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黔江小南海作文

时间: 01-08 栏目:话题作文

1小南海

小南海原名小瀛海,位于黔江县后坝乡与南海乡之间,县城北32公里处,是一个融山、海、岛、峡诸风光于一体的高山淡水湮塞湖泊,也是国内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地震遗址。水面海拔370.5米,面积2.87平方公里。据清《黔江县志》载:“清咸丰六年(公元1857年)五月王子,地大震,后坝乡山崩,……?溪口遂被埋塞。厥后,盛夏雨水,溪涨不通,潴为大泽,延裹20余里”。至今,当年地震形成的断岩绝壁―-海口北侧的大垮岩、小垮岩等遗迹仍清楚可见。在大小垮岩之下,滚石密布,巨石林立。巨石直径一般为l一5米,大的10米以上,从数百米处被推置而来,在海口堆成大坝。坝南北长l170米,坝高67.5米,溢流堰宽70米。

小南海,海周秀峰环列,海口奇石林立,沿海溪水萦回,海内汊港纵横,岛上茂林修竹。扁舟渔影,绿女红男,穿梭于碧波之上;鸥鹭齐飞,鳞光荡漾,闪烁于海天之间。春夏秋冬,各有奇观;晨昏晴雨,幻化无穷。

朝阳岛是南海中第二大岛,因岛有朝阳寺而名。拾级登岸,即闻犬吠鸡鸣,一派田园风景。岛上珍稀古木铁尖杉气冲霄汉,古松虬曲接天连云,一泓竹色揭竿而起,碗口粗细密密实实一片葱笼。

湖心岛老鹤坪的东侧有金沙滩,一滩卵石排列井然,蛤蟆状与邻为伍,与水相戏,配上一岛的松风丛林,茶花烁木,相攀相扶,苍苍翠翠,美也美透了。

在南海三岛中,最大、最美的是牛背岛。这不仅因为它产生了许多优美如歌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神秘隽永,滋味绵长,更因为它恬淡自然,深藏不露。它也是一岛松风,杂花生树,四时不绝。岛上有猴群、麝香园,还有鸡狗猪羊,茅舍竹楼。牛背岛后的倒牵溪虽不宽,却很深,隔断了岛与陆地的联系。彼岸是龇牙咧嘴的断壁残岩,虎视眈眈地盯着这头入水的巨牛。

据专家论证,小南海作为全国保存原始风貌最好的地震湖泊,很有研究价值。海周和岛上又是天然的动植物园。森林资源丰富,有薄皮马尾松、黄杉、水杉、铁尖杉、香柏、紫柏香樟、楠木、银杏、黄檀、白花泡桐等140多种乔木。动物有虎、豹、黄猴、羚羊、麝、大鲵、巨蚌等,鱼类有50多种,是四川的八大渔场之一和养麝基地。因此,具有广泛的综合开发价值。石堤古渡位于秀山酉水河畔,是秀山通往洞庭湖的教好水路,这里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山清水秀如桂林山水,气候适宜,物产丰富。

2相约小南海

我们乘坐火车来到黔江,观赏小南海的美景。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险峻的奇石。我见过黄山的“飞来石”,耳闻过泰山的怪石,却从没见过小南海的奇石。你以为它也像黄山的飞来石那样“飞”来的吗?非也,非也。其实它们是地震后形成的。小南海的落石真怪啊,有的像勤勤恳恳的老黄牛,有的像正在织衣服的小姑娘,有的像猛虎出山,还有的像金鸡独立,甚至有的像夹心汉堡包,正等着你去把它“吃”掉……

看了那么多,可不要忘记,这里还有一座小南海等着你去欣赏。小南海的水真清啊,清得像一块透明的玻璃;小南海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小南海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小南海的山更是特别。有的如金蛇狂舞,有的如烈马腾空,有的像挺着胸的巨人,有的像扭着腰的仙女……奇峰罗列,一座座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在陡峭峻立的绝壁上,一棵棵倔强的青松穿过乳白色的薄雾,在劲风中婆娑起舞,好像有意像人们炫耀它那妩媚多娇的英姿。小南海的山真是神态各异,既有泰山的雄伟,又有庐山的清秀,既有峨眉山的秀丽,又有黄山的峻峭……

我爱小南海的山山水水。

3美丽的黔江小南海

黔江小南海原名小瀛海,一个美丽的高山湖泊,位于重庆东南黔江区北部,小南海核心景区面积150平方公里,是一个融山、海、岛、峡诸风光于一体的高山淡水堰塞湖泊,也是国内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地震遗址。

经历了近150年后的今天,小南海依然保持着完整的地震遗址。其地面破坏原貌、水下的农舍民房以及水下森林都完好地保存着震时状态。实地考察后的中外专家学者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认为当属“中国唯一、世界罕见”。2001年,小南海被批准为“国家级地震遗址保护区”。

150年前,当时的黔江后坝许家湾位于一个普通的山谷内,一条清澈的小溪从这里流过,溪口耸立着绿树常青的山峰,数千土家族、苗族和汉族群众在这里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然而,一场大地震却不期而遇。据《黔江县志》记载,地震发生前已有预兆——连续几天日光黯淡,地气蒸腾。咸丰六年五月初八日(公元1856年6月10日)上午11点左右,突然传出雷霆般巨响,“屋宇晃摇,势欲倾倒,屋瓦皆飞,池波涌立”。灾难突袭,许多惊恐的百姓哭喊着外逃,剧烈的摇晃把他们震倒在地不能站立。溪口山峰瞬间拦腰折断,“石宜迸出,横飞旁击,压毙居民数十余家”。当时发生了6。25级、烈度为8°的地震。至今,当年地震形成的断岩绝壁——海口北侧的大垮岩、小垮岩等遗迹仍清楚可见。在大小垮岩之下,滚石密布,巨石林立。巨石直径一般为l—5米,大的10米以上,从数百米处被推置而来,在海口堆成大坝。

这场地震彻底改变了当地的地貌,10年后,风景秀丽的小南海湖逐渐形成了。

1967年,昆明地球物理研究所3位专家到小南海探测。当他们看到小南海时候,顿时被眼前的壮观场面震撼了。当时专家们经初步研究后认为,小南海是一次重力滑坡形成的。

小南海地震遗址区完整保存了的地震地面破坏的多种形迹,包括大垮岩、小垮岩、轿顶山、崩滑体、堆石坝和堰塞湖等。地震山崩形成的小南海、汪大海、小叉塘、向家湾等堰塞湖,宛若镶嵌在崇山峻岭中的璀璨明珠,其中尤以小南海面积最大,景色最佳。湖中有朝阳寺、牛背岛、老鹳坪等岛屿,为震前的小山被湖水部分淹没而成。目前,湖中还完好地保存着被淹没的森林,森林树梢在枯水季节时露出水面,树枝经百年浸泡仍然坚硬锐利。

赞颂小南海的诗文,不仅刊载于史志,而且传抄于民间。清人王国珍对小南海四时曾有这样的描述:“游斯地也,值烟消日出金光万道,云破日出,银浪千层……若春则花明柳岸,夏则水满湖平,秋有红树青山,冬似雪峰银海。四时之景,皆有可观。”曾赞美朝阳寺岛“景胜清幽”,描述老鹳坪岛“不异洞庭君山”,称颂牛背岛“远虎豹之患,无车马之喧,时人呼为小蓬莱不误也”。

小南海的科考价值已属难得,风光的优美更富魅力。湖区四周秀峰环列,植被苍翠,湖畔的八面山与四周的民族村落融为一体,风光如画,被誉为“人间仙境”和“渝东西湖”。真是一颗镶嵌在深山之中的“明珠”。

4小南海一日游

今天,我们来到黔江小南海欣赏历史中的大自然留下的足迹,观赏古老的大自然。

说到小南海不得不提起发生于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6月10日)的那次6.25级,烈度为8度的大地震。使原本普通的村庄变成了如今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片堰塞湖——小南海。

地震,在人们心中是可怕的,因为它给人们留下的只有失去家人的悲伤和一片废墟,但那次地震留下的却是一个崭新的景点——小南海。小南海已有了155年的历史了,自地震之后,就在没有人工改造了。

进入小南海景区的第一眼我就被一片片震后留下的巨大滚石吸引住了,石头因地震原因曾有过分裂,翻滚的迹象,因此石头上一排排整整齐齐的条纹格外清晰。

往里慢慢走着,我发现小南海的湖如玉盘一般,让人耳目一新,再加上湖中由怪石组成的小岛非常奇特,在其中行走有一种“走在石上,身轻如燕”的奇妙感觉。

往深石里走有一片包围着隐藏起来的“荫塘蓄翠”湖让我眼前一亮。那绿色是那样的翠与“怪石圈”外的玉湖截然不同,引起了我的种种猜疑,是什么原因让水的颜色有这么大的差异?是因为石头的原因还是因为植物的原因……

接着我们来到码头乘舟观赏小南海的湖与岛,迎面吹来的海风带我们游览了小南海的地质奇观:大跨岩、小跨岩、轿顶赤碧,还有三岛:充满革命色彩的朝阳岛,爱情岛,还有老鹤坪岛,以及小南海第一大岛也是最美丽的——牛背岛。虽然没能上岛游玩,但是看着那岛上一丛丛青翠欲滴、拔地而起的树木让人有种留连往返的感觉。再加上那玉湖面上印着蓝蓝的天空和白云,是那样的自然,那样的美,真可谓是:“这样的湖环绕着这样的岛,这样的天空衬着这样的湖。”让人倍感亲切。

今天的这趟旅程虽然非常短暂,但是这种奇特的国家级地震遗址保护区是世界罕见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小南海的那种山水泼默般的自然气息浓得让人不舍离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