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时的故事作文
1守时的故事
今天,去学校的路上,看到了这样一幕。
一群人围在了路边。
我也上前凑热闹。
当我挤进去。看到一个孩子在哭,他的奶奶拿着他的书包,让他去读书。当时没明白状况,问了问旁边的同学。旁边同学通过那位奶奶和孩子的对话明白:原来,这位小同学是在比较远的的学校的学生。中午睡觉,因为家中只有奶奶,奶奶也没叫,结果就睡过头了,快要迟到了,奶奶把他叫醒。孩子不依,可是奶奶还是把他拉了出来。
终于看到了我看到的那一幕。
那时,孩子哭泣地说:“我不要去。老师会骂我!”
奶奶急忙担保:“我送你去,老师不会说!”
可是孩子就是不依。
看着孩子,我也想到以前学过的故事。
那一次,“我”醒来了,看见了父亲在吃饭,我就知道不早了。
看着外面的倾盆大雨,竟有勇气不起来。
不一会儿,妈妈进来了。
经过倔强的抵抗,妈妈没有说话,让爸爸进来了。
也和爸爸吵了起来……
“再这样我就让你爸爸来看看。”老奶奶也急了。
孩子也有点担忧,但还是坚持耗着。
时间不等人,我看了看手表。
“啊,时间不早了!”我赶紧和同学跑向学校。
在去学校的时间,我思绪万千,为什么一些孩子都不明白亲人的用心良苦,为什么……那件事又到底是什么结局呢?
2哲学家康德守时的故事
1779年,德国哲学家康德想要去一个名叫珀芬的小镇拜访他的一位老朋友威廉先生。于是,他写了信给威廉,说自己将会在3月5日上午11点钟之前到达那里。威廉回信表示热烈的欢迎。
康德3月4日就到达了珀芬小镇,为了能够在约定的时间到达威廉先生那里,他第二天一早就租了一辆马车赶往威廉先生的家。威廉先生住在一个离小镇十几英里远的农场里。而小镇和农场之间,隔着一条河。康德需要从桥上穿过去。但马车来到河边时,车夫停了下来,对车上的康德说:“先生,对不起,我们过不了河了,桥坏了,再往前走很危险。”
康德只好从马车上下来,看看从中间断裂的桥,他知道确实不能走了。此时正是初春时节,河虽然不宽,但河水很深。康德看看时间,已经10点多了,他焦急地问:“附近还有没有别的桥?”
车夫回答:“有,先生。在上游的地方还有一座桥,离这里大概有6英里。”康德问:“如果我们从那座桥上过去,以平常的速度多长时间能够到达农场?”“最快也得40分钟。”车夫回答。这样康德先生就赶不上约好的时间了。
于是,他跑到附近的一座破旧的农舍旁边,对主人说:“请问您这间房子肯不肯出售?”农妇听了他的话,很吃惊的说:“我的房子又破又旧,而且地段也不好,你买这座房子干什么?”“你不用管我有什么用,你只要告诉我你愿不愿意卖?”“当然愿意,200法郎就可以。”
康德先生毫不犹豫地付了钱,对农妇说:“如果您能够从房子上拆一些木头,在20分钟内修好这座桥,我就把房子还给你。”农妇再次感到吃惊,但还是把自己的儿子叫来,及时修好了那座桥。
马车终于平安地过了桥。10点50分的时候,康德准时来到了老朋友威廉的房门前。一直等候在门口的老朋友看到康德,大笑着说:“亲爱的朋友,你还像原来一样准时啊。”
3守时的故事
时间观念反映着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柳传志以“自律”在业界享有盛名。他就是以“管理自己”的方式“感召他人”。
守信首先表现在他的守时上,柳传志本人在守时方面的表现让人惊叹。在20多年无数次的大小会议中,他迟到的次数大概不超过五次。有一次他到中国人民大学去演讲,为了不迟到,他特意早到半个小时,在会场外坐在车里等待,开会前10分钟从车里出来,到会场时一分不差。
2007年上半年,温州商界邀请柳传志前往“交流”。当时,暴雨侵袭温州,柳传志搭乘的飞机迫降在上海,工作人员建议第二天早晨再乘机飞往温州,柳传志不同意,担心第二天飞机再延误无法准时参会,叫人找来“公务车”连夜赶路,终于在第二天早六点左右赶到了温州。当柳传志红着眼睛出现在会场,温州的那位知名企业家激动得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