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德经的作文600字
1我最喜欢的经典著作《道德经》
爷爷一辈子喜爱读书,尤其看一些经典著作。近几年爷爷总爱看老子的《道德经》,有时还讲给我听,开始我听不懂,他就用白话给我解释。自从我有了《道德经》这本书,我就慢慢开始对它产生了兴趣,虽然还是看不懂,但是有了爷爷的帮助,我还是觉得挺有意思的。爷爷说《道德经》浩浩五千言,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充满了智慧,充满了哲理,是一部大百科全书。我们都知道孔子是圣人,可孔子却特别崇拜老子。孔子曾对他的学生说:“我知道天上的鸟会飞,水里的鱼会游,地上的兽会走,可它们都会被捉住。而天上的龙我不知它会乘风而上天。我见到老子,它就象龙哇!”这段话爷爷读的原文,经他一句一句解释,我听得津津有味。
爷爷说《道德经》充满了做人的道理,有着很深的爱民思想,特别是讲了人和自然怎样和谐相处,社会如何发展的深刻道理。我觉得《道德经》就应该是讲道德的,一定对我们有教育意义,有空我就看看,实在看不懂而字典里面又找不到的,我就翻看爷爷的那本《词源》,那是一本厚厚的大书,里面有一百多万个词汇,天文地理、古今中外、人物典故应有尽有,这样再看书就会方便多了。
于是我对读经典著作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爷爷常说一个人有德无才不行,有才无德更不行,他会做坏事危害社会的。而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就必须要好好读书,特别是象《道德经》这样的经典著作,从小就注重培养自己的德行,长大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我学《道德经》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的结合,要想提高国民素质与国学精髓,“还要从娃娃抓起”。
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而《道德经》就传承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延续与发展。《道德经》虽寥寥数千字,但老子的思想哲理却洋洋洒洒表露于纸间。如第一章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表露出老子的唯物论观点。名和道,都出自同一个事物,一个是客观存在,一个是对存在的认识。认识是在否定地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不断的否定、肯定、再肯定,事物的本来面目就揭示出来了。与今天人们所说: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否定之否定过程的哲学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就是老子所说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深刻内涵所在。《道德经》中除了人伦道德外,还有治国之道。“治大国,若烹小鲜。”“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之王。”体现了老子的以道治国,以善服人的思想。生活中,“上善若水”教会了我退一步海阔天空的为人处事;学习中,“绝学无忧”教会了我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但太过聪明却未必是件好事,这也应证了大智若愚的道理。《道德经》教会我太多太多,其内涵如博海之水,深遂而广大;其理想似展翅之鸿鹄,志存高远。
今后在成长中,我一定会秉承“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好好学习,让《道德经》开遍祖国大地。
3《道德经》伴我成长
人们常说,糊涂成不了大事。可是,《道德经》里却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我听说过一个关于楚庄王的故事。一天,楚庄王请大臣们喝酒,忽然一阵大风袭来,将蜡烛吹灭了。这时,有个武将因为喝醉了就调戏楚庄王的爱妃,那个爱妃一气之下把那个人的官帽扯掉。蜡烛还没来得及点上,那个爱妃就向楚庄王告状。楚庄王灵机一动,高声宣布:“今天我们君臣共饮,各位不拘于礼节,都摘去帽缨,喝个痛快。”楚庄王因顾及那人的面子,下令大臣们都把帽子扔在地上。这样,蜡烛点亮后也不知是谁失礼了。几年后,楚、晋两国的战争中,楚国有个武将十分英勇,总是冲锋在前,还救了楚庄王一次。原来,此人就是当年调戏楚庄王爱妃的人啊。因为楚庄王顾及了他的脸面,没有让他当众出丑,所以他心存感激,才誓死效忠于楚庄王。
读了小故事后,我豁然开朗。原来《道德经》里的“愚”和“拙”并不是指“糊涂”,它指的是一种洒脱,一种宽容,一种财富,一种胸怀,一种美德。有时候,糊涂一点,不一定成不了大事,甚至有可能达到更完美的结局呢!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事:比如同学之间有了一点小摩擦,不一定非要争个你死我活,难得糊涂,以宽容之心待之,即把别人对自己的伤害写在沙子上,让它随风而去,没有了怨恨,自然就快乐了。
《道德经》教会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使我受益匪浅,它将伴我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