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教学反思(2)
时间: 06-04
栏目:反思
我一直认为,课外阅读就是读读课外书,谈谈体会,写点读后感,最多再来点交流,质疑。我对课外阅读的认识,用一句俗话来说,就 是只知道埋头干活,不知道抬头看天。根本搞不清课外阅读的目的是什么,到底读什么?老师在课外阅读中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和课堂实践,我终于弄明白了几点:
一、课外阅读的目的是什么?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对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整体优化语文教学起着重要作用。(摘自于夫子庙小学刘宁的讲座)
结合我校的“放眼读书,立足做人”的校训,根据我们年级和班级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开展课外阅读的目的除了上述的好处之外,还能从书籍中汲取做人的道理,规范自身行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课外阅读读什么?
1、指导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
小 学生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较差,并非所有的课外读物都适合他们阅读,因此,教师帮助指导学生选择读物极端重要。首先要内容健康, 有利于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其次要形式新颖、生动活泼、富有时代气息,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另外,深浅要适度,能为他们所接受。其选择和 推荐的课外读物的方式有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 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
2、包括哪些书籍:
三、课外阅读怎么读?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有许多学生很喜欢读书,可是却没有节制,不分时间、地点,对书籍不能合理选择,因此老师应该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合理地进行课外阅读
(1) 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古人云:“世间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确实在社会上处处有语文,人人时时学语文、用语文。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感受中国语言 文字的美,让学生接触了各种类型的文章,在老师的引领下,文字带他们进行了时空的穿梭,领略了各种风情,遨游了艺术殿堂,
在平时的课外阅 读教学安排时,应该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特殊的节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纪念日等,有计划地开展系列活动,比如在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就可以结合《艾 滋病小斗士》的阅读,介绍有关知识,提高防范意识;比如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可以让孩子们阅读诗歌《狂雪》,了解我们民族的屈辱历史,时刻提醒学生励志学 习,为民族的强大努力;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相关资料,并根据资料,配合班级或者自己进行各种形式地处理与表达。帮助学生广开信息渠道,大量储存了各种 信息单元,使学生初步具备集中与扩散相结合的信息处理能力。
(2) 从体裁考虑。低年级安排儿歌、童谣等浅显的儿童读物。
(3) 从时间上考虑。
平时上课时间紧,安排篇幅小的文章、书报.每个班级可以利用校本阅读时间,开展综合读书课 ;利用语文课上的前5分钟,读一则成语故事或历史、寓言故事。也可以利用晨会,结合我校的安全、礼仪、心育等内容,读一篇小短文,既是思想教育,又是语言熏陶。
四、课外阅读如何与课内阅读结合
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是积累与训练。常言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道理就是如此。课外阅读除了能够使学生增长知识、培养美德、提高能力,还能够促进他们智力的开发。
通 过这一阶段的竞赛过程,我认识到,课外阅读的方式有很多,包括课前读物推荐、围绕同一主题展开的一系列的主题阅读,读后交流欣赏,还有读书方法指导课等 等。在本次竞赛的准备过程中,我尝试了主题阅读课,上学期也上过有关金波作品的读书交流会,最终选择了读物推荐课《中国节》。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考虑到 其中的中国元素,具有浓浓的中国味道,作为新一代的中国儿童,可能对这些节日了解的不多,只知皮毛,对于起源、历史、其中的故事,知之甚少。在备课过程 中,我反复思考,修改七八遍,最终定稿时,以元宵节、重阳节为教学点,结合诗歌、图片、小知识介绍等调动孩子的阅读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兴趣,最终吸引孩子 们对中国节日文化了解,从而达到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在授课过程中,我发现,因为对学生估计不足,课堂的初始就冷场,我急于完成教案,不能随机调整节 奏,导致一节课下来,学生所学不多,教师草草收场,没能体现出读物推荐的作用。
而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因此,我们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其读书兴趣,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性的语言材料,积淀尽可能多的语感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心理词典”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在这次活动中,自己对课外阅读课的理解又加深了不少。我们的教师的作用就在于点燃、唤孩子,这是一种辅助。教师要做的还有回归自己的童心今后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上,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向往、热切的期待,引领学生在书海中扬帆远航!
反思五:课外阅读教学反思
一、过程回顾
今天,上了一堂课外阅读辅导课。课题为《走进课外书籍》。我预设的目标有二:一是激发兴趣,让学生 对课外读物满怀憧憬。二是传授方法,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并用“不动笔黑不读书”的理念来引领他们阅读的习惯和方法。用设计读书卡,填与读卡的方式作为这 一理念的着陆点,用当场阅读课外书作为阅读的实践行为。
为实现这两个目标,我通过如下几个步骤来达成。先是读题——《走进课外 书籍》。要求读出感情来。学生开始读得很平谈,后来读得还不错。学生 用朗读表达了走进课外书的迫切和喜悦之情。本人也想借以来激激趣,以达“开闸泄洪”之功效。其次是向学生 推介课外书籍。我精选了《家》、《春》、《秋》、《世界名作选集》、《鲁滨孙漂流记》、《牛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世界之最》、《世界之奇》、 《安徒生童话选》、《居里夫人》、《董存瑞》、《白求恩》、《刘胡兰》??旨在向学生 推介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及自然、科学、人物传记等。让学生 产生好奇心——课本以外竟有如丰富多样的书!从而产生阅读的冲动——我要读书!接着,我先推出《家》这本书,让学生竞争此书的阅读权。为此我设了一道坎, 即谁读的课外最多就先让他先读这本书。因为早在上《写的天堂》一文时,我就介绍了巴金 的“激流三部曲”。而《家》是三部曲之首。学生对此书早已垂涎欲滴、梦寐以求了。我之所的这样做,是 为了触动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胜利者的自豪感。从而以点带面,激起全体学生多读课外书的热情。再其次,是将50本课外书全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 痛快阅读手中的书。然后,我就阅读的方式和怎样填写书卡两方面作了相机指导。最后,临近下课时,我让学生 根据自己的阅读情感体验给阅读课外书这项活动设计广告词。一节辅导课就此作罢。
二、行为反思
这堂课课堂层次清晰,结构紧凑。老师上得很轻松,学生也学得兴趣盎然。预设的目标基本达到。然而,这堂课无论是内容的安排、目标的预设和过程的实施以及教学的手段都暴露了不少问题。
(一)内容宽泛,缺乏深度
确 切地说,这是一堂研究实验课,课的性质就定位在“研究”二字上。所谓研究就应该有探索的含量。这堂课安排的内容有课外读物推介,有读书卡设计,还有阅读方 式的探索。内容广而杂,而时间只有40分钟。这样我多的内容,要在短时间保质保量完成,是不实际的。因而,这堂课的深度是不够的。许多内容只是蜻蜓点水般 一点即过。无探索的味道,更没研究可言。如果将内容掰开分细,如专作课外读物推介或专作读书卡设计的指导或专门研究阅读方式。那么,课堂的深度就可以加 深,学生得到悟到的东西也不会如此之肤浅。
(二)方法的操作与阅读兴趣发生冲突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对 阅读者科学的指引。动笔墨能记其所得,能抒其所感 ,能质其所疑。一句话,动笔墨是提高阅读质量的保证。在课堂中,我让学生设计读书卡,填写读书卡的目标就在于此。然而,通过观察发现,学生读前被激发的高 昂的兴致随着读书的设计和边读边填记的动笔过程而逐渐削减。究其原因,一是读物拿到手中,很想一睹为快,满足解读欲。可老师却安排设计读书卡,而且还得边 读边玩。这样的阅读速度慢,耽误时间。二是增加了负担。课外阅读原本是一种轻松、惬意的活动。可当学生 在兴致勃勃地阅读精彩情节的时候,老师又提醒要动笔抄记,写感受,搞得他们神疲力倦。这样的阅读还不如不读。
问题呈现眼前,在以后的课外阅读教学我不得不考虑:要不要设计读书卡?怎样才能让学生自主设计读书卡?什么时候填记读书卡?哪些读物要边读边写读卡,哪些读物是读后后再填读书卡?只得彻底弄清这些问题,方才凸显阅读指导的效果,方才让学生感受课外阅读的魅力。
(三)教师的教学智慧没有充分显现
《课 标》指出:新课程背景下的老师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行动的引导者,是以一个促进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这较以往的《大纲》来 说,给我们这些为人师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再仅以知识为本位而让老师照本宣科,完成“授业”之任务。它要以人为本位而关注人的发展。这一要求,需要为 人师者不仅只是“学高为师”,而且还得具备足够的教学 智慧。在课堂上,只有教师用智慧的火花才能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及探索的热情。而我这堂课就恰恰缺乏这一点:因缺乏幽默,而使课堂气氛凝重;在“泼墨”不 足,而使优秀的课外读物没有再在学生面前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因艺术性不突出,而没有让学生感到言到精彩处,却“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之戛然而止 之艺术,而让学生 生非知后事如何之欲望;因不适时煽情,而没有让课外读物像磁铁一样吸别着学生 。可以说缺乏教学智慧,就缺乏学生 的热情和课堂的生机与活力。那么,教学预设与目标的也就相去甚远。
这堂课暴露的三个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的质量。不过,“研究者,问题也”课题研究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但当问题越来越少时,我们的研究也就走近了尾声。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和课堂实践,我终于弄明白了几点:
一、课外阅读的目的是什么?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对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整体优化语文教学起着重要作用。(摘自于夫子庙小学刘宁的讲座)
结合我校的“放眼读书,立足做人”的校训,根据我们年级和班级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开展课外阅读的目的除了上述的好处之外,还能从书籍中汲取做人的道理,规范自身行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课外阅读读什么?
1、指导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
小 学生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较差,并非所有的课外读物都适合他们阅读,因此,教师帮助指导学生选择读物极端重要。首先要内容健康, 有利于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其次要形式新颖、生动活泼、富有时代气息,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另外,深浅要适度,能为他们所接受。其选择和 推荐的课外读物的方式有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 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
2、包括哪些书籍:
三、课外阅读怎么读?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有许多学生很喜欢读书,可是却没有节制,不分时间、地点,对书籍不能合理选择,因此老师应该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合理地进行课外阅读
(1) 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古人云:“世间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确实在社会上处处有语文,人人时时学语文、用语文。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感受中国语言 文字的美,让学生接触了各种类型的文章,在老师的引领下,文字带他们进行了时空的穿梭,领略了各种风情,遨游了艺术殿堂,
在平时的课外阅 读教学安排时,应该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特殊的节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纪念日等,有计划地开展系列活动,比如在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就可以结合《艾 滋病小斗士》的阅读,介绍有关知识,提高防范意识;比如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可以让孩子们阅读诗歌《狂雪》,了解我们民族的屈辱历史,时刻提醒学生励志学 习,为民族的强大努力;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相关资料,并根据资料,配合班级或者自己进行各种形式地处理与表达。帮助学生广开信息渠道,大量储存了各种 信息单元,使学生初步具备集中与扩散相结合的信息处理能力。
(2) 从体裁考虑。低年级安排儿歌、童谣等浅显的儿童读物。
(3) 从时间上考虑。
平时上课时间紧,安排篇幅小的文章、书报.每个班级可以利用校本阅读时间,开展综合读书课 ;利用语文课上的前5分钟,读一则成语故事或历史、寓言故事。也可以利用晨会,结合我校的安全、礼仪、心育等内容,读一篇小短文,既是思想教育,又是语言熏陶。
四、课外阅读如何与课内阅读结合
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是积累与训练。常言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道理就是如此。课外阅读除了能够使学生增长知识、培养美德、提高能力,还能够促进他们智力的开发。
通 过这一阶段的竞赛过程,我认识到,课外阅读的方式有很多,包括课前读物推荐、围绕同一主题展开的一系列的主题阅读,读后交流欣赏,还有读书方法指导课等 等。在本次竞赛的准备过程中,我尝试了主题阅读课,上学期也上过有关金波作品的读书交流会,最终选择了读物推荐课《中国节》。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考虑到 其中的中国元素,具有浓浓的中国味道,作为新一代的中国儿童,可能对这些节日了解的不多,只知皮毛,对于起源、历史、其中的故事,知之甚少。在备课过程 中,我反复思考,修改七八遍,最终定稿时,以元宵节、重阳节为教学点,结合诗歌、图片、小知识介绍等调动孩子的阅读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兴趣,最终吸引孩子 们对中国节日文化了解,从而达到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在授课过程中,我发现,因为对学生估计不足,课堂的初始就冷场,我急于完成教案,不能随机调整节 奏,导致一节课下来,学生所学不多,教师草草收场,没能体现出读物推荐的作用。
而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因此,我们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其读书兴趣,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性的语言材料,积淀尽可能多的语感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心理词典”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在这次活动中,自己对课外阅读课的理解又加深了不少。我们的教师的作用就在于点燃、唤孩子,这是一种辅助。教师要做的还有回归自己的童心今后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上,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向往、热切的期待,引领学生在书海中扬帆远航!
反思五:课外阅读教学反思
一、过程回顾
今天,上了一堂课外阅读辅导课。课题为《走进课外书籍》。我预设的目标有二:一是激发兴趣,让学生 对课外读物满怀憧憬。二是传授方法,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并用“不动笔黑不读书”的理念来引领他们阅读的习惯和方法。用设计读书卡,填与读卡的方式作为这 一理念的着陆点,用当场阅读课外书作为阅读的实践行为。
为实现这两个目标,我通过如下几个步骤来达成。先是读题——《走进课外 书籍》。要求读出感情来。学生开始读得很平谈,后来读得还不错。学生 用朗读表达了走进课外书的迫切和喜悦之情。本人也想借以来激激趣,以达“开闸泄洪”之功效。其次是向学生 推介课外书籍。我精选了《家》、《春》、《秋》、《世界名作选集》、《鲁滨孙漂流记》、《牛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世界之最》、《世界之奇》、 《安徒生童话选》、《居里夫人》、《董存瑞》、《白求恩》、《刘胡兰》??旨在向学生 推介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及自然、科学、人物传记等。让学生 产生好奇心——课本以外竟有如丰富多样的书!从而产生阅读的冲动——我要读书!接着,我先推出《家》这本书,让学生竞争此书的阅读权。为此我设了一道坎, 即谁读的课外最多就先让他先读这本书。因为早在上《写的天堂》一文时,我就介绍了巴金 的“激流三部曲”。而《家》是三部曲之首。学生对此书早已垂涎欲滴、梦寐以求了。我之所的这样做,是 为了触动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胜利者的自豪感。从而以点带面,激起全体学生多读课外书的热情。再其次,是将50本课外书全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 痛快阅读手中的书。然后,我就阅读的方式和怎样填写书卡两方面作了相机指导。最后,临近下课时,我让学生 根据自己的阅读情感体验给阅读课外书这项活动设计广告词。一节辅导课就此作罢。
二、行为反思
这堂课课堂层次清晰,结构紧凑。老师上得很轻松,学生也学得兴趣盎然。预设的目标基本达到。然而,这堂课无论是内容的安排、目标的预设和过程的实施以及教学的手段都暴露了不少问题。
(一)内容宽泛,缺乏深度
确 切地说,这是一堂研究实验课,课的性质就定位在“研究”二字上。所谓研究就应该有探索的含量。这堂课安排的内容有课外读物推介,有读书卡设计,还有阅读方 式的探索。内容广而杂,而时间只有40分钟。这样我多的内容,要在短时间保质保量完成,是不实际的。因而,这堂课的深度是不够的。许多内容只是蜻蜓点水般 一点即过。无探索的味道,更没研究可言。如果将内容掰开分细,如专作课外读物推介或专作读书卡设计的指导或专门研究阅读方式。那么,课堂的深度就可以加 深,学生得到悟到的东西也不会如此之肤浅。
(二)方法的操作与阅读兴趣发生冲突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对 阅读者科学的指引。动笔墨能记其所得,能抒其所感 ,能质其所疑。一句话,动笔墨是提高阅读质量的保证。在课堂中,我让学生设计读书卡,填写读书卡的目标就在于此。然而,通过观察发现,学生读前被激发的高 昂的兴致随着读书的设计和边读边填记的动笔过程而逐渐削减。究其原因,一是读物拿到手中,很想一睹为快,满足解读欲。可老师却安排设计读书卡,而且还得边 读边玩。这样的阅读速度慢,耽误时间。二是增加了负担。课外阅读原本是一种轻松、惬意的活动。可当学生 在兴致勃勃地阅读精彩情节的时候,老师又提醒要动笔抄记,写感受,搞得他们神疲力倦。这样的阅读还不如不读。
问题呈现眼前,在以后的课外阅读教学我不得不考虑:要不要设计读书卡?怎样才能让学生自主设计读书卡?什么时候填记读书卡?哪些读物要边读边写读卡,哪些读物是读后后再填读书卡?只得彻底弄清这些问题,方才凸显阅读指导的效果,方才让学生感受课外阅读的魅力。
(三)教师的教学智慧没有充分显现
《课 标》指出:新课程背景下的老师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行动的引导者,是以一个促进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这较以往的《大纲》来 说,给我们这些为人师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再仅以知识为本位而让老师照本宣科,完成“授业”之任务。它要以人为本位而关注人的发展。这一要求,需要为 人师者不仅只是“学高为师”,而且还得具备足够的教学 智慧。在课堂上,只有教师用智慧的火花才能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及探索的热情。而我这堂课就恰恰缺乏这一点:因缺乏幽默,而使课堂气氛凝重;在“泼墨”不 足,而使优秀的课外读物没有再在学生面前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因艺术性不突出,而没有让学生感到言到精彩处,却“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之戛然而止 之艺术,而让学生 生非知后事如何之欲望;因不适时煽情,而没有让课外读物像磁铁一样吸别着学生 。可以说缺乏教学智慧,就缺乏学生 的热情和课堂的生机与活力。那么,教学预设与目标的也就相去甚远。
这堂课暴露的三个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的质量。不过,“研究者,问题也”课题研究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但当问题越来越少时,我们的研究也就走近了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