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参观农场的作文800字

时间: 11-29 栏目:话题作文

1参观农场

为了让我们这些城市里的孩子了解一些农业知识,体会一下农村生活,学校组织我们去农场参观。

星期五早上,我们坐车去农场。一路上,两旁的楼房高低不平,还有田野和河流在其中纵横交错,非常迷人。

到了农场,一下车我们就向蔬菜大棚走去。大棚形状似一个立体的直角三角形,它的斜面是由几块塑料布围成的,另几面是由砖砌成的墙,透过塑料布,大棚里的蔬菜可以采集到阳光。塑料棚可以调节棚内的温度和湿度,模拟夏季的气候,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冬季吃到夏季的蔬菜了。在第一个蔬菜棚里,我们看到里面种着十几排西红柿,每一株西红柿都由四个竹竿支起的三脚架支撑着,西红柿还没有成熟,还是绿色的,像一盏盏绿色的小灯笼挂在上面,非常有趣。在另一个大棚里种着一些黄瓜,它们还很小,一个个毛茸茸的,头顶还戴着一朵朵小黄花,可爱极了。

参观完蔬菜大棚,我们来到养鸡场,一排排的笼子里养着许多鸡,鸡在笼子里很拥挤,挺可怜,据说这样一来可以节约场地,二来鸡运动量小,可以节省饲料。在每只鸡的面前都有一个食槽,食槽下方有一个放鸡蛋的槽,鸡下蛋后,鸡蛋可以通过一个铁丝网做成的斜面滑落到槽中,可以方便地把鸡蛋收集起来。

接着,我们又来到养猪场,猪圈里养的猪有大有小,大的像一头小牛犊,小的像一只小哈巴狗。那些猪有的在呼呼大睡,有的晃着尾巴在吃食物,有的懒洋洋的在晒太阳,憨态可掬。我们还看到美国品种的进口猪,这些猪又肥又大,还长着棕色的毛,它们的食槽比普通的要大一倍。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猪。后来,我们还参观了农场小学,并到农家吃了午饭,直到下午两点才一一依依不舍地离开农场。

通过这次活动,我看到了许多在城市里见不到的东西,增长了很多知识,我非常喜欢学校组织的这样的活动。

2参观WOOLSHED农场

第一天下午,我们去布里斯本的WOOLSHED农场。汽车从学校出发,开了近半个小时,终于抵达了农场。

穿过一片竹林和几间屋子,来到了一片空地上,空地上有一间小木屋,两张木桌,三根木头架在一个石头堆成的木柴上,木柴正在燃烧,有一只盖着盖子的黑色小铁桶挂在木架上。我想:小桶里有什么东西呢?烤架后面有一排排板凳,板凳后面还有一个大铁网,铁网里有几只绵羊,几只孔雀和几只漂亮的公鸡。

大家就坐后,两位个子高高的、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走了出来,说了几句英语,王老师把它翻译了一下,原来,桶里煮的是比利茶呀!一位叔叔把铁桶取下,打开盖子让我们看。桶里是没煮好的比利茶。茶水的颜色是透明偏咖啡色,水里还有一点儿像白色小菊花一样的东西。那位叔叔没盖桶盖,用手拎着桶360度旋转,空中留下一道道弧线,可茶水却没有滴出来一滴。他请了几位同学上去试,茶水也没滴出来。茶水又煮了一会儿,叔叔换了一个桶,放在了烤架上,过了一会儿,他取下桶和桶盖,原来是一块大面包。他把面包和茶给另外一个叔叔,另一位叔叔把面包切成小块,涂上甜酱,再把比利茶倒进了一个个纸杯里,又准备了一壶牛奶。我们排队上去拿面包、比利茶加牛奶。我拿着茶和面包回到座位上,品尝了起来。比利茶香香的,甜甜的,味道有点像立顿奶茶。面包又酥又香,吃起来津津有味。这时,几只公鸡在我们面前跑来跑去,我们便向叔叔提出要吃烤鸡的要求。叔叔开玩笑说让我们把鸡捉来,让他烤。捉鸡?唉!没戏唱了。

喝完茶,吃完面包,叔叔又开始表演甩长鞭了。长鞭甩在地面上,地面扬起一阵阵灰尘。“啪!啪!”的响声传开去。叔叔让几位同学上去试试。好多同学扬起鞭子甩动起来,却没甩响,反而把自己甩疼了。轮到朱子豪时,朱子豪第一次用力把鞭子甩响了,全场欢呼。第二次没听到鞭响,反而听到了惨叫一声,原来是朱子豪自己被鞭子甩到了。老妈也跃跃欲试。但三次,她一次都没甩成功,其中还有一次她的屁股被甩到了,乐得我们哈哈大笑。李老师也上去试了。他用力把鞭子在空中360度挥舞,然后甩在地上,“啪”的声音响彻云霄。大家又欢呼起来。

之后,王老师叫我们起身继续往前走,去看剪羊毛表演。

3参观洞港知青农场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外公提议我们全家去他当年知青下放的洞港农场去参观,去感受下当年知青的生活和劳动的成果。全家都表示赞成。

一路上我一直问外公:“什么叫知青,什么叫下放,为什么要你们去农场?去那儿都做什么呀?”外公笑着对我说:“知青就是刚刚踏出校门的学生,知识青年们,自愿从城市去农村,帮助那边开垦荒地,种植。”车子快开到农场的时候,外公显得格外兴奋,一边指着窗外那一片片树木,桔林,一边对我们说:“你们快看,这儿,那儿,原来都是荒地。这些都是我们知青来了之后种的。”我不禁称赞起来:“哇,外公你们好厉害呀!”

车子在洞港知青农场门口停了下来。外公带我们来到博物馆参观,这是一排平房,有很多房间,外公说:“每个房间都陈列了很多不同时期的照片,你们一个一个看过来。”我跟着爸爸妈妈一间一间地参观,突然,我看到有张照片下面有外公的名字,可我都认不出照片上外公的摸样了,妈妈指着照片上一个顶着火辣辣地太阳,挥汗如雨地在干活的年青人说:“你看,这个就是外公,外公他们就是这样用自己的劳动,把这片荒地变成了田野。那时候他们住的就是这个简陋的房子,吃的是咸菜,青菜,冬瓜汤,但是他们用青春和汗水,使这片荒地脱胎换骨了。”我和妈妈又来到了一个摆满了农具的房间,里面有很多农具连妈妈都说没有见过,外婆一个一个解释给我们听,这是水车,那是打谷子的,还有一件挂在墙上的蓑衣,外婆说那时候就是穿着这个挡雨的。我又好奇又惊讶,原来孤舟蓑笠翁中的蓑衣是这样的,种地也不单单就是书上看到的拿着一个锄头就行了。

今天参观了知青农场,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教过的知识,感受到了知青们的那种不怕苦,不怕累,奋发,奉献的精神!现在虽然已经不需要我们当知青,干农活。但是我也要发扬知青的精神,把它好好用在学习上,以后长大了成为有用的人,为国家出力。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