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反思(2)
时间: 07-08
栏目:反思
重点是这节课学生要掌握的知识,难点是对于学生来讲很难突破的那 些知识,一个学年下来我觉得我在重点的把握上还是有所进步,长方体的认识这一节课我把重点定在认识长方体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面、棱、顶点。而对棱的教学 是重点中的重点:在课堂上我首先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了面、棱、顶点的概念,用手去摸这些部位,亲身去感受。接着是从数量上来认识,数数看有几个面?有几条 棱?有几个顶点?进而更深入地认识面、和棱还有哪些特征。其中,棱的认识是学生接触较少的,所以对棱的教学作为重中之重。
我觉得这节课信 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做得还是不错的,这里运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片,更加形象直观,一开始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效果更好。从不 同位置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本身就是个难点,但是运用多媒体一一呈现后,学生很快就接受了这个新知识点,并且是他们自主探究得到的,很自然地攻破了这个 难点,整个教学过程配合得很好。对棱这个知识点的重点教学,通过多媒体和动手实践相结合,整个探究过程也是很顺利,学生掌握得也很好。所以,信息技术在课 堂中的应用非常值得研究,整体效果很好,学生学习的面更广了。
对本节课进行回顾、梳理,我认为值得思考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发现自己废话还是很多,课堂语言不够精练,重复学生的话太多。老是担心学生不懂。还没等到学生说完教师接着引导说。我觉得这个环节是比较失败的,主要是教师说的过多代替了学生思维,妨碍了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所得内化,同时也妨碍了学生之间的交流。
2、教学长方体的长宽高环节比较乱,衔接不自然,对概念的教学不够到位。但对长宽高变式练习,还是觉得学生都理解了。
3、学生之间评价不到位。在学生汇报自学提纲中的问题时,教师评价过多,没有充分发挥生生之间的评价作用。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教师及时评价性语言欠缺。例如,在学生汇报有多少棱和你是怎么知道那些相对面完全相同时,学生汇报的方法比较好或比较新颖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性语言,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时间上的把握不好,比如不用学生填书上的问答,直接给出两个探究的问题“长方体的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的哪些棱的长度是相等的?”这样更节省时间。应该每次备课做到重点要花多少时间,合理把握时间。
6、板书问题,自己字体有点大,显得结构不好看,书写有点随意,切忌书写规范,字体大小适中。
反思五: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反思
如何使精心设计的数学活动更具实效性,是每一位教师所关注的问题,我也不例外。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深感受到想让我们设计的数学活动更具实效性就要在细节上下功夫,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
1、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学 生空间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观察、感知、操作、思考、想像等基础上的,其中实际观察和操作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必备环节。本节课设计了一个探索活动,引导学生通 过动手操作及小组合作,通过剪一剪、比一比、量一量、描一描等形式,自己发现长方体的特点。再通过交流,逐步归纳总结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在课后小结时 再一次让学生总结研究图形的这些方法,让每个孩子积累研究图形的方法和经验。
2、在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下功夫,让课堂上每一分钟鲜活起来。
① 长方体的长、宽、高作为长方体各部分名称,对五年级的孩子是否有更深刻的意义。我这节课设计了一个数学活动,让学生想像至少保留哪几条棱才能想像出原长方 体的形状大小,在老师的精心设计的组织引导下,观察、操作、想像各种感官协调作用,长、宽、高依然不再是一个名称了,而是决定长方体形状的重要要素,这时 再讲授长、宽、高就水到渠成了。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想像力、观察力、分析能力及空间观念均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②精心设计练习,开发练习的最大效能。本节课讲授的内容较多,学生操作的活动较多,所以练习就要设计得“精”而“巧”了。我练习只设计了一道,但这一道包涵了这节课全部重点难点,充分发挥练习的作用。
3、 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凡事要有依有据,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发现了什么,还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发现的,帮助学生积累研究图形问题的方法。在老师引导 下,边观察,边操作,边想像,让学生体会长、宽、高绝对不仅仅是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而是对长方体起着决定作用的重要要素。因新授部分内容很多,故精减习 题,把全课重点难点浓缩于一题中,以点带面。在课后小结中,注重学生对学法的总结,让学生清楚可以利用观察、数数、测量、比较等多种方式去研究图形。
4、不足之处。
①一开始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有的学生说电视、铅笔盒等不大规范的长方体,认识还停留在每一学段的水平上,老师没能及时纠正。应在学习完长方体特点之后,回到刚才提到的例子中,验证它们是长方体吗?从而再一次加深对长方体特点的认识。
②长方体、正方体特点是通过学生汇报交流中完成的,知识呈现较为零散,应在特点全部呈现后,引导学生对长方体的特点进行一次整体的认识。
我觉得这节课信 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做得还是不错的,这里运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片,更加形象直观,一开始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效果更好。从不 同位置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本身就是个难点,但是运用多媒体一一呈现后,学生很快就接受了这个新知识点,并且是他们自主探究得到的,很自然地攻破了这个 难点,整个教学过程配合得很好。对棱这个知识点的重点教学,通过多媒体和动手实践相结合,整个探究过程也是很顺利,学生掌握得也很好。所以,信息技术在课 堂中的应用非常值得研究,整体效果很好,学生学习的面更广了。
对本节课进行回顾、梳理,我认为值得思考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发现自己废话还是很多,课堂语言不够精练,重复学生的话太多。老是担心学生不懂。还没等到学生说完教师接着引导说。我觉得这个环节是比较失败的,主要是教师说的过多代替了学生思维,妨碍了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所得内化,同时也妨碍了学生之间的交流。
2、教学长方体的长宽高环节比较乱,衔接不自然,对概念的教学不够到位。但对长宽高变式练习,还是觉得学生都理解了。
3、学生之间评价不到位。在学生汇报自学提纲中的问题时,教师评价过多,没有充分发挥生生之间的评价作用。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教师及时评价性语言欠缺。例如,在学生汇报有多少棱和你是怎么知道那些相对面完全相同时,学生汇报的方法比较好或比较新颖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性语言,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时间上的把握不好,比如不用学生填书上的问答,直接给出两个探究的问题“长方体的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的哪些棱的长度是相等的?”这样更节省时间。应该每次备课做到重点要花多少时间,合理把握时间。
6、板书问题,自己字体有点大,显得结构不好看,书写有点随意,切忌书写规范,字体大小适中。
反思五: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反思
如何使精心设计的数学活动更具实效性,是每一位教师所关注的问题,我也不例外。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深感受到想让我们设计的数学活动更具实效性就要在细节上下功夫,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
1、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学 生空间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观察、感知、操作、思考、想像等基础上的,其中实际观察和操作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必备环节。本节课设计了一个探索活动,引导学生通 过动手操作及小组合作,通过剪一剪、比一比、量一量、描一描等形式,自己发现长方体的特点。再通过交流,逐步归纳总结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在课后小结时 再一次让学生总结研究图形的这些方法,让每个孩子积累研究图形的方法和经验。
2、在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下功夫,让课堂上每一分钟鲜活起来。
① 长方体的长、宽、高作为长方体各部分名称,对五年级的孩子是否有更深刻的意义。我这节课设计了一个数学活动,让学生想像至少保留哪几条棱才能想像出原长方 体的形状大小,在老师的精心设计的组织引导下,观察、操作、想像各种感官协调作用,长、宽、高依然不再是一个名称了,而是决定长方体形状的重要要素,这时 再讲授长、宽、高就水到渠成了。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想像力、观察力、分析能力及空间观念均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②精心设计练习,开发练习的最大效能。本节课讲授的内容较多,学生操作的活动较多,所以练习就要设计得“精”而“巧”了。我练习只设计了一道,但这一道包涵了这节课全部重点难点,充分发挥练习的作用。
3、 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凡事要有依有据,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发现了什么,还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发现的,帮助学生积累研究图形问题的方法。在老师引导 下,边观察,边操作,边想像,让学生体会长、宽、高绝对不仅仅是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而是对长方体起着决定作用的重要要素。因新授部分内容很多,故精减习 题,把全课重点难点浓缩于一题中,以点带面。在课后小结中,注重学生对学法的总结,让学生清楚可以利用观察、数数、测量、比较等多种方式去研究图形。
4、不足之处。
①一开始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有的学生说电视、铅笔盒等不大规范的长方体,认识还停留在每一学段的水平上,老师没能及时纠正。应在学习完长方体特点之后,回到刚才提到的例子中,验证它们是长方体吗?从而再一次加深对长方体特点的认识。
②长方体、正方体特点是通过学生汇报交流中完成的,知识呈现较为零散,应在特点全部呈现后,引导学生对长方体的特点进行一次整体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