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给比拿愉快作文800字

时间: 12-12 栏目:话题作文

1给永远比拿愉快

你还记得他吗?一个解放军军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一个说“永远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人,一个年仅二十二岁就牺牲,但让我们铭记至今的人。他就是雷锋。

就是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教导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就是这个名字,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了什么才是付出,什么才是帮助他人。

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车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着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辽宁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峰说:“我叫解放军,家就在中国。”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有人说他傻。是啊,他就是傻呀,宁愿自己饿着肚子,省吃俭用,也要别人吃饱穿暖。他就是傻呀,只关心着别人,却从不想想自己。他就是傻呀,当别人开心,他才会开心。

高尔基曾经与他的儿子写过一封信:“你走了,可是你栽下的花却留了下来,在生长着。我望着它们,心里愉快地想,我的儿子动身以后在卡普里岛留下了某种美好的东西——鲜花。要是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自己一生留给别人的都只是美丽的东西——鲜花、思想、对你美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是轻松和愉快的。那时,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受会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雷锋不正是很好的诠释了什么是“给永远比拿愉快”吗?雷锋用他一辈子来诠释这句话,难道我们不能为此付之以行动?

也许现实生活中出现了太多的负面新闻,助人的好事竟变成伤害他人的坏事,帮助原来是一场骗局,有人还评论助人为乐之人竟然是炒作……

尽管有如此之多的负面新闻,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人间处处都有爱,不能为此扼杀了自己的爱心。要向雷锋一样,义无反顾的去帮助他人。这是真正的快乐。

高尔基说:“给永远比拿愉快。”

我说:“给所获得的永远比拿更多。”

2“给”,永远比“拿”愉快

《中国儿童文学60年典藏》这套书中有两卷童话作品,里面精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几代作家的近百篇风格各异的短篇童话佳作。我细读],其中一本——《烂漫的天空》,在书中我认识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粗心的没头脑,聪明伶俐的翘翘兔,乐于助人的毛猴了解了数不尽的动人情节;品味了超拔新奇的想象;感悟到了美妙的意境和深邃的理趣意蕴。

这本书中有个故事叫《寻找快活林》,故事讲述了狐狸先生一家三口天天吃骗来的东西,用骗来的物品。虽然生活很富裕,却一直感到不快乐。有一天,狐狸先生听说只要能找到快活林就会快乐起来。于是,一家三口便出发去寻找快活林了。

在路上,它们骗走了毛猴的房子,采掉了兔妈妈的蘑菇。回到家,狐狸太太做了一大锅鲜美的蘑菇,没想到蘑菇汤里有毒。他们喝下去后都昏迷不醒了。最后因为毛猴和兔妈妈以最快的速度采到了解药,给他们一家喝下后才得以死里逃生。为了感谢毛猴和兔妈妈,狐狸一家便把房子还给你了毛猴,又采了一大篮蘑菇送给了兔子妈妈。这时,狐狸一家忽然觉得自己快活起来了,高兴得手舞足蹈。

故事中的主人公狐狸之所以在最后感受到了快乐,是因为他也学会了帮助他人,这祥就在给别人带来幸福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一份快乐。狐狸明白了一个道理:“给”,永远比“拿”愉快。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一群人值得我们赞颂:总会在第一时间赶到火灾现场的消防员,他们不怕牺牲,想方设法救出被困人群;无论严寒还是酷暑总站在马路上的交警,他们不辞辛劳地指挥着交通,保证来往车辆的安全通行;像蜡烛一样的老师,他们用自己的智慧点亮别人,燃烧自己而不求回报

轻轻地掩上书本,我想,我也要做个快乐天使。当有人摔倒时,我会轻轻扶他一把;当有人伤心时,我会送去一句安慰的话;在有人生病时,我会送去一份温暖的关心因为“给”,永远比“拿”愉快。我要让这句话成为我的座右铭,铭刻在心。

3给永远比拿愉快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常以此教导自己,就连歌也在向我们传输“给永远比拿愉快”。“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美妙的歌声让我回想到那些甘于奉献不求回报的身影。

敢问大海碧波,何为以身许国。青丝化作白发,依旧铁马冰河。磊落平生无限爱,尽付无言高歌。你抛家舍业,隐姓埋名,只为国家奉献自己,你站起身,成为国家最珍贵的一笔财富,你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中国从未像今天这样需要海洋,但因有你,中国不再怕。当今世界,有许许多多像黄旭华这样的人,成为中国知识分子中最优秀的一群。你是一位愉快的人。

走在街道上,总能看到一位年迈八九十岁的拾荒者,他不曾放弃,对于他而言,能吃上白面馒头便是他最好的一顿。这不是因为他穷,而是他将自己所有的靠捡荒赚来的钱都捐赠给了学生,自己省吃俭用,只为捐助每一位贫困学生。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海,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之际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走过古稀,走过耄耋,老人没有更多的言语,独以无声的行动向世界诠释对教育的深刻理想,老人在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的同时也收获了周边人对他的高贵赞扬与敬佩之情。他便是刘盛兰。

如今社会上也存在着一些“拿”的现象。例如窃取他人劳动成果、盗版、抄袭等。现在周边的大城市都仿照一些著名建筑进行改造。弄得我们好似走进了外国或其他有名地区,此非我们特有,没有特色,给人感觉就是伪造,我们要拒绝抄袭,还我们一片净土。而日常生活中总能在公交车或人群密集地看到这样一些可恶的现象,扒手在窃取他人钱包,在窃到手时虽说愉快,可在被警察追的满世界跑时,东躲西藏时又是怎样一种心情,当你为人父母时,被孩子指为扒手时,你又想躲去哪里?为何不像刘盛兰老人学习,累怕什么,只要活得有意义不就行了。今洗手,踏实做人,助人为乐改过自新就是快乐。自己赚比拿花得更踏实。

相信吧,给永远比拿愉快!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