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
1施工期间现场交通组织方案
第一节、地面交通状况
本标段东二环小庄立交改造工程,标段全长1026m。二环道路系统是昆明市主城区道路交通网络中的重要骨架系统,由于原设计技术标准较低,环线各节点立交交通功能分配不当,节点之间交通服务水平连贯性较差,以及部分匝道的不合理设置,随着昆明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机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交通需求急剧增长,造成了二环道路交通拥挤日益严重,因此将二环路改造扩建为快速系统就显的非常紧迫。
昆明二环由两层系统构成,上层属于城市快速路高架系统,下层桥下地面道路为城市Ⅱ级主干道。本标段为改造小庄立交,新建由南转向西的高架桥做为二环快速系统主线,保持现有北二环地面上昆曲高速的西转北左转匝道,做为新立交的XZ8号匝道;同时,把现有的其他三条连接昆曲高速和二环地面的匝道各拆除一部分,然后把这其改造为连接昆曲高速和二环快速系统的XZ2、XZ3、及XZ6号三条定向匝道。增加北二环高架西转北接昆曲高速的西转北XZ5号左转匝道,增加昆曲高速北转西XZ7号右转接地匝道,同时,在小庄立交东侧设XZ1号和XZ4号一对上下匝道增强二换快速系统和地面系统间的联系。
第二节、交通组织方案
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和现场堪察,东二环必须要保持双向两车道畅通供主线车辆行驶,同时还须保证沿线单位车辆及行人、非机动车道的通行。小庄立交范围二环北往南交通流利用原旧路面行驶,南往北交通流通过新建临时施工便道行驶。为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配合当地交管部门疏解交通,合理利用新建便道,科学合理安排施工段落和进度,尽量减少对施工的影响。本标段施工组织各阶段施工主要围绕二环路交通畅通考虑。
交通疏解方案
二环路交通疏解分三个施工阶段进行疏导组织,即拆除旧桥施工阶段、桥梁桩基和下部结构施工阶段和高架桥上部箱梁施工阶段,分期组织施工。
第一阶段:封闭现有XZ2匝道、XZ3匝道和XZ7匝道位置的地面道路,对XZ1匝道和XZ7匝道进行施工,同时修建临时便道。
(1)封闭XZ2匝道东二环由北向南上昆曲高速的车辆到金星立交调头从现有的XZ8匝道上昆曲高速。封闭XZ3匝道由昆曲高速上东二环向北车辆从现有的XZ6匝道到东二环向南车道,再从金星立交调头向北。XZ7匝道位置的地面村道封闭后小庄村沿线车辆通过其他村道绕行。
(2)对XZ1匝道、XZ2匝道、XZ3匝道和XZ7匝道进行围闭施工
(3)铲除现状东侧绿化带、人行道,对路灯、树木、交通设施进行迁移以及保留管线并进行原地下降保护。
(4)修建临时便道同时对位与该范围内新设管道进行施工。包括临时便道临时排水的施工。
第二阶段:主要对主体工程进行围闭全面施工
(1)按交通组织设计图对施工区域进行围蔽,保留必要的交通通道。
(2)拆除旧立交匝道。旧桥上跨临时便道时,要临时改移临时便道。保证二环车辆正常通行。
(3)新设立交施工,施工从桩基础、承台、墩柱、梁,至上部结构。
(4)施工采用彩钢瓦围蔽,施工期间应根据沿线个单位出入需要,预留必要的出入通道。
(5)本阶段利用上一阶段已建临时便道保留单向一车道供二环主线北往南车流行驶,南往北交通流也利用上一阶段已建临时便道单向一车道行驶。行人在人行道上通行。高架部分充分利用保留的原匝道二(现XZ8号匝道)进入昆曲高速,昆曲高速过来的车流利用上一阶段已完成的7号匝道通行至东二环地面。在各重要节点上合理设置相应的施工警告及诱导标志,保证施工期间交通顺畅以及施工的顺利进行。
(6)施工结构至上部结构时,出于上部结构施工需要搭设支架,交叉口的交通组织畅通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第三阶段:地面道路施工
至主体高架基本完工后,先施工围蔽范围的地面主车道道路,主车到施工完成后,将南北车流和人行道改移到新建的主车到,辅道人行道分辅分段施工。
第三节、交通组织措施
开工前拟定详细的交通组织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经交通主管部门、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交通组织小组,负责本标段的交通工作。
在施工前与市交警支队协商,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确保行人和行车安全。
拆除旧的构造物时,需临时中断行车的地段,在施工段两端设标志并派专人看护,严禁车辆和行人通行。拆除后立即清理影响行车的障碍,保证道路行车安全畅通。
施工中为保证交通畅通,各种施工机具、材料、脚手杆等不得堆放在道路上,任何人不得在道路交叉口处逗留,阻碍交通。
用于本工程的车辆要严格管理,严格遵守城市交通规则。
在运输繁忙的道口,设置移动安全护栏,慢行或禁止通行的标志牌,以及插红旗和晚上设置红灯。同时设立安全监督岗,指挥行人和车辆,确保汽车运输及行人安全。
统计分析车流量的规律,尽量安排在车辆流量少的时间施工。
2施工交通组织方案
1、编制说明
本《交通组织方案》是根据深圳市宝安区广田路新建工程项目施工作业的技术性要求。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及现场具体情况,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技术措施、施工进度计划、安全文明保证措施等问题编制本交通组织方案,力求做到合理、具体、可行。安全达标,创文明工地。
2、工程概况
广田路为宝安区松岗镇东西向的主干道路,路线总长度5.514公里,工程划分三个施工标段,本公司承建第一标段,起点接塘下涌立交,里程桩号为K0+500~K2+600,全长2100米,路面总宽度为37.5米,主车道宽度12.25米*2,中央分隔带宽度4米,绿化带4.5米*2,改建路段部分区域已经开发,相交道路及单位出口较多,对施工过程必将造成较大影响,为保证施工过程原有道路、交叉道路、出入口的通车、过人功能,同时保证施工运输车辆安全进入工地,应编制交通维护组织措施。
3、工程特点
K0+500至K2+050为塘下涌村道路改造,K2+050至K2+600为山地及鱼塘新建路段,交通影响主要为K0+500至K2+050路段,出入路口有:K0+540的塘下涌路口和塘下涌工业大道路口;K0+920的广场路口;K1+190的2号路口;K1+240的幸福路口;K1+450的3号路口;K1+820的4号路口;K2+030的5号路口;
4、施工技术措施
本工程在路基填土和雨水管道施工期间对车辆行驶和行人造成一定的交通影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订有效施工技术措施和交通疏解措施,减少对当地村民的正常生活影响,为使工程安全顺利施工,保证原有道路的社会车辆不受到很大影响,道路采取半幅封闭施工,半幅通行措施,从施工工艺必须与业主及监理单位协商同意。
4.1、由于雨水管线位置距离民居较近,无堆放管沟土方场地,管沟土方必须随时运走,管沟采用石粉渣回填。
4.2、雨水管线和路基填土施工采用安全挡板围护,材料采用Φ50mm骨架,2米高彩色铁皮瓦,管沟回填完毕后拆除,随着施工进度往上移动。
5、交通维护组织措施:
5.1、基本措施:
(1)严格执行深圳市、宝安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2)危险地段,悬挂警示标志;
(3)车辆进入现场,应有专职人员指挥;
(4)管道、路基施工应尽量抢晴天施工,并派专人维护交通;
(5)施工期间保持与交通管理部门联系,协调运输车辆进入施工现场有关事宜。
5.2、施工路段的交通组织
(1)交通组织设计
为保证广田路发挥城市主干道的功能,经过现场调查并与松岗镇协商封闭部分路口,要求道路两侧单位出口尽可能接与广田路相交的次干道,以减少车辆出入主干道的干扰。
各路口均保证两个以上的直行车道,单位出口及其它小路口只允许右进右出。
(2)修筑临时道路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为保证广田路施工期间的通车要求,按业主指定修建临时道路,基本结构类型如下图所示,第一层为20cm厚4%水泥石粉渣,第二层为6cm厚沥青黑色碎石。临时道路的具体结构类型由业主、监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按实际发生的分不同路面结构层的体积以M3为单位并经业主、监理、施工三方联测的数量计量。临时道路修筑措施:
a、工程一开工,就必须进场进行临时道路的修建,当临时道路修建完成之后,开通临时道路交通,除保留沿线各支道出入路口与临时路的贯通外,现有道路封闭,并开始路基土石方、地下管道、管线的连接施工。
b、机动车路面、人行道工程全部完成后,交通车辆改在机动车道路上行驶,拆除临时道路,再进行绿化带土方的平整与附属工程的施工。
c、原保留部分交叉路口最后施工,待所有路面工程全部完工后,再单独进行保留路口的施工,这时整个路段的交通体系已经形成,单独施工路口不会对交通造成太大影响。
(3)设置交通标志及设施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应在明显位置及主要通道、路口、临时道路两侧设置交通标志或设施,并派专人负责维护,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的要求必须符合深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的要求和有关规定。主要的交通标志和设施为:
a、施工场地要与行车道隔离围护,围护设施应采用不低于1。8m、厚度不薄于2mm的锌铁皮波形板(绿色)遮挡围护,并附有安全文明施工宣传标语,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b、施工现场的标志要醒目,在施工路段前后一定距离处设置“前面施工车辆绕道”或“前面施工车辆慢行”等路标,夜间配有完全警示灯。
c、工地出入口应设置明显标志牌,并派专人维护交通,减少各种筑路机械和泥头车进出工地与社会车辆相互干扰,避免意外发生。
d、配合交管部门设置各路口和临时道路的各项临时交通引导标志和禁令标志,协助交管部门作好临时道路的交通管理。
4.3、交通维护组织机构
(1)组织管理措施
a、成立交通协调管理小组。为使交通组织方案全面落实、责任到人,成立相应的交通协调管理小组。交通协调管理小组由交警大队、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组成。
交通协调管理小组的职责,主要是负责本工程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管理,审查及批准交通组织方案,协调有关单位、人员之间的关系,检查处理有关交通组织问题等。
b、工程施工期间,计划安排10人担任交通协管员。协管员应着反光衣,佩戴值勤袖章,手拿红旗。其主要职责是对施工工人违章作业,影响交通安全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制止;听从交警指挥,配合交管部门做好交通安全维护等工作。
(2)交通组织工作
a、做好交通组织宣传工作。改道前要提前发布施工公告,提醒过往车辆注意改道绕行。
b、完成交通标志的设置工作。在改道前三天,完成整个交通组织系统的标牌、标线及交通维护设施的安装工作;完成临时路口的交通组织方案的实施,使整个交通组织体系完全形成。
c、做好施工人员的交通安全教育。在工程开工前,要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交通安全教育。通过大会、小会宣传,安全知识问答,粘贴交通事故宣传案例等多种形式,提高施工人员的交通安全意识,杜绝野蛮施工,切实落实交通组织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施工、交通两不误。
3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
北京地铁15号线一期西段工程(清华东站及清—学区间)降水施工根据总体工期要求和施工需要,需临时占用清华东路南侧辅路和北侧主路最外侧车道。我项目部本着最大程度减小对现有交通影响的原则组织交通疏导。
一、工程概况:
清华东站位于清华大学东侧清华东路与规划双清路交口附近。车站主体采用PBA暗挖法施工,车站总长为245m,标准段宽度为24.6m,主体结构为2层侧式站,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车站顶板覆土厚度约为9m,底板埋深约25.75m,共设4座施工竖井及横通道。清华东站~学院路站区间段设计起点位于清华东站,沿清华东路继续向东,终点位于学院路与清华东相交路口的学院路站,区间总长为882.380m,全部采用矿山法施工。
根据总体工程筹划安排及降水需要,本车站和区间共布置降水、观测井467眼,其中328眼位于道路范围内,主要分布在清华东路南侧辅路和北侧主路最外侧车道上,车站有少数降水井布置在双清路上,采用管井井点降水的方式。由于降水井施工需占用道路,因此需对现况交通进行临时导行。
二、施工占道交通组织方案
1、清华东路既有交通现状
北侧方砖步道4.0m,辅路4.0m,主辅路分隔带1.5m,由东向西的3条机动车道宽11.0m,中央分隔带3.0m,由西向东的机动车道宽11.0m,主辅路绿化分隔带3.5m,南侧辅路4.0m,南侧方砖步道4.0m。
2、降水井分布情况
道路范围内的降水井(包括清华东站和清-学区间)主要位于清华东路南侧辅路和北侧主路最外侧车道(公交车道)上,只有清华东站与13号线换乘通道的12眼降水井位于双清路上。
具体位置详见降水井平面布置图(附后)。
三、施工占路应对措施
1、工程实施前,主动与海淀区交管部门联系,介绍、汇报工程概况、施工方案、总平面布置及工程材料、碴土等的运输量和运输计划及拟通过道路等情况,通过海淀交管部门的指导意见,改进、完善交通运输方案,制定实施细则。
2、为尽量减少施工占路,降水施工场地采用锥桶、防撞桶临时隔离,在场地四周设置交通指令标志和警示灯,并派专人现场指挥、调度进出车辆。施工出入路段设置20km/h限速标志、道路变窄和施工警告标志,保证车辆和行人安全。
3、为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降水井采用暗井的方式,为尽可能少降水井施工对道路交通的影响,本工程降水井采取分段作业,待该段施工作业完成且路面恢复后进行下一降水路段施工。施工过程中,所有施工车辆应避开交通高峰期。大量材料进入施工场地及余土外运均安排在夜间进行。
4、施工期间,进出工地的车辆和人员严格遵守北京市交通法规,服从交通管理部门的命令和管理。
5、接受交管部门和建设单位的监督检查,发现影响交通的问题,立即进行整改。
6、施工期间积极同交通部门取得联系,听取建议,制定合理的交通规划方案。施工完成后尽快按要求恢复路面上交通及设施。
7、制定合理的交通导改方案,保证道路畅通。
四、交通导改设施布置原则:
1、根据不同类型的车道数量及计算行车速度。
2、根据工程特点在和(分)流点相临的道路入口处设置相应的施工预告标志。
3、警告、禁令、施工区标志设置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分隔带、车行道或采用竖向牌面形式附着在路边其他立柱形物体上。
4、现场配备经交管部门审核的专用交通维护设施,交通警示牌、交通导向牌、交通限速牌、交通专用隔离墩、梅花警示闪灯、围挡串灯等报交通部门审批。
五、交通设施布置方式:
1、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交通导改和交通设施的布置和施工,确定为整个施工阶段布置。
2、总体设施布置:在上游过渡区起点区域内,设置施工区锥形反光桶及标志牌“太阳能暴闪警示灯”、“LED箭头灯”及围挡串灯。
六、交通维护方案:
1、现场配备8名交通协管员,负责引导非机动车和行人的疏导工作,现场还配备经交管部门审核的专用交通维护设施,交通警示牌、LED箭头灯、交通限速牌、锥形反光桶及围档串灯等报交通部门审批。
2、交通维护设置牢固平顺,经常检查加固。
3、夜间在施工路段起、终点和围挡顶部安设红色警示灯。
4、在施工中设置明显的交通导流标志。
5、夜间施工车辆遵守道路交通法规,不乱停、乱放,运货、拉土车辆在
晚上24:00以后进入施工现场,早上6:00以前撤离施工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