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时间: 06-11
栏目:反思
反思一:分数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本单元内容分为三小节,其逻辑联系性强。先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理解相同单位的分数相加减的算理,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搭好阶梯;再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引入转换的思想方法,即将异分母分数转换成同分母分数计算,形成基本的分数加法运算能力;最后学习加减混合运算,学习整数加法运算律推广到分数,提高分数运算的合理性和灵活性。
本单元的教学应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1、加强直观,凸显过程,培养数感。
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只有相同分数单位的数才可以直接相加、减的算理”。让学生经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注意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加强直观认识,借助直观图的演示或学具操作,建立表象,理解算理;另一方面要为学生创设参与、探索、概括计算法则的空间,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的过程。鼓励学生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揭示算理,培养数感。
2、加强对比,沟通联系,促进迁移。
本单元虽内容较少,但无不体现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种内在联系,注意对比沟通,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感悟新旧知识之间的共同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习新知,这样更能省时、突出重点,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迁移、类推能力。
3、重视口算,强化关键,培养能力。
本单元中涉及的分数分子、分母都较小,应提倡学生口算,以便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程度和口算能力。除此之外还应注意练习的针对性,注意指导学生的计算法则,适当省略计算步骤,简缩思维过程,培养求简思维。
4、认真审题,自觉检查,培养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关注学生的审题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算式的特点,从而确定运算顺序,重视教给学生检验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检验习惯。
反思二:分数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教学观念的滞后,我们一直以为:这些任务是在空间与图形、解决问题的策略、找规律等典型课堂内实现的,计算课最主要的任务仍然是教给学生计算的法则,在大量的练习之后帮助学生形成熟练的运算技能、技巧,在这里谈不上什么发展思维,即使有也是冰山一角、微乎其微。这次教科院特意安排了“分数的加减法”这节计算课,作为研讨的话题,应该说是对我们的一次警醒,她让我们重新对此作了深刻的反思.在摸索中,我们欣喜地发现,计算课也大有文章可做。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谈谈我们在这节课上的实践与思考。
一、关于开放问题空间的设置
我们知道,智慧的生成需要一个理想的“融炉”,而这个“融炉”就是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挑战性问题情境的结合体。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荡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创新灵感。可以预想,一个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解决活动是不可能生成智慧的。
为此,在比照了不同版本教材探究题的优劣之后,我们果断地选择了“1/2+2/5”。并且这两个重要的分数数据的揭示,还不是直接的呈现,而是借助于学生更加熟悉、更易把握的整数(彩旗的面数)引入,由学生自己通过计算得到。我们希望用“1/2+2/5”给学生更加开放的探究空间,从而让每一个独特的个体在此都能有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
其一,通分的方法。这是大家都能想到的方法,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首选方法。
其二,化成小数的方法。1/2=0.5,2/5=0.4,9/10=0.9,都是一位小数与分数的互化,学生一眼就能看出,没有了计算的负担,这就为学生想到利用小数来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事实上学生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其三,还原成整数的方法。它源于学生对信息的全面掌控,源于老师对情境空间的开放设置。
其四,更加富有创意的是,学生在否定“3/7”这一答案时,居然利用上了(1)“1/2就是一半”这一特殊之处,(2)40面彩旗的3/7不是整数,(3)如果1/2+2/5=3/7是对的,那么以前学的1/2+1/2=2/4=1/2≠1,等等这些老师都很难预设到的方案。
我们不得不说,算法的如此多样是学生主动探究的成功,也不得不说,算法的如此多样是老师开放设计的成功。
有点遗憾的是,与课本中的“1/2+1/4”相比,在“直观形象地折叠,利用分数的意义”直接得出答案这种方法上有点欠缺。由于2/5不方便折叠,我们把画图作为理解通分的一种辅助手段处理,效果也比较理想。另外,我们过分注重了算法多样化,而淡化了优化,虽然教学中安排了这一环节,但有点走过场,没有真正地让学生体会到用“通分”这种方法的优越性。
反思三:分数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习整、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的,是进一步学习分数计算和以后学习数学的基础,是小学数学四则运算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重要的基础知识。
本节课以“喜羊羊种地”为情境,学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材通过有趣的情境和直观的图形,揭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直观图形的依赖,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我作了如下的设想:
一、 找准目标,突破重、难点。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整体设计,关系到学生发展的水平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预设教学目标时,我力求准确。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探索、感悟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二、通过图片作为切入点,创设亲切、活泼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本课以“喜羊羊种地”的有趣情境为主线,用直观图形来揭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使学生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和成功。我感到只有结合教学的实际,灵活地把握教材,找准学生“最近的发展区”充分放手,才能让课堂成为放飞学生思维的舞台。
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供探索空间。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传统的教将让位于学生的学,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一切只有从学生出发,才能有效的促进教学,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者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本节课我没有依据教材的编写意图,而另外设计类似例题的题目,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列式,自主计算,自主说理,将自主探究的权利把握在学生的手中,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功感受。另外,孩子发现一个问题,最想知道的就是他的结果,为了照顾孩子的学习特点故做出上述处理。课上,我尽量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同时也努力使学生保持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这节课,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同时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并学会欣赏自我。当然,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好,请各位领导老师指点。
反思四:分数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的道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以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法则为基础的,
本单元内容分为三小节,其逻辑联系性强。先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理解相同单位的分数相加减的算理,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搭好阶梯;再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引入转换的思想方法,即将异分母分数转换成同分母分数计算,形成基本的分数加法运算能力;最后学习加减混合运算,学习整数加法运算律推广到分数,提高分数运算的合理性和灵活性。
本单元的教学应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1、加强直观,凸显过程,培养数感。
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只有相同分数单位的数才可以直接相加、减的算理”。让学生经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注意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加强直观认识,借助直观图的演示或学具操作,建立表象,理解算理;另一方面要为学生创设参与、探索、概括计算法则的空间,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的过程。鼓励学生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揭示算理,培养数感。
2、加强对比,沟通联系,促进迁移。
本单元虽内容较少,但无不体现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种内在联系,注意对比沟通,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感悟新旧知识之间的共同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习新知,这样更能省时、突出重点,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迁移、类推能力。
3、重视口算,强化关键,培养能力。
本单元中涉及的分数分子、分母都较小,应提倡学生口算,以便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程度和口算能力。除此之外还应注意练习的针对性,注意指导学生的计算法则,适当省略计算步骤,简缩思维过程,培养求简思维。
4、认真审题,自觉检查,培养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关注学生的审题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算式的特点,从而确定运算顺序,重视教给学生检验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检验习惯。
反思二:分数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教学观念的滞后,我们一直以为:这些任务是在空间与图形、解决问题的策略、找规律等典型课堂内实现的,计算课最主要的任务仍然是教给学生计算的法则,在大量的练习之后帮助学生形成熟练的运算技能、技巧,在这里谈不上什么发展思维,即使有也是冰山一角、微乎其微。这次教科院特意安排了“分数的加减法”这节计算课,作为研讨的话题,应该说是对我们的一次警醒,她让我们重新对此作了深刻的反思.在摸索中,我们欣喜地发现,计算课也大有文章可做。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谈谈我们在这节课上的实践与思考。
一、关于开放问题空间的设置
我们知道,智慧的生成需要一个理想的“融炉”,而这个“融炉”就是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挑战性问题情境的结合体。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荡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创新灵感。可以预想,一个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解决活动是不可能生成智慧的。
为此,在比照了不同版本教材探究题的优劣之后,我们果断地选择了“1/2+2/5”。并且这两个重要的分数数据的揭示,还不是直接的呈现,而是借助于学生更加熟悉、更易把握的整数(彩旗的面数)引入,由学生自己通过计算得到。我们希望用“1/2+2/5”给学生更加开放的探究空间,从而让每一个独特的个体在此都能有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
其一,通分的方法。这是大家都能想到的方法,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首选方法。
其二,化成小数的方法。1/2=0.5,2/5=0.4,9/10=0.9,都是一位小数与分数的互化,学生一眼就能看出,没有了计算的负担,这就为学生想到利用小数来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事实上学生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其三,还原成整数的方法。它源于学生对信息的全面掌控,源于老师对情境空间的开放设置。
其四,更加富有创意的是,学生在否定“3/7”这一答案时,居然利用上了(1)“1/2就是一半”这一特殊之处,(2)40面彩旗的3/7不是整数,(3)如果1/2+2/5=3/7是对的,那么以前学的1/2+1/2=2/4=1/2≠1,等等这些老师都很难预设到的方案。
我们不得不说,算法的如此多样是学生主动探究的成功,也不得不说,算法的如此多样是老师开放设计的成功。
有点遗憾的是,与课本中的“1/2+1/4”相比,在“直观形象地折叠,利用分数的意义”直接得出答案这种方法上有点欠缺。由于2/5不方便折叠,我们把画图作为理解通分的一种辅助手段处理,效果也比较理想。另外,我们过分注重了算法多样化,而淡化了优化,虽然教学中安排了这一环节,但有点走过场,没有真正地让学生体会到用“通分”这种方法的优越性。
反思三:分数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习整、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的,是进一步学习分数计算和以后学习数学的基础,是小学数学四则运算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重要的基础知识。
本节课以“喜羊羊种地”为情境,学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材通过有趣的情境和直观的图形,揭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直观图形的依赖,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我作了如下的设想:
一、 找准目标,突破重、难点。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整体设计,关系到学生发展的水平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预设教学目标时,我力求准确。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探索、感悟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二、通过图片作为切入点,创设亲切、活泼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本课以“喜羊羊种地”的有趣情境为主线,用直观图形来揭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使学生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和成功。我感到只有结合教学的实际,灵活地把握教材,找准学生“最近的发展区”充分放手,才能让课堂成为放飞学生思维的舞台。
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供探索空间。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传统的教将让位于学生的学,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一切只有从学生出发,才能有效的促进教学,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者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本节课我没有依据教材的编写意图,而另外设计类似例题的题目,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列式,自主计算,自主说理,将自主探究的权利把握在学生的手中,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功感受。另外,孩子发现一个问题,最想知道的就是他的结果,为了照顾孩子的学习特点故做出上述处理。课上,我尽量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同时也努力使学生保持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这节课,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同时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并学会欣赏自我。当然,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好,请各位领导老师指点。
反思四:分数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的道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以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法则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