。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开展流动人口和重点人员排查工作,重点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可能报复社会人员、有暴力倾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排查,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加强跟踪管理和帮扶帮教,严防造成现实危害。对学校内部组织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滚动式安全隐患大检查,督促指导校园建立健全和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排查安全漏洞和事故隐患,明确整改要求和时限,确保校园安全。同时,以学校特别是设立在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的学校为中心,并向周边区域辐射,全面清理整治了文化娱乐、出租房屋等场所,切实消除治安隐患,净化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

三、强化管控打击,织密保障留守儿童安全网络

全市公安机关始终坚持“以信息预警为基础,以邻里守望为关键”的原则,通过充分发挥驻村民警、村警的主体作用,充分发动村干部、治保主任、治安积极分子、学校老师积极参与,充分利用QQ、微信等警务工作平台,广泛深入收集涉及留守儿童的各类信息线索,确保及时发现以留守儿童为侵害对象的违法犯罪行为并依法予以打击,从源头上有效遏制案件发生。进一步加大校园周边治安巡逻力度,科学屯警于校园门口及周边主要干道、小街小巷等部位,并适当安排警力开展机动巡逻、蹲守,最大限度地加强对学生上下学重要时段和重要路段的巡逻防控,切实织密了校园周边治安巡控网。结合严打整治集中统一行动,对侵害留守儿童的违法犯罪活动形成常态打击的长效机制,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对违法犯罪分子形成强有力的震慑。特别是对于已发生的涉及留守儿童违法犯罪案件,全市公安机关始终保持“零容忍”、“零懈怠”的坚决态度,严格按照“六个优先”的要求,即: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出警、优先立案、优先侦查、优先处理,实行专人专案负责制、受害人回访跟踪制,依法快侦快破、从严从重处理违法犯罪人员,及时消除不良影响,全力确保留守儿童的安全。

四、强化安全管理,遏制涉及留守儿童事故发生

危爆物品和交通、火灾等事故是严重危害留守儿童生命安全的“隐形杀手”。全市公安机关通过采取强化源头管控、消除安全隐患,开展专项行动、查处违法行为,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安全意识等一系列有效举措,进一步加强治安、交通和消防等安全管理工作,最大限度遏制涉及留守儿童的安全事故发生。在治安管理方面,加强对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和民爆物品销售、储存、运输等环节的监督管理,严格落实责任,从源头上杜绝发生涉危涉爆事故。在交通管理方面,采取定点执勤与流动巡逻相结合的勤务方式,在加强农村重点路段管控的基础上,完善道路交通标志和交通安全设施,严格校车的管理和审核,狠抓校园周边行车秩序整治,并严查严纠危及学校师生安全的各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有效预防交通事故发生。在消防管理方面,以清剿火患专项行动为载体,深入校园、“学生之家”及其周边和乡镇、村屯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火灾隐患排查,并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制,严查重处消防违法行为,确保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同时,组织开展消防应急演练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特别是留守儿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五、进行宣传教育,增强留守儿童法律安全知识

紧紧围绕“加强防范、保护自己”的主题,以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大的学校为重点,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开展专题讲座、主题教育、送法下乡等形式多样的法律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以案说法”、观看教育警示片、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的方式,讲授禁毒、预防违法犯罪等法律知识和防溺水、交通、消防等安全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留守儿童的法律知识水平,并使其掌握防范不法侵害、遇险自救、安全应急、食药品安全的方法和技巧,最大限度地防止各类案件、安全事故发生。同时,充分利用召开校园法制课、警民恳谈、向人民报告等有效手段,着力强化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通过集中授课、交流互动等形式,提高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法律素养和安全知识,教育引导其切实履行监护人的法定责任,并帮助他们在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中有意识地进行法律安全教育,促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2高唐公安局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为切实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帮扶教育,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推动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的深入开展,结合公安工作实际,根据《关于在全市公安机关开展关爱留守儿童“亲情1+1”活动的实施意见》的活动要求,高唐县公安局以关爱留守儿童生活,关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关注留守儿童生活环境为主题,建立留守儿童之家13个,向留守儿童开放警营41次,帮扶留守儿童83人,为留守儿童捐款捐物14560元,对校园周边进行整理78外,为留守儿童提供法律咨询和做法律知识报告45次,活动取得明显实效。

一、组织开展“四个一”活动

通过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走村入户,动态掌握农村留守儿童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生活困难、家庭失管的留守儿童作重点掌握;活动中,警务区民警主动承担所负责责任区内留守儿童的统计、谈话、联合小学教师结成帮抚对子、联系家长、帮助孩子辐导功课等活动,履行“代理家长”义务,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的温馨。组织开展“四个一”活动,即:给留守儿童过一次生日、对留守儿童进行一次家访、让“留守儿童”和父母通一个电话、帮助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一封信,汇报生活、学习状况,增强感情上的交流。11月4日中午,三十里派出所响起生日祝福歌,小天使刘健康快乐的坐在民警中间。民警给天使准备了新书包,文具盒作为生日礼物。并邀请辖区5名留守儿童来所里过生日,为他们准备了生日蛋糕、生日礼物。生日会上,民警与孩子们一起点蜡烛,切蛋糕,认真的询问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继续鼓励孩子们学会独立生活,努力学习,用好成绩来回报自己的亲人和社会。刘健康称自己从来没有吃过自己生日的蛋糕,这个12周岁的生日他十分开心,并向民警保证一定好好学习,争取拿个奖状送给民警。通过活动,共为留守儿童过生日9人次,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28人次,让留守儿童与父母通电话42人次,帮助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7封。

二、深入开展了“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

建立民警一对一帮扶制度和村民互助机制,将亲民情结真正融入到警务工作中,促进农村的安定和谐;在活动中,各派出所相继开展了“大手拉小手”、“亲情1+1”、“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等活动,走进学校,深入群众家庭,先后设立“爱心账户”,通报了具体帮扶制度,针对特别困难的留守儿童,实行亲情结对,开展“一对一”重点帮扶活动,力所能及地为留守儿童购买书包、铅笔、作业本以及衣服等必要的生活用品,帮助解决学习、生活困难。11月1日上午,琉寺派出所所长杨泽东来到结对帮扶对象张正龙家中,进行走访慰问,并为小正龙送去学习用品和慰问金。小正龙不到3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后母亲改嫁,现在与年老多病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小正龙现在已上8年级,家庭生活非常困难。派出所民警在了解到小正龙的情况后,及时与其结为帮扶对子,经常到其家中走访慰问,从生活、学习上帮助小正龙,并鼓励小正龙将现在困难化作动力,要不断加强学习,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各基层所队实事求是、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和帮扶对象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展现了人民公安的风采,树立了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

三、法制进校园,警心暖童心

注重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办理涉及留守儿童的违法犯罪案件,强调以理说法,重于心理疏导和法制教育;为深入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提高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未成年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11月3日上午,琉寺派出所组织民警到琉寺中学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课。报告会上,民警结合身边的鲜活案例,针对当代青少年易出现的几种违法犯罪行为及存在的不良习气,以及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特点、原因以及预防违法犯罪的措施与方法做了分析与讲解,并介绍了校园中常见的七种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及处罚。参加报告会的学生认真听讲,不时报以热烈地掌声。法制报告会以案讲法的形式,既生动又具体,对在校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养成

和法律意识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得到学校师生的一致赞扬。 11月3日下午,梁村派出所组织民警到梁村中心小学,为师生们开展了一次法制教育宣传活动。针对当前小学生的行为特点,所长王学山讲解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们应该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自觉守法。二是帮助他人抵制不良诱惑。引导学生们慎重交友,拒绝不良交往,避免涉及成人误乐场所、预防和减少毒品必须从青少年儿童抓起。三是学会自我保护,运用法律保护自己。最后,王所长讲解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并对小学生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祝愿所有同学们都能够学法、懂法、守法,奋发向上,健康成长。

活动期间,汇鑫派出所组织多名民警深入到辖区希望小学、谷官屯小学、四合小学、十里铺小学开展“法制进校园,警心暖童心”活动,该活动的有效开展受到了师生和家长们的一致欢迎,在群众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的效果。该活动历时3天,覆盖了汇鑫辖区所有小学,开展法制教育讲座4场,发放印有安全防范知识内容的书皮、笔筒等学习用品12000余套。活动中,指导员孙成军通过生动的语言、故事案例结合的形式,向在校师生讲授安全常识,讲解预防违法犯罪和遇险自救的方式方法及各种安全防范应急措施,传授了防盗、防骗、防拐、道路交通安全等防范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同学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给每位学生发放了《致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介绍了公安机关近期开展的“亲情1+1”、“关爱万名小学生”等活动,争取群众的意见和支持。

四、开展法制宣传和自我安全防范教育,切实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中,汇鑫派出所主动联系刚建成的汇鑫联校四合小学,以留守儿童为重点,开展了“送温暖、促和谐”系列活动之二《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中,民警以“加强防范,保护自己”为主题,通过生动的语言、故事案例结合的形式、发放安全宣传材料等方式,向以留守儿童为重点的在校师生讲授安全常识,讲解预防违法犯罪和遇险自救的方式方法及各种安全防范应急措施和防范技巧,进一步提高了以留守儿童为重点的在校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此外,民警还用做游戏的形式让小朋友们牢记“两个号码一句话”即110报警电话、3602110(汇鑫派出所爱心热线)及“远离危险,保护自己”这句话。活动的开展,给小朋友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受致了广大师生的一致欢迎,进一步树立了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

五、建立“留守儿童之家”,让留守儿童走进警营,体验警营生活11月6日,三十里派出所派出所组织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亲情1+1”活动。该所利用周末邀请辖区北王村,李奇村的几名留守儿童走进警营,体验警营生活。民警将留守儿童接到所里,带领他们参观了派出所的办案区、档案室、生活区,为他们讲解预防违法犯罪和遇险自救的方式方法及各种安全防范应急措施,传授防盗、防骗、防拐、道路交通安全等防范知识,提高了留守儿童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期间,民警还让他们与自己的父母通电话、报平安,让他们充分体会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进一步促进警民关系和谐发展。留守儿童纷纷表示一定好好学习,长大后也要当一名警察。

汇鑫派出所围绕“警察叔叔就在我们身边”“我是一名小警察”等主题,积极开展“送温暖、促和谐”活动之五《警营开放进校园》,让以留守儿童为重点的小学生走进警营,零距离沟通,零距离体验,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活动中,民警为同学们进行了擒敌拳、防卫格斗表演,展示了警用匕首、警棍、警用辣椒水等警用装备,现场传授安全防范技能,还对学生及老师进行了防盗、防拐、道路交通安全等法制宣传,以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同学们都兴致勃勃的参观,认真做好笔记。以留守儿童为重点的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做客警营,使自己受益匪浅,体会到了警察叔叔工作的艰辛,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做一名对社会有益的人。整个警营开放日活动受到了老师、同学和家长们的欢迎,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3聊城公安关爱留守儿童

去年以来,聊城市公安局坚持将一联一帮扶的“亲情1+1”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做为促进队伍建设、提升群众满意度、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采取请到警营来、深入家庭中、跟到校园内的“三步曲”做法,真心关爱、关心留守儿童,累计帮扶困难留守儿童1279名,捐款捐物折款18.4万元,实现了“帮助一个儿童、温暖一个家庭、影响一片群众”的社会效果,奏响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动人乐章。

请到警营来,公安警营成为“儿童之家”。聊城公安机关利用公安基层所队的阅览室、健身房、心理减压室等设施,在全市公安机关建立了136个“留守儿童之家”,统一安装了亲情电话,添置了文体娱乐设施,警营场所“摇身一变”成为了孩子们休闲学习的好去处。全市公安机关还利用节假日和周末时间,以“大手拉小手”为主题,把帮扶留守儿童接进警营,向他们展示警用装备,讲解安全防范知识,演练火灾事故逃生办法,组织观摩交通管理工作。

深入家庭中,公安民警争当“代理家长”。聊城公安机关结对帮扶民警对帮扶留守儿童的个性特点、学习情况、成长大事和困难状况十分熟悉,帮扶民警每年都要给留守儿童过生日、每月都要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每周都要让留守儿童和父母进行亲情连线,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实际困难。特别是针对部分留守儿童成长中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心理发展异常的情况,帮扶民警在生活上给予帮助的同时,更注重孩子们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克服心理自卑、自暴、自弃的倾向,从心理和精神上对他们进行辅导和塑造,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和谐的环境。

跟到校园内,警校联手打造“平安高地”。聊城公安机关以警校共建等活动为载体,坚持不懈地开展法制进校园和平安校园建设活动。全市公安派出所在辖区中小学校普遍设立了“民警岗”,由派出所领导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社区民警担任学校法制辅导员,采取定期召开座谈会、讲评案例、模拟演练等方式不间断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制教育,引导孩子们明辨是非、注意安全。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