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
时间: 04-08
栏目:方案
篇一:小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
为确保学生身体健康,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现就我校加强学校卫生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意见制定了一些计划:
一、工作目标
1、明确卫生防病的任务和应采取的措施。
2、全面开展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高广大师生的疾病预防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技能,增强传染病和突发事件报告意识。
3、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
二、学生常见病防治
按照《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及技术规范》对学生常见病进行预防、矫治,有序地进行防治工作,使学生常见病得到有效控制。
1、预防学生常见病应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和健全学校卫生档案、学生健康档案、定期健康体检,掌握学生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并进行健康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卫生保健措施。
(2)定期做好学生健康监测工作,重点要做好学生的视力不良、龋齿、沙眼、贫血、营养不良、肠道寄生虫等常见病的监测和预防工作。
(3)做好学校常见病防治资料的整理分析工作,统计监测覆盖率、患病率、防治人数、防治效果评价等指标。
(4)督促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防病能力。
2、预防常见病的具体方法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饮食习惯。其次,每年应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发现疾病及时治疗,按《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开展免费接种工作,以加强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其三,学校和卫生部相接合,经常开展对学生的卫生健康教育,使每个学生都知道怎样预防疾病的发生与传播。卫生部门要对学校定期进行预防性卫生监测。发现疫情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妥善处理,以免疫情扩散。
三、传染病的防治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及时对发现传染病或暴发流行的传染病采取必要的措施,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重点抓好传染病预防和报告工作。
1、疫情报告
一旦发现师生患有传染病或发现有传染病流行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为及早发现和及时报告疫情做到:(1)切实落实非常期间的晨检制度;(2)校医每天进行巡视;(3)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体检;(4)专人负责学校疫情报告;(5)建立专门的传染病登记本。
2、疫情控制
一旦发现疫情,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调查处理工作:
(1)协助开展个案和爆发疫情的流行病的调查和采样工作。根据病人的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找出共同特征。分析病人的分布特征,查找可能引起疾病流行的因素。采集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血液和水、食物等标本。
(2)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配合医疗卫生部门做好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医疗,对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及被污染的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开展对传染病接触者的医学观察。
(3)根据控制疫情需要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服药或疫苗应急接种。
(4)发生疫情重大流行时,执行政府依法做出的停课决定。
3、预防措施
(1)把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有专人负责,并列入工作考核。
(2)开展对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防病知识教育,开设健康教育课,使学生掌握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3)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改善卫生设施,切实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4)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预防接种程序,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学生进行疫苗接种。
篇二:小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
以“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认真制定防控常见病应急预案,构建和完善我校防治常见病工作的长效管理和应急管理机制,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治原则,使防治工作科学、规范、有序、高效地运转,切实保障我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原则:
充分发挥防控传染病领导小组的作用,史杰校长亲自指挥,从讲科学、讲政治、讲稳定的高度,认识常见病的防控的重要性,加强对各项预防措施的落实,并认真检查监督,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
三、工作要求:
全体教师和学生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常见病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和统一指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将工作做到实处。各班要成立专门防控小组,宣传教育本班学生讲究卫生,保持校园和公共区域的环境,及时清理教室,服从大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履行请假手续,辅导员工作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出现抵触情绪。
四、工作细则:
(一)成立学校防控常见病领导小组。
组 长:
成 员:
组 员:
(二)、利用多种形式加强防控常见病的宣传工作。
充分利用科普宣传材料,校园网,板报等宣传常见常见病的预防知识的宣传等,使全体师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常见病防治工作,正确认识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预防各类常见病的传播。既高度重视,又不能盲目恐慌,树立必胜信心。
(三)、认真落实预防常见病的各项措施:
1、教室、办公室要经常通风换气。
2、图书馆、阅览室等公共场所要做到通风换气和5‰的84液擦拭桌面和地面。
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本病的关键,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四)、加强校园管理:
1、门卫要做好门检工作,对外来人员进行检测。
2、传染病高发期,根据需要,每天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此项工作由班主任老师完成并进行登记,医务室派专人检查。
3、做好学生晨检工作,密切关注学生健康状况。凡发热在38.5℃以上,或有流感症状者,应立即隔离患者,并及时通知家长,接回去医院治疗,痊愈后持医生诊断证明(无传染性)方可复课。
4、 按要求做好对发病学生的情况调查工作,并登记造册。
5、加强值班,实行24小时值班制,保障通讯畅通。发现有传染性疾病及时向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疫病防控机构报告。
(五)、增强师生健康体质,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1、加强体育锻炼,多做户外活动(课间操、体育课、课外活动及课间休息)。
2、根据气温变化,提醒学生及时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
3、合理配餐,加强营养及维生素的摄入。
4、尽量减少集会,尽量避免去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
篇三:小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学生常见病的种类。
2、掌握常见病的预防措施及防治方法。
3、家校配合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教学重、难点: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学生处于童年期,也是人生中最健康的阶段,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都极低,但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也难免会有些常见病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健康,因此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小学生常见疾病的防治”。现在我们可以简单的把常见病划分为两类:不传染和传染性疾病。
二、小学生不传染的常见病有哪些呢?
近视眼、龋齿、单纯性肥胖、营养不良、贫血、蛔虫感染、脊柱弯曲异常。
下面我们就分别来谈谈它们防治方法。
1.近视
(1)近视是青少年的一种常见病,是指看远看不清,看近清晰的屈光异常。青少年近视多数是假性近视。其主要原因是平时不注意用眼卫生,使睫状体过度紧张而逐渐形成近视眼。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真性近视。它的发生和发展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2)防治方法:
a.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自觉做到“五要”、“五不要”。
五要是:
光线要充足,姿式要端正(一拳一尺一寸),劳逸要结合,字迹要清楚,要认真做眼保健操。
五不要是:
不要在光线太强、太弱和阳光照射下看书、写字;不要在走路或乘车时看书、写字;不要躺着或歪着看书;不要连续长时期看书、写字;不要近距离看书、写字。
b.药物治疗和配戴眼镜。
2.龋齿
(1)龋病及牙周疾病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和生长发育最常见的口腔疾病。我国学生的龋齿患病情况严重,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学生牙周病患病尤为突出。因此,我们要从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入手,提高学生口腔健康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龋齿是口腔中的食物残渣附着在牙齿上经过发酵产生酸形成牙菌斑。可将龋齿分为三度即浅龋、中龋和深龋。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
(2)那么如何预防龋齿呢?
a.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b.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既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咬合面来回刷。
c.推广使用保健牙刷及含氟牙膏。
d.少吃甜食,加强锻炼合理营养。
e.定期检查。
3.营养不良和单纯性肥胖
(1)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评定方法是:以同等身高标准体重值为100%,体重在标准体重91-110%范围内为营养状况良好,低于90%为营养不良,学习体重在标准体重的111-120%为超重,高于120%为肥胖。目前中学生中营养不良和肥胖的患病率均已超过10%营养不良将导致学生生长发育障碍,而肥胖是高血压、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的诱发因素之一。这两种疾病均与日常饮食关系密切。
(2)防治方法:
a.对孩子进行营养知识教育,使孩子了解合理营养的重要性。
b.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纠正偏食挑食吃零食的不良习惯,尤其c.要纠正孩子不吃早餐的习惯。
d.教育孩子加强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和课外活动。
4.贫血
(1)贫血是青少年最常见疾病之一,它不仅影响青少年正常的生长发育,而且对学生的智力行为及免疫功能等有很大的危害,是学生常见病中重点防治疾病之一,青少年贫血主要是缺铁性贫血,属营养性贫血,因此防治工作的重点是饮食调整膳食结构和合理营养。
(2)防治方法:
a.改变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和错误的营养观点。
b.积极提倡吃早餐,推广早餐鸡蛋加牛奶,提高早餐质量,使早餐热量达到全天的30%,质量也达到全天的1/3。
c.家长要善于引导孩子多食用动物性食品,如瘦肉内脏等;增加肉鱼禽类食品,以利于非铁血红素的吸收,同时增加维生素C和A,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
d.对于小学高年级已经来月经的孩子更要注意多食含铁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5.蛔虫感染
(1)蛔虫感染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疾患之一,对儿童少年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有长期的不良影响。
(2)防治方法:
a.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削皮。
b.注意环境卫生。
c.及时治疗。
6.脊柱弯曲异常
(1)脊柱弯曲异常是学生中容易发生的姿势缺陷,主要原因是因年龄小正在长身体的时候经常坐姿不正确、缺乏体育活动,营养不良和疾病导致的。
(2)防治方法:鼓励孩子使用双肩背包,要消除生活中导致单侧股肉紧张的一些因素。
教育孩子一定不要逞能背负过重的物品。
坚持体育锻炼,坚持正确的读写站立姿势。
三、小学生常见传染性疾病的种类及预防方法。
沙眼、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流脑、麻疹等。其中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流脑、麻疹等传染性疾病,主要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1.沙眼
(1)沙眼是常见的慢性传染病,是由沙眼衣原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人对沙眼衣原体的免疫力很弱,可以重复感染,常因并发症而使视力受到障碍,沙眼的发病率与卫生状况及环境因素有明显关系,但是沙眼是可防性的眼病,因此要让孩子掌握防治沙眼的卫生常识。
(2)防治方法:
a.改变家庭中公用洗浴用品的习惯,养成“一人一盆一巾”的良好习惯能有效控制重复感染。
b.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勤剪指甲,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c.对已患沙眼的孩子可根据病情采取药物治疗。
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流脑、麻疹等是冬、春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此类疾病的主要特点有: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急性起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伴有头痛、全身关节酸痛、结膜充血、咽痛、咳嗽、皮疹等症状。有些家长对这类传染性疾病认识不够,自家的孩子患病后怕影响孩子的学习而没有进行隔离治疗,结果导致所在班级大面积传染。现就着重讲解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的基本知识。
2.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是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病毒存在于患者及隐性患者的唾液内,当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随飞沫喷出。与病人密切接触的易古老通过吸入带有病毒的飞沫而被传染。患儿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3.水痘
水痘是由一种特殊的水痘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小儿急性传染病。水痘病毒存在于早期水痘病人呼吸道内。一般人出疹前1天至出疹后5天或皮疹全部结痂、干燥前均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亦可因接触被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
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水疱,水疱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4.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临床上有急起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病程短,有自限性,中年人和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心脏病患者易并发肺炎。流感病毒、尤以甲型,极易变异,往往造成暴发、流行或大流行。
四、如何预防以上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呢?
(1)在人群聚集场所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
(2)勤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3)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
(4)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5)注意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
(6)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7)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8)适当接种疫苗也能有效的预防这类传染病。
五、总结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都了解了小学生常见病的基本知识以及防治措施,希望家长们树立“健康第一”的原则,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真正让孩子有健康的身体,乐观的生活态度,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篇四:小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
为了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明确的规定“学校应当做好近视眼、弱视、沙眼、龋齿、肠道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脊柱弯曲异常、神经衰弱等学生常见疾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正工作。”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和生活条件的变化,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肥胖、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成年时才会出现明显症状的疾病,应在少年时期及早防治。我校为认真做好学生常见病积极开展防治工作,控制和降低患病率,特制定了针对以上常见病防治方案。
一、学生营养不良防治方案
1、背景
各种营养素的缺乏均会导致营养不良。其中以蛋白质——能量缺乏型营养不良(以下简称营养不良)为最主要表现为低体重。我国学生中出现的营养不良以轻型为主。导致学生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为缺乏有关的营养知识,膳食结构不合理,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及过度节食引起。
2、目标
根据《全国学生营养不良综合防治方案》要求,营养不良患病率要求控制在10%以下。
3、措施
以宣传、普及营养知识为主要手段,采用群体宣传教育等多种形式,改善学生的不良的饮食行为,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1)健康教育
将合理营养的知识纳入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对象包括家长、老师和学生。
(2)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克服挑食、偏食、吃零食及过度节食的不良习惯,培养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定期进行学生常见疾病情况调查,积极治疗肠道寄生虫病及消化道疾病,并配合营养疗法,纠正营养不良。
(3)防治指导:
每年进行一次营养不良监测,掌握营养不良发病率。定期查治患病学生,观察疗效
二、学生贫血综合防治
1、背景
缺铁性贫血是我国学生的常见病。导致学生缺铁性贫血高发的原因很多,除一些社会、经济因素外,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重要原因。由于我国的膳食中植物性铁摄入占70%~90%,而人体对植物性铁的吸收率较低,且维生素C的缺乏也会影响植物性铁的吸收。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对铁的需求不断增加,再加上偏食、挑食等不良行为,因此使学生的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高。
2、目标
根据《全国学生贫血综合防治方案》要求,学生贫血患病率应控制在10%以下。
3、措施
普及营养知识,改善膳食结构,进行营养干预。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学生的贫血状况。
(1)健康教育
将有关贫血的内容纳入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要针对学生进行宣传、指导。在现有饮食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平衡膳食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定时定量进餐,不以糕点等零食代替正餐。
(2)查找病因
应首先查清造成学生贫血的主要原因,针对病因,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消除病因。如重视学生慢性胃肠道疾病的防治。
(3)合理安排膳食:
在选用食物品种方面,不仅要选择含铁丰富的食物,还应考虑铁的吸收率问题,各种食物的含铁量不同,铁的吸收率也不同,一般肉、鱼、肝等动物性食品含铁量较高,植物性食品中大豆制品含铁量也较高,蛋类的铁吸收率稍低,但因其含铁量丰富(每百克蛋黄含铁7mg),因此仍是供铁的重要来源。蔬菜的铁吸收率则较低,但其含维生素C相对较多,应与动物性食品同时摄取。合理利用铁强化食品。
(4)防治指导:
轻度贫血的学生以膳食调整为主,血红蛋白在10~11g/dl的学生,以改善膳食为主,辅以维生素C、铁剂等药物治疗。对于中度贫血以上的学生以药物治疗为主,血红蛋白在10g/dl以下的学生,
为确保学生身体健康,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现就我校加强学校卫生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意见制定了一些计划:
一、工作目标
1、明确卫生防病的任务和应采取的措施。
2、全面开展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高广大师生的疾病预防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技能,增强传染病和突发事件报告意识。
3、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
二、学生常见病防治
按照《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及技术规范》对学生常见病进行预防、矫治,有序地进行防治工作,使学生常见病得到有效控制。
1、预防学生常见病应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和健全学校卫生档案、学生健康档案、定期健康体检,掌握学生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并进行健康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卫生保健措施。
(2)定期做好学生健康监测工作,重点要做好学生的视力不良、龋齿、沙眼、贫血、营养不良、肠道寄生虫等常见病的监测和预防工作。
(3)做好学校常见病防治资料的整理分析工作,统计监测覆盖率、患病率、防治人数、防治效果评价等指标。
(4)督促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防病能力。
2、预防常见病的具体方法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饮食习惯。其次,每年应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发现疾病及时治疗,按《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开展免费接种工作,以加强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其三,学校和卫生部相接合,经常开展对学生的卫生健康教育,使每个学生都知道怎样预防疾病的发生与传播。卫生部门要对学校定期进行预防性卫生监测。发现疫情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妥善处理,以免疫情扩散。
三、传染病的防治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及时对发现传染病或暴发流行的传染病采取必要的措施,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重点抓好传染病预防和报告工作。
1、疫情报告
一旦发现师生患有传染病或发现有传染病流行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为及早发现和及时报告疫情做到:(1)切实落实非常期间的晨检制度;(2)校医每天进行巡视;(3)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体检;(4)专人负责学校疫情报告;(5)建立专门的传染病登记本。
2、疫情控制
一旦发现疫情,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调查处理工作:
(1)协助开展个案和爆发疫情的流行病的调查和采样工作。根据病人的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找出共同特征。分析病人的分布特征,查找可能引起疾病流行的因素。采集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血液和水、食物等标本。
(2)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配合医疗卫生部门做好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医疗,对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及被污染的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开展对传染病接触者的医学观察。
(3)根据控制疫情需要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服药或疫苗应急接种。
(4)发生疫情重大流行时,执行政府依法做出的停课决定。
3、预防措施
(1)把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有专人负责,并列入工作考核。
(2)开展对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防病知识教育,开设健康教育课,使学生掌握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3)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改善卫生设施,切实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4)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预防接种程序,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学生进行疫苗接种。
篇二:小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
以“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认真制定防控常见病应急预案,构建和完善我校防治常见病工作的长效管理和应急管理机制,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治原则,使防治工作科学、规范、有序、高效地运转,切实保障我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原则:
充分发挥防控传染病领导小组的作用,史杰校长亲自指挥,从讲科学、讲政治、讲稳定的高度,认识常见病的防控的重要性,加强对各项预防措施的落实,并认真检查监督,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
三、工作要求:
全体教师和学生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常见病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和统一指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将工作做到实处。各班要成立专门防控小组,宣传教育本班学生讲究卫生,保持校园和公共区域的环境,及时清理教室,服从大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履行请假手续,辅导员工作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出现抵触情绪。
四、工作细则:
(一)成立学校防控常见病领导小组。
组 长:
成 员:
组 员:
(二)、利用多种形式加强防控常见病的宣传工作。
充分利用科普宣传材料,校园网,板报等宣传常见常见病的预防知识的宣传等,使全体师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常见病防治工作,正确认识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预防各类常见病的传播。既高度重视,又不能盲目恐慌,树立必胜信心。
(三)、认真落实预防常见病的各项措施:
1、教室、办公室要经常通风换气。
2、图书馆、阅览室等公共场所要做到通风换气和5‰的84液擦拭桌面和地面。
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本病的关键,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四)、加强校园管理:
1、门卫要做好门检工作,对外来人员进行检测。
2、传染病高发期,根据需要,每天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此项工作由班主任老师完成并进行登记,医务室派专人检查。
3、做好学生晨检工作,密切关注学生健康状况。凡发热在38.5℃以上,或有流感症状者,应立即隔离患者,并及时通知家长,接回去医院治疗,痊愈后持医生诊断证明(无传染性)方可复课。
4、 按要求做好对发病学生的情况调查工作,并登记造册。
5、加强值班,实行24小时值班制,保障通讯畅通。发现有传染性疾病及时向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疫病防控机构报告。
(五)、增强师生健康体质,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1、加强体育锻炼,多做户外活动(课间操、体育课、课外活动及课间休息)。
2、根据气温变化,提醒学生及时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
3、合理配餐,加强营养及维生素的摄入。
4、尽量减少集会,尽量避免去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
篇三:小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学生常见病的种类。
2、掌握常见病的预防措施及防治方法。
3、家校配合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教学重、难点: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学生处于童年期,也是人生中最健康的阶段,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都极低,但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也难免会有些常见病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健康,因此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小学生常见疾病的防治”。现在我们可以简单的把常见病划分为两类:不传染和传染性疾病。
二、小学生不传染的常见病有哪些呢?
近视眼、龋齿、单纯性肥胖、营养不良、贫血、蛔虫感染、脊柱弯曲异常。
下面我们就分别来谈谈它们防治方法。
1.近视
(1)近视是青少年的一种常见病,是指看远看不清,看近清晰的屈光异常。青少年近视多数是假性近视。其主要原因是平时不注意用眼卫生,使睫状体过度紧张而逐渐形成近视眼。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真性近视。它的发生和发展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2)防治方法:
a.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自觉做到“五要”、“五不要”。
五要是:
光线要充足,姿式要端正(一拳一尺一寸),劳逸要结合,字迹要清楚,要认真做眼保健操。
五不要是:
不要在光线太强、太弱和阳光照射下看书、写字;不要在走路或乘车时看书、写字;不要躺着或歪着看书;不要连续长时期看书、写字;不要近距离看书、写字。
b.药物治疗和配戴眼镜。
2.龋齿
(1)龋病及牙周疾病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和生长发育最常见的口腔疾病。我国学生的龋齿患病情况严重,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学生牙周病患病尤为突出。因此,我们要从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入手,提高学生口腔健康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龋齿是口腔中的食物残渣附着在牙齿上经过发酵产生酸形成牙菌斑。可将龋齿分为三度即浅龋、中龋和深龋。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
(2)那么如何预防龋齿呢?
a.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b.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既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咬合面来回刷。
c.推广使用保健牙刷及含氟牙膏。
d.少吃甜食,加强锻炼合理营养。
e.定期检查。
3.营养不良和单纯性肥胖
(1)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评定方法是:以同等身高标准体重值为100%,体重在标准体重91-110%范围内为营养状况良好,低于90%为营养不良,学习体重在标准体重的111-120%为超重,高于120%为肥胖。目前中学生中营养不良和肥胖的患病率均已超过10%营养不良将导致学生生长发育障碍,而肥胖是高血压、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的诱发因素之一。这两种疾病均与日常饮食关系密切。
(2)防治方法:
a.对孩子进行营养知识教育,使孩子了解合理营养的重要性。
b.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纠正偏食挑食吃零食的不良习惯,尤其c.要纠正孩子不吃早餐的习惯。
d.教育孩子加强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和课外活动。
4.贫血
(1)贫血是青少年最常见疾病之一,它不仅影响青少年正常的生长发育,而且对学生的智力行为及免疫功能等有很大的危害,是学生常见病中重点防治疾病之一,青少年贫血主要是缺铁性贫血,属营养性贫血,因此防治工作的重点是饮食调整膳食结构和合理营养。
(2)防治方法:
a.改变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和错误的营养观点。
b.积极提倡吃早餐,推广早餐鸡蛋加牛奶,提高早餐质量,使早餐热量达到全天的30%,质量也达到全天的1/3。
c.家长要善于引导孩子多食用动物性食品,如瘦肉内脏等;增加肉鱼禽类食品,以利于非铁血红素的吸收,同时增加维生素C和A,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
d.对于小学高年级已经来月经的孩子更要注意多食含铁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5.蛔虫感染
(1)蛔虫感染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疾患之一,对儿童少年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有长期的不良影响。
(2)防治方法:
a.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削皮。
b.注意环境卫生。
c.及时治疗。
6.脊柱弯曲异常
(1)脊柱弯曲异常是学生中容易发生的姿势缺陷,主要原因是因年龄小正在长身体的时候经常坐姿不正确、缺乏体育活动,营养不良和疾病导致的。
(2)防治方法:鼓励孩子使用双肩背包,要消除生活中导致单侧股肉紧张的一些因素。
教育孩子一定不要逞能背负过重的物品。
坚持体育锻炼,坚持正确的读写站立姿势。
三、小学生常见传染性疾病的种类及预防方法。
沙眼、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流脑、麻疹等。其中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流脑、麻疹等传染性疾病,主要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1.沙眼
(1)沙眼是常见的慢性传染病,是由沙眼衣原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人对沙眼衣原体的免疫力很弱,可以重复感染,常因并发症而使视力受到障碍,沙眼的发病率与卫生状况及环境因素有明显关系,但是沙眼是可防性的眼病,因此要让孩子掌握防治沙眼的卫生常识。
(2)防治方法:
a.改变家庭中公用洗浴用品的习惯,养成“一人一盆一巾”的良好习惯能有效控制重复感染。
b.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勤剪指甲,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c.对已患沙眼的孩子可根据病情采取药物治疗。
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流脑、麻疹等是冬、春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此类疾病的主要特点有: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急性起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伴有头痛、全身关节酸痛、结膜充血、咽痛、咳嗽、皮疹等症状。有些家长对这类传染性疾病认识不够,自家的孩子患病后怕影响孩子的学习而没有进行隔离治疗,结果导致所在班级大面积传染。现就着重讲解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的基本知识。
2.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是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病毒存在于患者及隐性患者的唾液内,当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随飞沫喷出。与病人密切接触的易古老通过吸入带有病毒的飞沫而被传染。患儿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3.水痘
水痘是由一种特殊的水痘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小儿急性传染病。水痘病毒存在于早期水痘病人呼吸道内。一般人出疹前1天至出疹后5天或皮疹全部结痂、干燥前均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亦可因接触被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
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水疱,水疱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4.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临床上有急起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病程短,有自限性,中年人和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心脏病患者易并发肺炎。流感病毒、尤以甲型,极易变异,往往造成暴发、流行或大流行。
四、如何预防以上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呢?
(1)在人群聚集场所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
(2)勤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3)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
(4)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5)注意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
(6)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7)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8)适当接种疫苗也能有效的预防这类传染病。
五、总结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都了解了小学生常见病的基本知识以及防治措施,希望家长们树立“健康第一”的原则,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真正让孩子有健康的身体,乐观的生活态度,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篇四:小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
为了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明确的规定“学校应当做好近视眼、弱视、沙眼、龋齿、肠道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脊柱弯曲异常、神经衰弱等学生常见疾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正工作。”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和生活条件的变化,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肥胖、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成年时才会出现明显症状的疾病,应在少年时期及早防治。我校为认真做好学生常见病积极开展防治工作,控制和降低患病率,特制定了针对以上常见病防治方案。
一、学生营养不良防治方案
1、背景
各种营养素的缺乏均会导致营养不良。其中以蛋白质——能量缺乏型营养不良(以下简称营养不良)为最主要表现为低体重。我国学生中出现的营养不良以轻型为主。导致学生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为缺乏有关的营养知识,膳食结构不合理,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及过度节食引起。
2、目标
根据《全国学生营养不良综合防治方案》要求,营养不良患病率要求控制在10%以下。
3、措施
以宣传、普及营养知识为主要手段,采用群体宣传教育等多种形式,改善学生的不良的饮食行为,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1)健康教育
将合理营养的知识纳入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对象包括家长、老师和学生。
(2)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克服挑食、偏食、吃零食及过度节食的不良习惯,培养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定期进行学生常见疾病情况调查,积极治疗肠道寄生虫病及消化道疾病,并配合营养疗法,纠正营养不良。
(3)防治指导:
每年进行一次营养不良监测,掌握营养不良发病率。定期查治患病学生,观察疗效
二、学生贫血综合防治
1、背景
缺铁性贫血是我国学生的常见病。导致学生缺铁性贫血高发的原因很多,除一些社会、经济因素外,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重要原因。由于我国的膳食中植物性铁摄入占70%~90%,而人体对植物性铁的吸收率较低,且维生素C的缺乏也会影响植物性铁的吸收。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对铁的需求不断增加,再加上偏食、挑食等不良行为,因此使学生的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高。
2、目标
根据《全国学生贫血综合防治方案》要求,学生贫血患病率应控制在10%以下。
3、措施
普及营养知识,改善膳食结构,进行营养干预。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学生的贫血状况。
(1)健康教育
将有关贫血的内容纳入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要针对学生进行宣传、指导。在现有饮食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平衡膳食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定时定量进餐,不以糕点等零食代替正餐。
(2)查找病因
应首先查清造成学生贫血的主要原因,针对病因,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消除病因。如重视学生慢性胃肠道疾病的防治。
(3)合理安排膳食:
在选用食物品种方面,不仅要选择含铁丰富的食物,还应考虑铁的吸收率问题,各种食物的含铁量不同,铁的吸收率也不同,一般肉、鱼、肝等动物性食品含铁量较高,植物性食品中大豆制品含铁量也较高,蛋类的铁吸收率稍低,但因其含铁量丰富(每百克蛋黄含铁7mg),因此仍是供铁的重要来源。蔬菜的铁吸收率则较低,但其含维生素C相对较多,应与动物性食品同时摄取。合理利用铁强化食品。
(4)防治指导:
轻度贫血的学生以膳食调整为主,血红蛋白在10~11g/dl的学生,以改善膳食为主,辅以维生素C、铁剂等药物治疗。对于中度贫血以上的学生以药物治疗为主,血红蛋白在10g/dl以下的学生,