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净土作文
1读书随处净土
中国有句格言:“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这名格言,让我想象着那些归隐深山的老者,长长银发见证岁月的洗礼,炯炯眼神凝聚读书的智慧。那种气质就像小说里描述的仙风道骨,让人神往……
在这个充满种种诱惑的世界里,这是我们想象中的桃花源;要是真的让谁这样做,我想应该没有几个人会心甘情愿。
然而,关起自己房门,把心爱小屋当做深山,这几乎是谁都可以实现的――只是能够做到长期耐下心来读书的人,恐怕为数不多,所以净土也就不好找到了。
我一直喜欢读书,越是年龄大了,越是感觉没有那么阔绰的时间看一本厚厚的书了,心里总觉得像少了点什么。记得小时候放暑假,把自己关在小屋里,让那厚如砖块的小说陪伴自己度过假期,那真是一段欢乐的时光。每次走出那读书的小屋,向小朋友们半懂不懂地讲述书里的一个又一个故事,顿时我们一同陶醉在那片快乐的净土里。
工作了,主要是看看报纸、文摘、家庭医生等书。有好长一段时间,我迷上了微型小说,每次读起来都是一鼓作气,然后再慢慢咀嚼;汲取书中精华,确实长了知识和经验。感觉每一篇微型小说,都是社会的一扇窗口,是了解社会的捷径,又伴我快乐地成长。
现在一有空,我喜欢宅在家里,上网冲浪后,留下更多时间静静地看精选的文章,屋外,不管风起雨落;屋内,放飞思绪心灵。“喜”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平常的心看待成功荣耀;“怒”时,让“千锤百炼始成金”的人教我学会宽容,“哀”时,有贫穷的大仲马、欠债的马克吐温和当过擦鞋匠的林肯,缴励自己勇往直前;“乐”时,珍惜拥有,学会给快乐经常保鲜。
读书不尽,心灵泉水不止。书的这片净土,会让人自然生长一份沉甸甸的自信、勇气、热忱的坚强。
2读书随处净土
人道是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特别是圣贤之书,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也是中华子孙能否长享太平之关键,有慧眼者,当见于此。因此,加强自己道德文化的修养,成为每名教育工作者所必须思索的问题。教师被称做知识分子,有知识的人应该首先体现在勤读好学。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学问不倦,用来治己;教诲不厌,则以治人。劝学的名言比比皆是,凡夫俗子,都要学习,而做为我们一个读书人,文化人,教育人的人,特别是管理教育人的领导,更应该重视学习。
《小窗幽记》,这是一本光耀古今的人生哲言小品集,其格言玲珑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觉。里面的文章,已经把你人生要全面圆满的智慧,都摄含在其中。处处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我们都很注意别人说你什么,如何评价你。在《小窗幽记》已经说得很明白: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护体面,不如重廉耻。求医药,不如养性情。
居不必无恶邻,会不必无损友,惟在自持者两得之--让你学会中庸。
要知自家是君子小人,只须五更头检点思想的是什么便得--让你懂得反省。
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远后近。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让你知道交友。
闭门读经书,开门接佳客,出门寻山水--让你找到人生三乐。
眼里无点灰尘,方可读书千卷;胸中没些渣滓,才能处世一番--让你明白读书处世。
半坞白云耕不尽,一潭明月钓无痕。佳思忽来,书能下酒;侠情一往,云可赠人--使你变得超拔。
鸿中叠石,常论高下,但有木阴水气,便自超绝--细细想后,你便悟出你的团队怎样才能和谐。
掩卷之后,似有所思,亦有慨叹。现在很少看到有人愿意读书,孜孜不倦这个词,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战胜俄罗斯女排获得冠军时,我们不能不为中国女排顽强的拼搏精神所欢欣鼓舞。但当离开赛场,在回途的大巴车上,中国队员有带着随身听在听歌曲,有的在说笑。而俄罗斯队员则都在默默无声的看书,我们还能笑得起来吗?这使我想起一句话:“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一百年的时间”。而我们的教育者读书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更主要能提升人的品位。我听一位教育副局长曾讲过一个事例。说她到一所学校,教研室里很多教师,有的在上网,有的在打游戏。唯有一名教师,在拿着一张英文报纸朗读。这就是孔子所说的“敏而好学”。
我经常到一些机关和学校,看到一些人在办公室里都摆个书柜,里面的书都是价格不匪的精装书,但我断定他们几乎不看。我们想想看,许多教师包括社会上的人,手里炫耀着大专、本科文凭,几个能有真才实学;有多少书柜里的书只是在装璜门面。
一次我在间操上对学生讲:“你们随时手里要有本书,要读书,特别是女学生。如果你有一个喜欢读书的好习惯,将来组建家庭,你会有一个好孩子,有一个好门风”。一个做母亲的整天坐在麻将桌上,她的孩子能出息,那才是怪哉!就会像有人所告诫的那样:“坏家庭无法养育我们纯洁的灵魂,倒有可能成为我们自掘的墓场。”其实,如果中国的女子都能知书达礼,中国的道德与文明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古今中外,多少伟人与名人,他们都有一个好母亲。我们在教诲别人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应该首先做到。
读书,读好书,使我们能够在心里聚合起天地间的在爱,酿造出人世间的友情。因为每一本好书,都蒸发着人生挚爱的热诚,给人以暖意的温存,诗意的抚慰。经常读书学习,这是教育者的正道,也是人世间的正道,因为我们都在不停地追求永恒的价值主流和精神收藏,我们需要知识,需要力量,那么,还有比读书更重要的吗?特别是做为如今的每一位领导者,不能只靠金钱、关系去摆事儿,更不级用地位与权势来压人,还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别人,这种魅力来自要有品行、有思想、有智慧。这就需要我们多读、多学、多思、多悟、多做。
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惟有读书高。现在我们经常看到各种“吧”:什么酒吧、网吧、氧吧,在百度里还有贴吧,如果我们对吧也有情结的话,那么,取名就叫“读吧”!读书随处静土。
3闭门即是深山, 读书即是净土
每个人的心中,原本都有一方净土,只是在尘世漂泊的久了,便蒙尘太多。走出纷繁与喧嚣,去聆听一场雨,去攀登一座高峰,去采撷一方月色,去捡拾一枚花魂。你会发现,原来天地万物,都是在渴盼一场灵魂的邂逅。内心清净则所住世界亦清净,现实的娑婆世界即为净土。即所谓“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一花一净土,一土一如来。”原来这净土,并不在天外,而是在心间。只是这心,须是摒除了一切杂念与欲望,须用清水洗去一切尘杂。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世间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是相通的,因为真所以善,因为善所以美,尊重每一个生命,关怀每一个灵魂。花儿会对你微笑,小鸟会为你歌唱,你的心中永远纯净如清塘,永远美好如春天。
“开一片清塘藏月色拓一片净土掩花魂。”喜欢这样至真至纯的境界,是太洁净,太安宁了。清波涟漪,寂静无声,唯见月色琉璃,如银似玉般倾泻。几枚花瓣在微风里飘然落下,在寻觅一个纯净的归依。守望心中的那方净土,不为成佛,只为静享那份心的安宁与洁净,”闭门即是深山,读书即是净土。”这是一个至高的境界,对读书与灵魂以外的东西要看轻看淡。不管遇到了什么烦心事,都不要自己为难自己,该吃吃,该睡睡,过了今天,明天自然会来。佛家的境界自是高远,不是我们这些凡俗肉胎随兴就可抵达的,但我们完全可以自守一份清宁,让心澄静如水。我们不必青灯古佛,夜伴钟声,但我们尽可自觅一个清净处,独享自我。人在浮世,要有一点精神追求,要有一点崇高,要有一点激情和浪漫,要有一点正义和良知,要有一点恬静与适然,要守望好自己心灵的这一片净土。
一直想穿越一片竹林,在蜿蜒的小道上轻嗅那竹叶的清香,醉人心田。或是在竹林深处有一座茅屋,一副桌椅,一壶清茶,足以让我抛却尘世间的一切烦恼,在这无声的静地做一次消隐。我无法知晓古人是如何隐居深山的。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问世间凡事,不做红尘俗人,一壶酒,一支笔,一点墨,一腔豪情满腹的失意却留下了多少经典的诗句传诵至今,那是多么的洒脱!可以躺在竹椅上品一杯香茗;可以在遮天蔽日的绿荫间看鸟儿嬉戏;或是在茫茫雨雾里看雨滴滑落,听雨丝敲打竹叶沙沙作响。远离城市的喧嚣,远离尘世的纷扰,在红尘以外寻求一方心灵的净土!人生只有回不去的过去,没有过不去的当下。上帝只会给你过得去的坎,再不好过的生活,再难过的坎,你咬咬牙,也就过去了。伤过痛过哭过,然后笑笑,跟自己说,不要委屈,不要难过,这就是生活。净土,是一种心灵的感悟,是一种精神的体验,是一种境界的升华,是一朵清净无染的莲花。在人生中,有一点点苦,有一点点甜,有一点点希望也有一点点无奈,生活会更生动,更美满,更韵味悠长。
佛家认为,“土”即国土、世界。“土”是由“心”而现的,心秽则现“秽土”,心净则现“净土”。净土没有生死烦恼、污浊痛苦,也称为佛土、清净世界。人,于凡尘的一粒,于大海的一粟,没有高大的躯体,但有着最顽强的精神。只有经历一番,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只有经历一番,才能明白最重要的是什么,只有经历一番了,才学会了如何珍惜。也许,飘飞的雪花是美的,但在高大的雪山面前,才懂得,有一种美,不仅因为它的面容,更因为和它有关的人,有关的传说,有关的情感。人们,渴望自由,渴望和平,渴望安宁。并不是为了做一个伟大的人,并不是希望被铭记,并不是希望被歌功颂德,要的只是像普通人一样的,自由,和平,安宁。古老的土地,听,古老的声音。从此,没有战争,没有失所,没有流离,只有,安详。平凡的人,雪山之下,有平凡的家庭,自由快乐地生活。死后,埋葬在白雪高山,让躯体随雪水化净,让灵魂升上天堂。一片净土,一份情,将永不改变。
漫步心灵的体会,有一种洗心革面的欢悦。那是一种淋漓尽致的酣畅,穿越于身心的每一个细胞。游走心思的情怀,犹如一枚飘飞的落叶,时而随风高卷天际,时而坠入河流漂浮。这样的情景,好似描绘一幅油彩的图画,又如吟唱一首曼妙的歌曲。或许,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曾深藏有一幅精致的画卷,凭着完美地想象,尽情涂抹各种颜色。一旦拥有艳丽的色彩,便将憧憬着的美好,统统收藏进心底的画卷。使人仿佛进入了彩蝶蹁跹的百花园里,回荡出浓郁的芳香,令人飘然沉醉。宛若留住一个姹紫嫣红的美梦,整个心怀都显得浓郁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