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印象作文
1杭州印象
这次的花雨之旅,我们在清晨的漫天薄雾中,行车数百公里,到达了有“人文荟萃的古都”之称的杭州。
对杭州的第一印象是高速立交,外地车辆绕行;高层建筑林立,现代化大城市的繁荣气息。
我们录完节目,坐上大巴,开始西湖之旅。在车上,从车窗上远远观望,是一座高冕堂皇的古代建筑——雷峰塔。雷峰塔之所以闻名,是因为《白蛇传》中那许仙和白娘子的一段千古情。雷峰塔建在西湖南侧山上,与北侧的保俶塔遥遥相望。这座古塔曾因火灾烧毁了所有木结构,残留的砖塔仍矗立山上。从车窗外的角度看,那座砖塔,顶端生了小树,塔体有些开裂,显得特别古朴,非常壮观。
经过约莫半小时的车程,西湖渐渐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放眼望去,阳光洒满了湖面,波光粼粼,如无数银蛇游动一般……下了车,引入眼帘的便是一片风光正好的西湖。杭州之为“天堂”,就因为美丽的西湖。城依湖建,湖在城中。近年来,杭州市花了很大的气力引钱塘江入湖,沿湖景区向四周拓展,除了苏堤、白堤,又开发了我们现在所在的杨公堤度假休闲区。站在城的一面,满眼湖光山色,清波粼粼,如入画境。
西湖周边的环境很好。湖中,几朵枯莲在风中摇曳,虽说已没有了那生意盎然的美,却也是别致的一番情趣。慢慢地沉醉在鸟鸣声中,沉浸在大自然里,慢慢地陇上眼,心情舒畅,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无限乐趣。再当我睁开眼时,依旧是那波光粼粼的湖面。眺望湖面,水不能说是清澈见底的,却十分清纯可爱,却又仿若幽深不见底。随风舞动的湖面有着丝绸般的质感,不时泛起层层涟漪,旖旎。那已融在这按美景之中的枯荷,远处的青山,蓝天,白云倒映在了湖水里,构成了一幅绝妙的山水图,令人心旷神怡。
湖畔宽宽的行道铺着方格的红色地砖,近水的垂柳的枯枝在晚风中轻轻拂动。行道上隔不远就有一株老香樟,枝杈虬伸,形成伞一样的树冠。行道外侧是宽宽的花圃,眼下花开满树的是玉兰,无论白色的花朵还是紫色的花苞,都那么绚丽灿烂,引得路人驻足抬头,赞叹不已。
湖畔也有一些小小的售货亭,我被琳琅的丝绸、特产和工艺品吸引,进店,细细观赏。不经意间,也遇上了心仪之物——我买下了两个花环与一家有名的麻心糍粑小吃。竟是散步、购物两不误了。
我们的中餐馆预定在景区之内,正沉浸在美食中无限幻想的我,突而发现窗外的雪。雪。飘飘悠悠地从天空中缓缓落下。目光凝视窗外。无数的雪花在纷飞飘舞着。是他么?在挥舞翅膀时掉落下来的羽毛?是他么?在着装时掉落下来的绒毛?
这场雪是来得如此匆匆。去也匆匆。我伸出手去。一片雪花落在我的手掌里。瞬间便融化了。变成了一两滴小水珠。安静地躺在我的手里。时间也是一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时间就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两天的美好时光似非一样快的过去了。踏上大巴的那一刻,我想着,自己不知何时,才能与这座美若天堂的城市重逢呢?
2杭州印象
杭州,中国最美丽的城市。无论是在书本上还是在传媒上都知晓杭州,不仅仅是杭州盛产进贡的龙井茶,而是杭州独特的自然景观留给人类的影印。有许多文豪大家不乏对杭州称道,象是要用尽中国文字尽有的褒义,那时侯我甚至怀疑从书本和传媒上了解的杭州的真实,直到了二OO八年下半年,因为生计的原因我到了心中似是而非的杭州。
虽然已经是秋季,但天气依然相当炎热。可一到杭州就被她的自然风光感悟,覆盖完美的植被让人看不出一些差处,满世界的绿啊,好象都被杭州独揽。
杭州首先给我的感觉就是山美。沿着宽敞的大道驱车前行,两边鳞次栉比的高楼间杂着绿树成荫的景象实在让人目不暇接。无论是大街小巷总有三三两两穿着红色发光衣,手拿着扫帚,不时扫起一些纸屑什么的,能过清扫车的巷道总会有带着音乐的清扫车来回清扫着路面,无论什么时候,你都会感觉到杭州的一尘不染。
路,应该算是杭州的一个亮点。当你走在城边的一些公路上,时不时就会发现路中间有一些小岭,小岭上长着一棵或者几棵的树,原本可以修直的公路却被这样挤弯了、挤窄了。于是我想,这杭州人也真是怪了,何必不把这些小岭拿掉,让开车人少一些障碍呢?
想归想,但事实就是这样,也许这就是杭州的亮点,宁愿保护一山一木也不为损坏这些绿色的原汁原味的精灵而做有愧于后代的行为,难怪杭州的山是这样的美呢。
茶,应该是杭州的特色。从古至今流传了多少杭州茶的故事,时至今日,亲眼目睹了杭州的茶山后是有许多感慨了,要么是一大片一大片成行成型的茶陇,要么是一墩一墩生长的茶山,无论从什么角度你都会觉出茶给人类带来的乐趣和“美”来,让你不得不佩服杭州关于茶的特色。无怪龙井茶这么中外闻名,让你从中体味杭州茶文化的渊源和她更深刻的内涵。
更应该一提的还是杭州人。杭州人勤劳,单从他(她)们对清洁的维护就可见一斑,大多是志愿者,还有很多是出于一种责任。无论你走到哪里,随便就可以看到不论是男是女,是老是幼,是年青的还是年老的。
他(她)们都会自觉投身到保护自然环境的行列。杭州人热情,好帮助人,有时候到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我想,杭州人是有钱的,在物欲横流的时日,就不得不让人生长许多联想。
初到杭州,初识杭州给我的影迹太深刻,以至于有时无所适从,只要在无事或稍闲的时日,总会浮想联翩,却总是理不出头绪来,实在忍不住就写一些杂乱无章的东西,全做我初到杭州的感想罢。
3印象杭州
一滴水,一个湖,一把雨中朦胧的小伞,一张清秀的脸庞,莲花般的笑靥。三潭印月下的千年鳙鱼,断桥上的难解情缘,孤山中月下访桂,孤芳自赏。一年四季:柳、梅、莲、菊、桂……往来复去,在烟雨蒙蒙中,有一个美丽的江南,人间天堂——杭州。
一条条长堤横卧在西湖之中,那是两位名家的名字——苏堤,白堤。初春时节,柳枝发芽了,柔顺的枝条上青绿色点点。桃初绽笑靥,粉得显出羞涩,白得如雪般纯净,柳绿与桃红相映衬。那是一条斑斓的堤,沉浸在湖中心甜蜜的梦中。
过去,是一座长桥;断,也许世间也难找这种似断非断的感觉吧!记得当初,桥上许仙与白娘子相遇,那千年的绵绵情意在那把细雨中一位书生的小伞下摇曳,从此一段不朽的爱情传奇拉开了序幕。白娘子为了这个玻璃般的爱情水晶球,她和小青与法海斗智斗勇,虽然白娘子是蛇妖,但不毁的爱与小青心中不变的报恩终于打败了阻止他们的一道道关坎,美好永存于世间。
一个美丽的神话与坚贞的爱情,让这个城市充满了奇特的色彩;一条古老的街道与精湛的手艺,让这个城市洋溢着中国的文化。“冰糖葫芦!”“武大郎烧饼勒!”“来试试抖空竹吧!”“可爱的泥人噢!”一个个民间高手在这里尽情展示它们的绝活。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游客,便是“琳琅满目”,许多让人惊叹的文化在这里发扬,恨不得把所有工艺品都把玩把玩,琢磨琢磨!
一滴水,一个湖,杭州为西湖而生,西湖因杭州而美丽、永存!
4印象杭州
杭州,许仙、白娘子断桥相会,梁山伯、祝英台化蝶齐飞……对我来说,杭州有着一股神秘的气息。这个暑假,我游览了杭州。它带给我的,却是一种与想象截然不同的感觉。
坐着大巴,从一进入杭州市开始,映入我眼帘的,不是繁华的街市,而是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峦。打开车窗,空气清新极了。
我去了很多景点,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锦绣风水洞”。沿着石子铺成的小径,我一边哼着喜欢的歌,一边徘徊玩耍。自然风景区的空气真是新鲜,我深深地吸了一口夹杂着泥土的芬芳气息、混着青草味儿和花香的沁人心脾的空气,真是神清气爽。山上的小瀑布飞流而下,水滴散落在树上、草叶上,闪闪烁烁,还朝我眨巴着小眼睛呢,似乎在召唤我快进入它们的世界,去饱览这大自然创造的神奇魅景。站在洞口,一阵凉气朝我吹来,舒服至极。听导游介绍,洞里只有10摄氏度,最深处还有终年不化的积雪。往里走,感到有丝丝凉意。刚刚还被火辣辣的太阳晒得满头大汗,现在竟冷得微微发抖,我不由得夹紧了衣服。
洞内的钟乳石和石笋千奇百怪。有老人头,他用慈祥的眼神,望着远处的小孩,长长的胡须有两米长,还往下滴着水;有玉菩萨,她晶莹剔透,高大威武,据说把硬币丢上去不滑下来,就会心想事成,她身旁的硬币数不胜数,看来有许多人对她许过愿;最栩栩如生的是一头猛犸象,它长而细的毛,一根接着一根,层次分明,比4D电影还逼真,巨大的身形更显威猛。
之后,我还与镶嵌在杭州的明珠——西湖来了个亲密接触。坐在游船上,欣赏着如诗如画的西湖,让我有感而发吟咏起“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湖岸两畔,种了许多柳树,密密麻麻的人群纷纷在湖边围着柳树拍照。从远处看,西湖就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而柳树则是眼睫毛,明眸善睐,美不胜收。
一滴水,一把伞,一个湖,一朵荷花的笑靥,杭州的自然魅力让人醉!
5印象.杭州
说到杭州的景色,人们都会自然地联想到西湖。许多人都会把西湖的景色来作为杭州美景的典范。西湖的景色,的确称得上怡人,再与四周的青山,岸边的杨柳一起,共同组成了一幅绝好的画面,仿佛让人置身于画中。从古至今,关于杭州与西湖的美誉举不胜举。苏东坡的千古绝唱“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都给予了杭州的西湖高度赞美。
杭州的西湖的美丽,无需用太多的语言去说明。不过如果只单单把西湖作为杭州美景的独一无二的代表,以篇盖全,那便是很大的错误了。
如果今天站在城隍阁上远眺杭州全景,尽收眼底的是林立的大厦、车辆密集的街道,以及热闹的商业中心,一派繁荣的景象诉说着杭州的前卫和摩登。让人感觉杭州的美丽在于她是一座热闹、时尚的都市。
这仅仅是杭州美丽最外在的表现,她的内心深处是鲜为人知的宁静和淡雅,是江南地区孕育下的城市特有的恬淡和自然。这一切的感觉和印象——杭州的另一面,都是在我见到小巷的那一刻而萌发的。
安详,自然,朴实,是我的对杭州印象的感觉。我一直认为,自然的美丽才是最美丽的——就像杭州的小巷给人的感觉,永远是这种自然美。她不仅可以和西湖的美相媲美,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出了西湖的美。她是一种经历风雨沧桑之后,见证历史的美;一种能让人们的精神时刻处于放松、祥和的状态的美;一种和自然相互映衬谐调,使人返璞归真的美。她的美是内在的,是杭州美景的精华。
巷弄虽然比不上西湖周围缤纷的美,也没有诗人笔下能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往返的意境,但她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她的美是一切繁华喧闹之后回归自然的美,使人内心不再浮躁,心平气和地去对待,就好比慈祥善良的母亲默默地呵护孩子。所以杭州的巷弄总是给人一种亲切和蔼的感觉。
走进这些“上了年纪”却依然散发容光的小巷,那些流逝在灯红酒绿中的一切都在这里沉淀。此时,让人觉得繁忙的生活节奏并不是生活的本质,顺其自然才是真正的美。唯有在这些经历过岁月的考验的巷弄里,人们才会一点一点去感悟生活的美好,领会生活的本质,去感受自然朴实的美好。
归于自然是生活在繁华大都市里的人们深深扎根于心底的想法。而杭州的巷弄所体现的便是一种安静和自然的美。把这种内在的美作为杭州这座古老而散发着年轻的城市乃至江南的美的典范,于我看来,也未尝不可吧。
6这里风景独美——杭州印象
一株柳,摇荡在古风湖畔;一尾鱼,游弋在清澈柔波;一座塔,屹立在高峻山巅。千万首诗,悠扬于这江南古城的大街小巷。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三面环山,敛尽翠色的山峰像众星捧月,捧出了西湖这颗明珠。温柔婉约的西湖山不高而逶迤清秀,水不广而分隔多姿。泛舟湖上,真是不忍心摇起双桨,搅碎这闪着金光的明镜呀!湖中心有两个岛屿,我们也去了;站在高高的楼阁上,隔着薄雾远眺已变成黛色的山峰,像一只墨笔在水和天的连接处随意抹画了一围花边。远处冒着浓烟的高楼大厦似乎变得渺小起来,似乎心中只剩下一湖清水和黛色的山峰了。
油梅落尘香幽散。陌上西泠桥畔
“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西泠桥的风采逐渐暗淡,只有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永远地刻在了桥畔的石碑上。
西泠桥畔,芳草萋萋孤立着一丘坟冢,风中飘零着纸带。“慕才亭”题着一副楹联:“千载芳名留古迹,六朝韵事著西泠。”暮霞似烟、白云如雾时,没有了油壁香车,没有了青骢骏马,清冷的月华洒满一位女子离去的背影,逶迤而行。她不是盛开溢香的梅花,她只是陌上的看花人,行经处,留一串婉约的足音……
听,有人在梅林里似叹非叹,吟着一代才女的故事,行吟的韵律陌生又熟悉:“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斜插玉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自古佳人难再得,从今比翼罢双飞。梦断彩云无觅处,夜凉明月生南浦。”只有西泠桥的风月,记住了那朵坠落的梅花——苏小小。
值得一提的还有不远处的西泠印社,四面的墙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作品。转到堂后,一条小路蜿蜒而上,如此狭窄和洁白,通往翠色欲滴的孤山。顺着小路向上走,两旁野草闲花尽吐芳香。从上往下望去,天空就像一把蓝色的尖刀,把西泠印社的所有房舍剪裁成各种风格:古朴、明净、敞亮,透着一股墨香。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这句诗选自苏轼的《有关堂暴雨》。有关堂是杭州吴山山巅上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欧阳修曾为之写过《有美堂记》。吴山中佳木葱茏,都是苍翠欲滴的浓绿;没来得及散尽的雾气像淡雅的丝绸,一缕缕地缠在它的腰间;阳光把每片草叶上的露珠,都变成了五彩的珍珠。
想象中的有关堂应该是那种楼台高峻、庭院深幽的古香古色又幽静雅致的建筑,并且访客成群;于是便沿着山路循着古迹地图绕到了有关堂的“所在地”——这才吃了一惊——哪有想象中的建筑,这里分明写着“瑜珈院”。里里外外绕了三圈,才找到了一块碑,赫然刻着“有关堂遗址”五个大字,布满灰尘。唉,就让那些美妙的诗词歌赋永远活在这块碑里,也让这碑永远屹立在这个世界的这个角落吧!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唯有一江明月碧琉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