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听爷爷讲故事作文600字

时间: 12-05 栏目:话题作文

1听爷爷讲故事

今天爷爷给我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狗熊掰梆子》、另一个是《猴子戴帽子》。

《狗熊掰梆子》讲的是一个狗熊出去掰梆子。他掰一个掉一个掰一个掉一个。最后只掰了一个梆子。

同学们别看这个故事才有短短的两句话。但是可很有教育意义哦。

因为《狗熊掰梆子》是掰一个掉一个。我们有些同学是学一点忘一点。这和《狗熊掰梆子》是一个道理的。所以我们同学要经常复习以前的东西。要不然就会忘记的。

另一个故事是《猴子戴帽子》说的是从前有一个让爷爷是卖帽子的。有一次他去卖帽子,因为天气很热老爷爷把一个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坐在树下乘凉。老爷爷不知不觉就睡着了。一群调皮的猴子看见了老爷爷带着帽子。也从老爷爷的篮子里一个猴子拿一个帽子戴在了自己的头上跳来跳去。把老爷爷给惊醒了,老爷爷抬头一看一群调皮的猴子一人拿了他一个帽子在树上跳来跳去。气愤地说:“把帽子还给我”猴子听不懂人话。所以不肯交出帽子。老爷爷气得拿下自己头上的帽子就往地下一摔。猴子看见了也拿起了头上的帽子往地下一摔。老爷爷急忙捡起地下的帽子装到篮子里。用扁担挑起篮子一溜烟就跑掉了。

同学们,我们现在还小可不要向猴子和狗熊。我们尤其不要像狗熊因为我们现在学的基础知识,我们不要把基础给忘了。

也不要向猴子人家。该学得想人家学。不该学的可不要去学哦。

同学们猴子不像人一样有思想,我们可不要学猴子哦。要学就学别人的好处,不要把别人的缺点也学了。

爷爷给我讲完故事,就请了我一顿大餐。

2听爷爷讲故事

我的老家在黄河滩区,我爸爸小时候就在黄河边长大的。今年春节我们回来家过年,听到爷爷老是给人说什么“这30年变化真大呀”。我不明白爷爷说的是什么意思,就去问爷爷。

于是爷爷就对我说起了爸爸小时候的事。

原来,爸爸小时候社会经济远不如现在这么不发达。那时候没有电视,没有空调,没有冰箱,没有手机,没有电脑,甚至连汽车都非常少,更别说私家车了。爸爸小时候上学,学校离家很远,家里又穷,没有自行车,所以每天上学都要走好长时间的路。如果遇上下雨下雪天就更麻烦了,那时候的路都是泥巴路,所以下雨、下雪后的路非常难走,每次都弄得满身的泥巴。爷爷说,其实赶上下雨下雪天还不算什么,如果黄河到了汛期,滩区的村庄都会被洪水包围。全村的老百姓都被困在村里,道路都被淹没了,很难出行。自然学校也就没法上了。听着听着,我莫名其妙的害怕起来:我如果生在那个年代,该怎么过呀?

我问爷爷,现在还会不会闹洪水呀?爷爷笑着说:“傻孩子,不会啦”。

原来,政府已经把黄河大坝已经加高加固,还在上游修筑了大型水利工程,黄河防止洪涝灾害的能力已经提高到了百年一遇。

想起每次回老家,都是爸爸开着小轿车,交通多方便呀!汽车跑在笔直平坦的水泥路上,我一边呼吸新鲜空气,一边观赏田野的美景,真是惬意!我忍不住开玩笑说:“爸爸要是晚出生30年,那该多好啊!”

爷爷听了哈哈大笑,说:“鬼丫头,你可生在好时候喽!”说着说着,我家院子里又响起了爷爷那爽朗的笑声。看着爷爷脸上舒展开的皱纹,我似乎感到爷爷年轻了许多。我心里不禁又要犯嘀咕:莫非爷爷也想年轻30岁?

30年,给我的老家带来的变化太大了!

3我多想再听爷爷讲故事

有些东西,当他失去时,才会意识到它的珍贵。——题记

随着夕阳的落下,天色开始暗下来。每当这个时候,阵阵凉风袭来,劳动了一天的爷爷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我便死死的缠住爷爷让他给我讲故事。

我搬了一把椅子到院中,伴随着阵阵凉风开始了我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听爷爷讲故事。听爷爷讲那战火烽飞的年代;听爷爷的爸爸怎样英勇抗曰的场面,脑海中闪现出一幅幅壮观的场面。一切的一切,只认为是理所当然,做为爷爷,就应当哄孙子开心。现在,我怀着愧疚为自己的无知而深感自责,可己是无济于事了。

新年来了,吉祥的鞭炮声带走了爷爷。暮色又降临了,一切与往常无异,只是灬爷爷没有归来,只有我独自在灵前低声抽泣。心中的愧疚仍然没有消退,我知道,它是消不退了。我居然没有做到人子以孝为先的原则,如今后悔已无济事了!

一轮火红的圆球从西边缓缓地落下,就像诗人李商隐说的那样:“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爷爷就是夕阳,无论他怎样好,也已到了暮年!

如今物是人非,爷爷已驾鹤西归。我多么想再听一次爷爷讲得故事,来引我浮想联翩。现在,我再也听不到了。只有在黑暗的夜空下,呆呆的,呆呆的站着出神……

想与爷爷见面,是多么困难。只能躺在床上,悄悄的入睡希望与爷爷在梦中相见向爷爷倾诉我内心的深深的愧疚。

梦中,暮然回首,望见爷爷模糊的身影。跑去,那身影便化为泡影、梦幻了……

4听爷爷讲闹饥荒故事

每当我端碗吃饭时,心里常想起爷爷给我讲过的挨饿故事。我已养成不浪费的好习惯,这得益于爷爷的深情讲述。

在一次晚饭时,我既挑食又剩饭,还掉在地上不少饭粒。爷爷看到这个情景,语重心长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大约在1960年,由于全国搞社会主义公社,大家没有生产积极性,再加上天灾,全国范围的歉收,有些地方颗粒无收,当时爷爷所在全村子的人饿得大脑袋小细脖。为了节约食物,消化的慢,人们一般都不运动。当时在村子里有一个人饿的没有一点力气了,他妻子东家凑西家要,得到了一点面,但是还没等吧面做好,他就饿死了,爷爷掏出手帕擦着泪水说,这是他的二婶。

在那个年代里,地里面的野菜都被挖光了,树皮也都被人们扒得光突突的。尽管是这样,那时的人都还吃不饱。爷爷说,在当时村子里有一个孤寡老人,缺粮食吃不饱很久了。有一次病得很严重,经过生产队的特别批准,给予老人不到二斤白面。然后嘱咐说这是半个月的口粮,也许是老人饿得脑子发晕了,一下子把所有的面都吃了,结果却撑死了。爷爷边擤鼻涕边说,这是远房的三大爷。

过去的日子真的很艰难,我已经很难理解。虽然我也去过农村,真实地体验了现在农村生活,但却仍然无法完整想象出当时饥荒的岁月。在爸爸的引导下,看了些有关解放前旧中国的影片,发觉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

听完爷爷讲的这个故事,我情不自禁想到学过的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正是出自农民,至今仍为农民的爷爷血与泪的讲述。于是我暗自下决心,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吧,从现在做起,我要勤俭朴素,节约粮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