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学习方法总结
时间: 07-30
栏目:总结
1高一物理学习方法总结
从实验入手深化理解动量定理动量定理是高中物理课程的重要基础知识,对学生扩展牛顿定律的认识、学习动量守恒定律、研究有关碰撞和打击等问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不是很容易掌握这个问题,尤其是对冲量和冲力的认识,往往模糊不清。
因此,如何使学生真正理解这两个概念,就成为动量定理教学中的关键。
我给学生做过一道简单习题:体重60kg的建筑工人,不慎从高空跌下,由于弹性安全带的保护,他被悬挂起来。
已知弹性缓冲时间是12s,安全带长5m,求安全带所受的平均冲力。在解题中不少学生暴露出来对动量定理的模糊认识,计算结果是安全带所受的平均冲力小于工人体重。错在哪里?为了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可让学生自己做一些简单的实验,在教师提出几个有针对性问题的启发下,自己边实验,边观察,边分析,边总结。
[实验]:用很轻的细线吊着一个物体。
[启发性问题]:①在平衡状态下,物体受哪些力的作用?细线所受的拉力是多大?(物体受细线的拉力和重力的作用。细线所受的拉力在数值上等于物体的重量,方向向下。)②托起物体,让物体自由落下,在冲拉一瞬间,细线断了。
问:在这一瞬间,物体受哪几个力的作用?细线所受的拉力有何变化?(这一瞬间细线断了,表明细线所受的拉力增大了。)这里教师应该指出,细线和物体所受的这个瞬时拉力就是冲力。
③上题中,安全带所受的平均冲力会小于工人的体重吗?(这时学生知道:不会。)这个简单实验,定性地否定了上题中的计算结果。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动量定理,可把实验略加改动: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