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我眼中的祥林嫂作文

时间: 05-24 栏目:话题作文

1我眼中的祥林嫂

初次结识祥林嫂,她“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我傻了眼,才二十多岁就死了丈夫,对于一个女性来说就好比是晴天霹雳一般。而从她“脸色青黄”使我想到在她死了丈夫后的生活肯定是度日如年,每天既要看那个严厉的婆婆的脸色,又要受村里那些长舌妇们的闲言碎语,内心一定痛苦不堪。可见,当时的封建礼教给人们的心灵和身体带来了多大的摧残,有多少人死在了这个人吃人的社会。

然而祥林嫂死了丈夫后并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反而坚强的活了下来,即使是在鲁四老爷这个封建老顽固的家中当下人,她也很认真,很努力的做事。我想如果换成是所谓的“善女人”柳妈,她未必能扛下这副担子。文中写到“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可以看出她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用自己诚实勤恳的劳动换取一种最起码的“人”的生活。善良、朴实、淳厚的天性,铸就了祥林嫂她对所有的一切都感到满足,并非是不受压迫的“人”的地位,而是“安分耐劳”的奴隶式的生活。

然而,命运把幸福带给需要幸福的人后,不久又残酷的抢走。正当祥林嫂的生活有点盼头的时候,她那狠心的婆婆出现了,把祥林嫂抓回去嫁给了贺老六,只为那八十千钱来为自己的儿子娶媳妇!但是经历了感情波折后的祥林嫂誓死不从贺老六,无奈,一不小心头撞在香案角上,顿时鲜血直流,直至留下了后来被柳妈等人嘲笑的把柄。回头一想,祥林嫂的确不合算,本来嫁给有力气,会做活的贺老六,可以享享清福。但是生下儿子阿毛后,丈夫又命丧黄泉了,留下了孤儿寡母可怜兮兮的。不料,阎王又派小鬼眷顾了一下祥林嫂,把她的唯一依靠——阿毛,让狼给吞了。一次次的精神受挫,终于使这个一向坚强地妇女坠入了万丈深渊!命运的不济,世态的炎凉,人情的冷漠,无情的岁月,使祥林嫂在倾刻之间容颜苍老了许多!

生活上受到打击后的祥林嫂被迫第二次到鲁四老爷里做工。然而这一次的祥林嫂做工没几日便遭到主人的白眼,主顾闲她不干净,在祭祀等大事方面根本不让她插手。他的遭遇又被人们所闻,到处散播谣言,讥笑她,使祥林嫂变得越胆怯,不到半年头发全白了!终于有一天,主顾就像踢开一粒绊脚石般的将祥林嫂扫地出门,使她无奈之下踏上了乞讨之路!

她活着的时候,备受封建礼教与封建族权的蹂躏,她死以后,封建迷信又不肯放过她。她不仅生前哀苦无告,而且还怀着更大的恐惧走向死亡!可见封建礼教人吃人是多么残酷,多么可怕的社会呀。

2我眼中的祥林嫂

直到今天,还有许多人,尤其是农村人,封建迷信的繁文缛节、凶吉避讳深信不疑。这是中国人的悲哀。如果他们读过《祝福》,可能就不会这样了。

多么勤劳善良的祥林嫂,鲁四老爷家里的活几乎哪一样都少不了她,她的愿望很简单,只要有活干、有饭吃就满足了。怎么这样的一个人偏偏成了罪人呢?大家见了她都躲着走,倘若烛台被她碰过,神就不吃了,因为这是“罪人”碰过的。

刚读祥林嫂的故事时有三大不解。一是不解她嫁两个男人怎么成了罪过。两个男人都不是她主动要嫁的,本来就是婆家娘家包办的,她什么事都没干就背上了“不贞”的罪名。简直荒唐至极,试想一个人开车撞了人,事是人干的,但法庭却判车服刑一年,理由是“车撞人是不对的”。是个人都会觉得可笑,可换到祥林嫂身上,事不是她干的,人们却都认为她有罪过。为什么,我不解。封建的思想居然连理都不讲了。

二是不解阎罗大王为何如此恶毒要锯人。阎王是人造出来的,地狱的情景反映的是人间的生活,所以阎王锯人也是社会的反映。在当时的观念里,女子就是丈夫的物品,一定要归男人的。因为她有两个丈夫,所以要分成一人一半。足以看出那会的观念:为了遵守“道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是非常恶毒的行为。

三是不解为什么所有的人都远离她。不过后来也明白了。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祥林嫂拿我的孩子和阿毛作比,我也会火冒三丈,因为这样“晦气”。

祥林嫂是被某个人害死的吗?不。在当时的社会观念下,即使是善良的人,除非不怕死,否则谁也不会愿意接近这样的一个能带来晦气的人。祥林嫂是被整个社会观念害死的。毫无恶意,只是一个观念,一种道德,就绝了她的活路。

还有许多像她这样的人。社会的落后性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是一个标志,封建制度的标志,也是封建制度的墓碑。当封建制度毫无恶意就能置人于绝境时,它就离覆灭不远了。

我们对祥林嫂不能只有同情,更重要的是反思她为什么如此悲惨,这才是鲁迅真正想说的。

3我看祥林嫂

祥林嫂是鲁迅先生《祝福》的女主人公,她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后的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农村。在封建统治的势力之下,祥林嫂,受着封建的政权、神权、族权、夫权四大绳索的紧紧的束缚。夫权要她守节,族权不让她守节,神权又要惩罚她的“不守节”。她就在这严密的罗网中挣扎着,偶尔闪烁出几丝反抗的火花,然而几经挫折,成了一个木刻似的“活物”,终于在痛苦的挣扎中怀着对地狱的恐惧和战栗,走向了死亡。

有人说,祥林嫂太软弱了,她只知逆来顺受,不敢与命运抗争,才落得如此悲惨的结局,是软弱的性格杀害了她。

祥林嫂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吗?难道她没有抗争过吗?当初她无法忍受婆婆的虐待,带着对旧生活的痛恨,对新生活的向往,毅然冲出。当她被婆婆硬逼着嫁给贺老六时,她“一路上只是嚎、骂,抬到贺家,喉咙已经全哑了”,她“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她,年轻的祥林嫂,甚至曾经用生命抗争过,可是到死的时候还是处于那种由封建社会层层包裹的毒茧之中,那个毒茧束缚着她,侵蚀着她,使她本已很微弱的力量磨损殆尽,她又怎么可能再继续抗争?又怎么可能冲出重围?等待她的不是死亡,而是比死亡更可怕的无尽的折磨与痛苦。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不是她的性格,而是杀人不眨眼的魔鬼——封建礼教,这不是性格悲剧,而恰恰是社会悲剧,一个沉重的社会悲剧!

通过祥林嫂,我可以真正地感悟到,当时封建社会下的中国妇女是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下,心灵受到怎样的侵蚀。回想现在,残酷的封建统治已成为过去,祥林嫂的悲剧还能发生吗?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