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新形象大讨论心得体会
1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个人心得体会
新常态要有新状态、新作为。做好今范文一年经济工作,必须保持那么一种担当精神,那么一股工作热情,那么一股干事劲头。劲头足、招法多、出手快,才能把发展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工作任务非常繁重。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既要充分看到天津在新常态下发展的基础条件,面临的难得机遇、有利因素,坚定发展信心,也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准备得更周密一些,主动作为、乘势而为,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见成果不撒手。
“作”与“为”,看的是精神状态,看的是工作力度,看的是干部担当。“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思路决定出路,实干方见成效。以担当精神实现新作为,既要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关键时刻豁得出去、顶得上去,又要紧紧抓住五大战略机遇,主动适应发展形势的变化,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在优势做优、特色做特、强项做强上取得突破,努力实现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更显。
新常态下实现新作为,用新作为推动新发展,最重要的是务实进取、抓好落实。目标任务已经确定,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完成今年开好局起好步的繁重任务,一般性地抓不行,必须实打实、硬碰硬,狠狠地抓、一抓到底,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培育新的增长点和新的发展动力。无论是坚持创新驱动,培育新的增长动能,还是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无论是加大改革力度,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还是提高开放水平,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无论是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水平,还是努力使群众生活质量有新的提高,都离不开担当、进取与实干,唯其如此,才能跨沟迈坎,迎来百尺竿头的更进一步,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中有所作为、大有作为。
新常态下实现新作为,必须发扬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各项工作明确责任人,列出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并重,方可使改革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保证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到实效。只有从实际出发、从具体问题入手,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工作扎实推进,才能赢得更好的未来,使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2学习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心得体会
自这一年5月和7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和重申适应新常态这一重大理论概念以来,“新常态”一词成为当下中国的新词、热词、高频词。尤其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我们所处的政治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吏治呈现出了不同以往的“新常态”。对此,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应充分认识、主动适应,争取新的作为。
“政治生态“是指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核心是领导干部的党性问题、觉悟问题、作风问题。良好的政治生态不仅有利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更是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树立形象的土壤。广元市要求各地各部门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全国全省全市系列会议精神,深化对“四个全面”、“四个新常态”的理解和把握,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部署要求上来。要采取召开党委(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会、部门单位干部职工会、支部专题学习会以及务虚会、理论研讨会等形式,增强讨论活动的实效性和吸引力,无疑是营造当地良好政治生态的有力举措。
目前,虽然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大多数干部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保持良好的作风认真干事创业,但仍然有一些干部存在不适应新常态,思想懈怠、作风懒散、工作不力的现象。通过大讨论活动的扎实开展,一方面可以巩固教育活动成果,为“三严三实”活动预热升温,另一方面能够解决部分班子及干部自身存在的问题,切实达到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目的。
当今时代在快速发展,如果党员干部不能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到新常态新习惯新作为的重要性,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会导致行动迟缓,工作不在状态,没有实绩,无法引领社会发展,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本次大讨论活动的开展,能够解决部分党员干部思想上仍存在的问题,清楚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明确改进方向,回归主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们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伊始就提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践行群众路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本次大讨论活动的开展,再一次醒广大党员干部要摒弃观望的心态和一阵风的想法。作风建设必将作为常态在新时期常抓不懈,唯有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到工作中,放到为人民服务中,才能适应新常态,有所作为。
作风建设“新常态”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然而,有的干部对于这种新常态却出现了不适应、不习惯、不舒服,信奉“少干事、不出事”,推崇“冷”执行,甚至产生由“为官不易”向“为官不为”转变的苗头和倾向。秦光荣严肃指出,必须彻底丢掉作风建设一阵风的幻想,彻底抛弃“重温旧梦”的侥幸心理,坚决克服“且行且观望”的工作心态,以新的作为适应新常态。
3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心得体会
加强组工干部队伍自身建设,是实现组织工作创新和发展的基础。在新常态下,组工干部更应该提高能力,增强本领,以务实的作风和廉洁自律的工作态度,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组工干部形象。
树立善抓落实的新形象。抓落实是一项真功夫,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漂浮。抓落实必须真抓真干真落实,必须抓深抓细抓扎实。抓而不实等于不抓,做而无功不是真做。党员干部要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就要层层分解、落实责任,传导压力、上下互动,从细处着手,从实处着力,在工作谋划、部署、推动各个环节,都要坚持从严从实,做到观念要适应、认识要到位、方法要对路、工作要得力,一环紧着一环拧,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步跟一步地把定下来的事情落在实处。更要注意的是,抓落实并非强求立竿见影,重眼前轻长远,重形式轻内容、重口号轻行动、重数量轻质量,都是抓落实的“天敌”,我们应加以规避。所谓久久为功,更需要时时刻刻不松懈的韧劲和耐性,党员干部要以实现2020年同步小康标为己任,着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充分发挥好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咬住目标不放松,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怵头,不懈怠,不等不靠,不推不拖,做到定一事、干一事、成一事。要勇于批判自己,敢于解放自己,切实破除等靠依赖、无所作为的陈旧思想,树立自强自立、自动自发的意识,破除因循守旧、按部就班的思想,树立打破常规、攻坚破难的意识,破除固于形式、追求表面的思想,树立敢于担当、真抓实干的意识,破除坐井观天、夜郎自大的思想,树立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意识,破除求稳怕乱、当太平官的思想,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意识,妥善化解各类矛盾,有效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把解决群众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开展各类帮扶活动,让群众话有处说,难有处讲,事有人办。
树立作风转变的新形象。作风决定成败。只有持续推进作风建设,把思想改造做到位,才能真正做到有作为、有担当。要拿出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严格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坚持不懈地推进作风建设,使作风建设的各项要求真正落地生根。要牢记“廉洁从业既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把尺子,更是一条底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责任,完善惩防体系建设,构建反腐倡廉长效机制。从提高党员干部廉洁从业意识入手,运用廉洁谈话、案例警示等方式继续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党员干部都应时刻绷紧拒腐防变这根弦,不存非分之想、不做长舌之人、不拿不义之财、不去是非之地,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真正做到廉洁做事。
面对新形势,我们要有一颗冷静的心、坚定的心和火热的心,不懈怠,不松劲,不观望,负重奋进,聚力攻坚,以逢山开路、遇河搭桥的精神,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意志,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坚守拼博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实现同步小康而努力奋斗!
4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学习心得体会
近期在乡党委政府的组织带领下,我们学习了如何适应“新常态”。官场的“新常态”对于我们基层人员的从政品德和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状态不是一阵风,因此要对新常态充分认识,坚定信心,不应该抱观望和应付的态度。“新常态”是一种新的正常状态。之所以说是“新常态”,就是说这种状态不是一阵风。这种“新常态”,将是领导干部从政新的基本环境,因此也就形成了对领导干部的基本的底线,不能违背和僭越。当然这种“新常态”也是会变化的,但是其变化只能是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更高、更明确,而绝不是相反。
现在仍有少数人对于这种“新常态”持犹疑、观望、猜测的态度,认为中央这样的严要求不可能持续太久。这种判断一方面是出自于以往的所谓“经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利益关系而怀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愿望,其实这实在是低估了中央的决心和勇气,也没有认识清楚信息化时代人民群众高度的反腐败积极性和中央坚定的反腐败部署之间的紧密互动、互相促进效果。实际上,清楚的事实正摆在面前: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全面彻底地治理腐败的顽疾,既抓“苍蝇”又抓“老虎”,既抓小事又抓制度建设,既把腐败分子关进监狱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样的反腐就绝对不是选择式、运动式和有退路的反腐。如果中国的政治生态没有一个完全的改观,“新常态”没有完全稳定和充分到位,中央在这方面的推进是绝不会停止的,何况这已经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坚定的支持。
反腐败带来的官场“新常态”,切切实实地向领导干部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权力行使要有明确的边界和规则了,监督无时无刻不在了,以致有些领导干部私下里感慨现在工作不好做了,因此出现了消极应付的现象。这种不作为心态正是对官场“新常态”不适应的典型表现。当然,在官场“新常态”下工作确实要求高多了,所以暂时有所不适应也还可以理解,但是一味抱怨的态度要不得。“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作为领导干部,应该善于从长远看问题,并且善于从自身找原因,要看到自己同党和人民要求之间的差距,及时调整心态,尽快学会在这样的“新常态”下开展工作,实现自己的“转型升级”,争取在新的条件下、按照新的标准要求,有更大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