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声音作文
1中华民族文化的声音
生命的内涵,故事的传承,是中华民族的语言。她用她独特的语言告诉我们,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是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应该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
也可说中华民族文化是我们的精髓,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和思想精华,是维系我们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效果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精华,人们进一步挖掘中华文化,使“中秋节”也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展示。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如去年央视中秋晚会以别具一格的方式向群众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容,《月印故土》浓缩桑梓乡情、故国之恋;《月系亲缘》展现血脉亲情、天涯望月;《月满华夏》续写天涯此时,欢乐中华等篇章;也以歌曲和电影的形式追溯了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晚会以“月”为轴,情为线,处处洋溢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气息,同时,中秋节增强了炎黄子孙的凝聚力,增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成为了传承中华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更承载着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百年梦。可说“中华民族文化是我们的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她把我们与祖国牢牢地联系在一起。”
可知,传统的节日也有着特别的意义。
一位伟大的诗人在中秋节之晚望月吟出了“中庭地白树栖移,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看,不知秋思落谁家。”的千古绝唱,它道出了独特的人生与他对人生的思考,至今流传于世。的确,月给人以无限的圣洁之感,它触发着人们的情感,它摸索着人们的心灵深处,它洗涤着我们中华儿女的灵魂,它也激励着我们奋发向上,不断进取。
中华民族文化是我们生命的载体,中华民族文化是我们的精神根基,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气质。中华民族文化对我们很重要,她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是我们生命中相濡以沫的另一半,她是我们的一切。我们要从自己的心灵深处发出最大的声音:“我们要以全部的力量传承和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她是我们生命的全部,因为我们是华夏的子女,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
中华民族文化的声音永远围绕在我们的身旁!
2聆听文化的声音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是我最喜欢的诗句,中国的古文化中有豪放,有清愁。
小时候补习老师讲骈文,有时学一篇下来给人带来不同的感觉,一首虞美人,体现出后主所感,老师讲着首词时,“只是朱颜改”,写出了诗人抒发的亡国悲。
我的补习老师给是个老北京,话里字间,精天细选。为我们谱写青春的古文。
有时候老师给我们放音乐,写作、抄词时。一曲《森林狂想曲》可以使我们狂躁的心平静下来,这道音乐中,使我仿佛到了森林,花香沁人心脾,写作时文思似泉涌,春日树叶翠绿,使人心平静,抄写时会把速度放慢。
一步一个脚印,听着骈文,聆着现代、青春的美音,自古至今,音乐让人冷静、骈文让人了解中国之文化,文化的声音是美妙的,文化的声音也是豪放的。
还有时,老师给我们听评书,《三国》中乱世的义,《水浒》中兄弟的情,刘玄德三顾频频天下计,请出了孔明,黑三郎有一清、加亮。玄德有卧龙,三郎有加亮,可见,名人都有高人的教诲,文化在加亮、孔明的身上体现充分,这种文化的真音是有韵的,是选的读书多的,出山前孔明读了二十七年书,而司马懿也读了二十年书,文化的声音是深沉的。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资本,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图腾,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布衣之中,终也无为。
文化的声音是深沉的,是豪放的也是欢乐的。
结课前,老师告诉我们文化的声音是美丽的。
3倾听文化的声音
回眸历史之悠久,感受中华文化之伟大。——题记
听,是谁在吟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丽?听,是谁在吟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慨?听,是谁在吟那“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醉”的惆怅?
是李白,是苏轼,是马致远……那是唐诗,那是宋词,那是元曲,那些都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呀!听,这是文化的声音,一种响亮的声音。
这是一个充满温暖而惬意的午后,我静静地享受着这份安祥,品味手中的书卷,然而一次寻找文化声音的旅行便开始了……
这是哪儿?时间就像中了魔法一样,我穿越了时空隧道,来到了江中的一叶小舟上。与我对坐的则是一位正在饮酒的文人。小舟飞快地行驶在江中,而我没有和他讲太多的话,只是赞美了这里的风景。两岸猿啼声一阵阵地传入耳中,两旁的山也一直往后走。到了河流落差处,小舟的速度更快了,顺流直下,这时他突然诗意大发:“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诗是多么铿锵有力,我瞬间意识到:原来我正和大文豪李白一起游山玩水。我拍手叫好,李白摸了摸胡子大笑了起来,“此乃美景也!”这短短的几句诗无不透露出唐诗的豪放,也让我听出中华文化的伟大。
天突然黑了下来,周围一切又变了。我抬头望了望天,月亮又是那么的圆。眼前一位唉声叹气的中年人便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跑上前,不解地问:“您为什么要叹气呢?”他转过头,深深地叹了口气,说:“思念亲人,今天是中秋节,而如今我被贬密州,无缘与家人相见。”我听了,知道他就是大文豪——苏轼。皎洁的月光更加勾起诗人对亲人的思念。我无言以对,只是静静地望着月亮。他抬起头,无比惆怅地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说罢,他便走开了。这种的伤感,无不透露出宋词的柔美,也让我听出中华文化的伟大。
天起雾了,在不知不觉中,我又被带到了一个小村庄。那儿流水潺潺,溪上驾着一座小桥,旁边有几户人家,屋顶炊烟袅袅。我不禁慨叹到“小桥流水人家”。正当这时,一位游子带着一匹瘦马,垂头丧气地下山,忧伤至极地说道:“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我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心想也许这就是漂泊他乡的游子——马致远吧!他的叹息声无不体现了元曲的淡远。
一阵风拂过,我带着万千感慨回到了现实世界。这一次有声有色的旅行,让我真切地体会到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伟大。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无不让我难以忘怀。这可是一种让中华儿女自豪的声音啊!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来,它无时无刻不透露出它伟大的气息。文化就像是天上的繁星,点亮了我们的人生,让我们用心倾听文化的声音,回眸历史之悠久,去感受中华文化之伟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