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2)

时间: 03-26 栏目:方案

我镇地处龙门山构造带中段,境内地质、地貌复杂,龙门山褶断带斜穿镇境内,从古生代到新生代及第四纪地层齐全,大多有出露,且有岩浆岩分布。由于受人类工程活动、降雨诱发的影响,近年来,我镇地质灾害发生频繁。

(一)人类工程活动诱发地质灾害预测

人类工程诱发的地质灾害隐患主要是关闭煤矿后,原煤矿采煤巷道附近地带,重建安置点工程实施地基开挖,道路工程削坡等工程活动,易发生地质灾害。

(二)地震活动诱发地质灾害预测

根据市地震部门研究结果,5.12汶川8级地震后,龙门山构造带余震活动仍处于有起伏的哀减过程中,余震活动一般将持续3-5年.地震活动对地质灾害有着直接影响,地震有加大现有地质灾害变形及诱发新的地质灾害可能,各村要做好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三)地质灾害类型预测

20XX年全镇地质灾害发生类型以崩塌(落)、滑坡和泥石流为主,其次为不稳定斜坡和地面塌陷。地质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其次为中型、大型。

二、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情况及重点防范期

我镇20XX年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1处。主要分布于我镇5个村,瓜分其威胁程度级别,主要属小型和中型。汛期(5月1日—10月10日)是我镇地质灾害易发期,也是地址灾害重点防范期。

我镇位于龙门山褶皱断裂带前山与“四川中台拗”的过渡地带,褶皱和断裂较发育,岩石较破碎。人类的采矿工程活动频繁且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因此,地质灾害发生很频繁,主要以滑坡和不稳定斜坡为主,每年6—10月雨季属重点监测和防范期。

三、地质灾害威胁的对象及范围

(一)我镇地质灾害发生范围为全镇的6个村,受灾害威胁公路及行人5个,农户28户,安置点一个31户114人。

四、地质灾害监测点的确定、监测经费、监测人、防灾责任人

(二)监测点的选定原则

1、危险性大、稳定性差、成灾概率高、灾情严重;

2、对村庄及重要的居民点人民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

3、对公路或村民过往村道、通讯、水利、生命线工程等设施构成严重威胁的。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放在责任

1、地质灾害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镇各村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增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意识,进一步落实防灾责任,层层落实责任,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2、加大地质灾害宣传力度,大力宣传防治地质灾害的目的和地质灾害发生的现象等基本常识,增加广大群众防灾、避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群测群防内容的宣传,使群众掌握正确的躲灾方式方法,提高抗灾能力和应急抢险的组织能力,减少受灾损失。

(四)编制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抢险能力

各村要健全完善本村内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抢险救援措施,发生险(灾)情时启动应急预案,疏散群众,开展调查,及时上报。

1、 编制《村(居)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下称“群众转移预案”)。各村应组织编制《群众转移预案》。内容包括:汛期地质灾害危险区域范围和转移对 象;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应急响应;转移工作地实施,包括应急发布信号、转移路线及临时安置场所或者安全地带;保障措施,包括生活安置及供给、医疗防疫、 治安保卫等。

2、修订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各村应结合“5.12”地震后本村防灾实际情况,组织修订原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五)明确责任,建立制度,增强应急反应能力

各 村均应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值班制度、巡查制度,建立主管领导责任制,加强监测。镇政府对村签订防灾避灾责任书,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要签定地质灾害防治和监测 责任书,明确监测单位和责任人;建立和完善“明白卡”制度,隐患点“双卡”要发放到村、社及受灾户;作好汛期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准备,建立健全灾情速报制, 确保灾情及时准确上报。一旦发生重大地质灾害,半小时内应报镇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

镇人民政府办公室电话:83848311    

值班电话:83848311   

加强汛期巡回检查工作,各村应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定期上报。

(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地具体措施

1、落实值班制度。在汛期,各村要实行24小时值班;强降雨时,按照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部署,各村实行双人值班。

2、 开展汛前检查。20XX年4月中、下旬各村应开展完成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巡查、排查工作。巡查、排查工作可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由各村开展巡查、排查工作, 并对各隐患点提出初步防治方案及治理措施。巡查、排查工作内容为:本村已掌握的地址灾害隐患和近期新增地质灾害隐患两类,包括地点、范围、规模、活动情 况、灾害类型、受灾农户等。巡查、排查情况应及时上报镇人民政府。第二步:由镇人民政府根据各村巡查、排查情况,在汛期到来前对活动强烈、危害性大的隐患 点通知所在村实地核查,并进一步落实防治措施,把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3、开展险情巡查。各村要组织人员加强对地址灾害重点地区的巡查,对已划定的地质灾害重点地区要予以公告,设置明显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根据险情变化及时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者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情况紧急时,应强行组织避灾疏散。

4、地质灾害重点地区包括:已出现开裂、变形等地质灾害活动迹象、极有可能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地址灾害隐患点和未出现开裂、变形等地址灾害活动迹象、在暴雨等作用下容易发生地质灾害、需要实施人员转移的高陡边坡、山边河边、低洼地带、矿山等危险区域。

5、 建立健全防灾减灾群测群防网络,做好救灾减灾工作。在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各村要发动群众,建立健全防灾减灾群测群防网络。有条件的可采取群专结合方 法,聘请专家指导防灾、避灾工作;没有条件的也要充分调动受灾群众的积极性和警觉性,采用一些简要办法对隐患点进行监测(如用木条、纸条、监测裂缝,注意 异常气味、泉水复活等)和简易防治措施(如填埋裂缝、修筑简易排水沟等)。各村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以增强群众防灾躲灾意 识。汛期到来时,根据实际情况,对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农户,要做好思想工作,尽快落实搬迁,没有能力搬迁的主要劝其投亲靠友,或者由各村安排临时居住 地,进行一地暂住。

6、切实做好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避险搬迁安置工作。根据省、成都市、彭州市有关地勘单位排查和补充调查成果以及今年 省、成都市、彭州市下达给我市受地质灾害威胁农户的防灾避险搬迁安置计划,各村要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按照轻重缓急,合力利用资金,加大搬迁力度,及时搬 迁安置受威胁群众。

7、实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响应机制。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由弱到强依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五个登 记。一旦出现三级、四级、五级预警时就要及时发出预警预报,并依照防灾责任制的规定,逐级将有关信息迅速通知到地址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区域 内受威胁的村(居)民。

当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为三级时,镇人民政府应按照《年度防治方案》部署防灾工作;村(居委会)防灾责任人应适时组织对隐患点和危险区域的监测和防范。发现险情应立即报告,镇人民政府,应及时采取防灾避险措施。

当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为四级时,镇人民政府、村(居)委会防灾责任人组织对隐患点和危险区域进行巡查;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应加强隐患点和危险区域的监测和防范。镇人民政府及时启动《群众转移预案》,适时组织群众转移避让。

当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为五级时,镇人民政府及时启动《群众转移预案》,立即组织受威胁的群众转移,并对其它区域进行巡查和防范,派出应急小分队或者住村干部指导防灾抗灾救灾工作。

汛期地质灾害转移对象: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山坡、边坡建筑物内的群众;易发生泥石流山沟及沟口(低洼)地带的群众;已查明的地址灾害隐患点的群众;其它在汛期易发生地质灾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地带的群众。

各村应对所选定的避险场所和避险路线进行安全性评估,确保避险场所和避险路线万无一失。

(七)督促矿山企业作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1、各矿山企业要作好专项地质灾害调查,并严格按照调查结果进行采矿作业。

2、各矿山企业严格按照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责任书做好矿山环境治理工作。

3、各矿山企业在汛期,要严格按照矿山安全的相关规定,落实有效措施,加强对矿山敏感部位的监测检查,一旦发现险情,及时上报镇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防范尾矿堆积体发生次生地质灾害。


篇五: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地 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结合我镇地质环境特征和地质灾害现状,特编制本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一、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一)地质灾害类型和分布

特征

我 镇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和滑坡两种类型,全镇已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有14个,包括滑坡11个、崩塌3个,分别占灾害总数的79%和21%。从地质灾害发 生时间上看,崩塌和滑坡大多发生于雨季内(5~10月)。旱季发生的崩塌、滑坡,一般都发生在露采矿山的边坡、排土场和公路沿线等人为工程活动比较剧烈的 地段。

(二)上年度地质灾害防治简况

我镇地质灾害高发期为6~10月,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为主,主要是月山村、盖山村、 虎山在汛期内出现不同程度的土方坍塌现象,我镇相关部门与所在地村(社区)委员会积极参与和配合,认真履行职责,较好的地落实了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措施和 工作,汛前及时预报,及时疏散、转移群众。由于措施得当,整个雨季中并未造成人员受伤。

(三)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⒈降雨趋势预测

单点暴雨及长时间连续降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自然因素。我镇1~4月降雨量偏少;5月降雨量正常稍偏多,全年雨季在5月中旬前后开始;主汛期为6~8月;9~10月降雨量正常至偏多,有一般性的秋季连阴雨天气;雨季在10月中旬前后结束。

⒉人为致灾因素变化

我镇近年来城镇发展迅速,房屋、公路、矿山及水利水电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活动逐年增强。辖区内一些在建和拟建的大型工程,均可能成为地质灾害的多发区段。磷矿采空区、采砂场、采石场也将是矿山地质灾害多发区。

根据我镇地质灾害现状和危害特征及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预测,预测我镇地质灾害有如下特征:

1.地质灾害类型

地质灾害类型仍以自然因素诱发的中小型山体滑坡和崩塌为主,其次为人类工程活动(公路建设、采矿等)诱发的崩塌、滑坡等灾害。

2.地质灾害发生时间

地质灾害主要发生于汛期6~10月,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工程诱发灾害的时间具不确定性。

⒊地质灾害发展趋势

我镇地质灾害活动有老灾点危害继续扩大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扰动不断增大的趋势,由于治理难度大、条件差,治理措施难以有效到位等原因,灾害活动性不断增强,危害性进一步扩大,从总体看,我镇地质灾害的活动和危害仍保持较高水平。

二、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

(一)选取原则

根据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和灾点稳定性、危害性实际情况,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选取原则确定如下:

1.对集镇、村庄、工矿及重要居民点人民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2.威胁公路、重要基础设施;

3.处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灾害规律明显;

4.曾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影响较大;

5.可能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二)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

根据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选取原则,确定辖区范围内的需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隐患点13个:

1.仁义村委会月山村山体滑坡隐患点、威胁7户群众的安全。

2.礼智村委会盖山村都存在山体滑坡的隐患,威胁8户群众的安全。

3.郑和路社区月山村山体滑坡隐患点,威胁20户群众的安全。

4.月山社区盖山村山体滑坡隐患点,威胁8户群众的安全。

5.酸水塘村委会山体滑坡隐患点,威胁8户群众的安全。

6.太史村委会五组火陡箐,由于农户在坡脚建房,损坏了坡脚,已造成局部塌方。

7.甸心村委会老虎山,由于土质松软容易发生山体滑坡。

8.甸心村委会仙鹤村灌溉沟存在崩塌隐患。

9.汉营村委会西汉营村“古二”公路地段公路边坡崩塌隐患。

10.古城村委会老鸦洞箐,由于开矿挖掘,形成陡面山体容易山体滑坡。

11.汉营村委会小团山,由于开矿排土形成松软山体,容易山体滑坡。

12.中谊村委会关山顶一片,山体松软容易造成山体滑坡。

13.旧寨爬齿山云南西仪工业有限公司抽水站石块崩塌。

三、重点防范期

一 般情况下,主汛期就是我镇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我镇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6~10月。各村(社区)委员会及民政办、国土所、城管办、企业办等相关部门要提 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及时进入重点防范工作状态,认真实行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制度,确保安全渡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按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统一部署,逐步落实地质灾害调查、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重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及监测预报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并加强重点区域地灾监测预警工作。

(一)全镇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目标

全镇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目标是:发生地质灾害时,力求无人员伤亡,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强化管理措施

1.为实现防灾减灾目标,各村(社区)委员会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应急和防治管理机构,落实责任制,充实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地质灾害应急和防治工作机构健全、职责明确、人员到位、责任到人。

2.利用广播、标语、传单等宣传媒介宣传地质灾害科普知识及防灾减灾措施,增强广大民众对地质灾害危害的认识,强化减灾意识,为防灾减灾工作建立深厚的群众基础。

3.对辖区内所有矿山企业地质环境现状、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活动特点、危害对象、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开展动态监测工作。

4.对辖区内特别严重的灾害点优先治理,对规模大难以治理或投资太大的灾点应采取避让措施。

5.努力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援助,将争取到的地质灾害防治资金,专款用于地质灾害的调查、监测、勘察及治理工程。

6.坚持“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人类活动可能诱发地质灾害时,必须有相应的预防措施,工程建设时应避免开挖边坡过陡、过高,并及时进行边坡防护,严禁将工程废土、采矿废石、废渣随意堆放。

7.在汛期内对辖区内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不定期巡查。

8.对9个重特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实行专人监测负责制。

(三)搬迁避让措施

由 于地质灾害易发区自然环境恶劣,地质灾害治理难度和投资均较大,因此,对地质灾害的危害一般应尽量采取避让方式。一是工程建设避开地质灾害危险区;二是居 于相对稳定的地质灾害点上的村(居)民,在汛期或遇暴雨时,撤离危险区暂时躲避;三是居住在治理难度大或投资大的不稳定的地质灾害体上的村民,一般采用搬 迁避让的方式避免地质灾害的危害。

(四)监测预警措施

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系统,是预防地质灾害发生或减少地质灾 害损失的重要手段。而群测群防系统的建设,涉及通信、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民政、城建、工程勘察施工等各部门的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多种防灾减灾措 施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各子系统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要建设好群测群防系统,镇属各部门和各村(社区)委员会应密切配合,协调关系,统一行动,保 证防治工作的顺利实施。

(五)工程治理措施

我镇年底与四户受灾户签订了《镇地质灾害点工程治理协议书》,防治工作计划已列入每户5000元—7000元不同标准的专项经费。具体采取支挡、护坡等措施。

五、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责任人

地 质灾害动态监测就是对地质灾害体变形破坏状况及其宏观前兆随时间变化的监测。地质灾害的发生本身是一个过程,在出现大规模变形破坏之前,往往有比较明显的 征兆,通过监测,及时捕捉这些征兆,作出预报,就可以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所以,地质灾害要实行动态监测。地质灾害的监测,原则上是谁受威胁, 谁负责监测。各村(社区)委员会主任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第一责任人,以此为基础,各村(社区)委员会一定要落实监测对象和监测人员。各监测人员一定要担负 起监测预防的责任,按照汛前排查、汛期巡查、汛后复查的要求,加强地质灾害隐患全面排查,对排查出来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告知当地群众,指导、督促做好防 治工作,落实群测群防,做到准确预报。

六、健全各项制度做好预防预报工作

进一步健全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制度、汛期值班制 度、险情巡查和应急调查制度、灾情速报、月报制度,并严格执行。制作“两卡一书”分别发放到防灾责任人和受威胁群众手中。在汛期持续降雨和暴雨等极端天气 期间,实行24小时专人值班,领导带班。向社会公布地质灾害值班人员和带班领导的名单、值班电话,以及联系方式。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